第三十一章:天津教案

同治九年,春,天津。

半夜时分,在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野地中,几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满头大汗的挖了一口深坑,然后鬼鬼祟祟地将一些东西扔进深坑。

掩埋完后,这几个男又跪在地上焚香烧纸,口中念念有词道:“尔等冤有头债有主啊,我们哥几个也是为了吃口饭,收人家钱办事的,你们要找人报仇,就去找‘育婴堂’那些洋鬼子吧。”

“汪汪,汪汪……”一阵犬吠传来,把这几个男人吓得不轻,他们甚至顾不得拿上工具就撒腿跑了。

野外传来的激烈狗吠之声,很快就惊醒了边上村子的村民,他们十分警觉地起床聚集起来。

村中的主事老者嚷道:“是不是偷孩子的贼人进咱们村子了?”

村里的妇人互相询问谁家丢了孩子,村里的壮年男人则循着狗叫声找了过去。在野外荒地上,村民们很快发现了地上新的挖掘痕迹,捡起地上掉落的挖掘工具,将刚刚填埋的松土挖开后,十几具婴幼儿尸体,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更残忍的是,这些小孩儿尸体多半都残缺不全,有的被剜去双眼、有的胸腹洞开,反正基本都是内脏皆失,死状极其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全身冒冷汗。

看到这一幕的村民们,不禁骂道:“这是谁干的?畜生,简直就是畜生啊!”

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另一拨村民的喊声:“这有个贼人扭了脚,没跑远呢,被我们逮住了。”

在村民嘈杂的打骂声中,被抓住的贼人见求饶没用,竟然还理直气壮地喊道:“别打了,别打了,我是替望海楼教堂的洋大人做事的,打坏了我,你们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贼人不说还好,一说被人揍得更狠了,村民们骂道:“混蛋!给洋鬼子做事了不起啊你!卖国贼!”

在天津海河与运河交叉口东南一里处,有一座法国人修建,规模宏大的天主教教堂,法国人称之为“圣母得胜堂”,因为这一带有一座望海楼,当地人习惯将这座洋人教堂称之为,望海楼教堂。

而在望海楼教堂的海河对面,还有一座法国人修建的修女院, 法国人称之为“仁慈堂”,为了彰显其所信奉教义的仁慈,这座修女院收养了一百多名中国弃婴,因此当地人习惯称这座修女院为育婴堂。最近一段时间,育婴堂内所收养的婴孩们,接连死亡了三四十人,附近的村民得知后,不知从哪里传出来一个小道消息,说是洋人故意收养婴孩,实际上是在背地里悄悄用小孩的身体器官为原料,研究配置新式西药呢。

这原本只是一个毫无根据的小道传言,可是被附近村民抓住这个偷偷替洋人掩埋婴孩残缺尸体的贼人后,一切便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当这个贼人被抓进官府后,仗着有洋人给他撑腰,还是十分豪横,官府不敢太得罪洋人,只能草草处置了这个被抓住的洋人狗腿子贼人了事。其实当地民众早就对盘踞在教堂的那些洋人怨气很大了,那些洋人传教士,名为教徒,则无一不是贪婪的商人,他们以教堂为据点,网罗了大批地痞恶霸无赖为教徒,仗着手中的洋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这次婴孩被害安发生后,当地民众对洋人的怨恨彻底爆发,群情共愤下,成千上万当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打死打伤洋人二十多个,将望海楼教堂,以及育婴堂修女院也一并砸坏烧毁。很快,反洋运功席卷整个天津,在天津其他地方的几座洋人教堂也被打砸损毁。

天津知府带着随从去找洋人交涉理论,蛮不讲理的洋人,不但开枪打伤了天津知府,还将其随从打死。

几天后,法国数艘铁甲舰集结在天津大沽口,法、英、美、俄、普、比、西七个西洋国家,以此为借口联合向大清政府施压,让大清朝廷严惩所有打砸教堂的“刁民”,并索要大量赔偿,如不照做,立刻开战,一场中外战争的危机,已然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消息传到京城后,已经输掉两次鸦片战争的统治者,根本就没有一丝敢于迎战洋人侵略的勇气了。可此事若是依着洋人的要求,严厉惩治打砸教堂民众,势必会得罪反洋情绪高涨的国人,如果不答应洋人的无理要求又,怕他们真的会以此为借口开战。左右为难的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这时想到了曾国藩,于是就把这个难题全部推给了曾国藩去全权处理。

慈禧太后给曾国藩的处理方阵只有十一个字:“持平办理,顺民情,而维大局。”

意思就是,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尽量做到既不能失去民心,同时还不能得罪洋人。这话说得容易,可是真要做到,又怎么能那么容易呢?至少曾国藩在接受这件事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要承担千夫所指的下场了。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时,刚好年逾花甲,在上任途中,他便已经想好,如果朝廷对他还是百般猜忌,那么他便毅然辞去所有官职,告老还乡,以他现在的影响力就算是有功高震主之嫌,想要得个善终应该不难。可是曾国藩怎么也没想到,他纵横半生,岂料暮年竟在直隶总督任上折戟,落得一个天大的骂名。

曾国藩接受天津教案后,首先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洋人教堂对收养拐骗儿童挖眼剖心制作邪药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过调查结果同样显示,洋人收养弃婴也并非完全出于善心,他们对所收养弃婴也算不上多好,他们不过是想从小教导一批将来完全忠于他们洋人的狗腿子,好忠心帮他们做事而已。至于那些被丢弃埋葬的残缺婴孩尸体,是因为得了瘟疫而死,最开始被埋在教堂周围,后来被野狗抛开啃食,导致尸体残缺不全。再后来,教堂里的洋人嫌晦气,也怕瘟疫传染,这才让人又把这些被野狗啃试过的残缺尸体另埋他处,最后无意中被发现,引发了此案。不过这些事实,其实压根不重要,曾国藩他深刻明白一个道理,现在重要的是怎么能在尽量维护国人尊严的情况下,给洋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场针对洋人教堂的民间暴动,当地人怀疑洋人拐骗儿童做邪药,只是表面因素,最根本上的原因,则是国人长期以来与洋人之间的矛盾太深,国人受洋人欺负太久,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民间对洋人群民共愤,反洋气势高涨才导致的。为了平息民愤,曾国藩发布《谕天津士民》:天津士民皆好义,各秉刚气,心窃嘉之……前闻教堂有迷拐幼孩、挖眼剖心之说,今并未搜寻迷拐之确证、挖眼之实据,徒凭纷纷谣言,即思一打泄忿……此尔士民平日不明理之故也。国有士民,但逞一朝之忿,而不顾干戈起于疆埸,忧危及于君上,可乎?

不过曾国藩亲自撰写的这篇《谕天津士民》,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反倒被底下士民百姓大骂其无能无胆,用此告示替洋人开脱而已。对外,曾国藩先是亲自劝说打砸教堂时向着国人的那几名天津本地官员,先佯装托病,回乡暂避此风头。然后又抓了二十个天津当地的地痞流氓,告诉洋人这二十人就是打砸教堂的主谋,本着一命换一命,曾国藩下令处死这二十人,就当是替那在天津教案中被打死的二十名洋人抵命了。

洋人对曾国藩这一处理也并不满意,他们指示京城的领事馆,向大清主管外事的总理衙门施压,总理大臣恭亲王奕?被洋人吓得不轻,批曾国藩办事不利,令他赶快想办法平息洋人怒火,尽力避免战争。无奈,曾国藩只能再做妥协,他将在此事件中两名向着国人的天津官员发配宁古塔,又让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亲自前往法国“谢罪”。

可是曾国藩在朝廷授意下的一再妥协,并没有换来洋人的善罢甘休,他们咄咄逼人地向大清索要数百万两白银的巨额赔偿。国内骂声不断、国外威吓不断,曾国藩里外不是人,郁闷气结之下,一口鲜血突出,竟大病不起。无奈,朝廷又只能紧急把善于与洋人打交道的李鸿章招来,任命他为新任直隶总督,令他全权接手处理天津教案。

李鸿章到达天津后,第一时间去看望了曾国藩。曾国藩对其交代道,民意沸腾,不可小觑。列强震怒,不可招惹。

李鸿章苦笑一声,心道,这话说来简单,但其实又怎么能轻易做到呢?

不过李鸿章在曾国藩面前,却没有表现出任何难为的神色,他笃定地对曾国藩道:“恩师,你尽管养病,此事就放心交给我吧。怎么说我与法国的驻华总领事,还算有些交情。再说了,即便谈不成又能怎样,大不了就是打呗。”

曾国藩吃力地从病**坐起身来,略带心疼地对李鸿章道:“其实啊,你不该接这个烫手的差事,反正为师也已经担了这个骂名,就让我一人承担下所有就好,咳咳……”

这师生二人尽管有些小矛盾,但他们之间的感情,从来就没有因为这些小矛盾而受到任何影响,曾国藩还一如往昔愿意护着自己的这个得意弟子。李鸿章又安慰了曾国藩几句后,就匆匆离开了,赶紧着手去处理这件棘手案子。

在与洋人的交涉中,李鸿章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弱国在外交事务中的无奈、被动与屈辱。也是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心境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以前,他总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争权夺利上,而这次事件,让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将全部心思和精力,从那无谓的权力争斗中抽出来,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比如如何发展的军事、工业,如何抵御外辱、不被霸凌。

几天后,顺利处理完此事的李鸿章第,一时间赶到曾国藩住处,把洋人已经退兵的消息告知。听到李鸿章把法国洋人原本要求的数百万两白银,压到四十多万两白银就息事宁人了。

曾国藩不可置信道:“真的只赔了法国鬼子四十多万两白银,就把此事平了?你不会还答应了洋人其他无理要求,怕惹我不高兴,才瞒着我的吧?”

李鸿章正色道:“真的只赔了洋人四十多万两白银,不过,这也算不上是我的本事,只不过是因为,法国和普鲁士国在欧洲那边爆发了战争,他们无暇他顾,这才匆匆答应了,咱们少赔款的条件而已。”

听到这个消息,曾国藩的脸色却没有多少好转。洋人主动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无理要求,却完全不是因为大清国,只是因为他们自身那边出了意外状况,这对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啊。但事已至此,能侥幸解决已属不幸中的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