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七帝地宫迎佛骨
贞观末年,由于废立太子和辽东征战失败,唐太宗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为了治病健身,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开始服食丹药,当他连续服食了一两年的“国产”丹药仍不见效后,这位垂垂老矣的皇帝便希望能得到国外具有奇特疗效的神药加以治疗。皇帝的这种幻想康复长寿的急切心理,被一个叫做王玄策的大臣窥视,这个专靠迎合皇帝心理起家的王玄策,不失时机地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向唐太宗进献了一名大唐与中天竺战争中俘虏来的“胡僧”那罗迩娑婆寐。此僧“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宣称能配制金石秘剂。这个明显的谎言竟打动了唐太宗,于是龙心大悦,命该僧人金飚门宫内配制丹药,又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率一帮群臣协助制作。
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春天,经过近一年的炼制,由这位“胡僧”主持炼制的丹药出炉,兵部尚书崔敦礼为邀头功,赶紧捧送入宫。正在病中呻吟的唐太宗李世民见到期盼已久的仙丹神药送至床前,颇为激动,在感念“胡僧”忠心侍君的同时,很快将药服下。
然而,这聪明一世的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他吞食的长生不老药竟成了送他入地狱的催命鬼。原本衰朽不堪的身体顿觉不适,病情迅速恶化,不到两个月,便“暴疾”而死,享年52岁。
唐太宗一生都很会利用佛教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他本人的性命及大唐帝国日渐兴盛的事业,都曾得到过佛门弟子的不少帮助和维护,想不到最后竟死于佛门弟子之手。这一残酷的现实,恐怕是他始料不及的。
唐太宗魂归西天,太子李治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高宗。
早在高宗皇帝为太子时,就对西天取经的旷世名僧玄奘十分敬重,并曾著文对玄奘的人生经历和功业表达了称颂赞美之情。
永徽三年(652年)三月,登基不久的唐高宗在京师长安的慈恩寺西院造起大雁塔,用以保存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教经典。
玄奘回归图。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西行取经后返祇唐土西安,出现了“道俗奔迎,倾都罢市”的欢迎场面。未久,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被婉拒,后玄奘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直到辞世未改其志。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召令玄奘与尚药奉御吕才辩论佛法。
显庆元年(656年),应玄奘法师之奏请,唐高宗欣然撰写了《慈恩寺》碑,并亲临安福门,观看玄奘迎接御赐碑文的盛大仪式。奉迎队伍以天竺法仪幢幡为先导,车骑千余乘,浩浩****,前后延至三十余里,长安城百姓、官宦纷纷前来观望,人数多达百万以上。
麟德元年(664年),玄奘病亡。唐高宗用金棺银椁藏其骨灰,在长安周围五百里内,有一百多万人前来送葬,三万多人结庐于墓旁守教安灵。而此时的高宗更是哀恸感伤,喟叹:“朕失国宝!”痛感“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何异于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由此可见这位高宗皇帝对佛法的看重。
就在旷世高僧玄奘仙逝的前五年,即显庆四年(659年)九月,高宗便和法门寺联系在一起,并开创了开启地宫、迎佛骨到皇宫供奉的先河。这便是后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志文》碑所载的“高宗延之于洛邑”的事件。
《大唐西域记》书影
根据《法苑珠林·敬塔篇》记载,事件的具体经过如下:
显庆四年九月,以破译咒术闻名的山僧智琮、弘静应召入朝,拜见高宗。在谈话中,两僧提到了法门寺,说法门寺年代久远,声名渐长,需要好好地弘扬和爱护。并提请皇帝:“古老传云,三十年一度(佛骨)出,前贞观初年已曾出现,大有感应,今期已满,请更出之。”结果获得批准。
帝曰:“能得舍利,深是善因。可前至塔所,七日行道,祈请有瑞,乃可开发。”
(高宗)即给钱五千贯,绢五千匹,以充供养。琮与给使王长信等十月五日从京旦发,六日逼夜方到。
琮即入塔内,专精苦到,行道久之,未验。至十日三更,乃臂上安炭火烧香,懔厉专注,曾无异想。
这段记载不难读懂,无非是说王长信等人受皇帝之命来法门寺迎请佛骨。有些让人感到惊异的是,僧人智琮竟把烧香的炭火放在手臂上,以示对佛的敬重和崇拜。而这种崇拜和虔诚,终于引发了一段神秘得近似荒唐的事件。
忽闻塔内像下振裂之声。寻声往观,乃见瑞光流溢,霏霏上涌。塔内三像足下各放光明,赤白绿色旋绕而上至于桁桷(屋梁),合成帐盖。
琮大喜,踊跃欲召僧看,乃睹塔内,侧塞僧徒,合掌而立,谓是同寺。
须臾既久,光盖渐歇,冉冉而下,去地三尺不见。群僧方知圣隐。
中使王长信等同睹瑞相,流辉遍满,赫奕澜漫,若有旋转,久方没尽。及旦看之,获舍利一枚,殊大于粒,光明鲜洁,更细寻视,又获七粒。总置盘内,一枚独转绕,余七粒各放光明,炫耀入目。琮等以所感瑞,具状上闻。敕使常侍王君德等送绢三千匹,令造朕等身阿育王像,余者修补故塔。仍以像在塔内,可即开发,出佛舍利以流福慧……
初开舍利,二十余人同共下凿。
及获舍利,诸人并见,唯一人不见。其人懊恼自拔头发,苦心邀请。乃置舍利于掌,虽觉其重,不见如初。
由是诸人恐不见骨,不敢睹光。寺东云龙坊人,敕使未至前数日,望寺塔上有赤色光周照远近,或见如虹,直上至天,或见光照寺城,丹赤如昼……
以上记载了智琮等僧众和部分官僚打开地宫,并找到佛骨舍利的故事。因为舍利既出,所以整个天空大地祥兆瑞景就争相出现。需要指出的是,自从佛入东土甚至在佛未入东土而自身处于生灭之时,关于天空大地出现瑞兆的记载,就见于后人撰写的史籍中,尽管这瑞兆各异,但相差总是不大。唯关于对大唐王朝与法门寺发生联系的一系列记载,除了这些之外,总是在短短的文章中夹杂着一个或几个颇为幽默、令人发笑的故事。你看在这次挖掘地宫找到舍利后,大家都看到了,唯一个人看不到,他便在懊恼羞愧中自拔头发,苦心邀请[1]。但当有人将舍利放到他的手掌之上时,他虽感觉到其物的重量,可惜仍视而不见其真面貌。
据此可以推论,这个人肯定不是僧人而是由朝廷派来的差役。因为僧人是不留头发的,既然没有头发,就不存在拔的问题。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一般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进入地宫,所以断定他是由朝廷派来的。
接着往下看:
至显庆五年春,三月[2],下敕请舍利往东都入内供养。时西域又献佛束顶骨至京师,……又追京师僧七人往东都入内行道。
敕以舍利出示行道僧,曰:此佛真身,僧等可顶戴供养,经一宿还收入内。
皇后舍所寝衣帐,准价千匹绢,为舍利造金棺银椁,雕镂穷奇。
这段记载是说唐高宗在得知法门寺佛骨舍利被挖出后,即下令运到东都洛阳的皇宫中供奉起来。所谓的“内”即大内皇宫。早在东晋时代,宫廷之内就建立了举行法事活动的地方,晋时称精舍,隋之后称内道场。隋炀帝时曾有在内道场汇集佛道经典编撰目录,至唐代已大规模地发展了内道场制度,而其全盛时期则是在中、晚唐以后。
唐高宗首次诏令将佛骨舍利迎入东都洛阳内道场供养,自然引起朝廷上下的震动,几乎所有的皇亲国戚、臣僚妃嫔纷纷出资捐物,前来施舍供奉,京城内外一片欢腾的景象。
佛骨舍利在皇宫历经三年的奉迎、礼拜,终于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送还法门寺。这年的二月十五日,由京师派来的诸僧与臣僚,会同法门寺僧众打开了塔下的地宫,将佛骨藏于其中。
就在佛骨送还的时候,唐高宗赐绢一千五百匹,诏令惠恭、意方等禅师办理法门寺重修事宜,以示皇恩浩**和皇帝本人对佛的崇敬之情。
当佛骨入地宫后,惠恭等僧人便四处征集材料和能工巧匠,开始了“不日不夜,载营载葺,庄严轮奂,制置殊丽。危槛对植,曲房分起,栾栌斗拱,枕而盘郁”的大修复。法门寺在这次重修中,更加辉煌壮丽,气势非凡,并具有了典型的皇家寺院气魄和格局——这时的法门寺已形成了二十四院[3]并存的浩大规模……
继唐高宗之后,大唐历史上先后有武则天、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到法门寺迎奉过佛骨,《志文》碑同时记载了中宗、代宗、僖宗三代到法门寺送佛骨或下诏修复的事件,当然也有武宗灭佛的事件。《志文》碑的发现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唐历史,同时也揭示了地宫的一段波折岁月。
——发掘仍在继续。考古人员觉得先不要跟这浩瀚历史的是是非非纠缠,一切都让这地宫中的瑰宝说话吧,因为它们才是最具历史真实的。
[1]据唐·道宣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此人甚至“哀哭号叫,声骇人畜,徒自咎责”,反应十分激烈。
[2]《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与《法苑珠林·敬塔篇》皆作三月,然而唐·张彧《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记载:“至显庆五年……以其年二月八□□□□□□□□□奉迎护舍利。”两者时间有异。
[3]二十四院:即瑰琳宫二十四院。位于真身宝塔后大殿北侧,东西对称分布。自唐确立后,历五代、宋、金仍有案可稽,只是随着时代变易及宗派兴替,在内容上有些损益。至明代,二十四院已不能维持,徒具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