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

“削藩”,最为紧迫的当是削夺藩镇兵权。五代乱世,兵力成为权力、王朝的象征,谁拥有实力最强盛的兵力,谁就可以当皇帝。尤其是禁军的向背,往往兵力可以决定政权的兴亡。后唐明宗李嗣源、末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都是由于得到禁军的拥戴登上皇位的。赵匡胤当年,曾协助郭威夺取政权,后来由于战功卓著,不断加官晋职,直至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禁军最高指挥权。几年之后,赵匡胤利用自己所处的优越位置和多年树立的威信,轻而易举地取代了后周政权,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兴亡以兵”,对于宋太祖而言,应该是感受颇深。

宋太祖不愧为义气之辈,他即位后不久,为了酬谢部下的翊戴之功,特地晋升了一批参与拥戴称帝的亲信为禁军的高级将领。石守信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锋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侯,王审琦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张光翰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他们的官爵阶勋“并从超等”。但宋太祖心里清楚,这些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终究是自己政权的潜在威胁。殊不知,太祖即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只要听说节度使特别是边镇节度使有“谋反”的迹象,他都要暗中派人前往侦察,探听虚实,看是否真有谋反迹象,以便采取措施。这说明宋太祖很不放心手握兵权的武将。事实上,宋太祖在赏赐这些将帅拥戴之功的同时,就已经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抑制他们兵权的过分膨胀。如重要军职频繁换人,并借机免掉一些将领的兵权。比如,平定李筠叛乱后,命令韩重赟代替张光翰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罗彦瑰代替赵彦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第二年,也就是建隆二年(961)春天,殿前都点检、镇宁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由石守信兼,那个太祖自己担任过的殿前都点检的职位从此不再安置人员,这个职位等于自行消亡。宋太祖实施这些军职的人事变动,意在安插自己的心腹和亲信担任最重要的职位,像韩重赟、石守信是太祖义社兄弟的成员。不过,对宋太祖来说,军权都掌握在自己的心腹和亲信手里,应该是高枕无忧。

但宋太祖的股肱之臣赵普却不这样认为。赵普想得更深入,更全面。宋太祖之所以转瞬之间夺取了政权,靠的正是自己一帮亲信兄弟的拥戴。登上皇帝宝座的宋太祖一方面不会亏待了这帮生死兄弟,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对他们怀有戒心。怎样安排,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拥护太祖加强集权,又不至于引起怀疑而发生意外和变乱呢?赵普曾一再就这些问题提醒宋太祖,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免重蹈前代“兴亡以兵”的覆辙。不过,刚开始的时候,颇重义气的宋太祖一直认为典掌禁卫的功臣宿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绝不会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赵普多次向宋太祖建议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改授其他官职,宋太祖始终没有同意。他向赵普解释说:“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人一定不会背叛我,你不必草木皆兵!”这次赵普再不能沉默了,他就此话题开导宋太祖:“我的意思并不是害怕他们本人会背叛你。然而,我仔细考察过,这几个人都缺乏统御部下的才能,恐怕不能完全控制所率军队,万一他们手下的士兵作乱生事,率意拥立,那时候就由不得他们自己了。”经赵普这样直接的点拨和提醒,宋太祖终于联想起五代以兵权夺取天下的事例,尤其是不久前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陈桥兵变,这才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解除禁兵统帅的兵权绝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961年农历七月初的一天,宋太祖如同往常一样,邀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共同聚会饮酒。酒酣之际,宋太祖挥手令其他人员回避,无限深情地对功臣宿将们说:“我如果没有你们的竭力拥戴,决不会有今天。对于你们的功德,我一辈子也不能忘怀。”然后口气一转,感慨万千,切入正题:“但是做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长年累月夜里都不能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

石守信等人听了太祖的这番话后顿感气氛不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宋太祖的真实意图,就问:“陛下遇到什么难事睡不好觉呢?"宋太祖平静地回答说;“其实个中缘由不难知晓,你们想想看,天子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到赵匡胤说出这番话来不觉惶恐万状,冒出一身冷汗,宴会的气氛立即紧张起来,他们赶紧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再怀有异心!”宋太祖接着说:“不能这样看。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中如果有贪图富贵的人,一旦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办得到吗?”诸将领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宋太祖的真实意图,于是一边涕泣,一边叩头,说道:“我们大家愚笨,没有想到这一层上来,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宋太祖见状,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太祖说:“人生短暂,就像白驹过隙,那些梦想大富大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累金钱,既使自己吃喝玩乐,好好享受一番,又使子孙们过上好日子,不至于因缺乏物什而陷于贫困。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多买良田美宅,为后代子孙立下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多多置办一些歌伎舞女,天天饮酒欢乐,与之一起愉快地欢度晚年。到时,我再同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太祖这样一说,惊慌恐惧之态消失,油然而生感恩戴德之情,于是再次叩头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所谓生死之情,骨肉之亲啊!"

第二天早朝,石守信等功臣宿将,纷纷称病请求辞职。宋太祖当然十分高兴,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解除了他们率领禁兵的权力。同时赏赐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任命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侍卫都虞侯、镇安节度使张令锋为镇宁节度使。这些功臣宿将都免去了军职,夺去了兵权,只剩下一个徒有虚名的荣誉头衔——节度使。

宋太祖实施的这一解除功臣宿将统帅禁兵权力的事件,史家称为“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没有用历史上一些君主惯用的屠杀功臣的办法来剥夺兵权,是因为宋太祖重情义,对那些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兄弟们的友情尚未泯灭,不好遽然对他们大开杀戒。创造性地采取这种和平方式让他们交出兵权,更能使各位将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既有利于安定人心,稳定统治秩序,又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军事集权,推进军事改革的深入。否则,这些重兵在握的将领就不会轻而易举地交出兵权,甚至有可能发生武装叛乱。

但是也应看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运用成功,实际上是一笔交易的成功,是以牺牲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赎买政策。这种政策的后果是,从宋太祖时开始,武将掠取土地、经营谋利、聚敛财宝的风气就已形成,并且逐渐盛行。如石守信“专务聚敛,积财巨万”。这些将领在被罢解兵权后,大多郁郁不乐,他们便积累财货,置买土地,畜养仆役,从中寻欢作乐。宋太祖对此听之任之,由他们去好了。在他看来,只要他们不危及皇权统治就行。这种政策和态度影响到宋朝几百年的政治。整个宋朝除了少数将领如岳飞等人外,大多数将领都带头兼并土地、行贿受贿、贪财黩货,这显然与宋太祖为了剥夺武将的兵权而倡导的醉生梦死的人生观是紧密相连的。

此外,宋太祖还履行了与功臣宿将“约为婚姻”的诺言。在“杯酒释兵权”之前,太祖寡居在家的妹妹秦国大长公主(燕国长公主)嫁给了忠武节度使高怀德。张令铎免去军职出为镇宁节度使,太祖亲自牵线搭桥,让张令铎的第三个女儿做了皇弟赵光美(廷美)的夫人。开宝三年(970),太祖长女昭庆公主下嫁王审琦之子王承衍。二

年之后,太祖第二个女儿延庆公主下嫁给石守信之子。与功臣宿将结为亲家,一方面显示彼此亲密无间,另一方面隐藏着同舟共济的美好愿望。太祖这样做,显然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这种政治婚姻有利于赵宋政权的巩固。同时在“共保富贵,遗其子孙”的思想指导下,太祖大肆赏赐亲家儿女,他们自己也拼命聚敛财富。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后顾之忧,巩固了赵宋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