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普遍现象

自从进入2007年后,我国市场上便发生了多起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危机事件。

如果说三株口服液事件已经离我们远去,冠生园的沉陷让已经烟消云散。那么,进入新的时代,危机的发展给率增多,类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据有关部门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而且不但是中小企业,就是许多大企业也被危机这个恶魔所缠绕。当哇哈哈和达能之争牵动着人们的心时,三鹿毒奶门事件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国人既为企业的不负责任愤慨又为那些知名品牌一夜之间流星般陨落而痛心。人们不明白:中国企业这是怎么了?难道跨不去危机的门槛?

危机的时代特征

就像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内外因互为影响一样,企业危机的发生也和时代的发展环境分不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我们知道,在30年前的中国企业都是国家(或集体)所有,即便有危机发生也是上级处理,公众基本上不用费心。改革开放后,许多创业者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遇到挫折也在所难免,只不过,那时的民营私企都在萌芽中,不成气候,因此,即便发生危机影响面也不大。再加上媒体都是官办,政策也没有向他们倾斜,因此,公众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而今,时代不同了。许多的私企民营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当他们发生危机时,影响面大。再加上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一日千里,公众怎能不关注?

进入新的时代,我国企业需要从国内走向国外,从专业向多元过度。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错综复杂、变化莫测。在企业内部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等的影响,而企业外部由于政策法规、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等的变化,都可能引发企业危机。不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员工的矛盾引爆的危机,还是企业外部融资不力等因素引起,我们从中都能看到时代的特征。这一些,在中国企业处于萌芽时期是不会存在这些问题的。

在新的时代,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不仅具有新的特征,而且类型也越来越多。无数新的挑战出现在企业管理者面前。如果我们不审视过去十年中发生的企业危机,吸取教训,那么,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将会有更多的大企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集体遭遇滑铁卢。因此,企业危机管理和危机公关更是到了必须加强、改进的时刻。

危机的普遍性

危机管理之父Mitroff曾指出:"危机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再是今日社会异常的、罕见的、任意的或者外围的特征,危机根植于今日社会的经纬之中。”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冲击,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变数越来越多。危机并不是中国企业独有的现象,国外许多知名企业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危机。只不过有的企业被斩落马下,有的却如火中的凤凰起死回生。

进入2010年,新年伊始,知名企业丰田就爆发出“召回门”的危机。当初,电视上播出时许多人也大吃一惊。这样著名的世界级名牌还会有质量危机吗?可仔细想想,

外界环境千变万化,企业想做百年或者千年品牌,没有一点挫折也是不可能的。

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论是知名企业,还是无名企业,不可避免地总会发生产品、价格、人才、信息、财务、信誉等种种危机。只不过,有些类型的危机是特定企业所特有的,有的危机却困扰着很多企业。

当前企业经常面临的前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从危机影响的程度上来说,成熟的大规模的企业多爆发品牌类危机,另外,消费者对售后服务方面的投诉引发的危机。而对于中等规模的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多会发生因产品质量引发对企业品牌的伤害。大多数企业最常见的危机就是这个类型。这类危机是企业最难以处理得一种危机。企业的危机公关也需要在这种类型的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危机是内外因结合的产物

通常,导致企业危机的根源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危机外因是指经济萧条、政治动乱、自然灾害、传染病疫等外部因素影响对企业。其危害幅度广,危机根源比较直接,属企业不可控范畴。危机内因是因管理不善导致企业陷入经营窘况等,受人的主观能动影响。

之所以发生企业内部的危机和管理者、员工的能力和素质都有关系。特别是在我国的民营私企中,40岁以上的草根创业者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大有人在,这些因素也影响他们的境界提升和经营思路的拓展。再加上从业人员的能力较低,不懂得安全生产的程序法规等,这也是从内因上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

由于以上这些条件限制,他们在识别危机、处理危机时常常力不从心,也使得较小的危机会演变成影响较大的危机。

虽然,由外部因素引发的危机企业无法预防,但是,企业仍然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小危机给自身带来的伤害。

总之,不论外部还是内部原因引发的危机,哪种类型的危机都不可怕,重要的是:正确面对。把危机当成对自己的历练,分析引起危机的种种诱因,吸取处理危机的经验教训,在处理危机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