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改变第二步:优化认知习惯1

格局代表着人在时间或空间上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90后”“00后”的天下“70后”“80后”怎么办?

一、在这个“90后”“00后”的天下,“70后”“80后”们还有什么竞争力

去年还有人跟我说,现在你的年龄正好啊,过了35岁,40岁上下,有学历、有能力、有经历,天下正是你们的啊。

今年就变了,又有人跟我说,现在公司招人凡是“90后”的人力资源大胆引入,不要怕犯错,而“70后”“80后”哪怕进一个都必须老板亲自见,以免影响了企业创新的气氛。再看看前不久 B站推出一个传播极广的视频《后浪》,一下把人群分为了前浪和后浪,“90后”“00后”属于后浪,而“70后”“80后”属于前浪。今天,随着经济环境的严峻,创投优质资源变得稀缺,能让各路明星天使眼冒火花、格外抬爱的也大多是“85后”“90后”,连清华等旗帜型高院也专门设立种子基金鼓励更年轻的“00后”同学去创业,只要有想法敢试,你没有经验没关系,输了算我的。

这世界到底怎么了,好不容易闯**多年可以大展身手的“70后”“80后”突然之间就变成爸爸不爱,妈妈不疼,当年的亲爹娘现在只爱幼子了,你过去丰富的职业经历和管理成绩没给你加太多分,反而给你打上了“传统型人才”的烙印。这个世界真是无可名状、危机四伏!

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今日资本徐新的发言,她说到当前的变化:(1)用户群变了,“90后”变成主力消费者;(2)用户习惯变了,抓住“90后”的习惯;(3)团队变了,关键是怎么让“90后”绽放;还有一句要命的:你要搞移动互联事业部,不是“90后”就不用要,就要用“90后”。你说,现在移动互联是每个企业转型的核心要害,是明日之未来,只要“90后”,那么“70后”“80后”怎么办?

所以,我就想说说,在这个“90后”“00后”的天下,“80后”(包含“70后”等)们还有什么竞争力。

(一)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想了想,虽然能够理解“90后”的个性化和绝对的张力,但是还是喜欢“70后”“80后”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的坚持,就像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平凡但是厚实、有味。“70后”处事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积极正向的态度,勤奋、坚韧、朴素、自省,他们也许不如“90后”那么新鲜、新潮、新锐,但是他们爱学习、讲品德、能包容,即使遇到挫折,首先会想是不是自己错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90后”喜欢人生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但不是所有的方式都会去尝试,他们可以包容地看待各种可能,但内心还是坚持普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有些事情不该碰的坚决不碰,自己的内心必须积极、向阳。

(二)追求一点人文精神和个人情怀这一点比如小米的雷军(“65后”一起归入“70后”了)、罗辑思维的罗胖、奇葩说的马东等等,无论他们做什么里面都有一点精神追求在里头,不管是极致、专业精神,还是人性化、内涵、口碑。除了追求商业成功,最好还能体现出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人文底蕴。“70后”做事可以全力投入,但背后坚持到底的还有个人内在的那点理想主义,不管是做成世界第一,还是“为发烧而生”,还是“为你读诗”,抑或做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让大家一直会喜欢的产品,成功只是表相的目的,成功背后深层目的还是那个理想的情怀。就像高晓松的一句话,我们那时候还有诗和远方,你们开口就是如何成功,“诗和远方”就是“70后”典型的情怀。

“70后”“80后”喜欢事情的完整性、思想性,最好再兼容生活性和理想主义;喜欢师出有门,做事有道,有点主张、有点文化。“70后”“80后”可能今天随着整个移动互联网浪潮心潮澎湃,但明天就可以坐在茶室安心读书,和朋友们侃侃而谈。所以相比“90后”“00后”,“70后”“80后”更有岁月的厚度,打持久战上,道比术大概比后浪来得更长远些。

(三)优秀的职业品质和操守

在“70后”“80后”职业成长的阶段, CCTV《对话》节目有过一次谈话,不少知名企业家说我们不要职业经理人,我们要家族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缺乏主人翁意识,主要看短期绩效而不看长远发展,走完这家转眼又走下家,而家族经理人是要让人们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有主人翁意识,能吃苦耐劳不求回报。到了“90后”“00后”爆发的阶段,个人主义大幅崛起,去中心化去管理去流程去 KPI,让“职业”又变成了固守成规、照章办事、做事节奏慢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我始终认为“职业化”和专业主义、长期主义是“70后”“80后”身上的优势。在生活中你如何张扬,在工作上还是应该有职业精神,比如今天说的负责、极致、勤奋、客户导向等,都是职业精神的表现。

职业化,它让人做事先建立游戏规则,避免事后浪费不必要的损耗;它让人懂得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语言说话、以什么方式做事,努力去匹配环境而非让环境匹配自己;它让人知道首先是公司利益客户利益然后才是个人利益;它让人知道商业雷区在哪里,哪些该碰哪些不该碰;它可以用有效的方式去匹配各种规模的企业,将“团伙”带到团队。也许创业时期“90后”“00后”代表了新鲜力量,再加上闯劲可以让公司快速爆发,但是到了一定规模如何稳健持续地发展,如何从1到 10,甚至到100、到N,“70后”“80后”代表的职业品质、能力、思维将帮助企业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四)良好的团队精神

“70后”“80后”参加工作时,大多数经历的是“70后”“60后”的老板创业,那时候讲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有把个人放在集体中才能发光发热,所以个人主义或者有个性的个体都是不对的,在集体中善于挑剌的、喜欢出头的、冒尖的都是大错特错的,所以“70后”“80后”往往养成了内敛和深沉的性格,特别有团队精神,喜欢群体作战,训练有素,分工明确。在集体中,“70后”“80后”懂得分享和补位,懂得服从和牺牲,为了大局的利益往往会牺牲个人利益。

今天“90后”“00后”需要个体价值的最大化,需要自我的绽放,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谁来欣赏“90后”“00后”的个体绽放,谁来帮助他们创造开放的团队氛围,谁能够为他们进行补位和提供风险管理,谁来为他们建立帮助企业长久发展必需的规则,是“70后”“80后”!今天互联网时代要去中心化,但去中心不等于不要中心和领袖,相比“90后”“00后”,“70后”“80后”多年积累下来的大局观、团队精神,在任何企业都能帮助团队建立更好的凝聚力和执行力,这就是前浪的价值。

谈了一堆“前浪”的价值,是因为“后浪”的追赶和超越,这是“90后”“00后”的天下,“70后”“80后”怎么办?面对新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模式,“70后”“80后”还是有威胁,有挑战,有危机意识的。

二、在后浪追赶前浪的发展中,“70后”“80后”该如何面对“70后”“80后”面对“90后”“00后”的后浪们,有很多地方确实非常挑战,在这一波互联网浪潮中“70后”“80后”势必要去面对,并且从内而外地自我打破,甚至需要弯下腰来,虚心倾听“90后”,向“00后”学习,甚至把自己变成他们,才有可能让自己继续成为时代的“共”潮儿。如何变?先从改变思维模式开始,然后是行为模式、语言模式。

(一)变得“贪玩有趣点儿”

“70后”“80后”喜欢思考“意义”,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哪怕没意思也要做,因为意义自己觉得无趣也还能忍还能坚持。而“90后”“00后”做事情不会想太多关于“意义”的问题,他们觉得有意思、好玩就有意义,反之就没意义。在“90后”“00后”的眼里,有趣的素人远比有权势的名人排位更靠前,要让自己每天活得有趣有意思,让小伙伴们觉得有意思才行,一群有意思的人在一起才能做出有意思的事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进来跟你一起玩。只有做的事一直有意思,才会有人一直跟你玩下去。所以有意思自然有意义,有意义不一定有意思。从这一点来说,“90后”“00后”的生命更加健康、明朗,从内而外地自在和简单,不像“70后”“80后”有时候拘着自己、容易拧巴。

所以“70后”“80后”首先要学着让自己放轻松点,别总是端着一副要教育人管理人的样子,能放得下身段,跟“90后”“00后”一起玩,还能玩得不亦乐乎。对于“90后”“00后”玩得很火的东西,也许你不理解,但是建议你也逐个找来玩玩,带着足够的好奇心去看看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个,他们怎么就能想出这么个好玩的东西。把自己真的变成他们,多点意思和有趣,时不时撒撒野,让自己的生命也无所谓地绽放一下,去看看因为 Happy、Fun带来的 Meaning。

(二)开始放下“节操”,可盐可甜

我相信“70后”“80后”在谈话中还是很有尺度的,哪怕是和自己亲密的同学一起聚会,一些个人隐私、男女关系、情趣问题还是不用当众来说的。但是到了“90后”“00后”,一切全部 Open,他们可以很淡定、很开放地谈论一切,你可以咋舌但必须接受。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你要学会啥叫“自嘲自黑”“无节操”,完全把自己的各种面具、伪装、大叔大妈、职业经理人的形象摔地上,他们才觉得我们都是平等的。

通过和“90后”“00后”在一起,我大约总结了放下“节操”三阶段。

第一阶段,萌萌的,就是放下大叔大妈的年龄界限,像三只松鼠的鼠小妹,眨着大眼睛,系着小围裙,两手在前面交叉,然后特别萌地说“主人主人”,能撒娇、能卖萌、可甜可盐。第二阶段,亲、么么哒,就是打破男女性别界限,任谁都可以很轻松地叫出亲爱的,然后可以没有年龄、没有性别、没有等级地交流和畅谈。基本都是人来熟,喜欢就直接喊“亲”,开始什么都说,不喜欢就干脆懒得沟通,在交往上非常简单。第三阶段,自嘲自黑型,比如最近腾讯和老干妈的官司,腾讯这么大一个公司居然被一个冒牌老干妈骗了几干万,投入了广告费还被人看了笑话。而在这次危机公关中,腾讯选择用“90后”的操盘方式,“逗鹅冤”“我就是憨憨”,一下让自己从一个要被墙倒众人推的强势大鳄变成了值得同情的弱者。所以,这里的自嘲自黑,无节操,我更愿意当作“70后”“80后”放下高大上的面具和成熟职业人包袱,真正和今天的年轻人建立平等、公开、无距离的沟通关系。

(三)学会“想那么多干吗,先做了再说”

相比“90后”“00后”,“70后”“80后”是绝对的“思想巨人”,凡事总是喜欢先想清楚再做动手,尽量把风险降低在想的阶段,所谓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但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敏捷研发、快速迭代、先动后改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70后”“80后”怕犯错,而“90后”“00后”却觉得犯错有什么关系,大不了中间再调整,或者从头再来过,从本质来说,还是没有任何包袱,带着玩的心态做事,在机会面前抢跑,抢跑中眼观八方调整步伐的反而容易成功。

所以相比之下,“90后”“00后”比“70后”“80后”更“活在当下”,“90后”“00后”没有历史经验的包袱,也不会担心未来会怎样,看准眼前有个机会,拉上小伙伴做了再说,做成了继续做得更好玩,做不成就换一个做,更加的行动派,和不怕输。所以这点是往往有经验主义包袱的“70后”“80后”需要学习的。“70后”“80后”要学会在“90后”“00后”面前不说过去,不说自己的成功经历,关键是甩开胳膊融入当下。

(四)首先打破流程规矩方法论

小米是“70后”甚至“60后”干的,但是他们成为打破流程、规矩, NO KPI的标杆,建立用户驱动和员工自驱动,一切目标来自对未来的预期。“90后”“00后”也越来越如此,自由、创新、不受约束、改变世界,这些都是他们所期望的关键词,什么老板的界限企业的边界,我们心里只有小伙伴,大家就是在一起玩,一起去做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一起去做改变世界,甚至制度、流程。如果要让我们为制度、流程做事,不如不做,所有损害大家喜欢、热爱、积极性和沟通效率的管理都是无效的,不如不要。所以“90后”“00后”更在意自驱力,而非来自外界的规矩、流程、制度、规范。

而“70后”“80后”大多是受过流程规范的约束,相信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则坚决按规则办,没有规则建立规则,人只有在规则框定的情况下才能有序和高效。

规则在任何时候都有重要价值,不同之处在于规则为人服务而非人为规则服务。所以这是熵增效应与管理规则之间的一个平衡。“70后”“80后”需要学会欣赏无序的创新,看似无效率的头脑风暴,看似很可能错的第一步,然后在其中寻找成功的调频,需要寻找到规则和失控之间最合适的度。

“70后”“80后”,与其承认自己是前浪,不如融入后浪,继续乘风破浪,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别让“90后”“00后”喊我们叔叔、阿姨,而是 Hi,哥们儿,有意思啊,咱们一起吧!

划重点: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90后”来势汹汹,"70后"“80后”要做的,是学会让自己贪玩一点儿,学会大胆尝试,建立平等、公开、无距离沟通。

本章节的工具卡:

作为“70后”“80后”的“前浪”,可以经常做做向“后浪”看齐的练习。

1.每天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要知道有多少财富阅历,都不如一个“有趣的灵魂”能吸引人。

2.当别人批评你时,不妨试试自黑、自嘲一番,“您说得对,我不仅,而且……”,自黑到让人叹为观止,无处可再黑。

3.与其想清楚,不如干起来,对一件你看起来只想明白5分的事情,先迈出第一步,让改变发生,然后在干中去增加另一半认知。

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

一、一个有格局的人,都有哪些体现人们常说做人要有格局,那么格局究竟是什么?

拆解格局二字,“格”指的是对世界、对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是否足够精深、有洞察力;“局”指的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认知范围,代表着所做的事情以及产生的结果、影响力大小。每个人对事情的认知范围和认知程度不同,所以格局有大有小。通常来说,格局代表着人在时间或空间上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在我看来,一个人有没有格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跳出自己看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就是能及时地从自我的情绪中跳出来,如同一个旁观者一样看自己、审视自己,我为什么生气,生气这件事情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企业讲“跳出画外看画”其实都是这个道理。

不受控制、无法自我觉察的情绪是前进的阻力,有时甚至会将我们带向深渊。

前段时间,我就被情绪左右做了让自己后悔的事。我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老二是儿子。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发现在姐姐和弟弟之间找平衡越来越难。女儿开始进入叛逆期,总是喜欢说反话,越喜欢什么嘴里偏说讨厌,特别在意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儿子小女儿6岁,从小性格就很温暖、阳光,平时经常是弟弟让着姐姐,每次姐姐看到我给弟弟买礼物,她就不高兴,会闹很大的情绪,然后弟弟就会让姐姐先挑。

那一天又是如此,我在路边看到一个很适合男孩玩的玩具,就给弟弟买了一个,姐姐看到后就很不高兴,问我的呢,一听这次没有,就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说我偏向弟弟,对她不公。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噌的一下就火了,动手打了她一巴掌。她也吓到了,转身就跑进自己房间,拿着外套便跑了出去,我急忙让奶奶跟去。

打完之后,我特别后悔,并且会想到女儿在情绪之下可能产生什么后果,我像倒带一样回顾刚才女儿因为什么激怒了我,是哪句话?那句话背后代表了她的什么想法和情绪,自己似乎没有去认真看待她的情绪,却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

我为什么会在当时做出那样的举动?我的情绪背后有什么心理历程?我不希望她那样说,那我希望她怎样说?她为什么会那样说?

当天晚上,当我和女儿都慢慢冷静下来,我到女儿房间,特别认真地向女儿道歉,跟女儿说妈妈不应该打你,你跑出去的时候妈妈担心坏了,也非常后悔,希望你原谅妈妈,你在妈妈心里真的非常重要。我告诉她为什么会打她,在当时的情景下是什么语言触动了我,让我产生了冲动的行为。在她真的收到我的反思和道歉之后,她也开始敞开心扉:“妈妈,你知道吗,我特别不喜欢你说……,感觉特别不公平……”我们像朋友一样非常平等地聊了很久,最后我们甚至约法三章,以后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哪些话,我们坚决不能说。

通过这件事,我会意识到如果将生活中一些问题客观化,跳出主观,会更容易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跳出当时的情景,无论生多大的气,产生了多大的情绪,事后能将自己放在客观的位置上,然后再来看当时的行为,看看你和对方的状态,分别希望得到什么,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时候你就能看得更加深远,产生更大的格局观。

跳出自己看自己是最基本的格局,它能让人变得更强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就好像是站在自己头顶看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人从当下的环境中抽离出来,站在屋顶或更高的位置看问题时,会突然发现原来真的可以掌控自己,那种来自内心的从容和接纳会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能够跳出当下向未来看,看得更长远一些不同眼界的人,看待问题的程度是不同的。看得远的人,做的事情更容易长久,做的决定也更不容易更改。

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大学时代实习都是做记者,当时我想做中国最好的记者。可是大学毕业后,我并没有选择进报社,而是选择了当时中国最好的企业之———联想。选择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在大学里,我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到记者团团长,再到校报编辑部主编,最后进入到《中国青年报》和《深圳特区报》实习,心里都只有一个很纯粹的想法,进中国最好的报纸,成为中国最好的记者,敢于坚持真相、说真话。

对于怎么成为一个记者,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从一开始写会议稿,再到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到深度的专题,在实习过程中我都试图像一个真正的记者一样去采访、记录和报道。

大四毕业之前,我有幸成为学校的学生代表,去香港见证回归一周年。在那里有幸见到了香港众多太平绅士和实业家,经过与他们的相处和交谈,了解到他们如何从一名小店员、一个搬运工、一位裁缝开始,到拥有如今的地位。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成为当时推动香港经济的实业企业家,如何帮助香港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他们的经历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深切感受到,很多爱国的人往往是通过实业来报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区域经济添砖加瓦。

我开始反思,对于这个国家、对于实现个人价值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什么是真的能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事情?我的思考方向一下子发生了转变,我想进入国内最好的企业,想知道如何从基层一步步做起,如何认真地服务好客户,如何提供一个好的服务和好的产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呈现自己的价值。做出这个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之前一直没有参加各种招聘会,一心等着报社的通知,以过去的经历和写过的文章,我完全可以去做我擅长的、积累很久的事情,可是就在即将毕业的几个月里,我调换了人生轨迹。

其实今天看当初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个人在思考人生方向时,应该至少有一次深度审视的机会,什么是当下你认为的有效价值?怎么样做更有价值?只有看得更加开阔、更加长远,才能做出让你更确定的选择。

我也需要感谢那样的一次机会,让自己跳出专业去看待社会、国家、经济以及个人价值这样的大课题。

(三)能够不断向外看,向身边每一个人学习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座位对面是一位公关部的大哥,他和我同一天到公司,至今我们都是好朋友,当时他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他们部门的助理总经理和他年龄一般大,我们当时都年轻,每天下班也不愿意早走,都会在公司里一起吃饭一起加班。我记得有一次聊天,他跟我说他会经常观察那位助总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有些事情还会做些记录,他认为一个人能够那么快做到这样的位置一定有过人的地方,既然是自己上司,不仅要看他怎么做事,还要认真学习他怎么做人,为什么他那么年轻就可以做到那个位置。

这位大哥的这番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年以后一直还记得,在职场上任何人都是你的学习对象,而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你的领导也不是只给你派工作的人,去寻找他为什么当你领导的原因,后面都有他的道理。

因为这样的思考,让我在职场生涯中可以看淡很多人事的纷争,真的好奇于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

过去我们学习往往是工作、家庭,而今天大量的信息来自朋友圈,一个人的朋友圈质量直接影响了你的信息摄取和认知的质量,朋友圈质量越高,可学习的人越多,你的进步也就越大。对此我深有体会。我在大学时是大学记者团的团长,总是有机会比其他同学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人,比如校长、成就卓著的校友等,和他们单独对话不能露怯,所以提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要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提问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进入《中国青年报》实习时,也有幸接触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记者,包括后来YY的创始人李学凌、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腾讯网主编李方等。我当时进入的是《中国青年报》的一个新栏目叫“星期五周刊”,每周老师们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这个栏目的选题,大家奇思妙想很多,知识面涉及特别广,头脑风暴也很热烈,在那样的环境里,感觉自己每天都充满热血,每天都在不断汲取各种养分。

后来在大学期间,我去了香港,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我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实业家,他们向我传递了经济观、企业观和爱国观,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间接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一个黑白分明、疾恶如仇的媒体人变成了一个开始思考商业、用户、产品的企业人。

优秀的人身上总有很多闪光点,迫使你不断地进步,以期拥有与他们对等交流和共事的能力。当你了解过很多人之后,就会很客观地思考一个人为何会获得成功。

但是,也有不少人眼里是容不得比自己优秀的人的,对于他人的成功抱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比如我们说的“仇富”,当人有了胜负心之后,人的视野就会变小,无法客观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赢不是绝对的,只有进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而成功这件事也不是一时的,人生犹如马拉松,当把人生的轨迹拉长,持续学习和进步才能让我们丰盈和自信,获得真正内在的满足。

当一个人用好奇和探索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人、事,思考身边的人为何如此优秀,你的内心是打开的,你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那么你的格局也会慢慢得到提升。

二、结交有格局的朋友

事实上,那些取得骄人成就的人,都是拥有大格局、大胸怀的人。我的朋友圈里有三个我非常喜欢的朋友,我想聊聊他们给我的一些比较具体的启发。

(一)樊登

提到樊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是“樊登读书”的创始人,创业5年,“樊登读书”的会员超过2800万,授权销售点超过3000家,樊登书店超过300家。能将一个公司做大,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书读得好,在认识他之后,我觉得他的管理智慧比他的读书更值得学习。他能把管理交给更有能力的人去做,自己只专注做好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哪些舍,哪些抓,他是真的能够想到做到,还能保持克制。

我记得第一次约他见面,以为他应该和我一样,作为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每天忙得要死,要约到他至少两周以后,结果他跟我说第二天就有空,可以见一面,地点就约在他家楼下的书店里。当我到书店时,就看到他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看书,他跟我讲这里就是他的办公室。

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在北京没有助理,仅有一个司机,他的公司在上海,但是那里也没有他的办公室。现在不少创业者觉得创业必须找很多人,要有一个很大的办公室,有很多助理才行。可是他们并不明白,小就是大。大的格局往往来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当时我就觉得他的胸襟和做人的格局太大了,作为前央视主持人,却完全没有那种所谓成功人士的偶像光环和对形式主义的追求。

大部分人很难做到完全的授权和信任,好多事情总是觉得自己过目之后才会放心,但是樊登能放下,完全相信身边的人,把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可,这样的取舍成就了团队的自驱、自我迭代,才取得了“樊登读书”今天的成绩。

(二)张师兄

第二个朋友是国内知名的话剧公司创始人,目前转型做影视制作公司也做得非常好,因为为人极其低调,所以我就不在这里提他的名字了,他是我同一所大学的师兄,所以暂且就叫他张师兄吧。

有一次和他聊对IP的理解,在很多人眼中, IP就是打造一个流量明星,但张师兄不这样认为,他觉得IP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即时间性、跨界性和价值性。所谓时间性,指的是IP一定要经过长时间(至少10年以上)的积累和沉淀,观众仍然喜欢;所谓跨界性,指IP不能单一化,一定要跨至少2到3个以上形态,不仅仅是做话剧, IP也可衍生做图书、玩具、电影等内容;所谓价值性,指一个成功的IP至少能创造10亿美元的价值,比如迪士尼的狮子王和白雪公主。

我问他们的厂牌能够叫IP吗,因为已经延续了10年,也有超过千万级的粉丝冲着他们的厂牌来的,每年推出一部剧总是一票难求。但张师兄认为他的厂牌还不能称之为IP,因为它还不具备IP的三个特征, 10年还太年轻,目前刚刚开始跨界。当时聊完,我觉得这人真是谦逊和清醒,对自己、对企业的成绩表现得非常淡定,这样的谦逊和平静就是一种格局……

和很多文化圈中的朋友相比,张师兄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他依然保持着谦逊的姿态,放下身段向国外制造大IP的公司学习,也非常平和地和身边每一个人做交流,清醒地看待自己的差距、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

创始人的清醒和谦逊就是企业的格局。

(三)胡郁

最后聊聊朋友圈里的一个技术高人胡郁。胡郁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科技企业家,上市公司科大讯飞的执行总裁,也是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

虽然挂了这么一堆职务,但是和他沟通是非常舒服的,他完全没有科学家的架子,与任何人聊天都很平等,在对待朋友上总是很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有一次讯飞开1024程序员开放大会,邀请了我去做嘉宾,因为我们企业之间后期会有一些深度合作,胡郁专门安排讯飞会后的采访让我和他一起面对所有的媒体,和讯飞相比, AA加速的概念对大家而言非常陌生,而且那天会议讯飞发布的新产品才是主角。结果,胡郁却一个劲地跟大家介绍我是谁,建议媒体人多采访我,听听我的想法。其实,整个媒体见面会,是胡郁在帮助AA推广,而结束的时候他却非常有礼貌地感谢我。这样的情商和待人处世,真是令人非常之佩服。

AA加速营每次项目并不多,大约只有15—20个,但是每次我邀请胡郁的时候,他都尽量安排出时间过来分享,并且说只要自己有时间他就一定来支持,因为他非常喜欢和早期科技类的项目在一起,听听他们的声音,和他们交流。

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时,不单纯谈论技术本身,而是谈论技术的应用场景,如何产生价值,谈人类的未来,技术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关系。我很喜欢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就是胡郁作为AA加速器的导师,在一次加速营里分享的。正是因为相信未来,相信自己可以创造价值,所以我们才会坚持如一。

我每次看到胡郁时,都感觉如沐春风。他身上的谦和与朴实总是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来,不管对朋友,还是对其他人,他始终保持一致。正是因为他的内心拥有大格局,所以他才能保持这种品性,让和他相处的人都会被他吸引。

所以,格局其实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之中,在每一次思考、每一个行动中。

那些格局非凡的人,总是带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朴素与平等,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把每个人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跳出自己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看未来,就是一种大格局。

划重点:

成为一个有格局的人,拥有"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之所容"的气魄,追求更高的目标,提升眼界的广度,思维的深度,拉长我们的人生轨迹。

本章节的工具卡:

尝试两个提升个人格局的小办法,1.跳出自己审视自己,每周对自己开展一次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

2.每个月找到1-3个你觉得比你优秀很多的朋友,面对面进行交流,记下和他们交流的收获和启发。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终身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纪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成为沃伦·巴菲特》)里面讲述了巴菲特真实的生活,这部纪录片里,巴菲特褪去了自己身上众多的光环,展露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影片里的大部分镜头,记录了他和他的家人及每天日常的生活。比如说巴菲特每天早上上班时,会开车路过麦当劳买一份早餐,带到办公室后享用。他的桌子上也一定摆放着一杯他钟爱一生的可口可乐。

看着纪录片你会发现,即使是如巴菲特这样遥不可及的投资大师和世界富豪,生活中不过也是一个平凡的老人,非常平易近人,甚至还会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小毛病。同时这部纪录片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他每天会按时起床,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巴菲特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一人在自己的书房或者办公室静静度过的。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而他每天就坐在那里阅读和学习。时光静静流逝,他从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84岁高龄的巴菲特,60年如一日地阅读和学习。

我记得我在联想的时候,那时候的领导、后来的联想控股董事长朱立南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对我也非常受用,越成长越觉得不断学习,才是让人不断前进最大的动力。

二、学习“学习的方法”

做笔记

在中学时代我并不属于好学生,成绩一直都是中等偏上,一直到高二分科之后,成绩才突飞猛进,最后以当地状元的成绩考进南开大学。现在回想起来,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如何不太清楚,但是我的笔记却一直做得又漂亮又工整,乃至于中学毕业的时候,好多母亲的同事来家里向我要作业本和课堂笔记本,所以认真做笔记的习惯是一直都有的。

记日记

另外,我的作文一直不错,这跟我从小喜欢写日记有关,日记里还喜欢自己给自己打鸡血,摘抄一些名人名言放在每篇日记的最前面。似乎觉得不写日记,那样青葱而美好的岁月就白白流逝了一样。写日记这件事感觉比记笔记是更进一步的学习,多了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以及对于课堂、对于生活、对于未来的思考和向往。

前一段看到明星易烊干玺在高考前3年基本没怎么上高中,苦读3个月,结果考了中戏双料(文化课和艺术课)冠军,这一点我是非常相信的,当你在某一段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且积极思考后面的逻辑和方法,那你1个月可能替代1年的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学习。我在高二之前一直理科不好,所以读了文科。到了高二分科后,觉得不能让数学拖后腿,干脆请了一个家庭老师,每周来辅导一次,老师是我姐姐的同学,只比我大上4岁,讲课非常有趣,也没有老师的威严,还非常擅长讲题目背后的方法。所以,在辅导的那段时间,研究数学答题背后的方法成了我最开心的事。最后高考,这些方法和逻辑成了自己思考问题的底层操作系统,在高考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当你去思考题目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掌握了解决同类型题目的方法,你对题目的掌控力和稳定性就会大大加强,对于学习的热爱也就提升了。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之所以不爱学习其实不是因为学习本身,而是因为学习方法太过枯燥(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也不去了解为什么),而学习结果还往往无法自我掌控(背、抄无数遍,仍然做不到举一反三)。如果能够早一点思考学习的方法,学习优秀人士“学习的方法”,那么学习是帮你掌握知识、掌控人生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想来,中学时候好好记笔记、每天写日记、摘抄名人名言、思考做题后面的共性和方法,为我的人生、甚至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建立的《战略落地 CAPEM模型》《创业加速八布(画布)法》,都与探索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论有关。而随手记录时下的观点、经常写写观察也成为现在保持学习的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时代,很幸运地进入了我的偶像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中文系。南开位处天津,学风淳朴务实,比之清华、北大学生的压力要小了很多。在南开的四年,我的成绩一直不属于最好的,中等偏上,但是却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看了大量自己想看的书。现在想来,运用大学时光,参加了大量的社会实践,进行大量的阅读,真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大学里有很多的社团,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方向,我在大学中有几个实践活动特别想推荐给年轻的朋友们,这些实践对我后面的发展都有持续的影响。

第一个叫作演讲队。我刚到大学的时候,普通话非常不好,典型的福建腔,因为前后鼻音不分, R和 L不分,所以经常遭到宿舍姐妹们的取笑。恰好宿舍号是222,我不会儿化音,只会说“饿饿饿”,姐妹们老让我来一个222;去打肉包子,也总是说成露包子。恰好学的还是中文系,有现代汉语,要解决国际音标,还有训诂学,都和发音断句有关,真是觉得要了命了。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居然在大一的时候,报了学校的演讲比赛,大概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挑战,写了文章,反复训练,整个演讲过程感情酝酿也很饱满,但最后在四个字“充分发挥”上还是露怯了,看到台下一阵笑声,我干脆说抱歉了,各位老师,我是南方人,今天参加演讲赛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让自己普通话快速提升一下,没想到还是说错了,希望大家能对我的勇气给一些鼓励。结果大概是评委们被我的厚脸皮给打动了,最后居然还拿了个三等奖。

大三的时候,我在学校团委又参与组织了周恩来纪念馆的演说团,我还是团长,带着大家一起去给参观人员讲解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故事,听了很多关于总理的故事,自己也参与讲解了很多遍。那个过程非常锻炼人,既是学习,也是一种价值输出。后来我再去想这件事,也许因为自己一时的勇气,也从一定程度克服了自己到新环境可能会存在的敏感和自卑,反而完全变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很感谢那时候练习演说的过程。

第二个叫作记者团。当时宿舍里有一个姐妹是学校广播站的,我和她特别要好,就很想和她参加一个社团,可是我的普通话实在不够标准,广播站也不会录取我,结果阴差阳错加入了给广播站供稿的学校记者团。因为在记者团,有了很多机会采访学校的领导和校友,而中文系很多师兄师姐当时在全国各大报社都担任着记者或编辑的职位,所以每年寒暑假都会去一家报社或者杂志社实习,从《天津日报》《今晚报》,到福建《海峡都市报》,到《中国青年报》《深圳特区报》,新闻口、社会口、经济口、专题口,甚至摄影部都去了一遍,很早就看到了社会百态,经历过一个月一篇稿子发不出来,重大社会事件报不出去,跟着老师去采访知名企业家、艺术家、省级领导人,也有自己一个人从策划到约访,到一周写3000—5000字的整版专题。

你需要建立亲和与共情,让他愿意和你说真话。

你需要提有力量的问题,让他觉得你是懂他的,而且问题本身也能让他深思和收获。

你需要认真而专注地倾听,抓住重点并及时反馈和确认,以保证能让他放心地说。

“平视”和“提问”,至今我也总是和我身边的朋友、公司的小伙伴、我的学员反复强调,甚至把平等沟通和提问的能力变成了工具,来帮助大家刻意练习。这样的认知正是来自当年学校的实践学习。

第三个叫作勤工俭学。我记得那时候有师姐在宝洁工作,所以周末总是有一些在学校或者商业街派送小包装的促销活动。我有一段时间,每周末都去商业街做派送员,穿着宝洁发的工服,站在商业街上不断给行人派发赠品,工资按照天算,最后你是不是全部发完了并没有人管你,所以不少人发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自己藏起来用,或者放在学校里1元一包交给小卖铺卖。这样一件小事,既考验了面子问题,也考验了个人的品格。既然收了工资,答应派发完所有的小样,这就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所以这么小的事情,却建立了当时对于商业的基本概念,即使到后来我也觉得是最重要的商业价值观,叫作说到做到、诚信。

而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虽然有时候面子是个问题,但是通过自己劳动创造的收益,那份独立感和成就感是什么都比拟不了的,这样的习得越早越好。

四、每一年每一天都在进步

大学毕业之后有近15年的职业生涯,分别在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和民营上市企业福建的九牧王集团,在去的时候联想还只是国内的知名企业,九牧王也还不曾上市,离开的时候它们却都上了一个台阶,所以,在其间的过程,跟随着企业的发展,自己也在不地学习和成长。

联想有一句话: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这句话用于我在联想的10年也是非常贴切。每一年都不曾荒度和懈怠,每一年都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有所精进,这个也是我终身都要感谢这家企业的原因。

一毕业就加入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价值观对你的影响会非常大。我非常庆幸当时选择了联想这样的企业,从一开始进入联想总部的联想管理学院,有幸和柳传志柳总有着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度讨论的机会,早早就被柳总的个人魅力和大局观所折服,之后因为在管理学院负责着全集团的入模子培训,小小年纪就要给很多已经工作多年、甚至来了就做高管的经验人士做班主任,因为做高层干部培训,也有幸以课程之名接触到联想各个子公司最优秀的一群人,从他们身上又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做人做事的方法。

联想总部拆分,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留下来跟随自己熟悉的团队、欣赏自己的领导一起创建联想投资,一个是到陌生的电脑公司,在新组建的信息服务公司 FM365来做当时的互联网门户。两个都是新鲜的,但是最后我却选择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参与到当时第一拨互联网浪潮中,担任栏目主编、首页主编,充分体会了内部创业的历程。

而在后来的时光通过内部竞聘加入产品设计中心,负责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战略和运营工作,抓起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设计战略管理,很快得到提拔。又因为感觉自己战略专业度不够,而放弃了高级经理的头衔,转而走专业序列,以高级研究员的身份进入公司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企业重大战略课题研究和高管务虚会策划组织。在战略研究过程中,参与到联想并购 IBM—PCD这场蛇吞象的国际化课题中,并承担了一部分整合课题的论证工作,有了与国际团队跨国沟通的大量经验,了解不同国家的企业人在思考问题上不同的方法体系和价值观。

而后发现自己离业务始终有点远,在做了战略两年后加入最核心的业务部门渠道销售部去负责全国的零售通路规划和建设工作,从布局街边店、电脑城店、千强镇店,到国美苏宁等大连锁出现,再到电视购物,最后京东杀出,线上购物开始和线下并行。又是经历了和深度参与了整个零售业的变迁和升级,以及一个国内最优秀的企业如何应对和不断调整自身战略,其中的快与慢,得与失。

在联想的10年,每一个脚印都是收获,总结下来,它给了我很好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也给了没有天花板的舞台,让你只要想,就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

另外,如何建立规则和体系,如何让事情更加专业而有序,如何在事前计划事后复盘,这些对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习惯,甚至是终身成长的能力,也是在联想这样的企业中学到的。

还有,就是格局观,我记得联想早期的愿景是让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命是把个人的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中。虽然后面看,联想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灵活度和对差异的包容度,错过了很多很好的商业机会,这和它高度强调集体主义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反观我的职业生涯,在联想的10年,它的民族尊严、大国使命,它的国际化探索之路、它的头部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柳总本人的管理思想无形中也拉升了自己的格局观和世界观。

划重点:

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我们不仅要思考事物的逻辑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学会平视和提问。终身学习的人,生命不仅有温度,更有力度。

本章节的工具卡:

每天看30分钟的书籍,这30分钟不要把手机放在旁边,看完之后,然后做一个小的摘抄。

连续做21天,试试看,你有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

阅读书目阅读时间

好句摘抄:

我的收获:

知识要分成“知”与“识”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谈论一下,什么是知识。

知是知道,什么叫“知道”?看一个东西能够辨识道理、了解规则和常识,这就是知;道是道理、规则、常识。有一个字叫“智”,把它拆解开就是日日知,日日知新、日日知道,就有了智。

识就是识别和区分,要能够识别和区分,你就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明是非,做选择,这就是识。

所以,知识是区别于我们今天说的信息。今天,在移动端高度发展的社会,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知识付费的内容不断向我们涌来,如何选择?如何让知识付费获取的不是信息,而是知识,让你是在强化你的常识和你的判断力,而不是削弱你的思辨力,成为知识的奴隶,或者信息的堆积者。

关于知识,我特别想让大家跳出固有的一些认知来重新看待,有句话叫“实践来源于生活”,所以我想和大家强调“知识来源于生活”,去积极地生活,你就一定会获得属于你的知与识。

一、知识来源于家人

比如今年在跟创业者分享创投趋势,解剖当下的一些成功案例时,经常会讲起盲盒这个现象。关于盲盒的认知有很大程度就来自于我们家盲盒的重度消费者,我12岁的女儿。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周她都要去酷玩店或者无人售货柜买一个盲盒。为了获得购买盲盒的钱,她有了很强的学习动力,每次考了班级第一就会说妈妈能不能奖励我一个盲盒呢?结果考第一逐渐变成了常态,她的盲盒在家里也越积越多。

因为和学习激励挂钩起来,价格也不是特别贵,所以我从来没有否定过她的行为,但是我对她的痴迷非常好奇,一个小玩具而已,为什么这么上瘾呢?于是我和女儿有了一次关于盲盒的对话。以下是对话的实录:问:女儿,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盲盒呢?

答:天啊,妈妈,你不觉得它特别酷吗?

答:好吧,妈妈,你看哈……

首先,你买每一个盲盒你事先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是不是很神秘,很好奇,最后拿到手里拆它的感觉,就像拆圣诞老人的礼物一样,特别兴奋和期待。

第二,你拆开以后可能有你不喜欢的,但是大部分都是你喜欢的,还有几个是特别好看的,大家都想收藏的,而且盲盒总的设计还都是大家喜欢的,设计感在平均之上,价格也不太贵,买了也不会后悔。

第三,在我们学校,基本上女同学都收集盲盒,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年龄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话题,你看哈,我们女同学都在说,如果我没有的话,我们就少了一个共同话题,我是不是显得很没意思。

第四,盲盒里面有神秘感,但这种神秘感又很公平,每个人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都是自己抽取的,所以你即使抽重了也不会怪别人,还可以跟同学交换彼此没有的。

第五,它里面藏了一个特别的惊喜感,就是“隐藏款”,在包装盒上看不到图像,往往设计更特别更好看一点,数量又特别少。万一抽到隐藏款,价值可以达到原价的10倍,网上有很多销售隐藏款的,你感觉就赚大了,之前买的不喜欢的就都值了,所以每次都特别希望能够抽到隐藏款。

第六,当我能够收集到全套盲盒的时候,我在同学面前会很自豪,如果谁能有全套盲盒,就觉得她太牛了,就是校园大咖。所以盲盒是不是真的很好啊。

我又随手拿起手边的一个玩偶和一张人物的画作问她,如果把这些做成盲盒你会买吗?

女儿答:当然不会了,你看它长得多没特点啊,还有身上的衣服太简单了,都没有什么零部件,你看这个盲盒,你有没有觉得它长得很不一样,很特别,很酷。做工也很精致,还不断有新的系列出现。总之,感觉买不完买不够。

听完这段话,我忍不住对女儿说,你在盲盒这件事情上你就是我的老师,我能不能把你说的记下来,如果我的创业项目里有涉及盲盒的,能不能请你当兼职设计师(女儿漫画画得很好),或者做产品体验师。

你看,知识来自家人,来自你的孩子,来自生活。

和女儿聊完之后,我在我的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论2019年重要现象之盲盒。不是所有的卡通产品都能做成 IP,即使有 IP也未必能盲盒化,即使有盲盒概念也未必能够走进年轻人的心,即使走进年轻人的心也未必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