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节约,金山也会被挥霍空

不论国企还是私企,不论企业还是其他单位,不少人的心目中都没有节约的观念。在他们看来,现在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节俭的习惯似乎已成为过去。企业效益好了,员工的钱包鼓了,为什么还要倡导节约?

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老总就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国有企业天生就是家大业大,而且我们的效益又好,又不是民营企业底子薄。紧日子?有必要过吗?小气巴拉的,能办好企业吗?”

在他们看来,企业是国家的,省那么一点儿干吗?就是省下那几百万,不但对工作于事无补,反而对推动一些部门的工作会造成困难。比如,职工的文娱活动怎么开展,各部门、各单位内部的活动经费从哪里开支等。

于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他们大到办公楼厂房,小到水龙头、一次性茶杯,都很大气、很有档次。特别是在大型活动中,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往往不计成本,把挥霍浪费当成了吸引人们眼球的卖点。

2005年举行的一次啤酒节,某知名啤酒厂商用90吨啤酒打造成“啤酒喷泉”,当汩汩的啤酒白白地流入下水井时,引来的只是一片唏嘘声。

这还不算,即便是在亏损最严重的时候,他们该花的还得花!

于是,媒体上就经常报道这样的现象:某企业领导人不顾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每年都购进高档小汽车,经常坐车去钓鱼、打猎、办私事。某企业领导花3万多元公款给自己买了一部时髦手机,却以5000多元的低价卖给使用者。有的企业动不动就派人到外地去“考察”,“考察”了城市,去山区;“考察”了北方去南方;“考察”完国内去国外。

其实,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换种方式糟蹋公款罢了。这些浪费十分惊人,令人惋惜。

如果说在国有企业中有惊人的浪费现象,那么,私企是否就没有了呢?

在私企中,也同样存在着攀比炫耀,追求奢侈豪华生活方式的现象。在他们看来,这些消费观念就是时尚。有些管理者不顾企业的承担能力和实际情况.在极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盲目地讲排场、比阔气、追求享受,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给企业造成惊人的浪费。在企业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电脑长时间开启却无人工作;办公室空调在不停地转动而房间却空无一人;卫生间水龙头在哗哗流水却无人在意……在他们看来,偌大的一个企业,还在乎这沧海一粟的浪费吗?

如果不注意节约,即便一座金山也会被挥霍空。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曾经红极一时的“爱多”,老总胡志标曾经被荷兰“飞利浦”公司按照“私人飞机加红地毯”的总统规格接待过。他1998年就以2.1亿元夺央视标王,以450万元天价请成龙代言广告……谱写了许多财富传奇。

在他与秘书林莹结婚时,更是奢侈至极。18辆车型一样的白色奔驰,

放响了138万响鞭炮,而且给那些著名的媒体记者每人一份请帖,附赠200元人民币。参加婚礼的贵宾更是人头攒动,婚礼可谓豪华至极。

可是,这位出尽风头的胡总裁在结婚后的第二年在汕头被捕。实际上在他大肆挥霍时公司已捉襟见肘了。但他仍然没有节约意识,于是,“爱多”这座金山被他挥霍空了。

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贪污与浪费比较,其性质一样恶劣,其危害一样严重。浪费不仅人为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还会带来社会意识的蜕变,引发人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报刊上常曝光的一些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

俗话说:“不省不成家。”节约是穷人的造币厂,浪费是富人的陷阱。如果人人都铺张浪费,企业的发展就会是短命的,即使那些财大气粗的企业。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方针就是为了引导人们对资源的重新认识和利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要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当然需要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不论国企还是私企,都应该责无旁贷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体之一。

微利时代,企业要发展离不开节约。可以说,通过节约来降低成本,实现成本领先优势,最终赢得竞争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因此,向浪费宣战刻不容缓。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不论领导者还是员工都在身体力行着节约的措施。

你知道吗?已经60多岁的沃尔玛亚洲区总裁钟浩成,每次出差只乘坐经济舱,并购买打折的机票。而且他在乘机时间如果发现邻座乘客的机票价格比他购买的机票便宜,公司的相关人员就肯定会因此受到质询。

这种处处注意节约的理念并不是只有沃尔玛才有。被《伦敦金融时报》评选为全球最受推崇的企业领袖第24名的彼德曼甚至从不坐豪华车上班,也不自己开车,而是搭火车上班,而且搭的还是普通车。出差之时,他也不住五星级的饭店,宁愿屈就便宜的小旅馆。并且彼德曼把自己这种节约行为在企业推而广之。可以说,正是这种领导具有节俭精神使劳埃德成为全球最有成本竞争力的银行。

所有员工都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习惯,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在工作中、生活中自觉践行。那样,建设节约型社会才大有希望,企业才会更加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