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越位的家长

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里被家长悉心照料、呵护着。家长往往认为,爱孩子就是一切为孩子着想:爱孩子就是为孩子设计好前面要走的道路。然而,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是典型的越位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小鑫今年13岁,刚上初一。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妈妈就把关注的目光倾注到儿子身上,全身心地培养孩子,希望他学习成绩优秀,将来拥有好的前程。一直到升入中学之前,这位母亲都坚持每天给孩子布置作业,检查预习,制定复习计划……从未间断过。在小学期间,孩子的学习成绩虽不是特别优异,但还是令母亲满意的。

升入中学之后,母亲想逐步放开手脚,让孩子“慢慢适应中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可是,这位母亲发现: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孩子根本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新课不知预习,旧课不知复习,作业不主动完成,就连坚持记载了六年之久的“错题本”也不见踪影了。一句话,孩子的学习显得十分被动,跟不上正常学习的节奏,成绩一落千丈。这位母亲十分痛苦:已经是中学生了,为什么还不懂事?为什么还不知道独立学习?这样的孩子,让人操心到什么时候啊!

“学习全凭自用心。”牛不吃水强按头,那是很愚蠢的做法。透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家庭里,母亲老是越位,把本该孩子做的事情,全部包揽了,孩子只是一台机械的、被动学习的机器。由于母亲的越位,孩子自动“脱位”,找不到学习的**和乐趣了,尽管他的学习成绩还能令母亲感到满意,但是,那是有外部作用力的结果。一旦外部作用力取消,孩子就会孤立无援,无所适从了。透过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的惰性比较强,自制力、主动性和毅力都比较差。试想,在温室里精心培育的花朵,怎么能适应多变的自然气候呢?在母亲翅膀下长大的孩子,又怎能突然适应没有保护的生活呢?

家长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就越笨拙、懒惰;家长越是娇惯,孩子就越发无能、越发被动。学习是需要孩子自觉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没有孩子的主动参与,别人再怎么着急,都只能是干瞪眼。期待孩子的觉醒、期待孩子的变化才是我们所希望的。

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担心孩子吃亏受苦,凡事总替孩子包办代替。除此之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越位现象还表现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片面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兴趣、特长。

莹儿是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女生,她性格开朗活泼,在生活中爱跳爱闹,是个典型的假小子。她除了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外,其他方面都表现出色:她的钢琴弹得很好,已经达到6级水平;她的芭蕾舞也跳得很好;她的画画得好,她画的卡通动物形象惟妙惟肖;她的歌也唱得很好,可以跟某些歌星媲美。但是,多才多艺的她却在全市会考公布成绩之后自杀了。这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十分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后来,大家在整理她的笔记本时,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她的家长对女儿要求很高,她也一直在按家长的完美标准来要求自己,很在意自己的短处,而她的短处就是众人瞩目的考试。莹儿会考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这样的成绩有可能导致她留级,她觉得太丢人,无法面对对自己怀有殷切期望的家长。于是,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片面地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兴趣,这种“赢得过去,忽视未来”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是完全违背教育的目的和做家长的责任的。家长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类拔萃,这种心情本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因为怀着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而走向极端。家长总是以成人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能力,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情绪状态,心智教育等方面做出过高的评价,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地急于求成。家长的这种心态和做法促使孩子脆弱的心理进入了一种怕失败的高压状态,导致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陡增紧张和焦虑情绪。

要知道,家长可以替孩子设计一时之路,但家长无法替孩子设计一生,孩子的路,需要孩子自己选择,孩子的未来,需要孩子自己把握。关心孩子,请把握好爱的尺度,不要越位。尊重孩子,请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然的阳光下快乐长大。一个只知道学习的“高分孩子”的一生会快乐吗?绝对不会!所以,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老是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否则,只能累坏家长,累坏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爱得深沉、爱得科学、爱得艺术。作为合格的家长,应给予孩子最美好的东西——教会他们生存、生活以及创造的能力,而不是越位,不是包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