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郢城对阵

历史上的郢,有两个地方,一是指后来的武昌,二是指后来的钟祥。

元军元帅伯颜围攻的是后来的钟祥那个郢,离襄阳很近,是由襄阳往长江逼近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襄阳失守后,宋军在湖北与元军对抗最重要的军事要地。

这年秋天,汉江的涨水期刚过,元军选这个时候进军也是考虑到避开宋军水师的优势。

伯颜统领的各路人马会师于襄阳。

根据当时宋元军队对阵的态势,他从**宋朝的腹心地带的战略考虑,又把自己率领的这路人马,再分三路:

一路由一个叫翟招讨的汉族降将领兵,向荆南(今湖北江陵)进发;

一路由一个叫唆都的蒙古将领率一支军队进入淮水,与东征的博罗欢部队彼此呼应;

一路由伯颜亲自与阿术率领,水、步军由中道循汉水取郢州。

在临近郢州的时候,元军到达一条河边,当时正涨水,前面的将领在河边停了下来。

伯颜走上前问:“怎么回事?”

阵前将领武显说:“河水正在上涨,过不了河!”

伯颜看着正在上涨的河水说:“这么一条河在南方来说算什么,宋朝在南方的江山到处都是河流,他们就想仗着江河之险与我们对抗,如果现在就被这样的河拦阻了去路,我们还要打过长江去吗?”

当即派一位骑兵踏着河水向前,自己紧紧跟着,发现河水虽然表面流速不小,其实河床并不深,一下子带领部队渡过了这条浅河。

元军一到达河岸,立即欢呼,如打了一场胜仗一样。

伯颜当然也为自己这一次果断的指挥感到得意。

伯颜把部队驻扎在郢城郊外的盐山,距离郢州城约20里地。

郢州旧城位于汉水之东,依山而筑,以石建城,矢石皆不能近,无法强攻。

宋军又于汉水西筑新郢,两城间横铁绠,锁战舰,密植木椿于水中,阻断舟楫往来。

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张世杰率沿江九郡精锐驻守郢州,以水军扼江面,步军列阵于两岸,配以炮弩,使元军难以接近江岸。

为了摸清郢州宋军布防情况,伯颜命令随军监战的谒只里带领数骑骑兵沿江侦察,遇到宋的巡逻军,谒只里有一个部卒惊吓坠马,被宋军抓住,谒只里单骑挥戈冲入宋军,救出部卒,杀获宋军多人,匆忙逃走。

元军万户阿剌罕曾一度率军攻破新郢南门城堡,被张世杰力战击退。

伯颜本以为襄阳失守之后,宋军没有什么战斗力,没有想到在郢竟会遇到这么顽强的抵抗,见强攻不下,于是遣使招降,被张世杰断然拒绝。

张世杰为了刺探元军的实力,也不断派侦察兵到城外侦察元军动静。有一次深夜,一支侦察兵正在城外侦察敌情,被元军发现,抓住了一个侦察兵,元军正准备当场把他砍杀,正好碰到阿术巡防,他命令元军把那侦察兵松绑,好言宽慰,然后告诉那个人,现在宋朝大势已去,没必要为这样一个即将灭亡的朝廷卖命,要做个识时务的俊杰。

这个侦察兵本来是个粗人,因为他水性很好,才被选为侦察兵,他哪里管什么俊杰不俊杰,他只知道眼前这个人把自己放了,有救命之恩,而且看上去也不是那种凶神恶煞,为了保命,阿术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他告诉阿术:“宋军的全部精锐部队都集中驻守在郢城和新郢两座城内,如果你们只派水师去攻城而没有骑兵支援的话,那一定是失败的。你们要想攻下这郢城,应该从城外的黄家湾堡那边进攻,从那个地方的河口,将船拖入汉江边的藤湖,再向汉江下游进发,这样就可以让大部队真正靠近郢城,进行攻城,也就很容易了。”

阿术一听,非常高兴,当即跑去与伯颜商量。

伯颜觉得这个侦察兵为了保命,可能是胡言乱语一番,不值得信任,把吕文焕叫来,问是不是这样。

吕文焕在这一带驻守多年,对周边的情况当然了解,一听,就对伯颜说:“这个侦察兵说得对,我认为他的这个建议是一个好办法。而且现在如果我们硬攻的话,这郢州确是易守难攻,采取当年你们对襄阳那种围而不打的做法,现在肯定不行,要想主动攻城,从黄家湾堡取得突破,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伯颜:“既然吕先锋也这样认为,那我们就这样办!”

于是元军派出主力,准备以重兵攻下黄家湾堡。

伯颜一面在郢州城外大大方方地操练将士,围而不攻,以麻痹城内的张世杰;一面暗遣总管李庭、刘国杰攻拔黄家湾堡,继而遣兵修治平江堰,破竹为席铺地,拖船入湖,迂回进入汉江。

发现元军往黄家湾堡集中,张世杰感到上当了,命令副都统赵文义、范兴率领两千骑兵追击元兵。

当时元军伯颜、阿术只率近百骑殿后。

行至郢州东边的泉子湖,伯颜、阿术急忙回军迎击。

那元军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气势正旺,无不以一当十,正在激战之时,一个穿白衣的战将突然单骑冲入宋军之中,左冲右突,把宋军杀得一片混乱,赵文义一时惊慌,滚下马去,被元军抓住,宋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一下子被扰乱了阵脚,又看到主将被元军抓住,于是很快散逃开去。

原来突入宋军的白衣战将是元军中的一位骁将,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作百家奴。其实他也是出身于武官世家,从小练习武艺,属于艺高胆大的那种人。

只可惜,在当时的宋军中找不出一个这样勇猛的人。

所以,国家强,士气一定旺,如果主国者底气不足,那将士也一定是激发不出什么勇气来的。

伯颜看到赵文义满眼怒火,曾一度想下马劝降,被阿术拦住:“现在两军对阵,元帅不要心慈手软,此时劝降也没有意义,正是要给宋军下马威的时候,应将他斩于马前!”

伯颜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挥刀,将赵文义亲手斩杀。

这一场景,被远近的宋军看到,一个个都被震慑得不能言语,有些将士当即奔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宋军很快溃不成军。

元军自藤湖进入汉江之后,很快到达一个叫沙洋的地方,这是郢州城的外围防线,有宋军把守,守将叫王虎臣和王大用,这两个人官职虽然不算大,但很有胆气,对元军的大军围聚,一点也不害怕,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坚守阵地。

伯颜一路上都在考虑与宋军作战的策略,在他看来,宋朝的江山万里,要全面征服,尚需时日,需要保存有生力量,而且宋朝的朝野官将都对贾似道在朝中专权多怀不满,忽必烈的征战圣谕已经在宋军中产生影响,很多人都把元军的南征责任放到贾似道头上,因而,伯颜设想,如果能招降就尽可能招降,对于沙洋,他首先想到的也是先劝降。

元军对沙洋构成包围态势后,伯颜在宋军的俘虏中选了一个人,带着有忽必烈特赦文书的劝降信进到沙洋。

王虎臣和王大用连劝降信看都没有看,一听说是来劝降的,当场就把送信的俘虏杀死,把那信烧了,以示抗元的决心。

阿术建议伯颜派兵强攻沙洋,伯颜并不死心,把吕文焕叫来,在城外劝降。

王虎臣和王大用都知道吕文焕,伯颜让吕文焕出面劝降,其实是想向王虎臣和王大用传递一个信息,投降不会吃亏,可能还会获得比自己原来在宋军中更高的官位,但王虎臣和王大用不为所动,一听吕文焕在城下劝说,连搭理都不搭理,一点反应都没有。

吕文焕也只得知趣退了回去。

当时正是深秋天气,到了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伯颜觉得正是攻打沙洋的好时机,当即命炮手向沙洋城内发炮,以最猛烈的火炮攻城。

一时间,狂风吹着火焰,把沙洋城里的房屋都烧了起来。

沙洋守城的将士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搞了个措手不及,仓促应战。

由于当时还夹杂着北方吹来的沙尘,一时间烟焰漫天,宋军将士辨不清东西南北,连眼前的景物也看不清,元兵因为早有谋划,趁乱搭上攻城的云梯,登上城去,蜂拥入城。

王虎臣、王大用奋力指挥作战,但一片混乱,城里所有的人都搞不清状况,王虎臣和王大用终因力不从心,战败被俘。

沙洋被元军攻下后,伯颜把阿术、吕文焕等人找来商议进攻郢州的事。

吕文焕说:“郢州以石为城,城池坚固,而且张世杰这些年一直在湖北训练水兵,在郢州城内的布防非常严密,以我的意见,我们还不如将郢州与新郢城切割开来,先把新郢拿下,郢州就失去掎角之势,是围是攻,也就由我军占有主动了。”

阿术一听,心中乐了,这不就是当年自己先攻下樊城,再逼吕文焕交出襄阳战术的翻版吗?但他没有点破,笑着说:“吕先锋的这个建议可行,我们先想办法把郢州和新郢分割包围,郢州既然易守难攻,我们就围而不打,把主要精力用在新郢那边,只要新郢那边拿下了,郢州旧城也就指日可下了。”

伯颜:“新郢虽然在汉江的那边,与郢州隔江相望,但二城之间有那铁索浮桥,我们得先截断它,同时派驻水师在汉江江面布阵,把这两城实质隔开。”

吕文焕:“元帅此计甚妙。”

伯颜:“我在想,如果能让宋将以新郢城归顺我朝,也许郢州会仿效的,就可以保存我们南进的有生兵力,不知吕先锋与那新郢城的守将是否相识?”

吕文焕:“新郢城的守将边居宜我倒是认识,曾在李庭芝手下做过事,因为战功,当了都统制,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但性格耿直,不知是否听我劝说?”

伯颜:“先锋既然认识他,那你就试一试,或许他念旧情,听你之言,也未可知,而且宋朝诸将都知道我元朝大军已经全面南来,征服宋朝只是迟早的事,形势如此明确,他们不为自己着想,也应为自己的家人、亲人着想,或者率城来降也有可能。”

吕文焕:“元帅既信任在下,那我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劝他以城来归?”

吕文焕首先想说服王虎臣和王大用,然后让他们去劝降边居宜,因王虎臣身受重伤,无法行动,就把王大用带到新郢城下。

王大用开始一度犹豫,想以身殉国,但经吕文焕劝说,心有所动,因而表示愿意出面劝降边居宜。

吕文焕让人把王大用送到新郢城下,向城上的边居宜喊话,告诉他,大元朝的军队正水陆两路同时向整个宋朝疆域推进,叫他不要做无谓抵抗,一是给城里的将士和老百姓留条活路,也给自己和家人留条活路,只是任凭这王大用如何劝说,边居宜立在城头就是不做回应,既不说同意,也不命令守城将士向他射箭。

第一天,这样过去了,晚上伯颜了解劝降情况,听到是这么回事,伯颜说:“居然边居宜没有对劝降的王大用使用武力,那么说明,他还在思考,只是一时下不了决心,这样,明天还让王大用到那里去劝降。”

第二天,吕文焕果然再让人把王大用带到新郢城下,继续向边居宜劝降,这回,边居宜回话了,他说:“我要与吕参政说话,叫他过来亲自与我说话。”

吕参政就是吕文焕,因为吕文焕以襄阳降元后,忽必烈不仅封了他一个襄、汉大都督的实职,而且还加了一个参知政事的虚衔,这个很有意思,大凡宋朝降将降元后,忽必烈都会给那些立功的降将加封一个宋室朝廷高官同样职衔的虚衔给他们,比如某省左丞相,某省右丞相,或参知政事之类的官衔。

吕文焕确曾与边居宜是旧识,本想等王大用劝降后,他自己再出面让边居宜真心降元,可这边居宜两天来都没有做出什么反应,突然传话过来要自己前去说话,以为边居宜心动了,需要自己出面才愿意安心归降,为了表示诚意,使边居宜相信降元不会有什么不妥,吕文焕纵身跃马,单骑来到新郢城门之下。

这时,只听得一声炮响,城门大开,吕文焕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那城里的守城将士万箭齐发,向他射来,吕文焕知道自己中计,策马回奔,谁知那马竟然中箭倒地,吕文焕自己也随着马翻倒在地上。

城里飞奔出几个健将,各挟长钩来钩这吕文焕,钩到了他的战衣,正要拖进城去,正在军中督阵的阿术速命一队骑兵前往救援,在宋兵差一点把吕文焕拖进城门的一瞬间,几个元兵把吕文焕救回,然后换了一匹马,让吕文焕逃出一条命来。

宋军见吕文焕被人救走,立即关闭城门。

这个时候,伯颜才清醒过来,知道这位新郢城的都统边居宜是不能被劝降的,于是改变策略,一方面让大军加紧攻打新郢城,一边让那些弓箭手把劝降书射进城去,劝说城里的中下层将士归降,承诺,只要归降元朝,不仅不会追究抗元的罪责,还可以通过立功加官进爵,要求他们不要误判情势,负隅顽抗。

边居宜亲自在一线作战,战争非常激烈,伯颜一看,感到压力很大,于是从别处再调来许多元军增援,对新郢城展开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看到不断增援的元军越来越多,城内的有些守将开始动摇了,总制黄顺和副将任宁等竟然援着绳缒逃往城外,准备降元,有些守城将士也跟着仿效,这样一来,守城将士军心动摇,边居宜气得肝胆俱裂,他亲自打开一处城门,把那些乘缒外逃的将士一个个斩杀在城边,这才稍稍稳住了城里的士气。

吕文焕率军加大了对城内的进攻,边居宜见到吕文焕的身影就气不打一处来,命令火箭手专门盯着吕文焕射去,吕文焕只得躲闪,并一时被击退。

这仗打得实在激烈,边居宜也累了,找了个地方稍事休息,喝了一口水。还没有喘过气来的时候,突然听到城里一片混乱,战马嘶鸣,人声哭喊,乱成一团,边居宜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见元兵已大批大批进到城内,守城将士逃的逃,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边居宜知道败局已定,拔剑自刎,可是,由于心急,那剑割偏了,没有割中喉管,虽然颈脖处热血飞溅,但没有死成。

这个时候,他看到不远处有民房着火,纵身跳入火中,有那守城的将士看到这一幕,也跟着跳入火中殉国,这一行为竟然引起了连锁效应,那些不愿投降的城内将士见元兵逼近,也都一个一个跳入火海之中。

伯颜看到这场景,非常震惊,叹惜道:“宋朝有这么忠诚的边城将士,可那朝堂上的贾似道和谢太皇太后却无法发挥他们的作用,真是可惜了。”

边居宜的殉国让伯颜也受感动,觉得他忠勇可嘉,他命人将他的尸首找到,择地安葬,以示尊崇。

攻新郢的战斗结束了,对那因战败被俘的王虎臣和王大用等人,伯颜认为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命人将其处死。

新郢城被攻下之后,伯颜心情大好,自己率兵驻守蔡店,命各地将领前来相议,讨论下一步攻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