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贤用能喜纳谏

唐太宗特别重视宰相的人选,即位之初,启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各有所长,玄龄善于谋划,如晦长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皆为良相。贞观时期很多制度政策都是由他们两人制定,房玄龄、杜如晦是太宗得力助手。每议国政,太宗便说“非如晦莫能筹划”,及如晦至终用玄龄之策。

两位宰相关系密切,同心济谋,共佐太宗。史书将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比之于管仲、鲍叔、子产、罕虎。除了房玄龄、杜如晦以外,魏徵、马周、长孙无忌等人,各有所长,不仅对国事尽心竭力,而且对太宗都敢谏诤。

“贞观之治”的出现,和几位贤相的努力有密切关系。唐玄宗有鉴于此,即位以后十分重视宰相的人选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姚崇,崇制科出身,武周、中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是正直而又有才干的大臣。处理很多军国大事政绩卓著,声望很高,受朝臣的拥戴。中宗复位以后,在姚崇倡议下,纠正不少弊政。

睿宗时姚崇曾任扬州长史,由于为政有方,关心民痪,受民众爱戴。在他离任时,大量官民流泪拦住马头挽留,最后把他的马鞭、马镫留作纪念。新上任的长史听到这件事上报朝廷,睿宗为此赏他黄金一千两。后来,扬州人民为他立了德政碑。

姚崇兼备文才武略,任兵部尚书后对全国军备非常熟悉,如数家珍。不仅如此,他曾参与张柬之等诛灭二张密谋,立有功勋。开元元年(711)十月,姚崇出任宰相时,向玄宗提出十项建议,取得玄宗同意,后来变成他的施政纲领。宋璟、张嘉贞、源乾曜等宰相也加以贯彻执行,促成了“开元之治”。

玄宗为了治理好国家,非常尊重姚崇,每次在便殿接见时,都站起来迎接,走时送出门外。有一天,玄宗想找姚崇讨论政务,赶上天降大雨,路上泥水很深,玄宗专门令太监准备轿子把姚崇抬到宫里。

姚崇家庭穷困,京城没有私宅,临时住在小庙里。玄宗了解情况以后,立刻派人把他家搬进“四方馆”(政府机关办公处),使姚崇很受感动。

姚崇虽为贤相,但也有缺点,对自己子弟管教不严。其长子姚彝,任光禄少卿。次子异,任宗正少卿,广泛结交宾客,收受贿赂。崇亲信赵诲,收外国人重礼,被人揭发,判处死刑。由于姚崇出面说情,结果免死,杖打一百,流放岭南。当时朝中反对派对姚崇议论纷纷。因此辞去宰相职,推荐宋璟为相。姚崇虽然不当宰相了,但仍受朝廷优礼,玄宗常以国事咨询。开元九年(721)逝世,遗嘱薄葬,阐明信佛之害,不许子孙延请僧道,不许抄经造像追荐冥福。

开元初年与姚崇共事的副相是卢怀贞,滑州人,出身名门,进士及第。中宗时,曾任御史中丞,专门监察各级官员。升黄门侍郎,与魏知古分管东都铨选事。开元元年(713)升任副相。他与姚崇共掌军国大政,励行法治。怀贞谦虚谨慎,重大事务都请姚崇决定。他任人唯贤,曾推荐马怀素任玄宗侍读,后来马怀素对发展文化做出贡献。为官清廉,所得俸禄常分给贫困亲故。到东都铨选官吏时,全部衣物只装一个布袋里。

开元四年(716)十一月,患病在家,宋璟、卢从愿奉敕探视,见他家只用破竹帘,门上无门帘。当刮风下雨时,只用破竹帘挡风雨。他招待客人吃饭,只用两盘素菜。死后因家贫无钱下葬。他的老家人,请自己卖身为奴为他筹措安葬费用。后被玄宗知道后,赐他家二百石粮、一百匹绢。

某天,玄宗狩猎时,经过怀贞墓地,看见无一块墓碑,凝视很久,流下泪来。立即令苏翅撰碑铭,自己书写碑文。唐明皇任用这种人为宰相是非常正确的。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说:“崇,唐之贤相,怀贞与之同心戮力,以济玄宗太平之政。”

继任宰相是宋璟,副相苏遇。璟刑州南和人,进士及第。开元四年(716)十二月上任。宋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武周时曾任监督官员的副长官御史中丞,当时武则天宠臣张易之被告策划谋反,璟认真处理,后被武则天开脱得免。

中宗时,任吏部侍郎,主管人事工作,朝廷“嘉其直”。睿宗时任宰相。当时玄宗为太子,太平公主欲夺帝位,拒太子。她向宰相宋璟等人散布“易东宫”的舆论。

宋璟当即明确表态:“太子有大功,宗庙社稷之主也,安得异议?”他与姚崇共同向睿宗建议,“出公主诸王于外”,睿宗不听,罢璟相位,贬楚州刺史、河北按察使。开元初,任京兆尹,即京城长官,晋御史大夫。后被谗毁,降为睦州刺史。

开元四年(716)末,由姚崇推任宰相。宋璟继续执行姚崇提出由玄宗批准的政治改革十大纲领,使开元政治更加清明。史称“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曲意听纳。”“姚崇善应变,以成天子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子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光也。”

开元八年(720)正月,宋璟因处理恶钱问题引起朝野攻击,罢相。继任者是张嘉贞与源乾曜、张说。张嘉贞系范阳旧姓,生于滑州猗氏县,明经及第。武周时由监察御史转兵部员外郎,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被人吏所畏。

开元初年,因奏事入京,玄宗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开元八年正月,升任宰相。他任相三年,“寅亮帝道,弼谐王政,恐一物之乘所,虑四维之不张。每励己精励,缅怀故实,未尝有乏”。嘉贞虽然长期担任高官显职,但为政清廉,不置田园。虽当大官,但妻子儿女却仍然过着清贫生活。虽得不少俸禄,多给贫穷亲故。

副相源乾曜,相州临漳人,进士及第。睿宗时,任谏议大夫。开元初年,任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升户部侍郎,助尚书理财政。他“政存宽简,不严而治”。开元八年(720)春,任副相。他主张京官势要子弟,应出任外官。玄宗支持他的建议,后来,其长子弼,由河南府参军转绛州司功。次子由太祝调郑县尉,得到玄宗赞扬。在源乾曜的带头之下,当时“公卿子弟京官出外者百余人”。

源乾曜在朝中十年,先后与张嘉贞、张说等共事,“不与之争权,每事必推让之”。彼此通力合作,共襄玄宗大业。宋朝著名史学家欧阳修说:“开元之盛,所置辅佐,皆得贤才,不者若张、源等,犹倦倦事职,其建明有足称道者,朝多君子,信太平基欤!"

张嘉贞去职后,任张说为相,河南人氏,进士及第,为唐朝文学家之一。武周时参加武则天主持的廷试,在近万人中名列榜首,立即任太子校书、右补阙。

长安初年,参加修《三教珠英》。后迁右史、考功员外郎,主张科举考试。升凤阁舍人(中书舍人),公开为魏元忠辩诬,反对武党,得罪武则天,流放钦州。玄宗为太子时,任侍读,“深见亲敬”。开元元年(713)后,因与亲王谋,反对姚崇为相,贬相州刺史,后转御史大夫。

开元九年(721),继张嘉贞为宰相。张说与姚、宋不同,他是文学家,玄宗当时之所以请张说为相,是由于开元元年以来八年多的政治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欣欣向荣,天下出现太平景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兴盛。重用文学之士,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张说是当时文坛领袖人物,他兼任集贤院期间,引用大量文采之士。如韦述、贺知章、徐安贞等人。韦述兼综文史二者之长,贺知章“少以文词知名”。进士及第以后,晚年“醉后属辞,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徐安贞则“尤善五言诗,尝应制举,一岁三推甲科”,后掌知制诰,尤负盛名。其他由张说所提拔之人,也皆以文词知名。开元十一年(723),张说兼任修书使,徐坚辅佐。罗致全国知名学者,编写、整理、抄录各种图书,为唐朝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开元十四年(726)四月,张说罢相,李元纮继任,杜暹、源乾曜为副相。李元纮系长安万年人,前后任宰相三年。中宗时,曾任好畴县令,赋役均平,社会安定,后转润州司马。

在离任之际,走出百里后仍有群众拦路,乞求他留任。开元四年(716),任京兆尹,管京城及附近各县。他担任宰相以后,杜绝请托,禁止走后门者当官,不少人都很怕他。

当时朝廷撤销各级官员职田,有人建议用以开置屯田区。李元纮认为,开屯田要骚扰百姓,结果把田地按均田制分给农民使用。他家生活质朴,为官多年,“不改第宅,仆马弊劣,未曾改饰”。所得赏赐,分给贫困亲族,得到宰相宋璟的赞许。

以上就是开元前期的正副宰相,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公正廉明、能忠实执行明皇与姚崇共同制定的十项政治纲领,对拨乱反正、安定政局、恢复发展农业生产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几位宰相都担任过地方官员,比较了解民情,了解社会实际,对他们制定政策非常有利。

第三,每位宰相任期不长,一般都在三年左右,这对于刷新政治、防止个人专权,具有制约作用,对巩固中央集权有利。

第四,宰相的年龄都比较年轻,姚崇年龄最大者不过六十三岁,张嘉贞五十四岁,宋璟五十三岁,苏翅四十六岁,卢怀贞五十余岁。他们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有干劲,对政治改革有利。

唐太宗认为,都督刺史是亲民之官,“实理乱所系,尤须得人。”他把全国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随时记录他们的业绩和缺点,以便升降。玄宗不仅亲自召见地方官,而且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努力方向,让他们知道如果业绩卓著,当给予“非常赏”,“若不达意,苟复因循,亦当有非常罚”。

开元四年(716)四月,有人向明皇密报:“今岁吏部考试太滥,县令非才,全不简择。”这件事引起唐明皇高度重视,当新授县令进宫拜谢皇帝那天,玄宗突然敕令全体新县令立即到宣政殿集合,参加考试,“问策一道”。

当时参加考试者共二百余人,结果考试合格者仅一百余人,甚至还有交白卷者。最后宣布处理决定,其中二十五名落第者“还旧官”,四十五名成绩最劣者“放归学问”,名列榜首者是鄄城令韦济,调任京郊醴泉县令。

当时玄宗不仅处分了落第官员,对主持县令考试的吏部有关人员,也予以惩处。吏部侍郎卢从愿,降为豫州刺史,另一位侍郎降为滑州刺史,限期离京。

这件事对朝野震动很大,使吏部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玄宗让中央官员与地方官互相交流,以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促进地方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使京官了解下情,了解百姓的需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开元二年(714)正月,唐明皇在《黜陟内外官制》中指出:“今之牧守,古称侯伯,贤者任之,则循良之迹著。不贤者任之,则怨苦之声作。当于京官内,简宏才通识堪致理兴化者,量授都督刺史等官。在外藩频有升进状者,量授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常式。”

这件事牵涉面广,直接关系京官个人利益,积重难反,阻力很大。京官中不少人是贵胄子弟,他们的意见随时可传到宫内。但唐明皇决心很大,于开元六年(718)第二次下诏,指示朝中有关机构说:“自今以后,兼向京官两叙,诸司清望宫阙,先于牧守内精择。都督刺史等要人,兼向京官简授。其台郎下除改,亦于上佐县令中选取。即宜叙择,以副朕怀。”

开元十二年(724),玄宗又强调京官与守令互换之事,可见他改革吏治的决心十分坚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开元六年以后,京官有一百余人去到地方任职,其中著名者如大理寺卿源光裕,出任郑州刺史。吏部侍郎许景先,出任虢州刺史。兵部侍郎寇瀚,出任宋州刺史。礼部侍郎郑温倚,出任邻州刺史。大理寺少卿袁文静,出任杭州刺史。鸿胪少卿崔志廉,出任襄州刺史。卫尉少卿李升期,出任邢州刺史。太仆少卿郑放,出任定州刺史。国子司业蒋挺,出任湖州刺史。左卫将军裴观,出任沧州刺史。卫率崔诚,出任遂州刺史。此外,还有礼部侍郎韩休、吏部侍郎王丘、中书舍人齐等也先后出任刺史。

在中央官员离京之时,举行盛大的践行式典。届时玄宗“诏宰相、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滨,盛具,奏太常乐,帛坊水嬉,命高力士赐诗,帝亲书。具给纸笔令自赋,赍绢三千遣之”。

京官外出任刺史以后,很多人做出成绩。例如,汴州过去的刺史“数不称职”,中书舍人齐调任汴州任刺史以后,清理河道,改善运输,使汴州改变了面貌。

到玄宗封禅过汴州时,“车骑数万,王公妃主四夷君长马橐驼亦数万,所顿弥数十里。列长棚,帝幕连亘,上食数千舆,纳管钥,身进膳,帝以为知礼,甚喜!为留三日,赐绢二千匹。以徐城险急,凿渠十八里,入青水,人便其漕”。

韩休以礼部侍郎出任虢州刺史,虢州位于东西都中间,农民除了负担正常的租调以外,还要给闲厩出草料,本州农民负担过重。韩休到任后,“奏请均配余州”,以均平草料的负担。时宰相张说不同意,韩休又上奏,结果玄宗准奏,为虢州人民办一件大好事。

开元十一年(723),王丘以黄门侍郎调任怀州刺史,他“在职清严,人吏皆畏慕之”。

最后,加强对各级官员的考选审核工作。明皇为此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委当地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上等为最,下等为殿。中间三等,以次定优劣。改转日凭唐明为升降。

县令每年选举人内准前条访择补置。在任有术一任申,使状有两请兼户口复业带上考者,选日优与内官。“刺史第一等量与京官。若要在州未可除改者,紫微黄门(按即中书门下省)简勘奏闻,当加优赏。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任台省官。吏部铨选委任尤重。比虽守职,务在循常。选日拔擢一、二千人,不须限以资次,必须究其声实。不得妄相汲引。”

开元元年(713)十月,姚崇建议:“凡臣子皆得触龙鳞,犯忌讳。”玄宗回答说:“朕非唯能容之,亦能行之。”他言而有信,第二年正月向朝野主动征求意见,颁布了《求言诏》。

诏令的颁布,说明玄宗纳谏的诚意,对朝臣广开进谏之门,从而使各级官员打消了疑虑。

玄宗不仅表示虚心纳谏的姿态,而且有实际行动,如恢复贞观年间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制度。

开元六年(718)七月,玄宗又重申:“百官及奏事,皆合对仗公言。比日以来,多仗下独奏,宜申明旧制,告语令知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听仗下奏。”

玄宗所谓“旧制”即贞观制度,就是说除了特殊机密及琐事外,一律在朝堂当着谏官、史官的面公开上奏。这样一来,除正副宰相外,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左右补阙以及史官等,都可以参加政事堂会议。

允许谏官史官参加宰相议事,一方面便于了解正副宰相的活动,便于监督。同时便于及时提出意见,使朝廷政策更能符合实际,减少失误。

开元年间纳谏的事例很多,如开元二年(714)二月,皇兄李成义请明皇将自己属下九品流外员阎楚生提升为正七品官,最初玄宗表示同意。

当时,姚崇、卢怀贞说:“过去陛下有旨说王公、驸马所奏请,没有陛下亲手指示无效。臣以为量才授官应由吏部办理,如果用官爵赠送给家族亲友,岂不是重复中宗随便任官的弊端,这样做朝廷制度就搞乱了。”唐明皇因此没有提升阎楚生,从此堵住后门。

开元二年六月,玄宗准备给其生母窦氏的靖陵建立纪念碑,已下敕征工征料,当时汝州刺史韦凑建议说:“自古陵园无建碑之礼,又时正旱俭,不可动功。”结果从此“工役乃止”。

开元四年(716)正月,皇后的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因琐事对御史大夫李杰有意见,长孙昕约自己亲信杨仙玉,在京城一条胡同里打了李杰。李杰上报玄宗说:“我个人被打不仅自己受罪,实际是朝廷被污辱!”玄宗看了他的奏章以后大怒,立即敕令逮捕长孙昕、杨仙玉,在朝堂上把他们二人用乱棍打死。

不仅如此,而且还安抚了李杰,希望李杰仍要坚持刚直不阿,不要怕恶人。

同年五月,由吏部新录取的数百名县令进宫谢恩,事先有人上告说,今年吏部有人舞弊,所录取的县令中,很多人不合格。在新县令入宫之日,玄宗把他们集中起来,自己出题复试,结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落第。玄宗立即取消这些人的县令资格,“放归学问”。

开元四年(716)二月,宫内派太监到江南罗捕珍禽鹚鹊、鸿鹑,欲置宫苑玩赏,途中烦扰百姓。路过汴州时,刺史倪若水给玄宗上奏说:“目前正值农忙,而太监却到江南罗捕珍禽以供宫苑玩赏,他们来往江南,水陆传送,劳民伤财。途中百姓都认为陛下贱人贵鸟。”

玄宗看了若水奏疏,立即敕令放掉珍禽,惩办太监,表彰了汴州刺史倪若水,并赐他四十段绢。

同年五月,有一南海方面来的“胡人”,上奏说他们那里盛产珍奇宝物,价格便宜,请玄宗派人去做珠宝生意。狮子国(斯里兰卡)还有会炼丹的老妪,最好把她请到皇宫服务。玄宗动了心,立即派御史杨范臣和那个“胡人”同去。

当时范臣谏阻说:“陛下前年焚烧珠玉锦绣,示不复用,今所求者何异于所焚者乎?彼市舶与商贾争利,殆非王者之体。胡药之性,中国多不能知,况于胡妪,岂宜置之宫掖!夫御史天子耳目之官,必有军国大事,臣虽触冒炎瘴,死不敢辞,此特胡人眩惑求媚,无益至德,窃恐非陛下之意,愿熟思之。”

玄宗看了御史的奏书以后,“遂自引咎,抚慰罢之”。

开元七年(719),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玄宗敕令按他外祖父窦孝谌之先例,给王仁皎建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宰相宋璟、苏翅指责说:“如果这样做,岂不和韦庶人父追加王位,擅作鄢陵,祸不旋踵,为天下笑!”这几句话很不中听,但唐明皇立即停止给其岳父建大墓,并赐宋璟、苏翅各四百匹绢。类似事例,还有很多,真可谓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