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把握分寸

心理专家认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个限度,心理学上将这种限度称为“阈限”。当某种刺激过多过强,超过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低阈限时,人就会产生心理疲惫,形成沮丧、懊悔等负面情绪。这时,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如弹簧一样将压力反弹回去,而产生超限效应,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反抗的行为。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就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甚至把不相关的事情也牵扯出来唠叨,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产生反感、厌恶。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即便非要再次批评,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抓住不放”,厌烦心理、叛逆心理也会随之减弱。

同样,与亲朋好友、同事、同学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不免会开开玩笑,相互取乐。这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彼此能够沟通感情,加深了解。它能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人若生活得过分严肃,便会少了情趣,显得呆板。同时,你的呆板会减少你的亲和力,使他人不愿与你接近,所以精神要有张有弛才好。所谓精神的弛,就是要学会与人有说有笑,适时适度地说些风趣的话、说些诙谐的话。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开玩笑也要把握分寸,适度的玩笑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人生的乐事,如果玩笑开得太过分,就会伤了感情,甚至令彼此断绝往来。

有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李姐32岁了还未婚,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上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

这时,同事老王因此事想起一个笑话,便立刻说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买鞋,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这位老小姐是个近视眼,看到店老板光秃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立刻,她听到店老板叫道:‘混蛋!保险丝又断了!’”他话音刚落,大家便哄笑起来。事后大家竟再也没见到李姐戴眼镜,而且碰到老王时她再也不和他打招呼了。

其中的原因不说自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王看来,他只联想起一则关于近视眼的笑话。然而,李姐则可能认为:你笑我戴眼镜不要紧,竟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

所以,说笑话要先看看对哪些人说,再想想会不会引起别人的误会。像上面的笑话就严重地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这是老王始料不及的。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一个人说话,如果总是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就会让人不耐烦。关于这个问题,墨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天,墨子的弟子问他:“老师,人是说话多好还是说话少好呢?”墨子沉思片刻后说:“话不在多少,而在于恰当。田间的青蛙每天都叫个不停,但是人们都不予理睬;而雄鸡每天只是啼鸣两三声,人们就应声而起。”可见,语言作用的大小,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在平时生活中,与人交流或是做演讲的时候,要掌握好“火候”,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比如,在单位领导做报告的时候,开始你听得还挺有兴趣;但是当领导一再地反复强调那几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接着,如果领导还是在重复那几个问题,你就会产生反感,而且对领导的好感也开始消减,最后可能就讨厌这个领导了。

在演讲的时候,有的人喜欢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自我感觉良好,在浪费听众宝贵时间的同时,却只能提供给听众很有限的信息,让人厌烦;而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犹如一颗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波浪,让人意犹未尽。

说话滔滔不绝、不停唠叨的人,常常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不考虑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别人需要的,也经常不给他人说话的机会,所以很容易招人厌烦。记住,任何沟通,特别是指在诱发别人改变态度的说服和引导,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应当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切不可以自我为中心,毫不注意表达方式,当然更要注意把握好“度”,在别人不耐烦之前尽快结束你的演讲。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避免“超限效应”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