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亭封王

项羽放了刘邦,却毁了咸阳。

几天以后,楚军进入咸阳。繁华的都市,宏伟的宫殿,撩起了项羽的恨、妒之心。

他下令屠城,把降王子婴及秦廷宗室,全部斩杀市曹。那些失去束缚的楚兵,如鬼魅横行,杀人放火,抢商肆。往日喧闹的咸阳城,变成了一个屠场,到处是血迹,遍地尸骸。

项羽下令打开府库、宫室,将其中珍宝财物以及秦宫妇女,全部运出,除部分赏赐将士外,大部用车、船东运彭城。

项羽还下令,不管什么华宫丽殿,还有那三百余里的阿房宫,全部烧毁。于是今日焚这处,明日烧那处,整个咸阳地区,烟火蔽天,日夜不绝,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方才熄灭。

咸阳地区,本是富庶之乡。自秦国建都于此,又花费了多少财物,动用了多少人力,才创造出秦末这种繁盛景象。

项羽一把剑,一把冷酷的剑;楚军一把火,一把无情的大火,给咸阳,给咸阳豪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劫难。

遭到洗劫后的咸阳,宫殿成为焦土,府库变为瓦砾,百姓逃亡街巷空,野外到处见新坟,真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项羽看了也感凄凉,但他制造这种悲剧时为什么又表现得那么疯狂?

疯狂来自仇恨,来自亡国贵族对秦廷的报复。项羽,对秦国灭楚,怀有国恨;对项燕战死,项梁被杀,怀有家仇。这些埋于心底的国恨家仇,在他掌握了兵马后,不断地通过凶悍嗜杀的性格付诸行动。于是,就造成了项羽屠襄城,坑秦卒,毁咸阳,杀子婴,掠财宝,焚秦宫等暴虐行为。

项羽的残暴激起了秦地百姓的不满和仇恨,也成为导致他最后大败的重要因素。对此,有学者说得尤为精彩:“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安往而不败亡耶?秦之罪上通于天,羽且过之,故秦尚能传至二世,而羽独及身而亡。”

咸阳被毁,恨意已消,项羽便有了东归之意。有一天,在帐中与众将谈起此事,韩生力劝项羽留都关中,并说:“关中有山河之险,四塞之阻,土地肥沃,乃是大府之国。若在此定都,必可成就霸业!"

项羽乃故楚之后,乡土观念极重,而且秦宫都已被他烧毁,到处残垣断壁,遂摇首道:“富贵不归故乡,好似衣锦夜行,何人知晓?我已决计东归,请勿再多言!”

韩生见项羽如此英雄志短,难解人意,当即告退,走出帐外后对旁人说:“我闻里人说,楚人如沐猴而冠,今日果然相验,才知此言不虚!”

韩生说时无意,但听者有心。不久,此话传到项羽耳中。项羽大怒,下令烹死韩生。

关已破,秦已灭,欲东归,但善后之事如何处置,项羽召来诸将商议:“我将领兵返楚,刘邦仍驻霸上,将如何待之?”

范增进言:“昔,将军与刘邦受命西进,今秦已灭,不如报知怀王,令他改过前约,将刘邦徙往别地,以绝后患。”

众将都觉范增之言有理,项羽于是修书一封,遣使者日夜兼程,奔赴彭城。

不久,使者返回,递上怀王书信。项羽打开一看,信中写有“如约”二字,顿生怒意,遂对众将说道:“天下方乱,群雄并起之时,我项家权立楚王之后,以仗义伐秦。今灭秦而定天下,是我项家叔侄及其诸君,苦战三年而取得的。怀王本一牧竖,无任何战功,怎可一人专断分封王侯?诸君以为如何?"

众将本畏项羽,知他兵权在握,已不把怀王放在心中,遂沉默不语。项羽岂有不知诸将的心理,更何况他本亡国贵族,裂土分割观念,在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他以诸侯起兵,灭秦后,他当然要论功分封王侯。于

是,他又对众将说道:“话虽如此,怀王毕竟是楚地之主,但他不可再用王号,否则,诸君今后又将如何称谓?不如尊他帝号,我等方可为王为侯!”

众将随项羽南征北战,谁不指望日后能封王列侯。项羽几句话,切中了大家心理,众将这才同声称是。

公元前206年一月,项羽颁令关中:怀王为义帝,并以“古之帝王,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据,决定将义帝迁往江南,都于郴(今湖南郴县),并立即派人往报彭城。

项羽置怀王,如理家中事。“怀王者,吾家所立耳”,目的是“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现暴秦已灭,兵权在握,怀王已无多少可用之处,且彭城乃楚地富足之邑。为此,不安置楚怀王,项羽又官在何位,身居何处?如怀王驯服,还可活命,可这位亡楚之后,天生自主意识极强,终被项羽暗中所杀。

怀王称帝,分割事难。从陈王发难,到入关灭秦,前后三四年,齐、楚、燕、韩、赵、魏,均已复国。项羽帐下有功之士,也不难加封,唯刘邦不好处置。项羽无奈,找来范增求教:“我欲分封诸侯,别人都好办理,只刘邦不知将他封往何处?请君为我一决。”

范增本为鸿门一事恼项羽,但看项羽来召,仍以国事为重,来见项羽。听项羽又谈起刘邦,顿时来了精神:“将军不杀刘邦,本已失策,今日又想加封于他,就更加错上加错了?”

项羽见范增又提起旧话,忙解释道:“君之苦心,项羽岂能不知?但刘邦无大罪,无故杀他,定会引来人心不服,况且怀王仍令如约,种种为难,还望足下谅解。”

范增听项羽如此说,心中闷气消了不少,献计道:“既然如此,我看不如封他王蜀。蜀地山高路险,易进难出。秦时,常将犯人徙往蜀中,就是这个道理,若刘邦入蜀,就如牢中禁人,笼中关鸟,控制他就极易了。况且,蜀中也为关中地,封他蜀王,也算是如约了。”

“一石二鸟,此计甚妙!”项羽连连称赞。“此计虽妙,如刘邦出蜀,又将如何防范?还望详告。”项羽又问。

范增眼望项羽,开口说道:“这有何难!将军再将汉中之地一分为三,分封给章邯、司马欣、董翳,使其阻住蜀道,防刘邦外出。章邯等三人,都是秦廷降将,自归顺,将军不歧视,今又加封为王,他们必感恩效力。如此,就是将军东归,也可放心无忧了。”

范增一席话,将项羽心中难点全解。二人越谈越投机,日渐中午,仍未淡完,项羽遂令设宴,款待范增,又派人唤来项伯作陪。三人边饮边议。太阳偏西时,才将诸将分封之事议定。

二月,项羽欲封众将之事,已尽人皆知,最关心此事的是刘邦。

刘邦自鸿门宴后严令部下,不准与楚军发生冲突。不久,项羽屠咸阳,杀子婴,焚秦宫等消息陆续传来。关中气氛骤然紧张,刘邦下令,各营将士不分昼夜,一律马不卸鞍,人不脱甲,以防不测事件发生。刘邦白天近观难民,夜晚遥望大火,真是心急如焚,但苦于力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关中繁华,一处处化为灰烬。

分封王侯的消息传到霸上,刘邦、张良忙派人前往项伯处打探口风,项伯遂将欲封刘邦为蜀王之意转告来人。来人回报刘邦,刘邦闻后大怒:

“项羽仗势逼人,上背怀王,下失信于我,我虽力单,也要与他决一死战!"

周勃、灌婴、樊哙等人,见刘邦激昂如此,也都摩拳擦掌,欲领兵前去厮杀。

萧何、张良在侧,见群情激愤,忙上前止住,萧何劝道:“不可盲动!蜀中虽恶,但能王蜀地,总比前去送死为强。”

刘邦闻言,忙道:“去讨伐项羽,难道就是去送死?”

萧何解释道:“羽众我寡,百战百败,难道不是去送死?汤武曾事桀纣,因时机未到,不得不以屈求伸。蜀中虽恶,公先王其地,爱民纳贤,积财养兵,然后还定三秦,再图霸天下,如此不是更好吗?"

刘邦听了,怒气稍解,又转问张良:“君意如何?”

“何言甚是,彼强我弱,不可逞匹夫之勇,先图安身,再寻进取。现在,乘项羽未正式分封之前,不如厚赂项伯,使他言好于项羽,求封汉中地。”

刘邦素知张良深谋远虑,听他也如此说,只得依计行事,取出珍宝金币,派人私赠项伯。项伯已暗助刘邦,再助一次,又有何妨!于是为刘邦往说项羽。项羽见叔父说情,便依了项伯,把汉中之地加封给刘邦,且改蜀王为刘邦。

数日之后,项羽筹备完结,将属将及各路诸侯汇集戏地鸿门,颁布了分封王侯的命令。被封诸王如下:

刘邦为汉王,得巴(今四川西部)、蜀(今四川东北部)、汉中(今汉水上游,陕西秦岭以南一带)之地,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

章邯为雍王,得咸阳以西之地(今陕西西南部,甘肃东部),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

司马欣为栎阳狱掾时,曾有德于项梁,被封为塞王,得咸阳以东之地(今陕西东南部),都栎阳。

董翳因劝章邯降有功,封为翟王,得上郡之地(今陕西北部),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县东)。

魏王豹因领兵随项羽入关,但项羽想占魏地,故徙豹为西魏王,得河东之地(今山西西南部),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南)。

张耳嬖臣申阳,先下河南郡(秦三川郡),于河迎项羽,封为河南王,得河南之地,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韩王成,仍占旧地(今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都阳翟。

赵将司马印,平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有战功,封方殷王,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

当阳君英布,楚军大将,封为九江王,都六(今安徽六安县北)。番君吴芮,率百越参战,又从入关,封为衡山王;得今湖北东部、湖南全部及广东北境之地,都邾(今湖北黄冈县西北)。

怀王柱国共敖,领兵击南郡有功,封为临江王,得南郡之地,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燕将臧茶,从楚救赵,随从入关,封为燕王,得今河北北部之地,都蓟县(今北京西南)。

故燕王韩广,徙为辽东王,得今辽宁全部,河北东北部之地,都无终(今天津蓟县)。

齐将田都,随项羽救赵入关,封为齐王,得今山东中部之地,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市)。

故齐王田市,徙为胶东王,得今胶东之地,都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

故齐王建之孙田安,在项羽引军渡河时,攻下济北数城,领兵降项羽,故封为济北王,得山东西部之地,都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

赵相张耳,从项羽入关,封为常山王,得今河北中部,山西中,东部部分地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

故赵王歇,徙为代王,得代地(今山西、河北的北部),都代(今河北蔚县)。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据梁、楚九郡之地,都彭城。

望江楼(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内)

众将闻令,心情各异,然都惧项羽强悍,各自领封回营,有几位老将未走,对项羽说:“齐地田荣,也属首起抗秦之将,将军为何不封?张耳、陈余都有功于赵,今封耳为王,余为何不封?还有番君部将梅绢,战功颇多,也没见封……”

项羽闻话有责怪自己之意已感不快,但细想又觉得他们所说颇有道理,于是不待他们说完,便插话道:“田荣数负叔父,又不肯随楚击秦,故不封,君等多说无益。陈余、梅绢确有些功劳,听说陈余现在南皮(今河北东南部),就封他南皮三县,封梅绢十万户侯。”

四月,分封已毕,诸王先后离开戏亭,各赴其国。

刘邦即为汉王,也整顿兵马,准备就国。因感张良功劳,特赐其金百镒,珠二斗。张良本是轻财重义之人,将所赐全部转赠给了项伯。

刘邦将行,张良前来相送。各国将士有慕刘邦仁厚者,愿引军相随。十几万人马离开了霸上,徐徐西行,背后还有项羽的几万人马远远相护。诸侯走了,戏亭空了,破败的咸阳,更难留住项羽东归之心。他下令,将秦宫所得珍宝财物,子女玉帛,全都载入后车,拔营东归。车辑辑,马萧萧,旌旗展,楚军行。项羽衣锦还乡,得意之极,以为从此便可号令诸侯,称霸天下。

他错了!楚军还未到彭城,战火又燃了起来。他分封的诸侯开始为乱了。

分封制,起始于西周,到秦统一全国前,延续了将近千年的历史。这其间,它展现过瞬间的辉煌。但不久,周天子失去了权威,各诸侯纷纷独立,为了扩大领地,掠夺人口,他们相互征伐,破坏了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给百姓带来了长期的沉重的灾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打败了六个诸侯国,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然而,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所创建的中央集权制,虽代表了历史的发展,但和沉淀了近千年的分封观念相比,其影响程度不那么深,其影响范围也没那么广,反映在像项羽这样旧贵族阶层身上,更是如此。

所以,在秦廷灭亡后,项羽怀着复仇的心理,从头脑中所接受的分封观念出发,把全国分成了十八个诸侯国,将历史又拉向了倒退。他既然实行的是分封制,那么历史上所形成的分封制的弊端——各诸侯国首先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将继承和延续下来。因此,战火重燃就不难理解了。

即使分封诸侯,项羽所施行的也是强权政治,任人唯亲,分得极不公平。如他不守约,将刘邦封往巴、蜀;他“欲自取梁地”,将魏王豹徙往河东;田荣、陈余为起兵较早之人,但荣因“数负项梁”,余因未随入关,一个未封,一个只得三县。如此等等,必然引起这些人的不满,并将再分配的欲望付诸行动。

正因如此,分封刚完,战火又起。

五月,田荣听说项羽要将齐王田市徙往胶东,而封田都为齐王,大怒。他不服羽命,竟羁留田市,拒绝田都。在田都将到临淄之时,发兵击之。田都大败,逃往彭城。田市见田都败走,恐项羽领兵来攻齐,乃私往胶东就国。田荣恨其无志,引兵追杀。

六月,田荣杀市于即墨,遂整顿军马,自立为齐王。这时,彭越尚在巨野,已有士卒万余人,无所归属。

田荣见其兵可用,遣人往见彭越,授予将军印绶,供给粮草甲兵,令其西攻济北王田安。

七月,彭越领兵杀田安于博阳,田荣遂并三齐。

此时,张耳已到常山。赵将陈余,虽闲居南皮,但日日渴望出山为王。当听说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封己只三县之地时不禁大怒,说:“我与张耳,功劳相当,为何封耳为王,而封我为三县之侯呢?项羽实在待人不公,我要这区区三县又有何用?"

其属下张同、夏说见陈余恼怒,遂劝道:“君息怒!田荣也未被封,但近闻他已力并三齐,自立为齐王。我等力弱,难成大事,不如借荣之力,以图我等立足之地。不知君意如何?"

陈余听后连称良策,遂令二人往说齐王田荣。

田荣虽据齐地,但与项羽对抗,自感力量单薄,正欲广结同志,共拒楚军,忽闻陈余派人求见。田荣忙令传入。张同、夏说步入大厅,施礼后,说道:“奉陈余将军之命,特来拜见齐王!”

“二位不必多礼,有话直言!”

张同、夏说见状,便道:“项羽分封,私意甚重,所属将领,尽封善地,而旧有诸王,多徙僻境。如此行径,实难令人心服。今大王并三齐,抗楚意,威名远扬,赵齐两地,自古相邻,今赵王歇被羽徙往代地,而张耳王于常山,这本不平之事。陈余将军本赵国旧将,今令我等前来向大王借兵,以助陈将军攻取常山,而后迎赵王归国。若如此,赵愿为齐藩,永不叛德!”

田荣听后正合自己联合抗楚之意,当即应允,近日派兵援赵。

再说项羽,分封的命令颁布不久,就已闻田荣相叛,及回到彭城,忙令萧公角领兵往讨。但不久,便被彭越杀败。项羽正欲亲征,忽闻关中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