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皇权防政变

巩固皇权,维护王朝万世之业,是每个皇帝的理想。唐太宗如此,他的曾孙也是一样。

从隋唐两朝历史看来,只有两种势力可以推翻皇帝统治,一是农民起义,因为民能载舟,也能覆舟。

第二种能推倒皇帝之势力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政变,其中包括武将、贵族、功臣、外戚等反对皇帝的活动。到玄宗即位为止,唐朝共发生四次政变,即玄武门之变、五王政变、太子李重俊政变、明皇反韦武政变。太宗、张柬之等人、唐玄宗发动的政变之所以成功,其共同的原因是掌握了武装,控制了宫廷北门军。

开元十余年间的政治改革,稳定了农业生产,缓和了阶级矛盾,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欣欣向荣。但开元十五年(727)以后,政治方面出现一个严重问题,威胁了皇位的安全。

这就是王毛仲与龙武军将领葛福顺、李守德等结成集团,图谋不轨,这对明皇来说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王毛仲属高句丽族,其父因犯法,全家被籍没为官奴,隶属于临淄王府。毛仲因“性识明悟”,有武功,便服侍临淄王。景龙三年(709)冬,王归长安,以王毛仲、李守德为贴身保镖,二人对临淄王也忠心耿耿。

在六月灭韦政变中,王毛仲“避匿不从,事定数日方归”。实际是临阵脱逃,但当时临淄王并未严加责罚,反倒“超授将军”。

先天二年(713)七月,在诛灭太平公主的斗争中,王毛仲诛灭武党骨干萧至忠与岑羲有功,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并检校内外闲厩使,晋封霍国公,食实封五百户。京城有庄宅、奴婢、驼马、钱帛“不可胜数”。

开元九年(721),毛仲持节任朔方道防御大使,与大总管王睃、天兵节度使张说,东与幽州节度裴仙等计会。

毛仲管理军马成绩卓著,马匹增加一倍左右。“玄宗益喜”,立即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从开元初到十四年间,只有四人得此殊荣,毛仲以前有姚崇、宋璟、明皇岳父王仁皎。

不仅如此,而且明皇还命宰相张说,作《监牧颂》以美之。因此到开元十五、十六年(727—728),王毛仲的名誉地位在武将中最高。但他野心勃勃,公开向玄宗要兵部尚书职位。明皇不答应,毛仲很不满意,暗地里发牢骚。

后来有两件事使玄宗产生戒心,一是毛仲与北门军龙武将军关系密切,结为姻亲。并与北门军其他首领结成集团,横行不法。

王毛仲集团的非法活动已引起朝臣的警惕。开元十六年(728),吏部侍郎齐唆对明皇说:“葛福顺典兵马,与毛仲为姻家,小人宠极则奸生,不预图,且为后患。”说完请玄宗保密,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第二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开元十七年(729),毛仲曾经私自从太原把兵器运到京城。当时严挺之任太原少尹,他发现毛仲的反常活动立即密报玄

宗。《旧唐书》第九十九卷《严挺之传》载:“殿中监王毛仲使太原、朔方、幽州计会兵马,事隔数年,乃牒太原索器仗。挺之以为不挟敕,毛仲宠幸久,恐有变故,密奏。"

严挺之为什么“密奏毛仲牒太原器丈”呢?因为王毛仲“不挟敕”。当时唐朝军事制度很严密,如果有某官要调动十名以上兵丁或十匹战马、或十套器仗,必须挟带三件东西:一皇帝敕书,二兵部给刺史的公文,三兵部发的鱼符。地方刺史见了以上三件东西后,把半个鱼符与刺史府的鱼符合在一起,如果合拢勿误方允许发兵。如果调器仗、军马,也同样挟带敕书、兵部公文等。

但严廷之是太原少尹(州副长官),他发现王毛仲索器仗时,只有自己机关“牒”文,而“不挟敕”,查到这种非法举动后,当然他必须“密奏”玄宗。难道说王毛仲不懂唐朝军队的老规矩吗?这当然不可能。私调器仗可能有“异图”,可能为政变做准备。

为此大太监高力士对玄宗说:“北门奴官太盛,相与一心,不早除之,必生大患。”这是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的事。因此玄宗下了决心,于开

元十九年(731)下诏:“但述毛仲不忠怨望,贬滚州别驾,(葛)福顺、(唐)地文、(李)守德、(王)景耀、(高)广济皆贬远州别驾,毛仲四子皆贬远州参军,连坐者数十人。毛仲行永州,追赐死。”

玄宗机智果断地处理了王毛仲、葛福顺集团问题,实际是粉碎了一次未遂政变,对巩固皇权,安定唐朝社会秩序,保证封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同时,玄宗着手改组北门禁军。开元二十六年(738),“析左右羽林置龙武军,以左右万骑隶焉”。可见龙武军是从左右羽林分出来的,并不是由“万骑”改的。

把左右“万骑”与左右羽林合并为龙武军,实际是把旧“万骑”重新组合,几十名首领已经清除,重新派遣忠于玄宗的人领导龙武军,即北门四军,统一由陈玄礼统率,营以上官员当然由陈玄礼派遣,这支军队专门负责保卫宫廷、保卫皇帝。

政变胜利的关键虽然要掌握武装,但武装部队经常与王公大臣互相结合,而以王公为政变的旗帜,徐敬业的叛乱不就是举着太子贤的旗帜吗?睿宗时,太平公主要篡位当女皇,一方面推荐自己亲信入内阁;另一方面煽动宰相“易东宫”。同时,又鼓动李成器反对太子。因此,皇帝为巩固自己帝位,总是要警惕王公与功臣,对他们加以控制。

一是严禁国家重臣与亲王秘密交往。

二是调亲王到京城外任刺史。这本来是贞观年间制度,后来废弃。玄宗一方面关心亲王生活,但同时又要防止他们与重臣勾结,或被野心家利用,因此决定调亲王外任刺史。这件事与姚崇的建议有密切关系。他让亲王都离开京城,把他们与大臣隔离起来,使他们难与朝臣联合,以防万一。

亲王虽然出任刺史,对各州政务只领大纲,实际各州政务是由长史司马管辖。换句话说,亲王不过是挂名刺史,没有实权,从而也不可能在外州搞非法活动,皇权更加巩固。

功臣权势扩大以后,威震人主,对皇帝也构成威胁。如果允许他们久居京城,有的人可能图谋不轨。因此,贞观时就建立功臣外刺之制。

兵部尚书郭元振,是有勇有谋的名将,屡立战功。在诛灭太平公主过程中,参与谋划,功不可没,威望甚高。但在开元元年(713)十月,玄宗在骊山阅兵式上,以军容不整为由,立即判元振死刑。由于宰相刘幽求和张说说情,才把郭元振流放新州。

事实上玄宗这样办是有意刁难,因为唐朝经过几次政变以后,把正规的军事训练搞乱了,平时缺乏正规操练。开元元年十月突然举行一个二十万人大型阅兵式,军容不可能严整,这是时代造成的,不应由兵部尚书一人负责。明皇这样办的目的,是要剥夺郭元振的兵权,以防不测。

另一位功臣是刘幽求,一贯反对武党,忠于明皇。在诛灭韦后过程中参与密谋,而且打入禁宫,除灭韦后。当时下制敕百余道,皆由幽求起草。后来在诛灭太平公主斗争中,幽求又参与谋划,功勋卓著,大功告成,升任宰相。

到了开元元年十二月,罢相,降为太子少保,已经无权。第二年,由于背后发牢骚,又贬为睦州刺史,后迁杭州刺史。开元三年(715),转桂阳郡刺史,途中怨愤而死。

钟绍京,诛韦以前,任苑总监,此苑在玄武门外北侧,与宫城连接。他非常熟悉宫城内各殿位置,苑中凿墙可通内宫。他不仅参与诛韦密谋,而且政变组织者是在他的廨舍集合出发的。

在行动时,绍京派二百余工匠参加入宫战斗,为政变成功建有重大业绩。政变成功后,升户部尚书。但他是这次政变策动者之一,最了解政变底细。玄宗对他存有戒心,可能他怕这些人最善于搞政变,但又无理由杀掉他们,最后决定降为太子詹事。

姚崇投井下石,造绍京谣,说京“发言怨望”,贬绵州刺史。又遭诬陷,贬果州尉。果州是山区,林密人稀,野兽出没。当时他的勋爵实封已被撤销,度日艰辛,又转温州别驾。

王琚,怀州河内人,为中书侍郎王隐客之孙,坚决反对武三思,准备行刺,受明皇岳父王同皎赏识。后任诸暨主簿,到京城,通过高僧普润推荐,得见太子(唐明皇)。时王琚揭露太平公主阴谋,反复说明诛除公主的必要性。

从此以后,助玄宗下定了决心。在诛灭太平公主的斗争中,王琚与岐王、薛王、毛仲等同时参加,建立功勋,升户部尚书,封赵国公,食实封五百户。玄宗即位后,有人诽谤王琚,从此被帝疏远,转御史大夫,又贬泽州刺史,削封户一百。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进士及第,中宗时任吏部侍郎。景云二年(711),上书反对建金仙、玉真观,斥员外斜封官,后升副相,常与太子(玄宗)狩猎,以诗讽谕,得太子嘉奖。

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与宰相萧至忠等密谋政变,魏知古先一日密报太子,使太子提前一天诛灭太平公主之党,为玄宗夺取政权做出重要贡献。开元元年后,继续担任副相。但姚崇对知古“深忌惮之,阴加谗毁,乃除工部尚书,罢相。”

崔日用,中宗时兵部侍郎,韦后谋害中宗以后,日用投靠太子隆基,参与诛灭韦党,成功后,擢黄门侍郎,参加机务,封齐国公,食实封二百户,后降兖州都督。他发觉太平公主心怀叵测,入京奏事说:“‘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住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上曰:‘诚如此,直恐惊动太上皇,卿宜更思之。’日用曰:‘臣闻天子孝与庶人孝全别,庶人孝谨身节用,承顺颜色;天子孝,安国家,定社稷。今若逆党窃发,即大业都弃,岂得天子之孝乎?伏请克定北军,次收逆党,即不惊动太上皇。’玄宗从其议。”

诛灭太平公主集团以后,升崔日用吏部尚书,加实封通前四百户。后来出为常州刺史,削实封三百户,转汝州刺史。

从上述情况可知,当年在诛灭韦党及诛灭太平公主过程中参与密谋、战斗的官员,皆一一被玄宗逐出京城,出任刺史、别驾等。为什么玄宗要这样做呢?

一是由于这些大臣都是政变专家,最熟悉政变手段、设计等,玄宗称帝后,如果这些人住在京城,怕他们联合起来再搞政变。

二是这几位大臣功劳大威望高,过去与玄宗过从甚密,很难驾驭。从历史上看,多数君主即位以后都把功臣作为敌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来如此,玄宗待部下还算宽厚,只是将几个大臣逐出京城,做些小官,并没有置他们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