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明确表达,指向具体无歧义 做一个优秀的提问者

如果你只在乎答案,世界就会变得很小。有时,不强求答案的提问是异常重要的,这是使聊天得以继续的必要基础。现实的对话中,当问题存在于情境之中时(带着问题去对话),提问者稍不注意就会添加自我的感情色彩(自身的感情倾向),又因为语言本身的多义性,多少就会对事件本质的判断产生误差,从而不自觉地在聊天中使用过多的具有明显指向性的词句。

一个优秀的提问者,或者一个“善于请教”的人,在提问之前应尽量保持客观中立。这不仅是对“被提问者”的尊重,也给予了“被提问者”充足的自我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客观中立所呈现出来的态度,能够赐予问题一种严肃感,带来语态上的逻辑力量,让对话更加平等和亲切。

任何时候,都要礼貌地进行提问

当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如何使用开场白,如何开口询问,如何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决定了我们能否快速地打开与他人沟通的大门。有的人一开口就让人觉得反感,而有的人仅仅几个字就能赢得别人的喜欢。这其中,“礼貌”或者说“谈话礼仪”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礼貌地进行提问”并不是形式上的“打扰一下”“谢谢”等,而是让被提问的一方从问题层面也感到是被尊重的。

如何礼貌地提问呢?八个字: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多使用敬辞,多用商量的语气,既不过于热情,也不过分谦卑。

提问那些有意义的问题

阅历多、经验丰富、学识深厚的人并不会讨厌有意义的问题,也不会介意和年轻人或者行业新人分享知识和经验。有个成语叫“好为人师”,虽然不是什么好词,但也说明大多数人在指导他人的时候心情是很愉悦的。

如果你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提高对方对你的认可度,几乎没有人会讨厌勤奋好学者。只不过,即使是有意义的问题,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可在提问中填充具有明显倾向性和立场激进的词汇,比如:“我觉得……你觉得呢?”在提问时就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会令对方感到难堪。如果对方与你意见相左,但鉴于你的态度,到底要不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这样一来,话题很有可能就聊不下去了。

那些与你交谈的成功人士,都有着丰富的个人经历和交谈经验,从对话的内容和态度,很容易分清提问者的用心程度以及目的。提问过程中,保留你的态度,使用中性词语来阐述问题,让听者自己分辨词语性质的偏移,这样才能营造自由、随意的谈论气氛。

这是中性词语的作用,从词义的感情色彩来看,没有明确的指示性。传统语言学讲到感情色彩时,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没有褒贬色彩的词就是中性词。

那些具有褒贬色彩的词汇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们作为词义的一个部分稳固下来,即使不借助于语境,我们也能判断出其感情色彩。比如“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等等,词义本身就是贬义词,不需要放到某个语境中,我们就能判断大概的意思。而中性词由于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则需要借助语境表达出某个意思。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中性名词词义本身是中立的,但进入某一语境中,由于经常和某些特定的词语和固定格式搭配,就会发生语义的偏移——偏向积极(褒义)或消极(贬义)的一端,使原本的中性词语语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人物”是中性词语,但“是个人物”就有积极意义。

人们交谈的诉求就在于表达情感和想法。中性词的合理运用,在于将问题的解决方式隐藏在语言的表达技巧之中。中性词语在包含主要语境、主要事件的同时,能巧妙地避开由于情感倾向所带来的言语冒犯——个人倾向与被提问者相反时所带来的尴尬。可想而知,如果你提出了一个答案比较复杂的问题,语义又充满了倾向性,对方如果与你立场一致还好,假如观点完全相反,定会感到局促无言,聊天氛围也会变得尴尬。

所用的词语要明确,不要绕弯子

有些人对提问存在着一个习惯性的误区。他们认为:提一些显得深奥、有学识的问题才能让对方高看一眼。可事实是,人们通常希望在聊天时远离那些高深的学问,而去谈论那些自己能够参与的“舒适话题”,也就是不用自己多思考,指向明确,且无歧义的问题。这表明我们在用词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通俗简单的词语,别使听者费神揣摩。

如果在一个家庭聚会上,其他人都在谈论生活琐事,而你却频频地抛出“量子物理与宇宙法则”这种问题,一定会有人用眼神告诉你:这里不是学术交流会,你该去找志同道合的人聊天。

所以在提问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准则——让对方最大限度地清楚命题,言语明确,不绕弯子。否则,就是鸡同鸭讲,互相不明白对方要说什么。这样的聊天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令双方都感觉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