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语言忌讳,是有修养的表现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沟通和人际关系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在封建社会,汉字里避讳字很多,特别是帝王的名字要避讳,康熙、雍正用兴文字狱来镇压具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案件,就有七八十起。雍正时,江西主考官查嗣庭出试题为“维民所止”,“维止”二字被认为是把“雍正”的头去掉,因而被下狱。查在狱中病死,被戮尸,家人也被杀或流放。秦始皇姓嬴名政,因此就把其他的“政”和同音的“正”改读平声,如“正月”的“正”就得读为“征”。雉是一种羽毛漂亮的鸟,但西汉的吕后名“雉”,于是,是鸟的雉便改名叫“野鸡”,鸟的名也不能同皇后的名字相同。在封建社会里,不仅帝王的名字有严格的避讳,儿子与父亲的名字也不能有一字相同,甚至连写文章也很忌讳。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在他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就通篇找不到一个“谈”字。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才华横溢,就因为他父亲名晋肃,而“晋”与“进”同音,竟禁止李贺考进士。大文人韩愈为此很抱不平,特地写了一篇有名的《讳辩》,但李贺终于还是未能参加应考,最后郁郁早逝。可见,古代名字里的这种避讳,带有浓烈的封建专制色彩,有的甚至是残酷和反动的。

消除称呼、名字等避讳中的封建糟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有些流传至今,仍为人们习惯心理所忌讳的称呼或风俗,虽然还带有某种封建色彩,可为了礼貌和尊重他人起见,也是应该注意的。这种现象,只有随着文化的发展,科学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而让它逐步改变、自行消亡。比如我们坐渔民的船,船家就特别忌讳说“陈”呀“帆”的,因为这与“沉”和“翻”的字同音。又比如我们称呼未婚少女习惯叫“姑娘”,如果是在湖南常德地区喊少女为姑娘就会被认为是调戏妇女,因为那里的“姑娘”是“妻子”的谦称。天津的老者称年轻姑娘为大姐,而姑娘却心安理得,你一定会感到惊奇,心中会鄙夷那姑娘,埋怨那老者。假如有人认为这种忌讳是落后的、不文明的,非要硬行去改变它,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效果。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大国,礼仪多,“忌讳”也多。如果不加以注意,不避忌讳,即使不是故意说的,也容易使人伤感,影响到社交的效果。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词和词语是不能或不便说出来的,就需要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去代替。人们把“拉屎”说成“大便”“大解”“上厕所”,这样就雅一些。妇女怀孕不好意思说出口,用一个别致的词语叫“有喜了”。这样,既避免了粗鄙俗气,又不失教养,显得彬彬有礼。

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有些情况下的语言避讳不可不注意。比如朋友中间有一个“秃顶”,就不能对着人家老说什么“秃头”或“光头”的。如果家里来客人,体型又矮又胖,就不能说“矮子”“胖子”,否则会挫伤人家的自尊心。言谈中,**词秽语、不健康的口头禅更应禁忌。见到青年女子,一般不应问对方年龄、婚否。径直询问别人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生活方面的问题易使人反感。切莫对心情惆怅的人说得意话、得意事。若对方曾犯过错误或有某种缺陷,言谈时要避免刺激性的话语。对别人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要刨根问底,如果一旦触及,应立即表示歉意,巧妙转移话题。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不可能也不会“消亡”所有的忌讳。“忌讳”反映在待人接物上,也可以说它是“礼仪”的补充。在社交中,注意语言的忌讳,是敬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同时也会提高社交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