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勇善借”的人

京沪穗房地产界的水很深,潘石屹这个没有多少背景的甘肃“乡下人”,靠什么在皇城里玩得风生水起?

——善借。潘石屹长袖善舞,就是一个“英勇善借”的主儿。以他在京城的成名之作万通新世界为例。在当时,香港利达行的主席邓智仁携巨资来到北京开拓房产代理销售业务,一眼就被潘石屹相中。邓智仁是香港房地产代理销售业的霸主,有着对于当时内地来说极为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手法。潘石屹在邓智仁来北京后不久就联系上了他。那个时候的潘石屹,对于从事房地产方面的履历无非是在海南炒过一阵子别墅而已,完全还是一个门外汉。任志强也就是“任大炮”曾经这样讥讽潘石屹:“那时小潘这个如今号称是房地产界大腕的人物还不知道地产业中的专业术语‘七通一平’是什么意思”。而那个时候的邓智仁,在传统销售观念顽固的北京房地产市场也苦于找不到一个施展“武艺”的平台。潘石屹这个蹩脚的房地产商人,发现了被褐怀玉的营销大腕邓智仁后,两人一拍即合。潘石屹就这样把他开发的第一个楼盘(万通新世界)的销售交给了邓智仁,邓智仁也开始了进军内地的第一单生意。

邓智仁果然没有让潘石屹失望,经过他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娴熟运作手法后,万通新世界写字楼卖到当时市价的三倍,而且项目还没有动工,销售便完成了近80%。销售的前几天平均每天有1亿元现金进账。

万通新世界是潘石屹的成名之作,也是邓智仁在北京的成名之作。普遍的评价是:万通新世界广场成为北京房地产界一个里程碑式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潘石屹确立了房地产新贵的身份,邓智仁第一次让京城房地产商认识到营销的魅力并打开了房地产销售代理市场。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

英勇善战不如英勇善借。汉高祖刘邦,出生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家。据日本学者司马辽太郎考证:刘邦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刘”姓,而“邦”在沛县方言里是哥哥的意思(有时也管姐姐叫“邦”)。而项羽,出身名门,勇冠三军。刘邦与项羽之间要是单独PK,项羽分分钟钟可以取刘邦的首级。但最终的结果是:刘邦登基成为皇帝,项羽自刎乌江畔。刘邦成功的诀窍就在于他善于借用他人之力,来成就自己之事。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得人之力者无敌于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于圣人也。”

北宋薛居正在《势胜学》中云:“缺者,人难改也。”意思是:天生的缺陷,仅靠自身的努力难以改变。人无完人,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本事,他也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完全不借助他人是不可能的事。借势能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不会借势就是不懂得成功之道。其实,成功并不是纯粹个人能力的比拼,而是借势水准高低的结果。借势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为己所用,补己不足。这就要求人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切莫刚愎自用、自高自大,承认自己的弱点并不可耻,否则,就会带来无尽的羞辱。

荀子在《劝学》中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说的“假”是一个通假字,和“狐假虎威”中的“假”一样,通“借”;他所说的“物”,指的是外物。荀子认为:善于借助外界力量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向谁借势?强者当然是一个不应放过的首选目标。与普通人相比,强者具有更加宽泛的资源可用以调动。有时普通人跑断了腿尚不得要领的事情,强者一个电话就可以帮你搞定。这是现实,不服气也没有办法。

向强者借势,你得先想清楚一个问题:别人凭什么借给你!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借予与帮助。你要借势,先要给借势者找一个借出的理由,要让对方觉得借势与你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最常见的借势是利益驱动。帮我做了某事,事成后你会得到某些好处。为了避免过于**裸,也可以称这事是别人托你办的,事后可以……这样,对方自然会很坦然地接受。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不能违背法律与道德。难度在于对方可能根本就看不上你所谓的回报。

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他先对淳于髡说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早晨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早晨,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回头再瞅一眼,这样我愿意付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于是就照着卖马人的话做了,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竟然涨了十倍。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替我前后周旋的人,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淳于髡说:“愿意听从您的吩咐。”于是,淳于髡进宫见齐王为苏代作了引荐,并趁机替苏代美言了几句。齐王果然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在这个故事里,苏代深知自己人卑言微,要想得到齐王的重视与赏识,就得先借助一个齐王信得过的人鼎力举荐。他看上了淳于髡,和淳于髡做了不光彩的交易,放在现代社会完全够得上行贿,行贿、受贿者都有悖于法律。因此,在今天,苏代之行为应当受到批判。

总的来说,**裸的利益交换受到很多制约。北宋薛居正在《势胜学》中提出了一个较为可取的借势法:“借于强,谀不可厌。”意思是:向强者借势,虽奉承却不可使其感到厌烦。

聪明的人都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势”绝不是只有强者才拥有的,弱者也有他的优势,这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谁都不可小看。成大事者必须要有这样的眼光,看不到这一点,就难免会出现大的差错。“势”不仅仅是表现在权力和地位上,它其实是多方面的。因此,任何有长处的地方,都是人们值得借鉴的,如此方能完善自己,使强者愈强,使弱者变强。

向弱者借势,《势胜学》中告诫人们:“借于弱,予不可吝。”意思是:向弱者借势,虽给予却不可吝啬。借势不单是“借”,还要给予才公平。给予对弱者来说,是雪中送炭,也是他们最需要的,对此若慷慨大度,回报便愈加显著。

人,力不如牛,行不及马,一个人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势,取长补短和借力使力,是迅速提高自己“战斗力”的捷径。当然,“借”,需要眼光与能力:你不仅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还要知道用什么方式借来别人的长处。

一个人的能量,不只是指他个人的能力,还包括他所能调动和借用的资源。如果你能调动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并找到一个支点,甚至能把地球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