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蛋里大乾坤

刘氏兄弟财富的金山,来源于下“金蛋”的鹌鹑。

1983年的春天,对于刘永行以及他的兄弟们来说是一个冬天。这年夏天,从灾难阴霾中踉跄走出的四兄弟决定创办一个专业的鹌鹑养殖场。

为什么要将目标锁定鹌鹑呢?

刘氏四兄弟盘算过:一只鸡蛋只卖0.1元,而一个小鹌鹑蛋却值0.2元;小鹌鹑孵出壳后40天就能下蛋,而鸡至少要养四五个月才能下蛋;一对鹌鹑1年可以抱5窝小仔,繁殖周期比鸡要快得多。

那时,成都地区养鹌鹑正初具规模,竞争也比较激烈。刘氏兄弟认为技术低、成本高、经营差的养殖户必垮,他们要依靠现代科技将鹌鹑蛋的成本降下来。四兄弟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各显神通。刘永行进一步改进孵化器以更适应鹌鹑蛋的快速孵化,提高了鹌鹑蛋的孵化成活率,老大刘永言的技术发明解决了大规模孵化的缺电问题。

有了技术革新垫底,四兄弟再次满怀信心地忙碌起来。辞去公职的刘永行和刘永美负责育新良种场的具体操作。不久,刘永行在鹌鹑饲料的开发上取得了成功。老三刘永美在高产蛋率的良种鹌鹑培育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小小鹌鹑蛋上,被刘氏四兄弟从孵化到成活,在从饲料开发到产蛋率,都作了重大创新。试想,拥有了饲料成本低、产蛋率高、孵化经济高效、雏鹌鹑成活率高这四把利刃,在鹌鹑市场上谁人能敌?

很快,各式人马揣着钞票来到了刘氏兄弟的农场。有购买鹌鹑蛋到市场销售的商家,也有购买雏鹌鹑以及鹌鹑饲料的专业户。他们不仅卖鹌鹑蛋赚钱,还要赚其他同行的钱。科技创新,为他们打开了致富的门,也为他们后来再创业积累了丰厚的资金。根据刘永行的回忆,在1989年时,他们当初投入的1000元本钱变成了1000万元现金。

我们一直强调“创新”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从刘氏兄弟的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并不一定非要是那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完全可以是脚踏实地的技术革新。刘氏兄弟选择鹌鹑养殖来创业,不是什么创新。他们的创新体现在对养殖的各个重要环节的技术革新。每一个创新,都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增加了一个砝码。

也许一谈到科技攻关或技术革新,会有一些朋友认为高深莫测,感觉那应该是专家级别的人做的事,没有强大专业背景的普通创业者难以企及。事实并不是那样,特别是在农村这片延续了数千年传统耕种养殖做法的土地上,加一点科学的思路和想法就有可能诞生出创新的种子。

刘氏兄弟靠创新,在旧的行业里找到了新门道,可以谓之“人有我新”。创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人无我有”。在湖南桑植县一个叫王国兴的农民,靠养殖甲鱼积攒的不少资产。2000年5月,他突然有一个破天荒的想法,要养娃娃鱼。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受国家二级保护。娃娃鱼不准在市场上非法买卖,黑市价格非常贵,在张家界一般都是2000元钱一斤,在北京等大城市则更是翻番。结果,在暴利的**下,张家界特有的娃娃鱼被非法捕捉贩运,濒临灭绝。王国兴想:既然孔雀、蛇等野生动物可以通过特种养殖进入市场,为什么养娃娃鱼不行。他的想法很对,特种养殖不失为一个保护珍稀动物的好办法,国家很欢迎这样的做法。于是,王国兴很顺利地获得湖南省牧水产局颁发的娃娃鱼驯养许可证(2005年获得了经营利用许可证)。

但娃娃鱼要怎么养呢?人工养殖娃娃鱼的孵化率非常低,仅为2%~5%。为了攻破娃娃鱼的繁育难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的研究机构以及湖南省的一些水产专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研究,结果却是无功而返。王国兴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有道理:模拟娃娃鱼的生存环境,即在深山中开山凿洞,放活水在洞中养娃娃鱼。

原来,在决定养娃娃鱼前,他就花了几年的时间下苦功,观察娃娃鱼产卵孵化幼苗的全过程,发现其过程全部都在阴暗潮湿的洞里。水质不仅要干净,而且还得是恒温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见光。有了这第一手资料后,王国兴心里就有底了。

为此,在2000年,王国兴雇人在深山里花一年的时间开凿了一个600米的山洞,用管道把洞外的泉水引到洞内,形成了活水养殖。他的方法成功了,娃娃鱼受精率是70%多,孵化率也是70%多,连科学院的院士也惊叹不已。

现在,在王国兴的山洞里,年产值是数亿。他不仅卖成年的娃娃鱼,还卖娃娃鱼苗,是全国闻名的娃娃鱼繁育养殖基地。同时,他还开了一家金鲵大酒店,把国家允许销售的娃娃鱼搬上了餐桌,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宾客前来品尝。

创新并不一定非要是那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完全可以是脚踏实地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