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者的类型

完美主义的倾向往往在幼年时就显露出来,有些“用功”的孩子会经常给自己拟订学习计划,结果又很难全部完成,甚至从来没有完成过。渐渐地,他们会习惯性地对自己撒谎:“好吧!我原本可以达成计划,但是我不喜欢那么忙累。如果有更多时间,我一定会做得很好。”

这些习惯于自欺欺人的完美主义孩子们长大以后,还会表现出其他特质,比如无法对别人说“不”,好高骛远,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等。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完美主义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自我要求型:这一类完美主义者,他们竭尽全力达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当这些标准无法达到时,他们往往会过度自责、变得抑郁,失去原有的信心。他们因为对于一件事情过度紧张甚至神经质,最终只能陷入自己设定的牢笼里,画地为牢。

要求他人型:要求他人型的完美主义者则总希望别人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如果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标准完成某项任务,他就会絮絮叨叨,过分苛责,经常把人际关系搞得很糟。

被动要求型:这一类完美主义者,他们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追求完美,是因为深信其他人对他们寄予厚望,如果达不到这种期望,就会感到人生无意义,产生焦虑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完美主义已经失去了“完美”本身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甚至变成了束缚自我成长的黑暗枷锁。

“事必躬亲”型:这类人往往表现得像超人一样,他们不愿卸下责任。尽管不断埋怨着工作量太大,却又不愿意把责任分配出去,因为他们不放心将事情交给别人。而且,他们还要不断检视对方是否尽责。喜欢制订过多计划的人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但他们往往会因为进展困难而“停摆”。另外,他们通常还是讨好者——需要周遭的每个人都喜欢她,希望在每个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完全缺乏说“不”的能力,所以,他们才总是习惯性地付出精力去做每一件事情。

不幸的是,这种完美主义的讨好者经常沉醉于远大的憧憬中,他们不明白所有事情都是一点一滴逐步累积的结果——无论是家居装潢,还是孩子的学习,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类完美主义者在前一天晚上就拟订了第二天的日程表,最后疲惫不堪地喊“停”,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做完日程表上的所有事情。

“工作狂”型:他们的生活模式属于严苛的控制型。每当我们听到“工作狂”,总以为那是男人的专利,但是越来越多的女人也适用这个名词。工作狂酷爱争强好胜——尤其是与自己竞争。他们常因为罪恶感的驱使,而想要控制、获胜,对人颐指气使。这类人擅长同时做许多事情,他们可以一边看报纸,一边结算收支,一边大口吃午餐。

“想当然”型:这是另外一种情况的控制型完美主义者,他们三句话都不离“应该”这个词。当他们没有达成目标或犯错时,从不自问“我从这件事学到什么”或“如何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却反而说:“我原本应该能够解决问题的”“事情应该不是这样的”。

无论是哪一类的完美主义者,都会活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他们承受莫大的压力,却责怪日程表、子女、配偶、工作,等等。事实上,他们应该责怪的,恰恰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