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一次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调查中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有49%,不会穿衣服的占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这些都是孩子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的真实写照。

导致孩子动手能力不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家长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孩子出事或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他们动手去做,这种做法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动手的机会。

②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孩子动手的小天地。孩子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以活动的空间太小。

③家长过于娇惯孩子,认为小孩子把书念好了就可以,家里的事情大人能做的决计不让孩子碰一下!这种额外的“关照”,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④家长们花钱买的玩具,外表虽美观,但大多数是机械或电动的,不能拆拼,让孩子动手的材料太少!

因为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独立思考和做事的习惯,许多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此,要培养孩子动手的习惯,家长应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如果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够很好地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具有很大的好处。

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孩子自己穿衣服

很多观察资料显示,要让孩子在三四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衣服和脱衣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学会自我管理,这种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研究证明,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这时,他们穿衣服、脱衣服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做得不合家长的意。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非但不要觉得不耐烦、怕麻烦,还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及时教孩子正确的穿衣服和脱衣服方法。

如果家长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不断地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一个好孩子。

2.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父母可以提供以下条件:

(1)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

(2)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偶尔帮帮忙,只是帮忙,应该获得孩子的感谢。

(3)父母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用品等事情,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给予辅导

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也是如此。父母的示范是不可少的,就拿教孩子穿鞋来说,穿鞋比较麻烦的就是系鞋带,孩子总是打死结,最后到脱鞋的时候解不开,孩子就会很烦躁。此时,我们教孩子就要突出步骤。父母可先演示一下,从而仔细观察,可根据需要详细地讲解,接着让孩子跟着一起做,遇到不对的及时予以纠正。一次不会就反复多教几次,熟练了,孩子就能掌握了。

4.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这样才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家长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家长每次抱孩子外出,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会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2)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某一天的行程,准备做些什么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可能性等。

(3)出去之后,孩子如果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而生气或发脾气,家长不要自揽责任,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4)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提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了。

5.给孩子安排任务

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可以避免养成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惰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让孩子帮忙。比如对孩子说:“帮妈妈拿东西”、“帮妈妈把床单拉平”、“帮妈妈把果皮扔了”、“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等。在孩子每次帮大人做完事情以后,家长应对她的好表现给予肯定、表扬。让孩子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与快感。

6.给孩子应有的鼓励

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要以鼓励、肯定孩子为主。孩子年龄尚小,身体未发育完全,认知水平也不高,分析问题不周全,在行事中难免会出错,家长不应过分指责孩子。首先要肯定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再把不对的指出来加以分析,这样孩子能在自理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有成就感,也有一定的挫败感,从而认识到干好一件事的不易。

总之,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只要你“舍得”让孩子自己去做,就会发现孩子自己就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