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博得好感

李先生一直试着把面包卖给一家饭店。一年来,他每天都打电话给该饭店的经理,甚至在该饭店订了房间,住在那儿,以促成这笔生意。但是他还是失败了。

正在李先生要放弃的时候,他看到在一张报纸上,有一个大版块展示了志愿者骑自行车倡导低碳生活的照片,在这张公益图片上,李先生看到了这家饭店的经理。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在认真地搜集了这位经理的资料后,他才知道这位经理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还被大家选为自行车大使。每个月大家都会骑着自行车绕城宣传,希望大家尽量减少开车的次数,短距离时乘坐公交或者骑自行车。

李先生决定也加入节能减排的行列,一有活动,李先生就骑着自行车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那位经理认出了李先生,他们约定活动结束后一起喝杯茶。李先生再见到经理的第一句话不是谈论自己的面包,而是谈论经理最感兴趣的低碳生活,而那位经理非常乐于和他谈论此事,最后李先生轻而易举地谈成了这笔生意。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首先要获得别人的好感,这就要求你懂得“投其所好”。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充满了热情,当你让对方有足够的时间来发挥自己的所长,讲出自己的见解时,他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就会把你当成自己人,这时你就可以转入正题了。

投其所好往往是说服对方最绝妙的突破口,它不仅能够促成生意,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是人际沟通的一个不二法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想想你自己,如果遇到和你一样喜欢某类运动、喜欢某个明星或者某部电影的人,你会不会立刻对他产生好感?我们常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所以,遇到陌生人,不妨仔细观察对方,努力寻找共同点。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物并给予赞同,是对别人的肯定。相同的兴趣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例子中的李先生正是用了投其所好的方法,才得以促成生意。聪明的人会以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达成双赢;而愚蠢的人总是谈论自己的兴趣,不管别人的看法,这样的谈话势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使对方感到谈话内容枯燥乏味。

在生活中,有时候人们对于某件事或者某个话题的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甚至会让双方关系陷入僵局。要想破除僵局,达到自己的目的,你可以采用投其所好的语言方式,向对方的心理发起攻势,顺着对方的思路去发现对方的破绽并给予回击,从而战胜对方。

有一个漂亮的女青年走在马路上,忽然发现后面有一个男青年紧跟着她。怎么办呢?焦急中,她忽然有了主意。她回过头对这个男青年说:“你为什么老跟着我?”男青年说:“你太美了,真让人着迷。我真心喜欢你,让我们交个朋友吧!”姑娘听完微微一笑说:“谢谢你的夸奖,在我后面走的女孩是我的妹妹,她比我更漂亮。”“真的吗?”男青年听后,马上回过头去看,但没有看到任何人。他知道上当了,又去追赶那位姑娘,质问她为什么骗人。女青年说:“我没骗你,是你骗了我。如果你真心喜欢我,那又为什么去追另一个女人?这么经不起考验,还想和我交朋友,请你走开!”男青年面红耳赤,只得灰溜溜地走开了。

这个女青年之所以能赶走那个男青年,就是抓住他好色的心理,投其所好,设计**他,再顺势反击,让对方羞愧难当、主动走开,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投其所好”实际上也是一种诱敌深入的战术,抓住对方的需求和动机,没下圈套,等对方进入圈套,就能果断出击,战胜对方。

另外,对于那些不善于处理婆媳问题的年轻妇女,投其所好能够让你获益匪浅。

老年人爱唠叨,像《我爱我家》中的爷爷,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己任,以此为乐。“干部型”婆婆往往好强独断专行,性格有些固执,执著于过来人的经验,她们最大擅长将生活中的小事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说服你誓不罢休。但从另一方面讲,有这样的婆婆,年轻人犯错误的概率的确要少一些。而她之所以苦口婆心,往往也是为了你好。

你首先要在思想上承认婆婆的教育有其积极的一面,并投其所好地赞扬她。老人的逆反心理很严重,你越不听她的,她越会变本加厉地教育你。当她感到你与她的思想其实很接近时,就不会整天不放心地跟在你的后面说教了。

其次是为她提供讲台。有时,她的说教是出于一种职业的惯性或因为退休后生活圈子变窄,你应该多鼓励她扩大交际圈子,当她的口才有了更广阔的施展舞台,就不会整天盯着你了。

再次,有选择地与婆婆交流。你的某些观念婆婆无法理解是正常的,你没必要改变自己,更不应该逼着婆婆去接受它。把这些她不能够接受的东西隐藏起来,用她能接受的观点与她交流。当你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她越来越信任你时,自然不会没事就对你说教了。

运用“投其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做到“故布疑阵”,“反客为主”,然后利用对方的心理来回击对方的问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各种语言技巧,让自己在语言上强大起来,在面对任何谈话时都能游刃有余。

妙语点睛

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投其所好,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