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回 欢聚一堂的辰州府官员们

吃了早饭,满朝荐准备带着夫人到村子周围走走。满朝荐两口子在众兄弟姐妹和几个近亲簇拥下刚刚走到村口的冬水田田埂上,看到驿站方向有人来了,一大群,于是停下脚步等候客人。不多时,客人已经来到冬水田边。满朝荐虽然不认得来人,但是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地方官。满朝荐迎上去打招呼:

“各位前辈好呀,晚生满朝荐有礼了!”

官员们把满朝荐打量一番,其中一位问:“刚才这位小哥说什么?莫非你就是满丞相?”

“是啊,请问各位是……”

“啊哟哟,闹笑话了,满丞相你这打扮,怎么不叫我们这些下官闹笑话呢?满丞相呀,我等听说你回来了,怎么不来拜见你呢?但是昨天赶不来,今天来不算迟到吧?”

“哪里哪里,各位前辈劳驾,快快去寒舍小酌,请……”于是满朝荐带着大家走回自家堂屋,数十位官员把堂屋里四张桌子都坐满了。满三叔带着几位侄女一阵忙乎,糖果瓜子花生都摆了整齐。满三叔看着这些官员中有一部分人有些眼熟,问:

“各位好像是从龙标那边过来的?”

“对呀,我们几个,是卢阳县的,他们是晃州的,这几位是龙标县的,他们是安江巡检司的,那几位是渠阳镇的,他们几位是朗溪县的,还有他们罗蒙县的,这几位莳竹县的。我们是三天前得到消息,说满丞相回老家来了,于是我们派人互相联络,昨天一同赶到上面五十里的一个小镇,今天凌晨三更时赶路,所以这时候才赶到。”

大家正说话,冬水田那边又来人了,满朝荐忙出外迎接,原来又来了一大伙人,据来人自己介绍,来人有招谕县的,有永顺军民宣慰使司的,有龙山土司的,有保靖军民宣慰使司长官司、五寨长官司及竿子坪长官司的,有渭阳县的县府官员和凤凰营、镇竿守备等官员。

堂屋已经挤得满满的,满三叔只得安排这一拨人在自己家的堂屋里坐了,也摆了满满的四大桌。很快,酒菜摆上,大家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议论一些问题。官员们喜欢议论的是历史人文方面的问题。官员们谈到辰州府的古代历史文化,谈到战国时代的三闾大夫屈原,谈到历史上文人墨客在辰阳县境内留下的题咏,谈到辰州府境内各地占统领地位的大姓之间的争斗,谈到最近两三年间各大姓走向和睦相处的情况。

满三叔的堂屋跟满老大的堂屋相邻,所以两个堂屋的官员们说话都可以听到。此时大家听到一个人大声说话,官员们听出是辰阳县知县曹行健的声音,因为曹行健是辰州府官员中有名的大嗓门,只听到曹大嗓门说:

“要说到过我们辰州府的大人物,三闾大夫屈夫子算大人物了吧?当年屈夫子被流放溆浦,是不是从这三塘驿附近转道往溆浦的?”

“曹知县所言应该有可能。但是,根据屈夫子的《涉江》,我们可以知道,屈夫子进入溆浦应该是乘船走水路。《涉江》有诗云:‘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这不是说明屈夫子入溆浦是走的水路吗?”辰州府同知张大人说。

曹知县不服地说:“同知大人,我跟你说,屈夫子入溆浦,在辰州府以下的平缓水道,一定是乘船走水路。但是到了辰州府以上地段,屈夫子是不是还是乘船呢?下官以为值得分析。我们都知道,辰州以上十八滩,行水路不但很困难,而且多凶险。无论是辰州府的地方官还是老百姓,都不可能拿屈夫子的生命当儿戏,他们是不能让屈夫子走水路的。再说,屈夫子《涉江》也没有诗句证明屈夫子是走水路。‘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说明行船遇到阻滞,无法再走水路。‘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枉渚在什么地方?不就在我们辰州府附近吗?早上从枉渚出发,傍晚就赶到了辰阳,如果不是乘马车,能够赶到吗?所以,屈夫子从辰州府人溆浦,一定走的驿道。也就是说,屈夫子当年就是乘着马车从三塘驿附近转道进入溆浦的。”

“曹知县说得有道理,有道理啊。”许多官员们一同附议。忽然辰州太守王玺大声说:

“要说我们的辰州府,也颇有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不少迁客骚人在我们的辰州府境内留下诗篇。当年王龙标谪贬到我们龙标县,他那一首《送吴十九往沅陵》不是在辰阳县境内写下来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唯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请问王大人,不知道这里的‘溪口’是辰溪的溪口还是三塘驿附近的溪口?”一位龙标县的官员提出疑问。

“依老夫看来,应该是三塘驿附近的溪口。王龙标当年谪贬龙标县,一定从这三塘驿经过,诗歌里面不是有‘驿路’一词吗?所以经过三塘驿的溪口,应该是无疑的了。”王大人说。

“有道理!有道理!‘溪口’,‘驿路’,两个词把诗歌写作的地点点出,王龙标真不愧为‘七绝圣手’呀。”官员们纷纷表示赞同。

“各位官员们,你们知道当年王龙标是从哪里走到三塘驿的吗?”

“不是从辰州府沿着驿道走到三塘驿的吗?”

一位武溪县的官员说:“你们应该还记得吧,当年王龙标跟袁县丞、田太守、泸溪司马太守等官员在武陵聚会,接着就被泸溪司马太守等官员接到泸溪县。在泸溪县,王龙标有《留别司马太守》:‘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同时,还在泸溪县作了著名的《箜篌引》,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思想。王龙标在泸溪住了几天,司马太守一定要亲自送王龙标至龙标,临行,王龙标口占了一首《泸溪别人》表达对官员们的谢意,诗曰:‘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王龙标从泸溪出发,经过辰溪,有同行的吴十九往沅陵,王龙标用一首《送吴十九往沅陵》作为留别:‘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王龙标到了三塘驿,看到驿站稀稀落落的几栋小房子,忽然悲从中来,一首颇含愁绪的《途中作》被他唱出,歌曰:‘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王龙标在我们辰州府留下的诗篇不少呀。”

“当年诗仙李太白正好被流放到夜郎国,他很想念王龙标,有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表达了他的思念,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你们知道唐代大诗人杜子美有个朋友叫着王十五吗?杜子美有《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一诗留别,诗曰:‘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你们说,诗中的‘黔阳’究竟是那个地方?”

“据老夫分析,那个王十五就是我们辰州府的人,关键是那个‘黔阳’,古代有‘黔中郡’,‘黔阳’,黔中郡之阳,不是我们辰州府是哪里?”

“分析得很有道理呀,王十五就是我们辰州府的人,没错!”

“各位还记得宋朝安福的泸溪真逸王庭珪吗?也就是泸溪老人,因写诗获罪,谪贬辰州,住在我们泸溪。他在辰州府过元宵节,写了一首《辰州上元》,诗曰:‘留滞远湘浦,飘如云水僧。来为万里客,又看一年灯。翠幰褰珠箔,高楼俯玉绳。鳌山今夜月,应上最高层。’他的诗文著述甚丰,有《泸溪文集》五十卷,《论语讲义》五卷、《易解》三十卷、《语录》五卷、《沧海遗珠》二卷,还有《泸词》《风亭禄》等巨著。他也是我们辰州府古代著名的学者了。”

“要说我们辰州府当地人,本朝嘉靖年间的进士唐子充也是朝廷的大材。唐子充曾追随王守仁学习‘致良知’学说,后入仕途,先后做过海宁知县及广东御使。因弹劾严嵩而名闻天下。他在任其间,多次上疏抗言时政,得不到皇帝赏识,于是辞官回家。他那首《马伏波祠》表达了他的情怀,诗曰:‘千古英雄绝可怜,云台无用说蝉联。苍藤古木撑晴日,短牖残楹锁暮烟。万里音书严画虎,满天风雪阻飞鸢。而今矍铄翁何在,独立秋坛一怅然。’当时,内有歼相严嵩把持朝政,外有义军举旗造反,整个大明天下局势不稳,乱象初呈。这个时候,唐子充是多么希望能有马援这样的忠诚勇敢的人物出现啊。于是写下了这首吊古伤今之作。”

“要说我们辰州府当今的名人,除了满丞相,我们的张士升进士也很出色。曾经做过新喻知县、户科给事中等官。我们的张进士跟满丞相也是一类人,为人为官,均刚直不阿,敢于弹劾权贵,声名很大。也颇能文,著有《奇响斋文集》。他的那首《龙兴寺》大家也许还记得?”

“兀坐忽不适,来寻禅悦群。断桥初过雨,高树欲留云。灯火连僧屋,梅花压古坟。然清馨发,相对老迦文。”几位官员同时大声背诵。

“还有这位,我们的唐师爷,把你陪同太守大人游二酉山,访小酉洞写下的几首诗背一背,让官员们也开开眼界?”

“九官我……”唐九官看着王太守有些犹豫。

“唐师爷呀,不要犹豫,就把你劝谏老夫那一首背背?”于是唐九官把那首《游小酉洞柬王太守》背诵道:“闲寻酉室到云窝,未见藏书见薜萝。深谷尚余三代俗,白云遥忆穆王歌。泉飞绝壁人踪少,林翳重风鸟语多。着作使君饶异况,胸藏二酉兴婆娑。”

“好呀!好!唐师爷真乃大手笔也!”官员们一齐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