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需要讲方式

同志式的善意批评,是对人的一种最好的帮助,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讲的这种批评,这是必须欢迎而不应当拒绝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心直口快”当作一个人的美德来表扬,其实这是片面的。如果就批评的方法而言,这应该说是缺点。它只凭自己的主观看法说个痛快,却不顾客观效果,往往是起不到作用的。尤其是批评人的时候,更难令人口服心服。

怎样才能做到批评使人口服心服?批评时该说些什么?又该怎么说呢?这其实涉及批评的内容及批评的方式。

首先谈谈批评的内容:

1.批评要有针对性

批评之前认清批评是针对哪一种行为的,不要把话说得太笼统,避免使对方无端受到冤枉或产生猜疑。如某大学的一名班干部批评一位同学,可有两种说法:①你怎么一点也不关心集体。②你已经有两个月没做值日生了。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都是批评句子。第①句说得太笼统,而且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全盘否定。失之笼统,也就不够确切了。对方可举例反驳“我怎么一点也不关心集体,上次秋游活动我不也参加了吗?那天班级拔河比赛,我不也在啦啦队里吗?”这样一来,就会引起新的矛盾。第②句就比较好,没有用“一点也”这样绝对的话,就事论事,向对方指出一件确有其事,又是不应该的行为。受批评的人不认为是受了不公平的攻击,就容易心平气和地接纳意见。

2.衡量改正的可能性

如果在公共汽车上有人踩了你一脚,如果你的未满10岁的女儿把饭碗打破了,这些事应不应批评?这些事都不能动辄批评。别人踩了你,是因为公共汽车太拥挤;女儿打破碗是因为不小心,而应采取宽容、安慰的办法。

认清了要批评的那件事,在批评之前还必须衡量一下对方是否有能力、有条件,改正到你所要求的程度,也包括是否有了这个觉悟程度。

美国著名职业篮球明星巴利,他的个人篮球技术是非常出众的,但他对别人的失误就缺乏耐力,见同伴失了一个球,就怒气冲冲地冲着对方说:“每次都是你,害得我们输了球。”凡与巴利同队一起打球的人,都觉得他“老是在批评别人,像一位完人一样看不惯别人”。最后,巴利众叛亲离,凄凉地隐退了。巴利这种批评是不明智的,倒是他应该自问:“我是不是也有责任?何况人家已尽了力,怎么能拿他当出气筒呢?”这样一问,就会知道自己批评不妥,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批评的话就不会冲口而出了。

3.指出“错”时,也指明“对”

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的地方,但却不能清楚指明“对”的应怎么做。必须仔细想过后,才能明白你究竟要对方怎样做,该怎么把话说出来。有的人批评人家说:“你非这样不可吗?”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纯粹表示个人不满意。又如一位丈夫埋怨妻子说:“家里一团糟,又有客人要来,你怎么只管坐在那儿化妆?”这种话也不会起作用,它只说了一半。到底期望妻子怎样做,一句也没有提。应该这样说:“客人要来了,你帮我去买点青菜和水果,然后将客厅里的报纸收拾一下,好吗?”

说明要求人应做的事,其实是指示对方改正的方向,让对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批评的内容。一位车间主任批评一位青年工人说:“你最近比较散漫。”青工听了手足无措,并不清楚错在哪里。车间主任该说清楚是指上班迟到,还是没有参加学习或是其他。

另外,为提高批评的效率,应该“不说我们不满意的,只说我们赞成的”,这样往往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一位刚刚搬到新宿舍区的青年人向居委会的主任提意见,抱怨这儿摩托车保管站的服务态度真差劲。这位主任及时地把意见转告了保管站的保管员。几天以后,这位青年人又送摩托车到保管站保管,保管员笑脸迎接,主动把他的摩托车安放好,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使这位青年大为感动。事后他才知道,居委会主任向保管员说:“新来的青年人对你的服务特别满意,还要感谢你。”秘密就是这样。

“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着重的是‘正’,而不是‘误’。”大家记住英国18世纪著名评论家约瑟·亚迪森的这句名言。

4.“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批评人的话语,一定要让受批评者听懂,否则只是对牛弹琴。常常听到夫妻之间的埋怨:“我们俩总合不到一块儿。”这句最普通的埋怨话,可能被对方误认为是要“离婚”。

如果要求证对方是否听懂你的意思,最简便的法子就是问一问:“你懂我的意思吗?”然后听听对方口中说出来的是否是你的本意。可惜大多数人常常忽略这一点。问一问对方是否同意你的看法,也是批评别人时可以采取的沟通方式之一。能开口问,起码排除了对方沉默、生闷气的可能,如能坦然地提出异议,解决问题就有希望了。因为能明白对方还有哪些问题未想通,或自己有什么讲得不准确的,可以做深层次的探讨。

其次,确定要说的内容后,方式就是关键。

到底怎么说呢?高尔基曾说过,开头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好像在音乐里给了全篇作品以音调,往往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大作家虽然是在讲文学创作问题,其实批评人也如此。这“费很长时间”中的一点,就是要用心想一下,你是不是以最易于让他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1)别忘了用“我”字。

可以这样说,任何人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都会多少有一点不高兴,同时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更不用说有感激心情。矛盾的是,虽然不愿听批评,却又总是希望自己批评别人时,别人能全部接受,“我这样说是为了你好呀”。其实,这种表达“善意”的方式是极不高明的。

因为,批评的内容,是不是对,是不是全对,是一个问题,它带有某种主观评价的性质,而这一点又以某种信息和看法作评判标准。例如:一位女工对某工友说:“你这套时装,过时了,真难看。”这不过是主观意见,别人未必有相同的结论。

因此,批评人不能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肯定的语气使人难以接受,易于产生逆反心理,人家一听就会采取自卫的态度。

正确的表达方式,应当只表明你说的话是个人看法,并不见得是绝对事实,仅提供给对方参考。这样,人家比较能听得入耳,甚至有兴趣了解一下你为什么会有此看法。有了这种交流,就不易陷入各持一论的争吵。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说话时别忘了用“我”字。那么,上面那位女工的话也就可以改为:“我看你这套时装有点过时了,你说好看不好看。”用“我”字还有一个好处,既然强调自己的看法,批评者会更富责任感。

(2)要克制“我”的情绪。

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感受——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克制不了就宁愿先不开口。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或者看看电视,等冷静后再说。

有经验的批评家认为,未开口批评人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如有敌意、存心找麻烦,言语之中必然反映出来。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是有极强的传染力的,一旦对方感觉到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态度来。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

在某大学一个寝室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学生甲早上起来洗脸,把学生乙为自己准备的热水瓶里的热水用光了。当乙同学起床后发现热水瓶已空空如也,他就责问甲为何把他的热水全用光了。可是甲却强词夺理,说自己没有用。这当然是甲的错。这时,乙的火气上来,对甲的批评不注意方式,不注意自己的情绪,骂甲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不承认自己倒水就是偷盗行为”等不堪入耳的话。于是,两人发生斗殴,结果两人都受了重伤。由于批评不克制“我”的情绪,使矛盾激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批评者还要有一种“肚量”——容许对方发泄情绪。不仅容许,有时甚至可以协助对方发泄。人们只要“发发牢骚”,就可以得到心理宽慰。当你爱人下班,想向你讲讲在单位各种不称心的事时,你应当让她“发发牢骚”,使她心里感到舒坦些。如果你说:“好了,不用说下去了,这类事我也遇到过。”这样说是不明智的,对方因吐不出苦水而积怨在心,说不定转过头来就向你爆发。

(3)多为对方想一想。

美国哲学家鲍威尔说过:“上乘的沟通方式在于完全是善意。”你的批评既然会造成影响力,你就应该自问:“我的说话方式,是不是表示我能了解对方的感受?如果我换成了他,听了这种话会有什么感觉?”如果听了会同样生气,愤愤不平,就该检查一下自己在语气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

如果你因为忙,来不及洗澡,而你爱人当着客人的面批评你不讲究卫生,你又做何感想?一般人都不愿意在这种时候这种情形被人批评,这是考虑场合问题。所以,如果不考虑场合,就达不到效果。人们通常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顺乎自然的,合理的。但是脱离了自己的对象,对他们不研究、不了解,所做的就会成为无矢之的。所以,从别人角度去看问题固然很难,它需要超脱自我立场,要多为对方想一想,但这却是批评者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仅此还不够,还要以同情的态度去了解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

此外,做任何批评前都要想一想:我现在说了这句话,以后是否一定负责任。有些人“心直口快”,随口批评人家,回过头就把方才的话忘掉了;而受批评者心理却已蒙上一层阴影,应当说,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

假如希望批评之后能引起积极反应,必须表示自己的话是肺腑之言,并且期待对方能听取批评。

批评要指出具体事实,如果用了概括性的语言,一定要用具体事实给予解释。一位男职员这样抱怨,一次经理说他“在不该管的事情上耗费太多的时间”。男职员说:“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不知道他不该管的是哪些事,也不知道他要我把时间放在哪些事上。最糟的是他以后也不再提这句话了。害得我几个月都唯恐自己因工作、处事不得体而受罚。”从以上可以看出,为使你的批评产生效果,还要在批评时,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