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存在着机会

有人在危险中看到机会,有人在机会中看到危险。

1999年8月,SOHO现代城的36名销售员被高薪集体挖走(这个人数占了销售队伍的70%)。知道消息后的第一个晚上,潘石屹一夜未眠,他在考虑是找媒体控诉还是打落牙齿和着血吞下。最后他选择的是打落牙齿和着血吞下,因为“家丑不可外扬”。

但在第二天晚上,潘石屹发现“家丑”已经有人打算帮他外扬了。他听说挖人的公司要找媒体来开新闻发布会,要宣布现代城已经不行了,总经理也要跑的消息。

这个消息显然比销售员被集体挖走更具有杀伤力。潘石屹不能再任由事件发展下去了,他决定主动出击,放手一搏。于是,潘石屹连夜写了一封信,题目叫做《现代城的四名销售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第二天,几家京城有影响力的媒体都以半个版广告的形式刊登了这封信。

挖人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讨论长时间占据各种报刊的显著位置,连中央电视台等很“牛”的媒体也纷纷跟进,掀起了一场媒体曝光的盛宴。就这样,现代城在一夜之间为大众所熟悉,不少打算置业的人开始对于现代城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对于潜在的消费者来说,现代城的人被挖走了,显然不如现代城本身的品质更为重要。结果,现代城当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的骄人业绩。

挖人事件是发生在现代城开发早期非常关键的一件事。说它关键不光是因为这件事差点断送了现代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媒体和公众把大量的注意力投向了现代城和潘石屹,使现代城在北京甚至全国房地产界成了著名楼盘,潘石屹也成了著名人物。可以说,没有挖人事件,就没有潘石屹现在的成功。

人之一生,无论你从商、从政还是帮人打工,都不可能总在波澜不惊中稳步前进。一切都在变化中,当事物发生变化时,必然导致各种危机的出现。如何面对危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于是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危机被很多人理解为贬义词,总觉得是大事不好。其实,危机的出现,只是表明事物发生变化了。在诸多变化和危机中,很多情况只是由于我们习惯于事物原来的状态,因为不适应新的情况而产生出的一种错觉。事物究竟向哪个方向转化?是有利还是不利?对谁有利,对谁不利?有利不利还要区分暂时与长久,有利不利也是可以转化的。如何把握变化,适应变化,利用变化,这才是每个人所要关注和重视的,任何消极的心理和态度都于事无补。

潘石屹对传统的中国哲学有一定研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类似的祸福观,在传统哲学中比比皆是。对于“危机”而言,当危险、危害出现的同时,也伴随机遇和机会的来临。任何事物只要发生变化,必然隐藏着新的机遇和机会。

经历过挖人事件的潘石屹,在后来处理类似的危机时更加得心应手了。次年开春,现代城又出现广受关注的氨气事件,这次社会舆论在一开始就完全站在了业主一边,情形对SOHO现代城和潘石屹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潘石屹果断地主动出击:一是向所有受害住户表示道歉并接受住户退房;二是支付住户所缴房款的双倍利息。但有的业主以房价已经升值为由不同意“无条件退房”。2000年8月,《北京晚报》首先刊登了“潘石屹向受损客户道歉”的文章。潘石屹在文章中首先对所有受损失的住户表示诚挚的歉意;其次,他表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有一个公正的裁决;最后,潘石屹向社会广泛征求消除氨气更有效的办法。此文一经面世,各媒体、电视台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城的氨气事件进行了报道,现代城第二次成为大规模报道的焦点。在通过媒体澄清事实并向受害业主道歉后,潘石屹紧接着又召开了有媒体参加的除氨设备公开招标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19家生产销售空气净化产品的厂家参与了这次招标会。安装了除氨设施以后,潘石屹又向安装了设备的家庭补偿耗电费。事情到此还没完,2001年4月21日,现代城又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前来领取新房钥匙的六号楼每位住户提出了绿色承诺,向他们颁发了一张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出具的每户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的证明。第二天,《北京青年报》刊登了配有这张照片的大篇幅报道《现代城首推绿色承诺》,其他多家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这场危机,历时一年多,最终以潘石屹得意的笑容而告收场。

潘石屹在北京房地产市场十几年的打拼,经历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光现代城从启动到入住,凡是能让项目死亡或名誉扫地的事,潘石屹几乎都遇见了:销售部门的集体跳槽、氨气事件、打人事件、拆墙事件……林林总总,不绝于耳。换了其他人,可能早已被逐出市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可潘石屹不仅能一一挺过来,还能在危机中迅速成长、壮大。

事事都会有变化,人人都会遇到危机。危机中有机会,谁明白这个道理,谁就取得了人生的主动权。恐慌、害怕、彷徨、忧虑、抱怨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新的机遇和机会来临的伪装。就像2008年房地产的低迷,如果应对得当,对于潘石屹来说或许又能成为一个机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所谓危机,就是危险加机会。智者在危险中看到机会,愚者在机会中看到危险。成败就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