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第二步:优化认知习惯2

二、知识来源于朋友

那天我跟一个我授课的学生一起回家,我搭他的车,在课上他非常谦逊,也特别有**,总是不断询问我各种关于创业创新的问题。一起坐车回家,其间我随口谈起了我儿子最近老在咳嗽,偶尔还会哮喘,非常头疼。

学生在路上就开始跟我传授,到底应该怎么去治疗咳嗽。他竟然是中医世家的子弟,也是国内一支传统中医大师的嫡传弟子,家中几乎从不去医院看病,自己基本上都能够解决。

他跟我讲孩子的病,一个问题出在消化积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外感风寒。其实,大多数孩子的咳嗽就在于这两个问题。你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般常见病都没有了。他劝阻我买药,并传授我怎么去做山楂酪,安全又有效,解决孩子的积食问题,另外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出汗的时候受寒,那样就特别容易感冒。在这一路下来,感觉自己对孩子长期咳嗽的焦虑一下就没有了,如果我不与其同行,不在路上分享我最近的焦虑,我可能也得不到这些知识,而我们只存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你身边就有这样优秀的朋友,他们掌握着你不了解的知识,当你和你的朋友们进行交流,让他们分享他们自己最擅长的一个点时,你收获的知识就在成倍地增加,朋友们的知识能够帮助你突破认知的边界和惯性。

后来我又让这个朋友在我们的社群里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养生学问,包括职业人特别容易犯的痛风怎么解决,慢性咽炎怎么解决,焦虑抑郁症怎么解决,等等。有一个同学在群里问,最近处在焦虑近抑郁的阶段怎么办?这位朋友说对于焦虑抑郁症也不要慌张,这是因为肺、脾胃出了问题,过度思虑引起,有方法调节就好,他给出四个方法:1.运动调整(双手空抓);

2.强迫自己笑(调动阳气);

3.怒生(释压);

4.调养(揉丹田,春阳气升灸关元,晚不灸冬不灸)。

讲完,群里很多人都说我们都有一定程度焦虑,现在听完觉得有解决方法了。

另外一个男讲师问,总是喉间有痰,有慢性咽炎能治吗?朋友说慢性咽炎治疗方法:

1.声音按摩,不舒服时做喉间吞吐声,如俄语发喉间颤音;2.揪痧,揪喉间位。咽炎是因为喉位置气血不通,经络淤堵,所以自行刮痧,让淤堵通畅;

3.用青橄榄泡冰糖含服,可润喉润肺;4.鹰爪掐咽喉两侧,手抓喉结放松抖。

你看这就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这样一次搭车,通过我把朋友的优势进一步放大,把他的知识传递给了更多需要的人,现在,大家都把这个朋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个宝。

三、知识来源于书籍

我很喜欢看书,书籍对我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应该说影响是最持久的。不过,同样喜欢看书的人,每个人通过书籍获取知识的价值却各有不同。

很多人看书都是看信息。看完之后,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收获。所以他们并不知道里面的道理,也没有形成自己看世界的态度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其实,当知识能够沉淀在你脑中或者沉淀在你的心里,并且能够产生一些好的价值,这才叫获取知识。所以,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读书方法。

读书读三遍。

第一遍叫略读,翻翻目录,快速过一遍书的内容,了解整个书的框架,里面有可能有哪些是过去我不了解的,对我的吸引力会有多大。

第二遍开始精读,在精读的时候,习惯拿笔在书上进行标识,比较好的段落在书上画出来,如果觉得未来可能用得上的,就在旁边加上注释,在哪里,怎么用,或者这个段落让我产生了哪些启发和联想,就在边上做上批注。这些地方往往就会形成你的思考和判断。第一遍读书讲的是知,第二遍就是识。我们读书就是有一个从知到识的一个过程。

有时候为了巩固知识对自己产生的启发,我还会做对这本书的第三遍解读,就是写一篇读书笔记,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它跟之前阅读过的书籍相比带来的新知是什么?给我的启发是什么?在未来哪些领域这样的新知是可以运用到的。所以,我发现自己读书那个“识”

的部分都变成了内在一个独特的能力,就是把书中内容工具化、模型化,通过整合优化之后再传递出来,带给他人以帮助。

我的朋友樊登也爱读书,但他特别厉害的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了商业,每周读一本书,然后把他对书的看法和见解说给读者听。他读书主要选择三类书籍:家庭、亲子和经营,这三类几乎每个家庭都需要。我认真听过他的读书节目,做得特别好的点在于共情,樊登总是能把书中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特别朴素的道理,或者,用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表达出来,让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

樊登说,读书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所以选择读给大家听的书一定是解决大家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棘手的一个问题,比如点击率最高的《正面管教》就是告诉大家如何与孩子沟通;《亲密关系》就是解决夫妻之间如何相处;《非暴力沟通》就是怎么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共情和解决问题成为“樊登读书”为什么那么受欢迎的“秘密”。

樊登把他的知识传递给了其他人,而其他人如果没有思考和运用,就可能纯粹是堆积信息,还会丧失自己读书的乐趣和思考。一旦听完之后还会反过来再去书中求真,还能将对自己最有启发的部分用于生活,那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

大部分的书籍翻完就可以了,因为里面没有新知,对你来说可能就是起到信息获取的作用,类似于大数据的功能。但是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书是可以给到你精神和行动层面的启发、促进,你需要对这部分做一个筛选。多读几遍、反复读、写读书笔记,在以后的文章或者演讲中反复引用。这样,书籍中的内容已经变成了你自己的内容,别人的输出成为你的输入,消化之后,真正成为你自己的知与识,形成你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主张,让你对事物有更全面的看法和认知,也会让你的选择更果断。

我想这才是书籍对我们最大的意义!

四、知识来源于实践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知识来源于实践。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根本上不是来自外在,无论朋友、家人,还是书籍,都是外在的输入,而最重要的还在于你自己做出来、走出来、感受出来,就像那句古话“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我曾经举过两个我自己的例子,刚毕业想去联想,就把我在实习中发表的文章发给联想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很幸运,不久就收到她的邀约,在沟通中她问我大多是实践的问题,比如这些文章都是你独立完成的吗?这篇文章当时你经历了什么?你觉得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作为一个实习生为什么能发表这么多文章,怎么获得实习单位的信任?怎么处理挫折?这些问题背后都是实践,你没有经历过,根本就回答不了。因为这样的一个面试过程,我成功地进入了我想进入的公司。

在离开世界500强加入一家正在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蛰伏期,这种蛰伏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因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野蛮生长起来的,他们的创始人很多都是家族创业,没有上过高等学校,没有理论和系统,大多是靠在江湖中摸爬滚打活出来的,他们尊重人才和经验,非常渴求知识,但真正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从上至下只相信一个道理“你去干干试试,看你的结果行不行”。

所以,在进入这个公司的初期,我提了很多方案,大家都说好,慢慢熟了以后,大家开始说听不懂,再熟一些,他们直接跟你讲:玲伟,不要再说了,你得自己去做啊,别老跟人家说怎么干,你干给大家看看。过去在500强,分工和职责非常明确,做到一定位置,连方案和 PPT都不用自己做了,只要做一些决策,见一些重要的角色,给出指导就可以了。可是到了民营企业做高管,你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打出来的江山”,对于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一样,你说理论、道理,说得再好都没有令人信服的业务业绩来得有用。

所以,在完成这样的认知之后,我开始走到店里,像一个真正的销售员来面对客户,了解产品到底好在哪儿。走进制造工厂,看看一件衣服究竟需要几个工序完成,服装剪裁的专业化到底体现在哪里。

当时我在企业中负责战略,很多人说听不懂,后来经过不断地交流,我才知道“听不懂”的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做”,大家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自己能够做战略的能力和方法,所以,不是丢给大家一个战略模板、参考案例和一个上报的规划流程就可以了,而是让大家自己会做战略,并且相信战略。怎么完成这个转变呢?带着他们一起做战略,和他们一起跑市场分析用户、一起开会研究数据、一起以渠道的角色换位看看哪些品类的衣服可能成为爆品,等等,最后这才帮助一个一个业务模块把他们的战略做出来。

自己创业之后,知识来于实干的感受更深了,我甚至把“干法”作为我做公司的最核心的理念:

创业是干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让创业者在一起赛马才是最好的助力;让用户决定产品的方向,让创业者决定自己的路。

所以我的企业核心产品就叫作“创业加速八布法”,帮助大家解决干法而不是学法,帮大家看见改变而不是贩卖焦虑。这些都来自对实践的深刻理解。

我记得有一年作为前员工代表回到联想交流,老领导、联想集团CEO元庆问我这几年最大的启发是什么?我回答说,很多事情不再依赖于经验和知识,我们过去的固有思维模式反而会框住我们对外部的理解和认知,只有勇于去实践,和用户、市场在一起,才真正能够有真知和答案。

比如我要做加速器这样一件从来没有人做过且做成功的事情,如果在大公司会怎么做?通常会告诉我们先去研究外部的成功经验或者标杆,先研究,想清楚了再做。那么从立项,到研究、学习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然后剩下半年和各个部门协调关系,统一认知和行动,先做个试点项目,估计又是半年。这一年时间,我们只做了一轮加速营,其实仍然在我们的固有思维里做事,结果一定不会理想。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事情做不成,于是很可能就选择放弃试点了。

而今天我做加速器,我一开始并没有想清楚,在3分清楚的时候就开始干,一开始也是和其他人干的类似,找大咖,做课程,干的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在哪里。到底什么叫加速?课程就是加速吗?我们没有自己的产品,社群运营经验不足,创业者时间成本最重要,我们要求他们上课,却没有让他们在有限时间里看到改变。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马上启动了第二次加速营,对上面的问题进行了迭代,同时继续观察学员的反馈,让学员参与到我们的迭代中来,这时候我们开始有了产品的初步雏形,发现筛选比助力更重要,发现项目数据公示化会促进他们的行动,发现对早期项目加速和基金配套起来才有可能创造收益……我们对加速器的认知已经有6分了。

这一年我们做了第三期,继续对上面的问题进行验证和迭代,并且发布了我们的加速产品和加速理念,提出了我们对一个加速器的理解和定义,在这个行业中因为实践和加速的成果,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成为行业的标杆。这,就是实践的力量,按照以往的惯性一年做一期,思考了很多,以为自己想明白了,其实结果依旧还是3分。而一年做三期,在迭代中寻找答案,你就可能从3分到6分,甚至9分。

划重点:

知识要分成“知”与“识”,知是知道,识是识别和区分。知识不仅仅从课本获取,也可以从家人、朋友、实践中获得。无论从哪个方面获取的知识,都可以带给我们勇气和力量,带给我们充实和宁静。

本章节的工具:

尝试精读一本好书,完成一次从“知”到“识”的升级过程:第一步:快速读完一本书,能够给人介绍这本书大致是讲什么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第二步:精读这本书,认真阅读每一章节,对好句画上横线,在有想法的地方可以直接做上注解。

第三步:在精读完一遍之后,在3天内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里面至少包含3个来自你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定一个时间,给你的朋友或者团队做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分享,让知识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朋友圈的质量决定了你的认知天花板我和一些创业者聊天时,经常会提到朋友圈,在智能化时代,朋友圈渐渐演化成一种广义的社群关系或者连接关系,而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线上朋友圈的质量大大拓展了过去你直接面谈的朋友,以往有这样一句话:一流的朋友跟人谈理想,二流的朋友与你谈事业,三流的朋友喜欢谈事情,四流的朋友总是谈论是非。你的朋友圈很杂,有些人你也许从未谋面,但是通过他的朋友圈,你可以发现他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值得尊重或深交,这样的人越多,朋友圈的价值越大。

而对于线上的朋友圈是否有质量,一个人是否能够受到朋友的尊重,我感觉里面有四个层次,依次往上是:能力、思想、价值观、格局,如果你的朋友圈里能够四者兼具的,你一定要把他们做特殊的备注,多看他们的输出,他们往往成为你做人做事的标杆,争取有机会面对面学习和交流;而如果你的朋友圈里你评价这四个层次一个都没有,那么你可以对朋友圈做一次梳理和删减。

企业家的层次

不同的朋友所谈论的重点完全不同,但是每个人如果能多一些有格局有高度的朋友,对你的见识和格局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无论线上线下,你的朋友圈质量就是你的社交质量。

你每天在关注什么样的人,与他们进行过怎样的交谈,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哪些信息,是否会对你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能不能帮你打破你的认知局限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线上朋友圈,见面不多,但是英雄相惜,知思想知主张。

我的朋友圈大体有这样五类人,他们帮助我构建了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大量的认知。

一、与工作相关的创投圈的朋友

由于工作的性质,我需要和大量年轻的创业者打交道。创业者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与创业相关的内容,比如相关项目应用的信息,对于创格局

价值观

思想

能力

业发展的看法,以及团队新闻等。通过他们的朋友圈我可以了解到创业者的状态,他们的观点和价值观,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们最近在关注什么人什么事,他们喜欢转发哪类文章,他们的眼界和边界在哪里,他们的企业是否仍然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个能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识人、识项目,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心理状态。有些项目的创始人突然关闭朋友圈的开放度,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消息发出,那有可能就是他或者他的企业出了问题,这也会帮助我们快速对项目进行投后跟进和交流。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会经常和加速过的创业者建立沙龙,听创业者在社群里或者线下分享他们最优秀的创业技能,或者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最惨痛的坑,这样实干出来的事例对大家的帮助非常之大,有时候远超过知名导师、顾问带给彼此的冲击。

在创业者分享的信息中也会分出高下来,有些创业者他们分享的信息既有年代感,又有先锋感,对于我们固有的思维惯性是极好的突破。有些人每每转发都会写出自己转发的理由写出自己的观点,有些就仅是转发而已。相比之下,前者更有价值。

除了创业者,大量的就是投资人。投资人大多分享的是他们投资项目的信息,或者投了谁,或者已投资的谁融资上市等信息。投资人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报喜不报忧,信息偏多。少数投资人会自己原创文章,或者通过演讲来分享他们的投资理念,和对行业趋势的看法。这里面其实也会有高下,有一些在专业度上非常强,经常能够给出专业领域的分析报告。有一些对于他关注的文章或者现象有一些想法,就会写出来。这里面大多还是体现出他们的能力,只有少数是能够产生思想,体现和他人不一样的格局。这里面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经纬资本、洪泰资本的创始人,他们的分享就有这样的特点,不致力于在报道和宣传一个基金如何,更多地是在思考当下、思考产业趋势、思考常识、思考未来。

所以渐渐地,这些人的朋友圈你就会格外留意,转发的内容也相应多一些。

二、与未来相关的技术创新者和思考者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不少科技管理人,他们也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我很喜欢看这类人的朋友圈,他们发的内容相对比较少,但是非常严谨、未来感很强,总是能够最快捕捉到前沿的科技哨声。

因为未来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做商业的科技化升级,以及科技的商业化、场景化发展,是否有核心技术,如何判断核心技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当下的发展状况就变得非常重要。

所以,一方面看他们的朋友圈都在关注什么;另一方面,有疑问积极向他们求解,寻求他们的帮助。

比如有一天看到群里一个朋友发出一条信息“技术没有价值观,技术应用不能没有价值观”,我突然对技术有没有价值观,产生了好奇,于是立刻请教了三位技术界的朋友:地平线创始人、 Al领域的专家余凯回答:科学是没有价值观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应该有价值观。比如空气动力学是科学,导弹是技术,是空气动力学的应用,就有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价值的孰轻孰重,善恶就是价值的取舍和排序。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回答:技术是一种无取向性的手段,而技术应用主要评价使用技术的人,所以技术应用有价值观,原因是这些人会把技术用在不同的场合而后领域。对于Al来说,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强Al阶段,没有人可以保证他一定能产生意识或者不产生意识。

搜狗的创始人王小川回答: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自然就有了对意义的追求,技术被人选择,所以技术一定会体现出价值观。

一个话题,不同的人给你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你会因此而产生更深度的思考和理解。

和科技类的朋友进行交流,你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样的朋友尤其强调与谁沟通、沟通的效率和沟通的质量,所以当你跟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你要提出你的观点,同时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当形成平等的互动和交流时,你们的沟通才会在一个维度上往深入去走,否则下次再请教估计就没人理睬了。

三、那些你可以称之为导师的朋友如果你的朋友圈全是一流的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那么你自己也一定身处这个行列,也如他们一样优秀。大多数人不在这个金字塔的顶端,所以,你的朋友圈里如果能有几个你能列为导师级的人物,那就会对你产生不一样的收获。

什么是导师,就是我在前面说到的,他的能力、思想、价值观和格局都能够给到你启发和拉升,帮助你更开阔地认识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人性、更有效地发展行动。能够成为导师的人,往往自己就是一个实践主义者或者深度思考者。

在我的朋友圈里非常有幸能有一些这样的导师,企业家如俞敏洪、张一鸣等人,还有投资人和学者。他们的朋友圈关心着国计民生,思考着经济和科技大势,他们志向高远而心怀天下,拥有着广博的世界观和人类观,他们对当下的社会现象非常敏感,或者说他们就是他们所在行业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他们发出的企业信息也往往是这个时代做企业的人值得学习的榜样。比如洪哥在疫情下坚持写了60篇疫情日记,既记录了这个特殊的时代下特殊的事件,又呈现了他作为企业家对于事件的思考和期望。如果说勤奋是一种能力的话,那么洪哥在思想、价值观和格局上都是一个标杆。

而一鸣一直是朋友圈的深度潜水者,看到他的内容大多不是通过他自己发出的,而是通过别人发出他的信息,最近他在字节跳动8周年写给全员的一封信就让人看到一个卓越的全球企业家的样子,其中他的思考“什么是科技?什么是科技公司?为什么科技公司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把公司当作一个产品?公司这个产品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始终创业的重要标志?”这些不仅是他和他的企业未来要专注的领域,也是我们在格局层次值得学习的内容。

柳传志柳总一直是我的老领导,也是很多企业家的偶像,在我的朋友圈有大量以前联想的同事,所以总是看到柳总的各种信息,比如关于何为真朋友,柳总这样定义:永不相欺、永远赤诚相待、肝胆相照,敢于把后背让给他。有些惺惺相惜、心生仰慕,没有时间相聚,但心却是相通的,虽然是隐形朋友,也同样是真朋友。

四、和孩子相关的爸爸妈妈们

我特别关心孩子教育的问题,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如何和他们相处是每个妈妈都关注的问题。所以孩子妈妈们所发的朋友圈,我经常会看。因为她们所转的大多是一些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内容,比如要买什么书,买什么好东西等。还有她们带着孩子参加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动,去哪儿玩了,吃什么好吃的,都对我有价值。

比如前段时间我买了一套3岁孩子的书,叫《萌萌的科学》。这套书是妈妈们推荐的,特别有意思,里面讲的内容都是与科学相关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科学。

什么是温室效应?其实解释起来非常复杂,但是它会讲一个故事,小宝宝去外面晒太阳,然后他裹着一张毛毯,就觉得特别暖和。太阳一直吸进来,就会觉得越来越热,然后就会出汗。这就是温室效应。因为地球就是你,大气就是裹着的毛毯。如果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多,地球就会越来越热,就会出汗,然后冰川开始融化。

先讲了一个相匹配的故事,然后再来讲科学,就非常有意思了。其实这就是教人说话与沟通的一个方法,要先讲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方一定要听得懂,然后再来讲道理,自然更容易理解。

这样的方式既适合给孩子来传递什么是科学,同时也会让我联想到工作,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产品,如何让用户和投资人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他的信息。

一个做企业的妈妈,最内疚的就是缺少对孩子的陪伴,所以经常关注朋友圈内妈妈们的信息,感觉也局部弥补了自己心中的缺憾,同时也提醒自己去省视你做得究竟如何?你是否能够很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你是否带给你孩子快乐和安全?

五、那些经常被你忽视的亲朋好友们他们都存在于你的朋友圈里,但是当朋友圈人越来越多,那些线下曾经是你最亲近的人,却慢慢地变成朋友圈里最沉默的人。

他们是你的父母兄弟,他们会提醒你冷暖,关心你心情和健康;他们是你的老同学、老朋友,好久不见,可是仍然在那里;他们是就在你身边的爱人、孩子、伙伴,就在眼前,却最容易视而不见,明明不断跟你讲话,你却似乎根本没有听见。

所以这些人,往往是在朋友圈里你需要置顶的,固定时间电话连线或者线下固定时间做固定话题交谈的人。和他们交流,能够让我们心安。也许里面只是家长里短、各种琐事小事,但是这就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爱和温暖,也是你的朋友圈真正的基石,无论朋友有多少,这样的群体是不能被忽视和遗失的。

因为有他们在,所以支撑了我们发展自己的能力、思想、价值观和格局。

每个类别都那么不同,但是他们真实地充实着每个人的朋友圈,认真去和不同的人接触,对你自己的朋友圈产生好奇,你就会不断突破你的认知。

划重点:

在智能化时代,朋友圈渐渐演化成一种广义的社群关系,所以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分类,帮助自己更好地提升朋友圈的价值,温暖地拥抱朋友,开阔地认识世界,深刻地理解人性。

本章节的工具卡:

请拿出1个小时,来给你的朋友圈做一个梳理和分类吧:1.哪些是朋友圈里的安全基石,对你最重要的人,你要保持定期沟通的,写下5个名字;

2.哪些是你最亲密的工作伙伴,写下5个名字;3.哪些是在成长中可以成为你导师的人,写下5个名字;4.最后,请删除掉100个你认为无效的名单。

既有开放的心态,也有取舍的能力一、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万物

在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天鹅是白色的,直到在澳大利亚发现了第一只黑天鹅,这一不可动摇的观念才被打破。可见人的认知是没有边界的,如果给自己设限,那就自我封闭了。

而封闭这件事情,真是年龄越大越容易犯。我们看小孩子,都是永远充满好奇心,永远想要尝试,就算被骂也停不下来。而成年人,特别是中年人,到了一定阶段,有了一定阅历和经验,价值观相对形成,对别人的不同意见反而难以接受。

我去年由于业务的拓展,曾经想挖一个三人小团队,但是跟那个团队接触几次之后我就打消了挖人的念头。因为我发现,团队的两个成员都称呼主管为师傅,并且对师傅言听计从。我跟这位“师傅”讨论事情的时候,经常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准备好了反驳的姿势,他每次说话都以“可是”“但是”开头。

我觉得这样的人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我的团队是开放的氛围,大家各抒己见,发挥所长。

如果每个人都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根本听不见别人的声音,也看不见世界的精彩,感知不到每日的不同,那么每天只能被困在忙碌琐碎中。

我很喜欢《混乱》中的一句话:在自然界中,多样性意味着健康,在其他领域,亦是如此。

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接纳万物。

二、如何保持开放的心态?

人类自私的本性是反对思想开放的,换句话说,接纳开放是反本能的,因此才艰难而珍贵。

想要打开自己,让自己心态开放、快乐,可以尝试几个小方法:1.尝试新事物

我经常周末空闲的时候,带着孩子们或者好朋友去寻找北京最好吃的馆子,无论大小,但是一定要有特色,最好是之前没吃过的。看看新的美食、好看的摆盘、吃好吃的食品是一件很容易让人开心起来的事。还有去逛逛新的书店,去大型的 shopping mall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店铺、新的产品、新的摆设,看看年轻人都喜欢什么新事物,又有什么新的品牌出现排队的情况。

2.结交新朋友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事情,跟新认识的人聊天,听对方说新的想法,真的很有意思。你也可以加入一个志同道合的群,比如插花群、话剧群等,兴趣相投的人总会有共同的话题。

3.深度聆听别人说话

这就是倾听的力量,当你耐心而专注地听别人说话,压制下意识的反驳行为,就会从别人的话中获取什么,实现了打开自己的第一步。

4.培养一个兴趣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属于兴趣广泛的人,最近迷上了话剧表演,每周再忙也要去排练一次。虽然每次都被老师怼,但我依然想方设法地挤时间过去。兴趣能让你开心,一开心离接纳就不远了。

5.做决定之前想一下

在做出决定前给自己一些时间,保留对每种可能性的判断,不排斥任何一种可能性。一旦做出决定,就相信这是当下做出的最好的决定,对下一刻的变化,以开放的心态处之,你相信变化是常态,拥抱变化会让下一步更美好。

三、开放之后要收敛和聚焦

说完开放的接纳,我想说一个故事。公司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喜欢学习型的团队,喜欢让大家头脑风暴,确实很多创意就是这样风暴出来的。可是前段时间我发现,会议室里总是有人在讨论,大家都说得很嗨。我就很好奇啊,于是在又一次大家讨论得很嗨的时候,我进去听了听。结果听了半天也没摸着头脑,有人说咱们跟一篇肖战的热点文吧,肖战哪些照片特别撩人;有人说咱们应该做个 App,如何刷评论如何抢占用户留存;有人说抖音是流量高地,咱们赶紧在抖音号上发力吧……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会议组织者,你们到底在讨论什么主题,想解决什么问题。他的回答让我差点儿背过气去:没什么问题要解决,我们就是头脑风暴一下现在的业务。

没有目标和主题,没有结果的达成,这么嗨,是不是太浪费了,然后呢?

这就是开放状态过头了,开放完之后呢,要干什么?就像我们买东西,双十一抢购一屋子的东西,然后呢,就堆在门口吗?当然不能!

知识也一样,发散开之后,要根据主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最后的结论,有用的进入到今天的结论中,没用的丢掉好了。最怕的是讨论一天,不知道哪个有用哪个没用,因为没有目的性。

就像上面说的头脑风暴,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那么大家聊得再嗨,后面没有一个聚焦,没有总结和共识。这对于工作时间来说就有点浪费了,说得好听一点叫头脑风暴,说得不好听,就是拿公司的工资在闲扯。

如何杜绝这种浪费呢?明确主题,总结归纳。

我相信事情是由一个个主题构成的,我们每天面对庞杂的信息和知识,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我认为标准有一个,就是主题化。

“什么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你是谁”,先要区分这个。拿我来说,我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事,就是特别想去寻找一个答案,什么才是对创业者真正有用的东西,于是我做了创业加速器。

我一直在探寻加速的产品,并且不断进行验证,我的实践和认知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在前行的,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目标导向,先找到那个主干,所有有效的知识是一定能挂在这棵树上的,如果挂不住,那就丢掉吧。而且挂在这棵树上的东西,最终会滋养这棵树,树长得更茂盛,能挂上的东西也就越多。

反过来也成立,当有了明确的主题,知识还会自动聚集,开放就有了真正的价值。

你想成为一个专业的人,那么关于你行业的专业知识就会引起你的注意;你想成为一个美食家,那么你的雷达会捕捉到很多美食的节目、方法等;你想成为一个好妈妈,那么孩子的进步会让你欣喜,任何一点反常也会让你思考。

我最近在学习话剧表演,于是闲暇的时候就会看《我是演员》,我不是为了看综艺而看的,而是学习怎么去演,琢磨什么才是无形的表演,我在话剧排练的时候应该怎么演。这,就是在目标感带来的选择和收敛。

划重点:

在自然界中,多样性意味着健康,在其他领域,亦是如此。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接纳万物。尝试学习一个新的兴趣,结交新朋友。在保持开放的同时,学会取舍,用“主题化”的标准进行判断,开放带来真正的价值。

这章节的工具卡;

你让自己保持开放、保持新鲜的方式有哪些,可以写下来看看,也可以和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来做,一起聊聊。

保持开放的方式

针对的对象

频率

1

只倾听、不评判

孩子

每天30分钟

2

3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学习能力一、为什么要深度学习

我们公司有两个女孩,很有意思。

第一个女孩比较外向,活泼开朗,积极主动,每次开会布置任务时,我说这个项目谁想尝试一下啊?她肯定第一个举手。我说这位客户需要个特别方案,谁来加班做一下啊?她肯定第一个说“让我来吧”。这样的积极性肯定不能打击啊,于是我就交给她了。然而,几次之后,我发现事情不是那样的。她每次提交的方案都不达标,甚至非常初级,项目重点、诉求等完全没有体现,几乎就是之前的方案换个标题,没有就某个项目的具体思考。

还有一个女孩,和刚才那位恰好相反,她是内向型的,每次别说抢答了,我点名让她去做训练营的班主任,或开课的时候让她去开个场,她每次都因紧张而满脸通红,最后还特别无助地说:“V姐,还是你来吧。”

但是她极其认真,特别爱做笔记,会议记录是全公司做得最细致的,拿出的方案非常完备,每次都有四五页,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但是正因为太完备,每次我周一要的东西,她都要拖到周五,中间我催问几次都没用,直到最终提交一个她认为满意的东西。

悲剧的是,她花了很大精力做出的方案,却不是我想要的。从方向上就搞偏了,重点根本没抓住。我就要从头为她梳理思路,列出一二三四点,然后她再重做。如果她把从周一到周五独自思考的过程拆成几次进展沟通,相信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两个女孩,让我头疼,也让我反思。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看似两种不同的典型问题,一个是不输入,一个是不输出,但她们身上其实都有一个问题:深度学习能力。

提到学习能力,我们都不陌生,学习能力是从小孩子到成年人都非常重要的能力。一般人会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听课、跟老师请教等,这些其实是输入。这种学习有用吗?肯定有用。有多大用呢?不知道,因为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大用。

学了能用出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跌落山崖被世外高人所救,并将毕生内力传给他。如此深厚的内力有用吗,或者怎样最有用?肯定是融入自己的武功招式里最有威力。

所以,只满足输入其实是浅层学习,能够输出,并且有效输出才是深度学习。

在如今这个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深度学习尤其可贵,因为快速、简便、轻松获取大量知识的方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损耗着我们深度学习的能力。最近听到一句话,“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浅层学习,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会让我们陷入知识的诅咒,会让我们越学越迷茫。

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相反,我们应感谢身处这个和平而开放的时代,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深度学习呢?

二、深度学习的方法

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再推荐给大家三个小方法。

1.即时记录

如今的生活节奏这么快,每天的时间像流水一般,一周一周转眼就过去了。如果不留心,不记录,那么一个月、一年,可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可能因为我是学文的,我一直有记录的习惯,我现在把朋友圈当成了记录的工具,每天看见什么想到什么,有感而发,马上记录。

关于即时记录,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就做得特别好。他每年都会出几本书,很多人不理解,他那么忙,怎么每天还能写东西呢?

是的,他就是每天坚持写作,还都是自己亲自来写。他有一个“老俞闲话”的专栏,不管是看书,还是见了什么人,或是去哪里玩,吃了什么,去做个演讲,都及时记下来,然后这些内容就变成了一本一本的书。

他建立了一个持续学习、持续记录的习惯,从记录到分享,到成书,去影响更多的人。他是我的榜样,特别值得我学习。

2.即时分享

这一点比即时记录容易一些,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快速发出去,或者跟别人交流,或者转发出来,在分享的过程,就是强化输入和融会贯通的过程

我在我的朋友圈经常会分享很多我看到的好文章,有些内容有可能还没看完,但是看到题目和作者我就觉得值得看,所以我就会在朋友圈里做推荐。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欢每天看我的朋友圈,因为觉得质量很高。我通常不会只是转发一篇文章,转发的时候一定会加入自己的点评和推荐,这篇文章往往是让我有感触或者觉得真的好,我才会转发的,所以要重视自己分享的价值,这不仅仅代表了推荐的质量,其实一定程度也代表了你的个人水平、你的喜好和价值观。

3.教是最好的学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看过的书,当别人问你这是一本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你想要把书里的东西清晰地告诉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非常难,明明心里想得很明白,怎么讲的时候就语无伦次了呢。

因为你没有完全理解书里的内容,想要讲清楚一本书,或者一件事,一个项目,你必须对它非常理解才行。

“教”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逼着你梳理逻辑,深度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再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或文字,传达给别人。这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

我喜欢培养学习型的团队,我们公司最近每周五下午有个固定环节,让大家轮流分享这周自己最大的收获,尽量能用简单的 PPT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分享,这样在讲的时候不只是简单讲述,还会让你在准备过程中有深入整合和系统输出的能力。文章开始时提到的两个女孩,经过几个月这种锻炼,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其实不仅工作中,在家里也是一样。

女儿和儿子分别学习了钢琴和围棋,但是坚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于是,我这个妈妈就变成了他们的学生,我让女儿教我弹钢琴,并且承诺一个月一定学会一首曲子;我让儿子教我下围棋,告诉我他学到的知识点。这下他们劲头就来了。他们为了教我,每次上课明显认真了,水平也明显提高了不少。

教的过程是对学习的检验,也是让学习更系统化、逻辑化的途径。我女儿和儿子现在很习惯地讲一二三,经常跟我说,妈妈我跟你说三件事,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很有逻辑性。

所以我相信,从选择愿意当小老师的那一刻起,你已经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你已经准备好了要来一场和之前不一样的学习。

划重点:

在如今这个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深度学习才是立身之本,保持及时思考、即时分享的学习方式,对关键要素进行判断和把握,建立各种观点之间的多元连接。不要只有输入,输出是更好的学习。

本章节的工具卡;

深度学习听起来很高深,练习起来并不难,核心还在于坚持。

1.即时记录

准备一个小本子,有好的想法立刻记在上面,不要偷懒,无论几个字都可以记录。

在手机的录音器上建立一个文件夹,随时录下你当下的灵感和想法。

2.即时分享

做到每天在朋友圈分享一篇你觉得不错的或者有趣的文章,并给这个分享加一段话,你为什么分享,它好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