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彭城

汉高帝二年(前205)初,天下又乱,项羽所封十八王,已亡七八。

东部,田荣力并胶东、齐、济北三国,自立为齐王,又结好彭越,欲往南攻楚。

北部,原燕王韩广不肯被徙辽东,臧荼乘机出兵,杀韩广,并其地;陈余向田荣借兵,欲伐常山王张耳。

西部,刘邦兵出汉中,已灭雍、翟、塞三国,还定三秦,正如一只猛虎,目视河南。

此时的项羽,霸主地位还未坐稳,先闻齐叛,又闻赵乱,再闻刘邦已定关中,西楚之地被围中间,极易受到攻击。更令他气恼的是,义帝仍在彭城,还未动身前往江南。于是,他令萧公角领兵伐齐,又杀掉韩王成,改封郑昌为韩王,命他引兵西向拒汉。他自己留守彭城,督促义帝迁往江南。

义帝被徙,不能不行,但左右臣僚均恋故土,且义帝本身也须整顿行装,所以,起程之日一拖再拖。及项羽回到彭城,闻义帝仍未动身,不禁恼怒,派人催促。及东西兵起,催促更急。义帝不得已,只得带了近臣、随从,出都就道,前往江南。

义帝离都,公角败回,汉兵又抵阳夏,项羽勃然大怒,决定领兵亲征。但东向击齐,还是西向征汉?一时难以决定。正在这时,属下呈上一封信,说是张良派人送来的。项羽打开一看,果见张良署名。书中写道:

“汉王出巴蜀,只在收复三秦,如约即止,本无东进之意。唯齐赵携手,意在攻楚。近闻,齐兵已临楚境,大王所虑,应该在东!"

张良自到阳翟,久等韩王不归,后闻已被项羽所杀。于是决定只身西往,临行前,根据天下态势,欲将项羽引向齐地,好叫刘邦乘机东进,遂略施小计,修成一书,遣人送往彭城。

项羽最忌恨张良,但见他信中所言还有些道理,于是决定东往攻齐。

十月,项羽征召九江王英布,准备会师伐齐。英布称病不赴,只遣一将率数千人来会。项羽心知不责,又修密信一封,派人送往九江,叫他依计而行,不得违背。书信发出,项羽自统兵马,离开彭城,东向击齐。

英布接到项羽密嘱,心知事关重大,易落恶名,但又不好得罪项羽,不得已派了心腹,依嘱去办。

心腹奉令,带了百十个将士,改扮装束,乘了数只快船,顺江而上,赶了几百里,才见前面有大小船只,缓缓西行。心腹将士已知所赶之人就在前面,遂下令准备,及快船追上大船,一声令下,九江兵争先抢上大船,见物就抢,逢人便杀。大船之上也有士卒,但事出突然,措手不及,不是被杀,就是落水。其中有一穿龙袍的公子,也被乱刀砍死,此人就是被项羽迁出的义帝楚王孙心。

原来义帝自离开彭城,行程甚慢,终被九江兵赶上,杀死于江中。九江士卒见大事已成,遂将义帝船上财物抢劫一空。顺流而返,途中又遇衡山王、临江王所遣派的将士。他们也是奉项羽密令,前来截杀义帝,见义帝已被九江兵所杀,遂各自归国。九江兵回报英布,英布又转报项羽。项羽自喜得计,岂不知已成他人伐己之借口。

义帝被杀之时,陈余举三县之兵,在齐军的协助下,袭击常山成功。张耳败走。陈余将赵王歇迎回赵地。赵王感陈余之恩,号其成安君,兼封代王。

张耳失其国,率残部西投刘邦。张良已经归汉,言项羽东向击齐,此机可乘。

刘邦遂命韩襄王孙信为韩太尉,领兵往击韩王郑昌,自己与韩信引兵出关,定陕县(今河南西部,黄河南岸),降河南王申阳。改河南国为郡,仍由申阳镇守。

十一月,已属寒冬,天冷地冻,不宜远征。刘邦又回军栎阳,治理关中,准备来年春暖,再出关中。

他下令,开放秦时苑囿园池,让百姓耕种。他下令,改秦社稷为汉社稷。他下令,根据不同情况,减免租税,大赦罪犯。

他还下令:凡民年五十以上,有积善行为的能为三老,每乡一人;然后再在乡三老中选取一人,为县三老,辅助县廷,施政教民。

这是刘邦初治关中所颁布的一些政令,对恢复秦地秩序,减轻百姓负担,鼓励耕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政令推行,三秦遂安。

一月,项羽攻入齐地,所向披靡,直抵城阳。齐王田荣素少韬略,凭勇悍之气,称霸三齐。他见项羽领兵来犯,整顿军马,阻楚军于城阳之外。两军相遇,齐军屡战屡败。田荣不得已舍去城阳,率残部退往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平原百姓从未受过田荣恩惠,且散兵沿路扰民,触怒民意,一夜间,田荣残部尽被百姓所杀。

项羽见田荣已死,遂立田假为齐王,令守城阳,自领兵往北海(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一路纵兵烧杀,毁城郭,焚民舍,坑降卒,虏妇女,楚军所过,生灵皆亡。项羽的暴戾,激起了齐地百姓的反抗,田荣弟田横见民愤可用,遂收拾其兄散卒,得数万人,在齐民的支持下,又攻占了城阳,赶走了田假。项羽见田假败回,恨其软弱无力,难以自立,一怒斩之。又回兵猛攻城阳。但田横将士已下必死决心,所以楚军虽勇,一时也难攻下城池。

三月,刘邦乘楚齐相持之机,令萧何留守关中,自带韩信、张良,统大军,自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东渡黄河,直下河内(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西魏王豹闻汉军兵临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知战则必败,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遂开城降汉,并领兵相随,进入殷境。

殷王司马印已闻刘邦亲领大军犯界,知非敌手,但又不肯不战而降,将封土轻易让人,于是引兵西阻汉军。司马印首战失利,只得退守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一面派人求援于项羽。

汉兵围城,攻打甚急。殷王死守,日夜不懈。

一天傍晚,激战方息,守城殷兵忽见汉营火起,杀声震天,忙报知司马印。司马印闻讯,匆忙登城察看,只见汉营多处火起,朦胧中,一将率领士卒,正向汉兵冲杀。

“我们的援军到了!”

司马印如久旱逢雨,长夜初明,禁不住激动地喊出声来。

当即,他横枪跃马,大开城门,率领殷军杀出城来。奇怪的是,汉军见他杀出,并不阻拦,四下逃走。因欣喜过甚,司马印对此未加注意,催动人马直赴激战之处。

及他赶到,杀声已止。他这才发现起火之处都是空营,那些救兵也都是汉军所扮,司马印暗叫中计,正欲下令退军。忽听一声锣响,一彪人马横在前面,为首一将,正是樊哙。樊哙打马上前,用刀指着司马印大喝道:“还不快快下马归降,你已中我大将军之计,插翅也难飞出!”

樊哙话音未落,后面杀声又起,只见刚才散去的汉兵,在周勃、灌婴的统领下,从左右两方面,将司马印的退路全部封死。

前有凶神樊哙,后有恶煞周、灌,司马印被围在中间,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司马印可选之路只有二条:战,但必败,还会枉送不少将士的性命;降,可存,但必然失去殷王之封。他选择了后者,当即下令,归顺刘邦。

殷王降汉,得利于韩信一计,司马印战败后,韩信知他必向楚军求救,为此布下了一张网:令樊哙领一军,打楚旗,着楚装,冒充楚军,乘夜色烧汉营,攻汉兵,佯解朝歌之围,引司马印中计,领兵出城接应。再令周勃、灌婴等围城之将,放殷军出城,然后再断其退路,与樊哙等人一起,围逼司马印归降。

事实正如韩信所料,司马印果降。汉军乘势又围朝歌。朝歌守将闻殷王已归汉,遂也开城投降,

数日之后,刘邦领军出朝歌,西向攻取了修武(今河南获嘉县)。

一天日暮,有一美男子来到营前,说是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叫陈平,求见朋友魏无知。

汉将魏无知素与陈平友好,闻他来见,忙迎出营外,二人相见,格外欢喜,无知将陈平接入营内,设宴为陈平接风。酒过数巡,二人才话入正题,魏无知问:“闻君已事项王,今何故来此?”

陈平见问,苦笑一声,道:“我二次遇险,险些不能见君。”

魏无知闻言甚奇,急问缘由,陈平又道:“平自事项王,从其入关,赐爵卿。及项王东返,刘邦还定三秦,殷王司马印欲反。项王令平前往征讨。平不愿劳兵,自往朝歌与殷王晓明利害,殷王遂谢罪而罢。平往报项王,项王令项悍拜平为都尉,并赐金二十镒。没想到近日汉军攻殷,项王派兵来援,行至半路,闻殷王降汉,遂即返回。项王得报,迁怒于定殷之人,欲置平于死地。平只好封还金印,只身逃出。行至黄河,雇船西渡,舟子看我像怀藏珍宝之人,遂起谋财害命之意。我一人一剑,又不会武,如何敌得住数名舟子,君想,我命岂不休矣?”

听到这些,魏无知道:“那又如何脱险的呢?”

陈平喝了口酒,笑了笑又道:“那舟子杀人无非为了财。我身上只有数两纹银的路资,别无他物,又怕什么?船到河心;我索性脱去外衣,将那几两碎银放在船板上,起身帮舟子划船;舟子见此,遂收杀人之心,平安将我送到对岸。如此,我才安全到达这里!”

“足下两次死里逃生,真是命大呀!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明日,我将在主公面前力荐足下。主公素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像足下这样有才干之人。定能受到刘邦重用。”

说着,举杯相邀。二人你来我往,一直喝到深夜。

翌日清晨,魏无知往见刘邦,面荐陈平。刘邦闻荐,令人召进陈平,见平相貌伟岸,心中已悦。因公事繁忙,刘邦无暇顾及,到事情办完,时近中午,刘邦遂令中涓石奋引陈平等十位因事进见者,到侧厢就食。食毕,陈平欲往见刘邦,请中涓石奋代传。不久,石奋转回,说刘邦酒后休息,令他到馆中相候。陈平闻言,遂道:“臣今日前来,有要事相告,不能往后拖延!”

石奋再报刘邦,刘邦召陈平入,问:“君之事,我已从魏将军处得知。急于见我,不知有何赐教?"

“大王东进,现正是时机,乘项王与田横激战,挥师东南,直捣彭城。如破楚都,楚军心必乱,极易溃散,到那时,就是项王再勇,也无能为力了。”

刘邦听后大喜,说:“君言正合我意,但不知如何进军,请君详赐。”

于是,陈平向刘邦又详陈了进军方略。陈平说得胸有成竹,刘邦听得眉飞色舞,及二人谈完,刘邦问:“君在楚时任何官职?”

“为都尉。”陈平答。

刘邦沉思了一下,说道:“我也任你为都尉,并使你参乘,兼掌护军。不知如何?"

陈平闻命,当下拜谢,随后辞别而出。

帐下众将闻陈平骤得显职,不禁议论纷纷,说陈平刚到,不知心迹如何,刘邦就引为亲近,难叫属下心服!这种私议传入刘邦耳中,刘邦不仅不理,反而待陈平日厚,与他加紧筹划东征之事。

数日之后,刘邦调集人马,统率东征,渡过平阴津(今河南盂津县东北),直抵洛阳。途经新城(今河南商丘市南),有一龙钟老人求见,刘邦问明姓氏,乃是本县三老董公,今已八十有二。当即命人扶他上前,问有何言?董公道:“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师出无名,事必不成’,敢问大王,东往讨谁?"

刘邦说:“项王无道,今往讨之。”

董公又说:“古人云,明其为贼,举兵讨之,方可使服,项羽不仁,最大莫过于弑主一事。大王与羽共立义帝,今义帝被徙杀于江中,虽被捞起厚葬,但毕竟阴灵未瞑,逆恶未彰。为大王计,应公开为义帝发丧,令全军将士素服,传檄诸侯,使人人都知义帝凶信,晓项羽罪行。如此,出师有名,天下仰德,三王盛举,也不过如此。”

刘邦闻言如获珍宝,欲留董公于帐下,好随时讨教,但董公以年老为由,告辞而去。

此时的刘邦心中畅快之极,陈平进策,董公立名,使他可名正言顺,挥师东进,与项羽一争天下!

一到洛阳,刘邦立即下令,为义帝举行丧事,全军将士服丧三天,发下檄文,派人布告全国。檄文说:“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徙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今倾关内兵,愿与天下各诸侯,共讨无道!"

檄文传往各国,魏主豹、殷王印等人均复信请从。只有赵相陈余,非要刘邦杀死张耳,方肯从命。刘邦闻知,心想:“张耳投汉,杀之不义,否则,今后又怎能取信于人。但与陈余,又不能闹翻:一则,现正是借义帝之事,号令天下诸侯之时,以争取人心,孤立项羽;二则,项羽骁勇,楚兵尚强,只凭汉军,恐难取胜,只有集天下诸侯之兵,方可与敌。”

如此看来,既不能杀张耳,又要陈余出兵,得有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刘邦关在房内半日,终于想出了瞒天过海的计策。

他唤过二个心腹,叮嘱他们,在城内军民间,寻一与张耳容貌相似者,斩其首来见。二心腹领命而出,约半日之久,果持一首级归,刘邦一看,大略相似,遂派人送往赵地。陈余信以为真,当即派兵从汉。

四月,刘邦已征集诸侯兵五十六万,命韩信留守河南,自统大军浩浩****地杀奔彭城,路过外黄,彭越领兵三万前来归附。刘邦闻其收复魏地十余城,遂命他为魏相国,将其兵略取梁地。刘邦领兵直扑彭城。

楚都彭城,守兵寥寥;所有的精兵良将,都随项羽伐齐去了。城内万余老弱残兵,又如何抵挡得住数十万大军。所以刘邦大军没费吹灰之力,便将彭城攻下。

刘邦进城,见楚宫宏丽,美人成群,不由故态萌发,将军务委托张良、樊哙,自住楚宫,朝饮醇酒,夜拥娇娃,享尽人间温柔。就是那各级将士也是日日宴饮,好不快活。

彭城失守的消息很快传到城阳,项羽气得暴跳如雷。他已闻汉军东进,本想平定齐地之后,再回兵击汉,不料刘邦已下彭城。他当即留下诸将攻齐,自领精骑三万,回救都城。

项羽率领精兵,由鲁地出胡陵,再到萧县。萧县在彭城之西,驻有数万汉兵,本为防备楚军而设。项羽军到之时,正当黎明,汉军方才睡醒,毫无戒备,被楚军冲入营内,杀了个落花流水。项羽杀散萧县汉军,**,直抵彭城城下。

城内众将闻楚军兵临城下,都吓得胆战心惊,忙报知刘邦。刘邦因日耽酒色,方起床不久,闻报也惊出一身冷汗。忙出宫升帐,调配人马,开城迎敌。

城外,项羽宝驹铁甲,手持长槊,杀气腾腾。楚军将士各个如凶神恶煞,他们要与汉军拼命,以夺回家室。

汉军人多气馁,未战先衰,不得已向前交锋。

所以,两军对垒,汉军战一合,败一合,打一阵,败一阵。时至日中,项羽杀得性起,遂大吼一声,一马当先,冲入汉营,手中长槊上下翻动,连挑数名战将,直奔刘邦扑来。樊哙、周勃见刘邦危险,忙打马来救,与项羽一左一右战在了一起,樊哙、周勃虽是汉军名将,但二人联手,仍难敌住项羽,时间一久,均感两臂发麻,不得不掩护刘邦向后退去。刘邦一退,全军遂乱,三万楚军乘机追杀,直杀得天昏地暗,日色无光。汉军逃至谷、泗二水旁,因争着渡水,自相践踏,连被楚军所杀,死伤多达十余万人。还有三四十万人马,往南入山,逃到灵璧(今安徽东北部)东的睢水边,又被楚军赶上。这时的汉军,前有大河挡路,后有追兵杀到,为了逃命,只得跳河求生。不料水深流急,再加上众多将士不会水,溺死者十多万人,睢水都为之不流。

刘邦逃了一程,又被楚兵围住。这时,身边将士不过数百,想起东征时军马之盛,又目睹眼下惨败之状,不禁悲从心中来,仰天长叹道:“难道此地就是葬我之处吗?”

话声未落,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拔木毁屋,从西北吹往东南,一时间天昏地暗。刮得楚军站立不住,咫尺间难分敌我。刘邦见天机不可放过,忙带着残兵败将觅路而逃。

脱出楚军重围,刘邦这才发现,此地离丰邑已经不远,心想不如趁机将老父妻子接走,免遭楚军毒手。于是,带领人马奔往丰乡。到家门,只见双扉关闭;不见一人,心中不免一惊,向四邻打听,都说不知去处。刘邦无奈,只得离去。因整日奔波,刘邦自感劳累。这时,夏侯婴在侧,忙请刘邦下马乘车,顺大路缓缓西行。

楚汉之争,百姓痛苦,大路之上,有不少三五成群的难民。正行间,夏侯婴忽然发现不远处走着一双儿女,浑身泥土,手拉着手,哭泣着隐现于难民行列之中,身形极像刘邦骨肉。忙对刘邦说:“难民中有一双儿女,极似大王孩儿,大王快看,是也不是?"

刘邦闻言心中一动,忙顺夏侯婴所指方向望去,果然是自己亲生儿女,遂叫夏侯婴将他们抱上车来。两个孩子不想半路上碰见了自己的父亲,趴在刘邦身上痛哭失声。刘邦好不容易将其劝住,问道:“我儿如何流落到这里?”

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答道:“我们随祖父、母亲离家已经二日,不想今日一上路,便遇到了乱兵,乱兵过后,再寻祖父、母亲,已经不见了,幸亏在这里遇到了父亲,还请父亲快快找回祖父、母亲!"

说完,又哭泣不止。众人闻言,也为之动容。

正叙间,后面旌旗招展,似有楚兵追来,刘邦道:“追兵将至,打马快行!"

一时间,数百骑兵护着一乘车马,飞快地向西奔去。后面果然是楚兵追至,为首一将叫季布。

季布见刘邦车马就在前面,立即下令穷追不舍。刘邦逃,楚军追,大路上腾起两股灰尘,渐渐接近。

刘邦急了,恐车重行迟,竟将亲生子女推下车去。夏侯婴见了,大叫一声:"大王不可如此!"

随着喊声,又飞快地将两个孩子抱回车中。然而,每当楚军追近,刘邦又将儿女推下车去。夏侯婴见状,复将孩子救回车中,如此数次。刘邦大怒,叱责夏侯婴道:

“我等万分危急,不可为了儿女而自丧性命!”夏侯婴也急道:“现虽紧急,不打马快驰,怎可弃儿!”

刘邦更加恼怒,拔出宝剑,欲砍夏侯婴,夏侯婴闪过剑锋,见两孩又被踢下,索性跳下车来,一腋一个,将两孩挟住,飞身跃上一匹战马,疾奔而去。这时,天色已晚,季布怕中伏兵,停马不追,刘邦这才得以逃脱。

楚兵去远,刘邦这才放下心来,休息片刻,下令往投下邑。下邑在彭城西北,砀县以东,由刘邦妻兄吕泽领兵驻扎。刘邦及夏侯婴等人,抄小路急行,临近下邑,已见吕泽接应人马。

进入下邑,刘邦才结束了兵败后的流离,有了一个安身之地。数日后,逃散的汉军将士,闻刘邦在下邑,都陆续会至,声势又渐振。当刘邦问及各诸侯情况时才知,彭城兵败,殷王印阵亡,原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投降了楚军。赵、魏等残兵,都已败回本国。原先号召诸侯,以伐无道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刘邦老父、妻子仍无消息。

一日,刘邦正为此事烦闷,一探卒来报,说太公、吕氏现在楚军营中,项王待之如客,准备以二人招降刘邦。

原来,太公为避楚难,带领全家老小扮作难民,准备辗转入关。不料,路中走散两儿,自己也被往来的楚兵认出,与儿媳吕氏、舍人审食其一起,被押往楚营,做了俘虏。

刘邦闻老父、妻子一时没有生命之忧,遂放下心来。又闻项羽收复彭城后,正征集人马,准备西进。于是,召集将佐,商议退敌之策。众将佐经彭城一役,已知项羽骁勇,楚军善战。所以,都面面相觑,不发一言。刘邦勃然大怒,说道:“我情愿将关东之地,分授豪杰,不知何人能破楚立功,得此沃土!"

张良说道:“当今天下,能驰骋疆场,助大王攻破项楚者,唯有三人,他们是:九江王英布,素与项王有隙;昌邑人彭越,助齐反楚。此二人皆有大才,可急招致,使为我用。大王属将,唯韩信可担重任,大王若出关东之地,可分与此三人。三人得封,必出死力,破楚易矣!"

刘邦听后既喜又忧,喜的是得此良策,忧的是谁可往说英布。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见众人大多低头不语,不觉又气恼起来,说:“与你们这些人,无法商讨天下大事!"

话音刚落,激起在座一人:“不知大王所说何意?”

刘邦一看,见是随何,便道:“谁可为我出使九江说布,使其背楚助我?”“若大王差遣,臣愿前往。”

刘邦见随何请往,遂派二十人相随,择日起程。又遣使分赴韩信、彭越处,令他们前往荥阳,共商破楚大事。

彭城兵败,善后事完,刘邦引兵由梁至虞,再经虞到荥阳。他要在荥阳运筹良策、积蓄力量,准备与楚军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