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朝堂反目

李鸿章虽然身为剿捻统帅,但他并不怎么参与具体的前线作战指挥,完全放权于刘铭传、张树生、潘鼎新等淮军高级将领,自己则只负责全局的统筹调控,以及后勤供给的筹措安排。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向是李鸿章的用人准则。敢于放权给底下人,给其机会以充分发挥才能,这也是淮军能够快速崛起强大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鸿章刚刚走马上任剿捻统帅一职,淮军将领潘鼎新立刻就率军在山东运河一线大败山东捻军赖文光一部数万人,用实际行动向朝廷表明,淮军不可无李鸿章!

李鸿章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给潘鼎新写了一封密信。在密信中,李鸿章对潘鼎新道:汝于山东一战歼敌数万,振奋朝野,提振我淮军声威,我甚欣慰。然则,剿捻一事事关重大、牵连甚广,尤其事关我淮军将来发展之前景。因此吾要求尔等将领能知我心意,不要急于立功,亦不必求速胜,在两年内但求不败即可。同时,无论朝廷持何态度,你亦要坚决扩兵,扩兵后所需军械粮饷也不必担心,吾在后方自会全力筹集。吾等上下协力,力争让我淮军在两年后能扩充到三五十万人。届时,不但剿捻如探囊取物,朝廷对我淮军也会投鼠忌器,我等淮军将帅才不会步当年湘军被裁撤之后尘。望你谨记吾言,一切以我淮军发展大计为重。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中,淮军剿捻虽常有小胜,但却又始终没有一举歼灭大批捻军,未能取得重大战果。李鸿章一直以兵力不足为由上书朝廷,即希望朝廷允许淮军大量扩充兵员,又希望朝廷能拨款拨粮支持淮军发展。朝廷对李鸿章的上书请求,全部都是一概不理,但李鸿章也没有因为朝廷的置之不理,而放弃扩充淮军的步伐。只用了一年时间,淮军就迅速扩张到了三十多万人,李鸿章的野心也昭然若揭,朝野上下皆心照不宣。

对此,朝廷也多少有些无可奈何了,但也不能放任李鸿章如此扩充势力,于是便以陕、甘、宁、晋四省西捻军势大,左宗棠那里人手不足、独木难撑为由,让李鸿章分出十万淮军前往山西剿捻,归属左宗棠指挥调配。李鸿章知道朝廷已经对他有了明显的猜忌之心,因此不好直接拒绝朝廷的旨意。思来想去,他果断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刘铭传、吴长庆等淮军起家嫡系率军前往山西。李鸿章自信,这部分淮军嫡系绝对只听自己调遣,哪怕名义上,让朝廷摊派到了左宗棠手下,没有自己的授意允许,他也绝对指挥不动任何一人。

有了曾国藩的前车之鉴,左宗棠自然也清楚自己肯定指挥不动淮军的那帮骄兵悍将,于是就把淮军单独放在山西,自己则率领自己的嫡系军队专心在陕甘一带剿捻。因为有了大批淮军在山西牵制,左宗棠也终于能腾出人手,敢于放手在陕甘剿捻。他不是李鸿章,更没有借剿捻战争扩充自己实力的打算,他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少的伤亡,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剿灭陕、甘、宁、晋四省的西捻军。再加上,左宗棠本就是成名已久,也最会打仗的湘军名帅,淮军如今,人手充裕后,只用了短短四五个月,陕甘宁三省西捻军,便在左宗棠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十余万西捻军从西向东,一路溃逃到了山西境内,刘铭传本想率领淮军截杀这些溃逃而来的西捻军,谁料左宗棠却令他们按兵不动。只让自己手下的湘军嫡系将领,继续追击西捻军,只怕到手的大功劳,最后被淮军抢了过去。与此同时,朝廷看左宗棠如此厉害,于是便又动了想让左宗棠接替李鸿章任剿捻大统帅的心思。立刻给李鸿章降旨,说如若西捻军一路溃逃翻越太行山,则以后一切剿捻事务,悉听左宗棠调遣。东西两路剿捻队伍相互配合,全力绞杀全部捻军。接到这个圣旨后,李鸿章清楚,朝廷这是想利用颇有名望的湘军名帅,从自己手中夺权。不过,李鸿章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早已筹谋已久,他又岂会轻易放权?又岂会轻易让朝廷的夺权计划得逞呢?

也是天助李鸿章,从陕甘溃逃到山西境内的西捻军,刚刚渡过了黄河,就下了一场大雨,导致黄河水暴涨。追击西捻军的左宗棠,一时无法渡过黄河,因此导致错过了全歼西捻军的最佳时机,无奈左宗棠只好又急令驻守山西的淮军刘铭传所部赶快封堵西捻军。立功心切的刘铭传刚欲有所动作,却又接到了李鸿章的命令:敷衍应战,放西捻军过山西直入直隶,唯有让朝廷感到捻军威胁,其才会放下猜忌重用我们淮军的心思。果不其然,当西捻军一路逃至直隶南部,距离京城只有八九百里后,京城内的大小官员,包括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也全都慌了。

因为黄河暴涨,还被困在陕西一时无法渡河的左宗棠,远水救不了近火,是肯定指望不上的。朝廷只能把全部希望寄予李鸿章,以及他手下的淮军身上。对于李鸿章此时提出的任何请求和要求,都毫不犹豫地全部应承下来。等到自己目的全部达成后,李鸿章这才大手一挥,给淮军上下,下达了全力歼灭捻军的命令。早就憋了一股劲的三十万淮军,接到李鸿章的命令后,立刻便如出海蛟龙般呼啸而动,携雷霆万钧之势,一鼓作气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将北方数省捻军全部歼灭。

剿灭捻军后,朝廷招李鸿章和左宗棠一道回京述职。因为在征剿捻军期间,李鸿章多次已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之理由忤逆朝廷旨意,并也有多次携淮军势大向朝廷索要利益之举。因此淮军的一干将领都担心,李鸿章入京后朝廷会对其不利,纷纷劝李鸿章不要进京。

李鸿章毫不在意道:“呵呵,尔等多虑了,只要我们淮军不倒,朝廷就不会真的把我怎么样的。”

歼灭捻军后,淮军进入了全盛时期,其所影响的势力范围,从最初的两江地带直接拓展到了至黄河以南,影响范围几乎占了半个大清国。相应的,人数也急剧扩张到了五六十万。成了当之无愧且有绝对优势的大清第一军事势力。至此,淮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就算朝廷如何猜忌,却也是无可奈何,李鸿章也不再担心,京城的王公大臣能拿自己怎么样,在任何时候,绝对的实力都是最大的底气。

李鸿章本想邀左宗棠与自己一道同行进京,谁知狂傲的左宗棠不但拒绝了他,还写信嘲讽道:吾血性男儿不肖与卑鄙小人同行。

李鸿章一笑置之道:“呵呵,看来这次是真的得罪左季高了。”

李鸿章与左宗棠之前就不怎么对付,不过也还能勉强共事,依左宗棠的暴烈脾气,以后遇事只会和李鸿章针锋相对了,两人之间几乎不会再有和解的机会了。

果不其然,进京上朝后,左宗棠当堂就在文武百官面前,言辞激烈地参了李鸿章一本。

左宗棠在朝堂之上,朗声讨伐道:“李鸿章身为剿捻统帅,不以剿捻大局为重,一心只顾他淮军私利,枉顾朝廷旨意、拖延战机、排除异己,其罪可诛。望皇上、太后,治其重罪,明正法典,以儆效尤!”

左宗棠话音刚落,下面又站出一个须发半数灰白的翰林御史,随声附和道:“微臣以为,李鸿章之罪,大逆不道,简直罄竹难书,当处以极刑以谢天下。”

李鸿章微微皱眉,他早就预料到了,今日在朝堂上会有人对自己发难,但他却没想到这些反对自己的人反应会如此激烈。

恭亲王背对着自己,李鸿章看不出他的态度,两宫皇太后则端坐于龙椅之后,被一帘轻纱隔着也看不清表情态度。至于皇上也才只有十二三岁,还少不更事,他正在一心把玩着一个西洋小物件,对朝堂上的争论充耳不闻。李鸿章没有急于亲自站出来解释什么,他向自己身边的一个相交甚好的官员,暗暗递去一个眼神,那名官员立刻会意,上前两步开始头头是道的帮着李鸿章辩解起来。其辩解的理由,也无外乎是旁人不在李鸿章其位,自然不明白,他在当时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因此才会对他误会颇深。

这名官员替李鸿章出声后,立刻又有十余名官员也站了出来纷纷附和,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李鸿章这一边。这帮人也许不是真心的认为李鸿章是冤枉的,但这帮人**却看得清楚,以淮军的实力,朝廷已经对其无可奈何,这就是他们坚定支持李鸿章的原因。而反观支持左宗棠和那名翰林御史的官员,只有寥寥四五人,当然更多的官员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发一言,保持中立。

又等了片刻,恭亲王奕?基本已经判断清楚了,朝堂上的派系局势后,这才缓缓回过身来,冷笑着看向李鸿章,问道:“李鸿章啊,你自己可有什么说的吗?”

李鸿章指着身后支持自己的那一众官员,正色道:“下官的难处,这么多同僚都看的清清楚楚,至于左大人弹劾我的那些事情,想来也是他身在局内会当局者迷罢了。我相信皇上和两位太后,也肯定能明白我的苦衷,一定会秉公决断的。”

看到支持李鸿章的人那么多,左宗棠更不服气了,他又向前一步,刚欲发言,却被太后的一声咳嗽声给打断了。

慈禧清了清嗓子,然后问道:“恭亲王,你怎么看啊?”

奕?拜礼道:“回太后,左、李两位大人,其实说的各有道理,既然今日在朝堂上,难以分辨对错,不如朝廷派出钦差大臣,前去暗访调查。等到调查结果出来,朝廷再议此事,也不迟嘛。”

慈禧太后点了点头道:“好的,准奏,派钦差大臣暗访调查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

虽然恭亲王说会派人前去调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不过是个托词,此时多半就会不了了之了,李鸿章也不会因为左宗棠的弹劾,而受到任何处分。

散朝后,李鸿章先是感谢了一番在朝堂上帮自己说话的官员,接着又向一名与自己私交很好的京官问道:“那个附和左宗棠弹劾我的翰林御史是谁?”

那名官员回道:“李大人,那人叫翁同龢,他已经不止一次在太后面前,说过您的不是了,很多话都不堪入耳啊。”

李鸿章眉头一皱道:“我怎么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此人呢?”

那名官员又道:“翁同龢的长兄名叫翁同书,当年曾任安徽寿州县令时。面对太平军弃城逃走,事后被李大人你弹劾处死,因此翁同龢才一直分外仇视大人你呀。”

李鸿章点了点头,谄笑道:“哦哦,原来如此。当真有趣,当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