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女人之死
就从纯粹的考古发掘方面而言,东侧室的收获颇为丰硕,尤其是那枚龟钮金印的出土,令考古人员在大出意料的同时又惊喜万分。由于东侧室和西侧室几乎是同时开始发掘的,那么这个西侧室的收获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西侧室位于主棺室西面,与主棺室并列,并有一门道相通。此室为长方形,经测量,长7米、宽1.62米。考古人员清理时,首先在过道内侧中间和北面中部墙根处,发现了两个铜环。由此推断,过道原有木门,但不知是由于年深日久还是另有原因,竟没有发现安设痕迹。考古人员将过道内遗存的器物做了清理后,开始进入室内工作。在此之前,大家已从录像资料中观察得知,西侧室内覆盖的土层很少,故随葬器物多暴露在外,不难辨别,且四周尚有空隙可落脚清理。针对以上情况,考古人员采取了从上而下,由外及里,先易后难,保留重点的清理方法。在清理过程中,除发现较少的金、玉、银、铁以及漆木器之外,还发现了七个殉葬人遗迹。从安葬的位置看,其中有五人位于室内的南半部,另外两个殉葬者在北半部,部分骨骼和牙齿已混在其他随葬品之中。由于两人的残骸已被水浸后产生浮移,出土时考古人员只是根据人牙、铜镜和小玉饰等器物确定了人殉的大体位置。从室内的遗迹推断,以上七个殉葬人均无棺具,都是直接放置于木板之上的。木板的黑色朽灰厚约一厘米左右,呈南北走向铺就,根据这些殉葬人的随葬品比较简单且质地较差等特点来看,殉葬人生前的身份可能是墓主的奴仆、隶役之类。经后来鉴定得知,七人中,年龄最大的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其余六名年龄在20-35岁左右。从其随身陪葬的小玉饰、带钩及铜镜等饰物看,这几个人属于女性的可能性较大。
西侧室刚打开时情形
人殉尸骨排列情形
继七个人殉之后,考古人员在室内还发现能辨明字样的封泥五枚,印面皆方形,其中打印“厨丞之印”的三枚,形状为小篆阳文,有田字格。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詹事属下有厨,厨有长丞。詹事的职责是“掌皇后太子家”,顾名思义,厨丞当是掌管皇后太子家饮食之事的长官。“厨丞之印”的出土,说明南越王国也设有厨官署,置厨丞。这个室的随葬器物应是厨丞检验缄封的。
在此之前,广州考古队曾在广州1120号、1121号两座汉墓出土的陶罐、陶瓮上发现过“大厨”的戳印。经研究,这两座均为南越国高级官吏墓。戳印“大厨”的陶器,应是南越王国少府属下司陶工官专为“厨”官署所监造,后由南越王室赐与或赙赠于墓主的。而贵县罗泊湾1号墓随葬针刻“厨”字和烙印“布山”的漆器,则又说明南越王国册封的西瓯君家也有厨官署的设置。
除“厨丞之印”外,西侧室还出土了两枚“泰官”封泥,其大小书体皆同,阴刻篆书,印面有竖隔,有边框。
据考古学家麦英豪、黄展岳等人研究,泰官即太官、大官。古籍中,泰、太、大三字互通但以写作“太官”为常见。《通典·职官·光禄卿》载:“太官署令丞,于周官为膳夫、庖人、外饔,中士、下士盖其任也。秦为太官令丞,属少府,两汉因之。”《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少府”属下有太官令丞,颜师古注:“太官主膳食”。《续汉书·百官志三》载:少府属下“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汉旧仪(补遗)》载:“太官令一人,秩六百石,掌鼎俎馔具。”《汉官仪》载:“太官主膳馐。”由此可证太官是掌管皇帝饮食的职官,其衙署称“太官署”,其长官称“太官令”。从出土文物看,大多写作“大官”,少数作“泰官”、“太官”。
南越王墓出土的“泰官”封泥,表明南越国也有“泰官”设置,其职责也掌管南越王的饮食。挂有“泰官”封泥匣标签的器物,应是南越国泰官令署检核缄封,然后放入墓中随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