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

1956年2月,《纽约时报》曾刊登过一篇关于艾萨克·普雷斯兰的专访。普雷斯兰是一名售货员,他刚念完四年的夜校,拿到了高中毕业证书,立刻又报名参加了布鲁克林学院夜大部的学习,他想学习法律。他在新生英语课的一篇题为《什么是幸福》的作文中写道:“对我来讲,拿到了高中文凭,就可以继续上大学了,将来,我就有希望成为一名律师,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普雷斯兰先生说:“向前看,我很开心,我得看看我能学到什么程度,我想在夜大学习五年或更长的时间,然后,我计划到法学院再读五年。”

你一定认为这是一个年轻人的计划。事实上,在去夜大注册前,普雷斯兰先生刚刚过完他60岁的生日。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懂得通过不断获取知识来达到内心充盈的目的。

习惯性多虑,往往是因为自我内心有缺失,这种缺失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思想和知识来补足。一个思想丰富、精神充实的人,很难感到焦虑。

我们不仅仅可以在高中、大学,或者按照某种正规的安排去接受教育。A.洛厄尔博士是哈佛大学的某一任校长,他曾经写道:大多数学院或培训机构只能帮助我们学会自助。他说,说到底,我们还要靠自我教育。教育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和发展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这一过程。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道理,自我教育就会成为一种令人兴奋的体验。当然,我们所强调的并不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一种真实的、深入的状态。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灵主动、用心地接受正面影响。如果一个人不用心,无论他是去参加读书俱乐部,还是参加培训班、买票听歌剧、听讲座,他都不能从这些活动中找到任何积极意义。

一位女士对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她看上去病恹恹的,毫无活力。她说她丈夫不喜欢她了。她丈夫在事业上十分成功,是一名经理,有很广泛的兴趣,而且品位很高。她承认自己已经跟不上他的脚步了。

她哭着埋怨说这都是因为没机会上大学的缘故。生了孩子以后,她更是没时间提高自己的修养了,而她丈夫最渴求的就是听音乐、看画展或者读书之类的活动。

她说:“现在,他嫌弃我,因为我和他那些有文化的朋友谈不到一块儿去。这对我不公平!”

朋友问她,现在,孩子们都长大成家了,她是如何打发时间的。她说她通常都是打桥牌的,每周看两场电影,也读点言情小说什么的。

看得出,这位女士很少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她有提高自己修养的机会,她所缺乏的只是培养自己兴趣的精神和愿望。她完全可以把打桥牌和看电影的时间用来培养她的兴趣,让自己跟得上丈夫的脚步。有些人就像这位不思进取的女士一样,他们被遗忘在狭小的世界里,他们画地为牢,与世隔绝。他们说这一切已经太迟了,事实上,对那些想发展自己的人来说,人生是一个永无终点的精神之旅。

乔治·加洛普是美国公众意见研究所的创办人,兼任罗兹奖学金新泽西州委员会主席,他曾经说过:“很多人拿到了文凭就不再学习了,但我却认为,学习是一个从生到死不间断的过程。”大学只能提供给我们一段时间,让我们有一个地方能够学习;以后,我们就要靠自己了。所以,无论我们是什么学历,首先,我们都应该明白,我们必须继续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时刻滋养我们的心灵,以免在将来的日子里,饱受寂寞的折磨。

如何在毕业之后也能不断学习呢?答案很简单:读书。

从书中能找到人类的大部分成就、知识和智慧。书中的知识正静静地待在图书馆、书店或是朋友的书架上,等着我们去学。通过读书,我们能够同那些伟大的心灵做心与心的交流;通过读书,我们能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弗兰克·杰宁是一个阅读专家,他在新泽西州布鲁弗尔德市的一家初中任教。他说:“文字是在人类的历史中深刻影响了人类心灵的事件之一。通过篝火旁的说书人,它使文化得以传承。文字使柏拉图和耶稣穿过时间的界限来指导我们。它把我们的心灵和时代连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掌控我们的世界。有时,它很抽象,像一个好主意一样;有时又很具体,就像门上的插销。它是一条让人走向高尚的星光大道,能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如果你踏上了这种探索的旅程,你就会明白自我教育带来的心灵滋养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的探索之旅可以很随意,没什么计划,却可以得到不小的惊喜。你甚至可以在书中实现一些曾经的幻想:像一个真正的旅行者那样,踏上异国的土地,欣喜地看着欧洲大陆、美洲大陆的神奇,仰望希腊帕特农神庙和埃及金字塔,心中充满着只有探索者才有的壮志豪情。这一切,都会让你茅塞顿开。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精神更有力量,就应该马上着手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年复一年,当我们日渐衰老,朋友逐渐离开,自己的体力也大不如前,但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会填补我们心灵的空虚,使我们更喜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