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

在后宫中对同治的婴儿时期最为关注的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皇后慈安,另一个是太子的母亲慈禧。没有人比慈禧更清楚地知道她的儿子将来会成为中国唯一的统治者。慈安比较迟钝,在聪明才智方面远逊于慈禧,所以她对这位妃子妒忌得发疯。因此,慈禧凭她的智慧、美貌以及对儿子的爱(这种爱是她从来没有过的胜于对任何人的爱),她决定要巩固同慈安的友谊,至少是要容忍。

由于慈安没有生一个儿子,她的妒忌心是这样的重,以至于她不愿意到同治的住处看他。按规定,同治满月以前,即使是阿玛抱着,也不能离开那间屋,一直要等到剃头仪式。

慈安还是比较明智的。慈安很清楚,如果皇帝了解到慈安对慈禧妒忌并恨,就会大发雷霆。为了掩盖她不去看同治的实质,她制造了一种借口,说她的生辰月份和同治的生辰月份是相克的,如果她靠近他,就会给太子带来晦气。

因此,对于慈安不到小皇子居室去看望他,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非议。但是慈禧了解真情。慈安非常妒忌她,也许慈安会做出伤害小皇子的事,甚至把他弄死。虽然按传统规矩,皇后对妃子的孩子,有与妃子同等的甚至更高的拥有权。

慈禧把她的爱绝大部分都倾注在同治身上,而给他父亲的却是极少一部分。她相信古老的迷信说法,就借助于她关于这类迷信的全部知识来保护她的儿子。当生了儿子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担心他在婴儿时期就夭折。于是就采取许多保护措施,来防止这种不幸的发生。慈禧在同治脖子上挂了一条链子,末端用一个锁把它扣紧,这样,同治就被锁在大地上,不会让死神把他拉走。另一种传统习俗是,如果孩子是出身在普通家庭,父母的亲友认这孩子为自己的干儿子,这样,这孩子就有许多父母,他们都会希望孩子长命,长得茁壮,他们的共同愿望可能战胜鬼魂的作祟而使孩子生存下来。

当然,慈禧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能把同治过继给他。于是慈禧想了一个似乎有效的办法,她相信用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将相当于把同治过继给许多人。她从最高贵的一百个家族中找出一百个人,从他们那里要来一百块最好的丝绸,将它们拼在一起给同治做一件斗篷。她相信,贡献一百块丝绸的那些手会把同治这孩子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小皇子穿着这件五颜六色的斗篷,慈禧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她为她的儿子尽了最大的努力。

她需要慈安的友谊,因为虽然慈安过去也曾经是个妃子,但是她已经被提升为皇后。谁也改变不了她作为一个皇后的权利,因而她就获得了对同治的所有权。

慈安不去看望同治,这事情的实质问题使慈禧感到不安,意识到对同治的前途可能带来某种不幸。于是,她赶紧去拜访皇后。

当慈禧来到慈安住处,向她谈到同治情况的时候,引起了大伙的关注。

太监和宫眷们睁大眼睛,鸦雀无声地静听着。这是一个决定命运的会见,整个宫廷都知道这件事。慈禧呢,意识到她有权威,特别是当有朝一日她的儿子继承皇位的时候,引起了大伙儿的关注。她将拥有更大的权威,于是高傲地走到慈安面前,开门见山、十分友好地说: “我需要你的友谊。你对同治的权利大于我,因为你是皇后,我只是皇妃!我虽然是同治的母亲,但是你胜过他的母亲。不管将来同治的命运会把我们带到何种地步,我希望我们俩友好,皇后。”慈安静静地听着。

太监和宫眷们都听到了这话。她的话,包括慈安的贵妃行乐图回答,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在紫禁城的大街小巷里被人们悄悄地传播。这就促使慈安要谨慎地来回答,以便报到皇帝那儿时,对慈安会有个好印象。

“我的友谊?”她问。

她嘴上挂着微笑,虽然慈禧从她的眼睛中看出那是仇恨和妒忌的深井。“我的友谊?”她重复道, “你怎么会没有得到它?你是同治的母亲,而他的父亲是皇帝!"

慈安把手抬到半高,慈禧趋前一步,伸出自己的手握住皇后的右手。慈安走得更上前。虽然咧开嘴唇笑着,却像一个面具,缺少感情。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皇上下旨要我们两人像姐妹一样?姐妹的情谊不是比友谊更深吗?"

“我理解你,姐姐!”慈禧答道。她的确是对慈安了解得很透。她在说到“姐姐”这两个字的时候特别加重语气,使听的人感到这两个字的意义和分量。

慈禧用力地握住慈安脆弱的手,当然,慈禧的手虽然也是一样的娇嫩,只是由于对同治的爱而变得有力。慈安不能忍受这突如其来的疼痛,脸上不禁露出痛苦的表情,尽管她是竭力想掩饰。

以后,慈禧带着同治去见皇后,太监和宫眷们仍旧在场。慈禧对慈安非常有礼貌。她运用她的全部的演戏本领来表现她对皇后的友爱,说话非常亲切,称她“姐姐”,而且看起来她对皇后的亲热劲儿,即使皇帝见到了也会欣慰。

但是太监和宫眷们仍然注意到了,虽然皇后那对富于表情的眼睛似乎什么都照顾到了,可是对在襁褓中那个小皇子同治却连一眼也没有看。

在紫禁城、颐和园及西苑中,到处都有人在私下议论。整个朝廷,可能除了咸丰皇帝以外,都知道在皇后和皇妃之间默默地存在着一种不可缓解的矛盾,是一种基于妒忌的,在以后的岁月里永远无法消除的矛盾。

荣禄听到了这种议论。他曾在心中发过誓要忠于慈禧,他认为她需要他和他的忠诚的时刻快要到来了。

怡亲王也听到了一些议论。但是,他是个软弱的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个活着只是为了寻欢作乐的寄生虫,所以根本不注意。

尚书肃顺,是一个贪婪的守财奴。他只想为自己搜括很多的钱财,树立自己的权势和威望。肃顺知道皇后与慈禧之间的这种矛盾,考虑着如何利用这种矛盾为自己牟利。

李莲英听到了这种议论,他贪婪地觊觎着那被肥胖的总管太监安德海所占领的宝座。

安德海虽然听到了这种议论,但是他无法追踪它的来源,因为每个人都在重复传播着他们从别处听来的议论。安德海一开始就是忠于慈禧的,并且非常喜欢同治,即使是同治的父亲也不过如此。

假如最钟爱慈禧和同治的咸丰听到了这种不祥的议论,他可能也不会表态。皇后护理着被慈禧的指甲掐伤的手,仇恨与日俱增。慈禧是太强大了。慈安知道在她前面的道路上布满了障碍。于是她开始策划削弱那个看不见而又确实存在的被慈禧用来护身的堡垒,这个堡垒就是咸丰的宠爱和敬慕。

慈禧将她的亲生儿子裹在用百家布做成的斗篷里,她虔诚地相信它对辟邪的效用。

慈禧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她注定要在艰苦的环境中被塑造成一个统治者,一个使全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女人。

随着同治的诞生,她就开始交了好运,虽然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她去与慈安对话的那个决定命运的日子开始,她就向皇后展开了挑战。当慈禧用她那表面似乎温和的手在慈安的右手手背上留下红色伤痕以显示挑战的激烈性的时候,皇后仿佛看到了那外软内硬的铁拳头。

虽然在名义上,慈安是东宫,比慈禧地位高,但是,在今天,除了在那积满灰尘的中国历史资料里有记载外,还有谁记得慈安?而人们最熟悉的也是慈禧本人最喜欢的称呼“老佛爷”,却在饱受其害的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慈安对慈禧的强烈的妒忌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妒忌以及由此产生的仇恨像病魔一样残害着她的心,使她对生活感到厌倦,使她的生命变成一个噩梦,似睡似醒,永无终结的噩梦。她总是对慈禧粗暴无礼,而慈禧在皇后面前的表现则是端庄文雅、彬彬有礼的样子。慈安与她说话的时候表现极不礼貌,连最不聪明的太监都觉察到了。慈安甚至对皇上也表现得无礼和粗暴,使皇上对她这种坏脾气也产生了厌恶。对慈安的厌恶越甚,对慈禧的宠爱就越深,而这种宠爱又进一步加深了慈安对慈禧的妒忌和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