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悟财富

美国约克伦垃圾公司的老板约克伦本来是一个小本经营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人整天埋头在垃圾山里拣“宝”。

于是,他深入垃圾山调查。他发现,处理垃圾已成为很多城市、企业伤脑筋的事情,他们都宁愿花点钱把它清除出去,但这些垃圾并不全是废物,其中含有不少宝贵的东西,只要设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妥善处理,就可变为财富。他打定主意,要在不引人注目的垃圾中闯出一条成功之路。

约克伦在纽约郊区购买了一块土地,作为垃圾堆放场,还雇用了几个工人,买了一些简单的清理和加工的设备,经营起垃圾的生意。开张的那一天,约克伦亲自坐镇堆放场,迎接送来的第车垃圾。遗憾的是,约克伦创办的垃圾公司,并没有引来人们多大的重视,送垃圾来的,只有几家小商小厂,一天只堆一个小“坟堆”。但约克伦并不灰心,他采取走出去、主动服务的办法,争取到越来越多的厂商送来垃圾,他指挥手下人把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片、破布、废铜料、化学品废渣等分别拣出来,送交有关厂家处理。有时人手不够,连自己的家里人也来参加,两个半月后,经济效益就看出来了,他赚了4倍于投资的利润,这一数字比他原来小本经营高出了20倍。初步的成功使约克伦信心百倍,他看到由于处理设施的局限,垃圾中不少宝贵的东西分离不出来,只好忍痛倒掉。为了从垃圾中分离出更多的财富,他用赚来的钱购置了新的垃圾处理设备,扩大了从垃圾中取宝的范围。

不久,他又购置了一块更大的地皮,挖了大坑,把他的“垃圾山”

扩大成“垃圾海”,并购置了综合处理废料的设备。他大量收进工厂送来的废物、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从中提取钼、黄金、铜、锌等金属原料,同时生产出多种有机化肥。这样,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垃圾就为他创造了190多倍的巨额利润,约克伦登上了“垃圾大王”的宝座。

目前,“约克伦垃圾公司”的业务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它已组织了各种类型的垃圾处理公司,使工业垃圾、商业垃圾、生活垃圾等分别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在约克伦看来,在“垃圾王国”里能开拓的事业,正方兴未艾。

旧金山一家旧书店,常年门庭若市,光顾这家书店的读者很多。问其原因,该店经理笑着说:“别的书店里的书是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上,有什么书一目了然。而我这里的书却是散乱地堆在那里,由于读者的好奇心,他们喜欢从旧书堆里觅宝,总希望能发现罕见的‘奇书’,而我每天又偶尔加一些旧书进去,这样给顾客造成了每天换书的印象,每次来都要把书堆翻个够,不翻遍绝不罢休。”

这位旧书店的经理的经营策略,就是运用了“市场情感”之术。他故意把旧书散乱堆放在一起,显得杂乱无章,却把读者与书店的距离缩短,另外也因此吸引了顾客的注意,激起了顾客们的探索欲望,从而达到了销售的目的。

1979年,港商林光如接到一笔制造玩具盒的生意。由于印制玩具盒需要大量硬皮纸,林光如对硬皮纸的市场做了一番调查。他看到,人们对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讲究,硬皮纸的价格不断上涨。林光如大胆地作了一个决定:“超量进口硬皮纸。”他以每磅(1磅=0. 4536千克)1.7港元的价格从荷兰、韩国和日本购进大量硬皮纸,囤积起来,不到半年,香港纸张供应紧张,l磅硬皮纸的售价高过4港元。林光如从容抛出,发了一笔大财,靠运用囤积居奇之术,林光如很快成为亿万富翁。

犹太人经商,总是将妇女用品列为“第一商品”。他们认为,当今世界,男人做工赚钱,女人购物花钱是总体分工规律。所以要想经商发财,就必须善于将目光瞄准女人,根据女性的心态、女性的需要选择经营项目。

有一位名叫米尔曼的人,他看到妇女穿的长统丝袜老是往下掉,她们一旦感觉到,就偷偷地躲在某个角落往上提,如果在逛街或在公司上班,丝袜掉下来会令她们很尴尬。于是米尔曼在伦敦地铁车站开了一间“袜子店”,专门售卖不易滑落的女式袜子。“袜子店”不大,每位顾客平均可在1分钟之内完成交易。

目前,其分布英、美、法三国的“袜子店”已多达120家,别看袜子不起眼,可短短6年时间,米尔曼已让妇女们从口袋里掏出了4500多万美元,赢利470多万美元。

艾富雷德?佛勒出生在美国波士顿郊外的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厚道的农民,兄弟姐妹共12人,他排行第11。

佛勒小时候是个机灵鬼,极不安分,既不安心读书,也不太乐意在农庄干活,父母都拿他没办法。他中学毕业后,再也耐不住农村的生活,只身去了波土顿闯天下,那时他18岁。

一天,佛勒看见一家小工厂门前扔着一堆破的扫帚、拖把、刷子之类的清洁用具,突然他眼前一亮,立刻产生感悟:扫帚和刷子之类的小用具是每个家庭、每个工厂都离不开的,如果波士顿每一户人家都买我一把刷子,那时我就能成为富翁啦。

他表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人的本色——说干就干。他背起一捆捆、一扎扎批发来的扫把和刷子,开始沿街每家每户推销。

他敲开头两家的门,但被开门人嫌恶的打发走了。来到第三家时,这家的主妇正在吃力地搬运一只大花盆,他急忙跑上前去帮她一把。这是一位很慈祥很亲切的中年妇女,得知佛勒的来意后,她说:“孩子,难为你了,你给我们家庭主妇带来了方便。”

佛勒做成了平生第一笔生意,以8美分卖掉了一把小刷子,从此他开始了他的事业。

由于他的头脑灵活又勤快,赚了不少钱,不到一年工夫,他存在银行里的钱已将近枷美元,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大笔钱。

这时他又从批发商那里得到灵感。那时的批发商很多本身就是小作坊主,自己生产扫帚、刷子自己推销。佛勒观察了他们的生产过程,发现机器原来很简单,过程也不复杂。

他再次感悟:“为什么我不学会自己生产刷子?我从他们手里批发刷子,其实他们是赚了钱的,为什么我不自己赚这笔钱呢?”

他打定了主意:自己生产刷子。他废寝忘食地设计制造制刷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造出了一架手摇式制刷机。

从此,晚上他就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在地窖里生产各种新式样的刷子;白天,就背上刷子挨家挨户去销售。由于是产销一条龙,所以他很注意询问顾客意见,有什么特殊要求还要一一记录下来,回去根据这些意见和要求改进原产品或生产新品种,这样佛勒平均每周的收入上升到500美元。

二次大战初期,佛勒发现美国士兵仍使用布条擦枪,既费时又不省力。他向军方说,他可以特制一种擦枪的刷子,可以把枪擦得又快又好。军方接受了他的建议,同他的公司签订3400万把刷子的合同。

有了这份合同,无疑使佛勒赚到了一大笔钱,奠定了他在刷子王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