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捻军再起

常胜军虽然有洋人背景,但归根结底,他们那一帮家伙,并没有什么洋人的官方背景。再加上,在这件事中,具有强大英国官方背景的英国上海领事馆,也在李鸿章的计划中有直接参与。白齐文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法国籍的小流氓而已,他可以凭借自己法国人的身份,在孱弱的大清国境内作威作福,但法国政府绝对不会因为这一个小人物而与英国交恶的。

因此,李鸿章丝毫也不担心此事,会引来什么外交纠纷。要怪也只能怪买办杨坊和法国人白齐文太过贪心、太过横行张扬所导致。

但是,京城朝廷那边听说了“常胜军”这支洋人雇佣兵组织的一部分人死在了上海后,不知其中内情的恭亲王和两宫皇太后着实被吓得不轻。他们生怕,洋人再以此为借口侵略大清,因此也不敢再咄咄逼迫李鸿章裁撤淮军了。而这才是李鸿章设计利用英国领事馆除掉“常胜军”的真正目的!除掉“常胜军”后,李鸿章又以其劫掠英国领事馆的货物为由,下令抄了杨坊的家和“常胜军”的老巢,从中又获得了不少财物。真可谓一举多得,尽显枭雄本色!

剿灭太平天国后,由于朝廷大量裁撤地方团练,尤其是最有战斗力、人数最多、战功赫赫的湘军绝大部分都被裁撤掉后,北方的捻军趁机再次起势。

同治四年四月,朝廷最为器重的满人将领,被任命为剿捻统帅的僧格林沁立功心切,轻敌冒进,率领的八旗、绿营两军十余万人在山东菏泽境内,被捻军包围全歼。至此,朝廷再也拿不出任何一只有战斗力的八旗、绿营兵队伍用来御敌。无奈之下,只能再次仰仗刚刚被他们裁撤掉大部分的汉人地方团练队伍。

而此时此刻,人数最多、最有战斗力的地方团练队伍,已经由曾国藩的湘军变成了李鸿章的淮军。李鸿章也自信,当今剿捻的重任,非自己的淮军而不可为。他翘首以盼,期待朝廷能任命自己为新的剿捻统帅。另一边,京城紫禁城内,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也在就应该任命谁为新的剿捻统帅而踌躇不定。

奕?建议道:“既然要启用李鸿章的淮军进行剿捻,那就直接任命李鸿章为剿捻统帅最为合适。一来,他对自己的淮军最熟悉,指挥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二来,如果换成其他人做统帅,淮军的那帮交兵悍将,未必会服从配合。”

慈禧太后摇了摇头道:“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可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不想让李鸿章当这个剿捻统帅。”

奕?不解地问道:“臣弟愚钝,还请太后示下?”

慈禧叹气道:“咱们好不容易遣散了,能威胁我们满人江山的湘军,难道还不汲取教训,非要再扶植起来另一个。,将来难以遏制的汉人势力吗?”

奕?也跟着叹气道:“太后,您说的也有道理,可我们满人的八旗兵,实在不堪大任呐……”

慈禧太后想了片刻,正色道:“我看不如这样,我们任命曾国藩为剿捻统帅,让曾国藩召集部分能征惯战的湘军旧将,让这些曾经的湘军统帅以及湘军旧将,去带领淮军的士兵去进行剿捻。这样一来,将帅和手下士兵之间分属湘淮两个势力,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他们谁会趁机做大以至于难以遏制了。”

奕?皱了皱眉头道:“自古以来,将帅和士兵之间互不熟悉乃是军中大忌,容易引起兵将失和,恐会对战事不利,太后还请三思呀。”

慈禧拍案决定道:“就这么办!反正左右也没有什么两全之策,如果曾国藩和他手下湘军旧将勉强指挥得了淮军最好,如果他们真的指挥不动淮军士兵导致战事不利,届时再让李鸿章接任剿捻统帅也不迟。”

奕?本来还想再劝慈禧多考虑一下再做决定,但看她一脸坚定主意已定,于是便没有再说什么。近两年来,奕?能明显感觉出来,叶赫娜拉氏这个本就有野心也有些专断独行的女人,对权力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听不进去其他人的不同意见了。

不久后,两道圣旨分别传到了曾国藩和李鸿章手里,圣旨的内容基本相同,两人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在圣旨中,朝廷任命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兼任剿捻统帅,令他自选部分湘军将领带领淮军队伍北上督师剿捻。命李鸿章迅速组织十万淮军交给曾国藩指挥,另外还命李鸿章以两江总督之责,在后方负责给剿捻军队筹借军械粮饷等一干后勤事宜。

朝廷的任命和职责摊派,令李鸿章和他手下的一干淮军将士十分不满。李鸿章在后方干些筹借粮饷的后勤事宜,属于吃力不讨好的活计,而淮军底层将士在前线流血牺牲,最后的功劳却是负责指挥他们的湘军旧将,这种明显不公平的职责分配,如何能让他们信服?

张树生、刘铭传、潘鼎新等一干淮军最嫡系、也最受李鸿章信任和器重的悍将一同来到李鸿章面前,请命道:“爷,这苦差事,咱淮军不接了,我们上百名淮军统领已经商量好了,明天就一块联名给两宫皇太后上书,告诉她们,只要这个剿捻统帅不是您,我们淮军所有人拒不北上。”

李鸿章听罢,怒道:“胡闹!自古君命不可违,你们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要逼宫朝廷吗?”

李鸿章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是其语气中,丝毫没有责怪自己这些忠心属下的意味,眼神中隐隐露出的神色,还颇有洋洋自得之意。

潘鼎新怒道:“反正我只认李大人您的命令,让我听曾公的指挥也就算了,让我带着我手下的兄弟们,去给一个光杆司令的湘军将领当副统领,哼哼,我不服!”

刘铭传也跟着道:“别说老潘不服了,咱们淮军从上到下谁,能甘心这么受人欺负?大人,哦不,我的爷啊!您就给句话,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呀?”

李鸿章挥了挥手,示意底下人安静后,这才缓缓道:“首先北上剿捻是一定要去的,朝廷的旨意我们也不能公然反对。不过嘛,朝廷的那帮王公大臣以及紫禁城里的那些皇族他们毕竟不曾亲自带兵上过战场,自然不知道兵将不合,会引来什么后果。到时候,让他们看到这个后果其实很严重,他们不就自然会改变主意了吗?”

听到李鸿章的话后,淮军的将领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很默契地同时道:“大人英明,属下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鸿章很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就行。记住了兵将失和的严重后果,目的是要让京城朝廷的那帮家伙感到危险,而不是真的要让我们淮军在战场上,受到什么严重损失。呃,别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自行体会去吧。”

等到淮军将领离开后,李鸿章脸色深沉地喃喃自语道:“恩师啊恩师,你别怪我无情,江山代有才人出,你已功成名就,接下来该为徒登场搅动风云了。”

不日,淮军十万将士如期北上抗捻。捻军祸乱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北部等地,其中尤以河南、山东、皖北闹得最凶。而且锁着捻军声势越来越大,直隶南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捻军也渐有后起之势。捻军成员大多信奉“八卦教”,而八卦教则是脱胎于邪教白莲教,是白莲教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变形分支。说到底参加捻军的主要人员都是一些穷苦百姓,说是官逼民反也不为过,丰年时他们拿起锄头镰刀就是普通农民,待到荒年他们放下农具拿起刀枪就是劫匪流寇。

虽然在历史上,中原地区每逢乱世,或各种人祸天灾导致民不聊生时,总会出现几次小的捻军暴动,但是像近些年来如此大规模的捻军暴动,却几乎没有怎么出现过。原因不外乎是捻军受到了太平天国的启发,捻军的领导者野心膨胀,大有推翻朝廷的野望。再加上太平天国失败后,有大批的太平天国将领,躲过朝廷的追杀后顺势就加入了捻军。这些能征惯战的前太平军将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捻军的战斗力。

与之前的太平天国不同的是,捻军几乎从不攻占城池,而是四处流窜劫掠,即便是打下一座城池也不长期据占抢完即走。捻军也没有什么老巢、根据地的概念,没有大的行动时他们一小股一小股地分散在各个山区、村庄隐藏。有大的行动时,就会有人从中秘密联络迅速组织起大批人马。捻军流窜作乱的形式,让朝廷清剿捻军的行动变得非常困难,朝廷的大军若是分散开来,则会被捻军各个击破。可若是朝廷大军集中起来,整体行动就会变得缓慢不容易兼顾四省流窜之敌。

初任剿捻统帅的曾国藩,最开始还是沿用湘军对付太平军的那一套老办法,结果成效甚微、毫无战果。而他手下的那些湘军旧将也都习惯了湘军之前的老战术,思想意识也难以转变过来,一时也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对付捻军。无可奈何下,曾国藩突然想到了淮军中的一员悍将刘铭传,此时正在自己手下效力。于是赶忙派人将其招来,虚心问计。

刘铭传面无表情道:“曾公太过高抬我了,末将只是一介空有胆气的粗人罢了。战略上的大计是曾公以及您手下那些湘军高级将领的职责,末将不懂那些,反正您指哪,我就带着兄弟们打哪就是了。”

曾国藩如何听不出来刘铭传话里的怨言,他也明白兵将失和,纵然有千般妙计最终也将一事无成。于是便解释道:“刘将军,误会了,我和我手下的湘军将领,无意要压你们淮军一头。说句不该说的,你也明白这只是朝廷想要制衡我们湘淮两方,故意用的一种手段罢了。”

见刘铭传依然不服,曾国藩只好又道:“这样吧,刘将军,朝廷的旨意,我们不好明着违抗,私下里我可赋予你这个‘铭字营’统领,以一营统领的官职节制统辖四营之实权,你看如何?”

刘铭传面色一喜,随即掏出了一封信件,递给曾国藩:“我们李大人有一封信,托我转交给曾公您,哎呀,淮军北上之后,军务繁忙我竟给忘了。”

曾国藩也不点破刘铭传的小心思,打开李鸿章的信件,上面是李鸿章给自己的剿捻建议:

捻军流窜无定,恩师可在豫、皖、鲁、苏四省之水陆交通节点要道画河圈地,设置军镇若干,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则捻军无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