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谈,先迎合对方心理

与人交谈,不要一开始就谈及意见不同的事,而须着重谈彼此意见相同的事。你们彼此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而你们唯一差别是方法上的不同,所以一开始你就要对方回答“是”,而千万不能让他说出“非”来,因为假若一开始双方就彼此不合,那他会存下反驳的成见,如此你就算再说上千言万语,而且是句句真实的,但是别人早已存下了不良的印象,再要使他改变过来是不大容易的。所以与人交谈,先得迎合对方的心理,使对方觉得这次交谈是商讨,而不是争辩。

道理何在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他开头用了“非”字,即使后来他知道这“非”字是错了,然而世上有几个人能接受认错?为了他的自尊,他所说的每句话,他都会坚持到底,所以我们要绝对避免,不使对方一开头就说“非”字。

一个善于讲话的人,他不仅要熟练掌握说话的技巧,同时还要揣摩听者的心理。在交谈中,先要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他们乐于接受你的想法,否则你一开始就引起反感,那只有失败。

在心理学的形态中,当一个人对某件事说出了“非”字,无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比他往常说其他字要来得紧张,他全身的组织——分泌腺、神经和肌肉——都掁作起来,形成一个抗拒的状态,整个神经组织都准备拒绝接受。反过来看,一个人说“是”的时候没有收缩作用发生,反而放开准备接受,所以在开头我们获得“是”的反应愈多,才能更易得到对方对我们最终的提议的注意。

要使别人说出“是”的反应,技巧很简单,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因为人们有一个错误的心理,以为必须与人意见相反,才显出自己的高贵和自尊。其实这是最笨的想法。一个性子急躁的人与一个内向守旧的人讨论一件事,不用三言两语,就可以使这位守旧的人发怒,但这样有何好处?

在学校里对学生,在家庭里对妻子儿女,在商场中对顾客,要是一开口就使人不快,那你得用神仙的智慧与忍耐才能使他们改变他们已经拿定的主意,所以千万不可凭一时私意触犯对方。

在这里我用我的一位朋友林君的事实举个例子。他是一家电器公司的推销员,这是他自己说的故事:在我推销的区域内有一家大工厂,我认为是我们未来的一位大主顾。我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用了许多口舌,最后总算得到了一小笔订货,即几个马达,假如能使他满意的话,可能会有大批的订货,这也是我最殷切期望的。

三个星期后,我去那家工厂看看反应。当我见到那位总工程师,他第一句话就说:“林先生,以后我不能再买你的马达了。”这使我大吃一惊,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们的马达太热,我的手都不敢放上去。”我知道和他争辩是没有好处的,这是我以往不知多少次失败得来的教训,因此我打算用的方法,使他开头就说“是”。我说:“黄先生,你的话不错,马达外围烫手是不好的,你所需要的是发热不超过全国电工协会规定的一台标准的马达,发热可以较室内温度高上72华氏度,你说对吗?”他说:“是的,但是马达四周烫手,都超过了规定的度数。”我不与他争辩,我仅仅问他:“当时工厂室内的温度是多少?”他说:“噢!大约是75华氏度。”“在一盆147华氏度的水中,手会不会被烫坏呢?”于是我又给他建议:“黄先生,你不可以把手放在马达上,你认为呢?”他于是承认说:“我想你的意见有道理。”我们又随便地闲谈了一会儿,他喊他的秘书来,约定在下月中要订我们35万元的货物。我从多少年的失败经验中才学到让别人说出“是对的”,反之与人争辩是无效的。

这种说服的方法,是2000年前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用的,现在这种“苏格拉底式的辩证法”就是想得到对方的“是”的反应,他问的问题都是得到反对者的同意,使对方不断地说“是”,无形中把对方的“非”的观念改变过来。

记着,我们今后要告诉人家错误的时候,就要应用苏格拉底的方法,使对方多说“是”,使人家对你没有反感。所以你要使别人同意你的意见,在交谈中应使对方时时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