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孩子的自尊

家长是孩子良好自尊心的重要培育者。家长的接纳、尊重、关怀、无条件的爱,以及真诚地赞美与肯定,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他就必须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尊重自己、认为自己值得他人爱和喜欢,这样,他的内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价值,有了自我价值,孩子的生命之火就被点燃了,而他的精神生命也因此向外扩张。可以说,自我价值是孩子热爱生活,并为之奋斗的理由,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前提。而自我价值的核心就是自尊。

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经常令孩子出丑,将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作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常挖苦讽刺孩子。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非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上小学,对“双百”最满意,98分、99分就得挨批;上中学,要平均90分以上,不到90分的科目,视为没学好。如果孩子成绩处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状态,一些家长的话就更难听了:“你不要强,没出息”,“我看你是榆木脑袋,开不了窍了”,“你太笨了,这点功课都学不好,还指望你干什么”,“老师教你的知识,你全就饭吃了”,“就你这德性,长大等着喝西北风吧”,“钱是白花了,好吃的白给你吃了,废物点心”……这样的讽刺挖苦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什么?是使孩子拥有奋起的勇气,还是难言的疼痛?是增强孩子做人的自信,还是使孩子感到越来越失望?留待此类家长自己去好好反省吧。

——家长滥施惩罚。有的家长不只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家长对孩子常常采取体罚的方法。挨打的孩子,往往起初感到害怕,打过几次之后就被打“皮”了,更难教育。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造成灵魂麻木,或者造成怨恨反抗心理,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更有甚者,一气之下,把孩子打成重伤,甚至命丧黄泉,造成终生悔恨。

——与其他孩子比较。家长总喜欢“比较”,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比身高、体重、皮肤,比先掉牙、先说话;孩子大点时,比的项目又更多了。但是家长很少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的地方在哪里”,也没有教导孩子如何“向内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实,跟别人比是很辛苦的,人与人总是不一样的,总是有差异的,怎么比得完呢?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他是会创造出自己所独有的价值的。

家长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尊心下面的两条深层的根“羞耻心”与“上进心”的真正含义,才能在生活中避免给孩子的自尊带来伤害。

羞耻心使人在做了坏事时产生羞耻感并因而远离这些坏事。要知道是羞耻心促使我们大小便要避开其他人而到厕所里进行。人如果没有羞耻心,那么他就会按动物的生存方式来行为而不会按人的方式来行为。对于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来说,他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根本就无关紧要。这样他的行为就失去了社会制约,那么动物的本性使他怎么舒服怎么方便就怎么干。

上进心,使人不甘心在人群中居于落后的地位而奋起努力。人作为一种社会生物,最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获得同类的认同和羡慕,在同类中找到优越感。当二个人有了上进心,他就会去追求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羡慕的眼神。这样他就会研究人类社会的法则,并自觉按社会法则所设定的正面方向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与此同时,他必须努力去获得别人也想要的东西,比如地位、权力、金钱、学问、美感以及健康等。因为只有得到了别人也想要却没有得到的东西,别人才羡慕他。

与此同时,维护孩子的自尊,要从细微处下工夫,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更要细心呵护,因为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而敏感的,若把他看成不懂事的孩子任意去批评、指责,刺伤他的自尊心,那孩子就容易产生自卑、退缩、紧张甚至憎恨、敌对情绪。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我们就更需要给予小心呵护。例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内心的冷暖,多给他一些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多给他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指责孩子。

让孩子失去自尊很容易,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自尊,万万不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