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裁撤湘军

同治三年,夏。

两杆湘军大旗在天京城城头最高处被矗立起来,迎风飘展、猎猎作响。一丈有余的旗面上,侵染着点点黑红色的斑驳血迹,一面大旗上写着“湘”字,一面大旗上写着“曾”字。

从安庆府坐着战船一路顺流而下的曾国藩,伫立在船头,远远望着城头上的两杆湘军大旗,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经过将近一年的奋战,湘军终于在九帅曾国荃的带领下,攻入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城,重新把这座古城改回为金陵城。那一天,金陵城内血流成河,死者数以十万计,不仅仅包括太平军,也包括无数普通百姓。太平军十几年间,从各地抢掠来的金银财宝,也在这一天全部被湘军洗劫一空,一两银子也没有上交给朝廷。

也是从那一天起,素有英名的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得了一个“曾剃头”的诨号。

此时,距离湘军初创已经过去了十二年时间,在这十二年间湘军从最初的几百人,慢慢发展到几千人、几万人、十几万人,直到如今的三十多万人。也是在这十二年间,湘军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英豪,如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等等足以名载史册的人物。同样在这十二年间,湘军前后战死沙场者数以十万计,其中也包括江忠源等一代名将。还有胡林翼,同样也没有等到湘军彻底击败太平天国的这一天,遗憾于两年多前因病早逝。

而此时,距离淮军组创也不过短短五年多光景。在这短短五年内,淮军在李鸿章的带领下,从最早的六千五百人,扩充到了如今的十五六万人,身经百战的成名悍将数十人,占据了苏南、浙北、皖南、赣北、湘东等一大片区域。李鸿章也从一个徒有虚职且毫无实权的翰林院编修,成长为了一个统帅将近二十万兵马、身兼数职的封疆大吏。奉曾国藩之命驻守江宁,开始全力操办洋务事宜。为了加紧筹建江南制造局,曾国藩还派了湘军中善于搞洋务的广东人丁日昌前往江宁协助李鸿章。

丁日昌的到来,让丁汝昌十分高兴,因为这一年多以来,都是他这个出身军营的粗人在战事不太紧的时候,帮助李鸿章协理办洋务的事情。丁汝昌、丁日昌,这俩位听名字像是亲兄弟,其实压根风牛马不相及。一个是安徽人、一个是广东人,一个出身贫寒后来投身淮军建功,一个出身商贾之家后来投身湘军专办洋务。所以更擅长办洋务的丁日昌到来后,丁汝昌又如愿回到军营。

几个月后,李鸿章被曾国藩举荐,接替他出任两江总督一职。而曾国藩自己则被朝廷另委任他为钦差大臣,命他专职督办扫平太平军残部一事。圣旨下来后,李鸿章亲自赶到了安庆府,去和曾国藩进行有关两江总督事宜的交接。看到李鸿章到来,曾国藩挥手屏退了所有人,甚至包括他亲弟弟曾国荃,师生二人密谈了整整一晚。

李鸿章问道:“恩师,难道真的没有回旋余地了吗?”

曾国藩摇了摇头,郑重道:“回旋的余地是有,但我不想那么做。湘军若是不按照朝廷的意思进行裁撤,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做另一个洪秀全,二是做另一个赵匡胤,而我只想做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

其实自从天京城被湘军攻克之后,流窜在各地的小部分太平军余孽,大部分已经自行溃散,剩下的一小步部分则入山为寇,基本已不足虑,只需要各地方进行清剿即可。让曾国藩这样一个人物督办此事,实在有些大材小用。而且太平军余孽人数虽然不多,但分散于各地山区,非常不适合大部队进行清剿。如此大动干戈地用二三十万湘军,去做此事明显不合常理。

朝廷把曾国藩从两江总督的职位,换成了督办剿灭太平军残部钦差大臣,无疑是明升暗降。而让他率二三十万湘军大部队,剿灭流窜数省各地山区最多只有几万人的太平军残匪,除了消耗湘军外,基本也不会取得什么太好的战果。事后,恐怕也多半会以剿匪不利为由,开始裁撤湘军。曾国藩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也早就做好了要裁撤大部分湘军的打算。

曾国道:“对于湘军如何裁撤,又该保留多少人,我早就有了计划。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等湘军按照朝廷的意思进行裁撤后,只怕朝廷不会善待战功赫赫的湘军将领。”

李鸿章则劝道:“恩师,我说句不当讲的话,眼下虽然太平天国叛乱,已被基本平息,但国家内外交困之现状,却并没有多少改善,在这种关头,裁撤能征惯战的湘军,实在不应该呀。既然恩师你对朝廷没有任何不忠之心,又何必在乎其他人对你的看法呢?”

曾国藩苦笑一声道:“我自己没有不忠之心,但是湘军的将士们,却普遍已经有了不忠之心。现在不但是我家老九,就连左宗棠也开始劝我,何不学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哪怕我不顾及自己的身后名,也不想因为淮军将士的野心,而致使国家再次进入内战的困境中,徒使家国生灵涂炭。”

李鸿章敬服道:“恩师大义啊!”

曾国藩呵呵一笑道:“什么大义不大义的,只是无可奈何下的权宜之计罢了。外人皆知,在湘军内部我与左宗棠素来不合,因此我估计朝廷会让左宗棠保留一少部分湘军。更让我欣慰的是,你这几年虽然带领淮军发展的很好,却几乎没怎么引来朝廷对你的过多猜忌。这一点,你比为师做的要好啊。”

其实李鸿章心里清楚,自己以及自己所组建的淮军,之所以没有受到朝廷那么多的猜忌和打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更强大的湘军,一直被摆在更前面替他们挡着罢了。其实自打淮军组建的那一天起,曾国藩就一直大力支持李鸿章本人,以及淮军的发展,想让淮军尽快发展到,能与湘军并驾齐驱的程度。造成湘淮两强相持的局面,好让朝廷不能,也不敢轻易地动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达到一种平衡的态势,以此保全湘军。

李鸿章自然也清楚曾国藩的打算,再加上他本人也有野心。师徒二人在一开始一向配合无间。只是随着湘淮两军越来越强大,两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为了不使矛盾激化,防止两军冲突,后来李鸿章有意收缩自己淮军的发展,始终让淮军居于湘军之下。此举看似被动,实则是将曾国藩的湘军,架在了前头让他们独自去承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被动局面。

李鸿章也分析道:“在正式裁撤湘军之前,我猜朝廷肯定不会动淮军分毫。但是,一旦湘军被裁撤的差不多了,我估计到时候朝廷就要对淮军下手了。”

曾国藩问:“所以我想听听,到时候,你准备怎么应对呢?”

李鸿章的性格完全不同与曾国藩,他为人做事只讲究实际,完全不顾任何虚名和骂名。因此,他也不可能像曾国藩这样,会主动配合朝廷裁撤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军队。

曾国藩了解他这个学生,因此委婉地劝道:“希望到时候,你也能以家国大计为重。”

李鸿章含糊其辞道:“此一时彼一时,到时候,该怎么做,看情况再说吧。”

看到曾国藩已经决心配合朝廷裁撤大部分湘军,李鸿章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也就没再多劝。师徒二人又谈了一些近来的国内外局势,以及对办洋务事宜的看法后。

曾国藩忽又提道:“前几日,左宗棠手下的一名名叫胡雪岩的幕僚,途径这里来拜访过我,想让我联系你这个五口通商大臣说说情,看能不能多给他一些和洋人直接进行贸易的权利?”

为了照顾李鸿章的面子,曾国藩没有把话说透,胡雪岩跟他说的是,因为李鸿章和左宗棠一直不和,所以才故意打压自己。不过李鸿章还是从曾国藩的神情中,看出了胡雪岩肯定在曾国藩面前告了自己一状。

李鸿章淡淡一笑道:“恩师误会了,不是我有意打压胡雪岩。实在是跟洋人打交道,需要八面玲珑一些,非是既有原则,又要圆滑之人不可。那个胡雪岩圆滑有余,却少有原则,再加上左宗棠那个人,恩师你也了解,他为人太过倨傲不羁,更不适合和洋人打交道。所以我才以五口通商大臣的权利,有意减少他们两人和洋人直接打交道的机会。”

不可否认李鸿章利用五口通商大臣的权利便利故,意打压左宗棠支持的胡雪岩,是为了给自己所支持的盛宣怀谋取更多商业利益。但李鸿章刚刚对曾国藩所说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以胡雪岩和左宗棠二人的脾气秉性来说,的确都不太合适与洋人直接打交道。

对此,曾国藩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又劝道:“其实我也素知你和左季高二人一直不和,其他的,我也不多劝你们什么了,只是希望你们在事关社稷安危的家国大事上,不要意气用事,不以私怨废公为好。”

李鸿章连忙低头道:“恩师教训的极是,我李鸿章绝不敢因私废公,学生相信左宗棠也绝不是那样的人。”

见李鸿章始终没有正面答应自己刚刚的请求,只是说了一堆客客气气的虚话后,曾国藩尽管心中略有不满和失望,但面上却还是不动声色,呵呵一笑道:“你们清楚就好,清楚就好。”

说罢,曾国藩便挥了挥手,示意李鸿章可以告辞了。

李鸿章离开后,曾国藩苦笑一声,自言自语道:“世人皆知我曾国藩最为推崇儒家义理,也最擅长以经学致世。可我最得意的这个弟子,却处处不像我,说来也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啊!”

翌日,曾国藩走马上任清剿太平军余孽的钦差大臣。在同一时间,湘军九帅曾国荃莫名其妙地忽然向朝廷请辞一切官职,迥然一身还乡。又过了一个多月,朝廷就迫不及待地下旨,责问曾国藩为何剿匪不利。不等朝廷有进一步的动作,曾国藩就上书朝廷,言说湘军“暮气已深,积弊过多,不宜再战”,主动要求裁撤湘军。朝廷自然是乐见此事的,于是在曾国藩的主动配合下,湘军大部分人得以被顺利裁撤。被裁撤掉的湘军将士们,也都得到了一笔非常可观的奖励,当然这些都是大破太平天国都城时,从那里洗劫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