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堂 司马迁写谋略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许多智囊人物,擅长运筹帷幄。辅佐刘邦打天下的就有张良、陈平、随何、郦食其、陆贾等人。张良、陈平最为出色,两人齐名,史称良平。

一、张良智计

张良(?—前186),字子房,相传是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汉高祖刘邦的首席谋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智慧闻名于世。汉高祖刘邦尊张良以师礼,不呼其名,在满朝文武大臣中,独享此殊荣。张良有“帝王之师”“明哲风高”“机谏得宜”“智勇深沉”等美誉。

(一)张良椎刺秦始皇

张良是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本姓姬,韩国公族,先人五世相韩。祖父姬开地,曾做过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的相国。父亲姬平,是厘王、悼惠王的相国。张良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对韩国的感情较为深厚。悼惠王二十三年,姬平去世。此后二十年,在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韩国首遭其殃,秦军铁蹄踏过,韩国宗庙倒塌在滚滚尘埃中,张良弟弟也在此时死去。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当时张良约二十二岁,血气方刚,他怀抱国仇家恨开始了浪迹天涯、伺机复仇的生活。他草草收葬了弟弟,变卖了家产和三百个家僮,倾尽全部家财,招求江湖侠客,立志谋刺秦始皇。

公元前227年,韩国灭亡的第四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刺杀失败,演成悲剧。而张良却别具只眼,看到了复仇的希望。荆轲刺秦王,虽然失败,却打破了秦王神圣的光环。荆轲的失败,反倒给张良一个启示,只要靠近秦王,一个力士就可了结秦王性命。于是张良效法荆轲,组织刺杀秦王,寻找机会,一等就是十年。张良椎刺秦始皇,发生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之时。张良学礼淮阳,实际是国破家亡后流亡楚国。张良学礼,只是一个烟幕,他借此结交四方侠士,并通向楚国上层社会,谋求报秦之策。东方齐、楚两国当时为最大国。张良在楚都未得遇奇士,他东游齐国,访得隐者仓海君,在仓海君的引荐下,结交了一位能扔出一百二十斤大铁锤的力士,专门铸造了一把一百二十斤[3]重的大铁椎。趁秦始皇东游之机,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当始皇车驾驰过时,大力士急起身,猛地将铁椎砸向始皇御辇,但铁椎却擦着始皇的车辇飞过,砸中副车。巡行队伍顿时大乱,张良和刺客急忙逃走,刺杀秦始皇未遂。秦始皇大为震怒,下令在全国大肆搜捕刺客。张良为逃避追捕,更名换姓,逃匿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

公元前218年,秦王已经统一六国,号称秦始皇,其威势非昔日可比。张良身材娇小,状貌如妇女,但他有一身浩然正气,在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卓然奋发而为天下雄,表现出大智大勇,做出常人所不能及的事业来,令人肃然起敬。张良与荆轲不仅仅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

对张良刺秦始皇行为,近代有两位爱国的历史伟人,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一位是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在留侯祠的题诗中说:

除秦便了复仇心,勇退非关虑患深。 博浪沙椎如早中,十年应已卧山林。

林则徐的诗寄寓很深,咏史以抒情。另一位是抗日民族英雄冯玉祥将军在留坝“汉张良祠”题写的一副对联,很有深意。其词曰:

侯封敝屣,汉家三杰,如公的是完人,明功成身退之义; 奋志击秦,博浪一椎,不中亦寒敌胆,以匹夫有责为心。

冯玉祥评价张良椎击秦始皇,是“匹夫有责”的爱国行为。古代暴君夏桀自比太阳,人民诅咒:“这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宁愿和这太阳一起死亡。”暴君民贼,人人可得而诛之。总之,张良刺秦始皇,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意志。

宋人苏轼在《留侯论》中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苏轼说: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无过人之能,而逞匹夫之勇,不是真正的大勇。苏轼认为张良有“盖世之才”,却去效法荆轲的匹夫之勇,“而逞于一击之间”,是一种无补于事的冒险行为,张良得以遁逃纯属侥幸。即使刺杀成功,也只是丧了秦始皇的命,而不能结束秦朝的暴政。以暴制暴,用暴力推翻秦王朝,不能只是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要学项羽那样“万人敌”,像陈涉那样为天下倡,动员人民大众参与,才能使暴君独夫陷入灭顶之灾,结束一代暴政。张良年少任侠,一心只想报仇,当然不会有这种认识境界。但张良的椎刺秦始皇,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大快人心,具有启迪民智的大勇精神,在动员人民反秦意识上是很有意义的。试问,如果没有荆轲、张良等人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对秦始皇的权威挑战,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张良之一击,打破了“始皇帝”的神圣光环,消除了广大老百姓积于心头的巨大压力——不得对天子造反,冤死、屈死,只能认命。皇帝荒暴,就是独夫民贼,人人可得而诛之。张良向秦始皇的挑战,其作用远远大于椎刺秦始皇暴君这一行为本身,它成了催醒人民、动员反抗残暴的导引。唐李白有诗云:“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李太白全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圯桥进履,得授兵书

张良椎击秦始皇,经过十余年的谋划,一旦失败,对个人意志与信念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张良内心的沮丧与痛苦,可想而知。秦始皇震怒,全国戒严,大索十日,不知株连了多少无辜。残酷的现实,逼使张良猛省。个人单枪匹马的任侠行为,在向掌握了国家机器的皇帝挑战时,无异于以卵击石,如同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张良获得了顿悟,达到了苏轼所批评与陈述的那种境界,经历十年修炼,动心忍性,脱胎换骨,从一个任侠成长为一个智士。张良这一人生转折的契机,就是下邳圯桥进履,得授兵书。

下邳是古代下邳国的都城,战国时属楚边邑,紧邻齐国,秦统一后置县,在今江苏邳县南古邳镇东。这里交通四达,人物殷阜,地当南北冲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县城垣高墙厚,城郊河道纵横。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称下邳形胜曰:“北控齐鲁,南蔽江淮。水陆交通,实为冲要。”县城十分牢固,有城墙“三重”(《水经注·泗水注》),沂、泗两水会流于此。沂水至下邳城分为两流,一条从城北的西南处注入泗水,为沂水主流,另一条从城东绕行南边汇入泗水,称为小沂水(参见《水经注·沂水注》),其上有桥,就是张良漫步的圯桥。泗水径其南。楚汉相争时,这里是楚大后方的军事重镇,汉将彭越、灌婴,带领精锐骑兵,突袭项王后方,多次袭扰下邳,并歼灭楚大将薛公于此。正由于下邳地处冲要,这里的人迁徙频繁,南来北往流动人口聚集,构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张良逃匿于此,既有利于藏身,又有利于与四方豪俊交游,表明张良复仇之心未泯,他还要图谋东山再起。

张良谋刺秦始皇,经由多年的积劳,而谋刺失败的打击,遁逃之困苦,使其身体垮了下来,从此多疾病,也影响到张良的行侠行动。他藏匿下邳,改了姬姓,更名为张良,一边养病,一边检讨,思谋反秦良策。张良痛定思痛,体验到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奈何秦帝国的。他改弦易辙,熬过了苦闷、彷徨,学习黄老,修炼起道家的“导引辟谷”来,既养身,又养性。所谓“导引”如同佛家的打坐参禅,是道家的一种延年健体的气功,又称“行气”。修炼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摒除一切杂念,神出躯壳化为混元,与天人合一,达到形神统一、物我两忘的“智慧极高”的一种境界,其实质,是一种保健医疗方法。至于“辟谷”,又叫“却谷”,帛书里叫作“去谷”,是食气导引升华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秦以前的养生家,曾有人幻想过不吃五谷就可长生,有的寻找谷物代用品,服用药物,有的则除喝水以外,什么都不吃,全靠呼吸空气来维持生命,这当然只是一种主观幻想,不吃东西是不行的。有学者研究,“导引”与“辟谷”,作为道家的养生术,既引导人们健身,又引导人们养性,静思反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可以说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失意者的一个避风港。导引辟谷,对于张良来说,就好似遁入空门。张良虽学道黄老,但远未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反秦报国的大志还在鼓舞着他振作起来,只是残酷的现实迫使他逃遁而已。因此,张良经常到城南小沂水上的圯桥漫步,观日出日落,沉思、检讨。

有一天,张良独立桥头,这时有一个穿短袍的老翁,步履蹒跚地来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下桥去给我拾鞋。”老头的唐突语言使张良一愣,心想,这老头莫非倚老卖老在耍笑我吗?张良心一横想伸拳揍老头一顿,但转念一想,自己正在遭通缉,不要惹是生非,况且面前的老翁,偌大年纪,给他拾鞋也不丢份儿,正如孟子说的,为长者折枝,这是后辈应该做的事。真是退一步天宽地阔,张良压下了怒气,下桥拾了鞋,交给了老人。可是这老头也不言谢,还以命令的口吻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拾了鞋,就把好事做到底,于是跪在地上俯身替老人穿上鞋。老人满意地笑着离开了。老人诡谲的行动使张良百思不得其解,他呆呆地目送老人离去,头脑盘旋,隐隐悟出点什么,老人似乎专门到桥头来让张良拾鞋,要试探他什么。张良目送老人走了一里地之远,渐渐看不到人影,忽然老人又折了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张良困惑不解,感到离奇,对老人已生出无限敬意,张良欠身拜跪在地,答应了老人的约会。五天之后,张良一早就到了桥头,老人已先到达,生气地责备张良说:“与老人期,后何也?”老人不由分说地离开了,又甩出一句话:“后五日早会。”又过了五天,张良在天未亮鸡未鸣时就去了桥头,想不到老人又先到了,这一次,老人声色俱厉地责备张良说:“为何又落在后面?”老人离开了,又说了一句:“后五日复早来。”又一个五天过去了,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桥头,不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老人十分高兴,对张良说:“当如是。”于是从怀中取出一编竹简赠送张良,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说完,老人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从此再也没有出现。十三年后,张良果然在济北谷城山下找到了一块黄石,并把它供奉在家中。于是史称张良所遇老人为黄石公。

这个传奇故事,载于《留侯世家》,它神化张良得到仙人指教。故事中只有张良与黄石老人两个当事者,谁见,谁知,谁传,已无从查考。三次夜半往,十三年后化为黄石,离奇而神秘。但故事又平易动人,情节简易,入情入理,是民间故事的常套,流传极广。司马迁认真记载,细节刻画,一丝不苟。

古人兴众起事,往往借助神怪做宣传,民间也津津乐道,本不足怪。高祖斩蛇起义,黥布受刑当王,皆此类也。陈涉起义,吴广学狐鸣:“大楚兴,陈胜王。”又鱼腹丹书,这些都是人为制造。张良所得黄石老人授书,原本是《太公兵法》。太公是周初的开国功臣吕望,又称姜太公,他隐居渭滨垂钓,七十而得遇周文王。文王死,武王立,用为军师,尊为尚父。吕望佐武王灭纣,创建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张良隐居下邳,痛切反思,以姜太公为榜样,立志佐贤主,灭暴秦,取天下,可以说这才是张良脱胎换骨的十年修炼。奇遇的故事可以是人为,也可以是受老人的指点。“圯桥进履”故事中的这位“圯上老人”可能就是一位从事反秦活动而隐于乡下的有心人。张良在博浪沙一击,天下震惊,必然引起民间反秦志士的注意,觉得张良资质不凡,胆识过人,只是年少气盛,忍耐不足,以致易于轻举妄动,如欲成就大事,自需一番磨炼,特别要在忍耐力上痛下功夫。待老人一再考验张良的忍耐力之后,认为系可造之才,便对他进一步指导,授予兵书,要张良苦心修炼成长为帝王师。具体事实,无须细考,要旨在正确地理解太史公记载圯上老人授书的精神,它说明张良在下邳,以道家“导引辟谷”的养生作掩护,而刻骨铭心地反省,蓄志待时,如同诸葛亮之卧隆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修学养性,以待贤主,志清天下。张良的这一志节境界高于任侠不知几千里,血气之勇已为伟大胸怀所代替。张良成熟了,他不再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莽夫,而是一个善谋的智多星。他在下邳交纳豪杰,共襄覆秦大业。项羽的堂伯父项伯,是秦朝悬赏捉拿的要犯,他既是楚国的显贵遗臣,又犯杀人之罪,是张良收容了他。张良与项伯,遭遇相同,命运相同,仇恨一体,志趣一致,两人成了莫逆之交。想不到这一因缘,成了日后挽救沛公刘邦于灭顶之灾的机缘,演绎出了一幕鸿门宴的活剧。张良与项伯的交游,生动地说明了张良藏匿下邳,志念没有须臾忘记。《留侯世家》作了意味深长的记载:张良“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其时,公元前209年,张良四十三岁。

(三)张良十大奇计

1.计破峣关,抢先入关

公元前206年九月,沛公刘邦从武关入秦,破峣关及兰田,用张良策,不战而降秦军。刘邦有兵二万,少于秦军,强攻不能取胜。张良声言做五万人的饭菜,在野外大张旗帜为疑兵,造成汉军强大的假象。峣关守将是商贾出身,贪钱财。张良派使者进关游说秦将背叛,投降刘邦,同时派兵西向咸阳。秦军守将同意投降,放松戒备,张良劝刘邦趁机攻关,秦军大败,乘胜向前,兰田不战而降。于是刘邦抢先入关,在楚汉相争中占得了政治制高点。

2.鸿门斗智,计挫范增

沛公破咸阳,入居秦宫室,又派兵把守函谷关,阻止项羽入关。当时项羽为诸侯盟主,称上将军,有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十万兵,显然不敌项羽。张良劝说刘邦:“秦皇帝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有今天,如果刚刚取胜就效法秦皇帝深居宫中享乐,好比助纣为虐,即将有大祸。”刘邦警醒,立即退出秦宫,封藏府库,还把军队撤出长安,驻扎在咸阳东郊霸上。一个多月后,项羽果然领兵攻破函谷关要击杀刘邦。张良拉拢项羽叔父项伯与刘邦约为兄弟和儿女亲家,由项伯向项羽说情,称刘邦有大功,先入关破秦,封藏府库,等待项羽;派兵守函谷关,是防止别人入秦,小人挑拨闹了一场误会。张良还教导刘邦及樊哙等人,到鸿门赴宴,谦恭低调,吹捧项羽,座席在下首,称项羽为大王,以臣礼相见。其时项羽尚未称王。张良设谋刘邦低调奉承的方法,挫败了范增欲借宴会取汉王刘邦人头的毒计,解除了刘邦的杀身之祸,使强势的项羽在鸿门宴上败下阵来。

3.火烧栈道,麻痹项伯

范增设谋,封王刘邦于巴蜀,刘邦欲与项羽拼命。张良策动项伯,刘邦得封于汉中,又劝刘邦就国时明烧栈道,为后来韩信暗度陈仓奠定基础。刘邦还定三秦,张良致书项羽,说山东诸齐乃项王大患,刘邦只不过是如楚怀王之约得关中而止,为刘邦东出,直捣彭城,赢得时间。

4.下邑画策,张良献灭楚大计

汉王兵败彭城,败退到下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张良推荐韩信、彭越、黥布三杰于汉王,规划灭楚战略大计,三年间楚亡汉兴。

5.阻封六王,避免重蹈项羽覆辙

刘邦与项羽在成皋相持的紧要关头,郦食其献计刘邦封六国之后,多树项羽之敌,张良与陈平得知立即阻止刘邦分封。张良说:“谁替大王出此下策?如果封王六国,那么大事就完了。”这是步项羽分封之后辙,张良列举了足够的理由点醒了刘邦,刘邦立即销毁了封王印章。

6.分土韩彭,会兵垓下

公元前203年,韩信破齐欲自立为王,刘邦大怒,张良劝汉王忍耐,顺水推舟封王韩信,以收其力,接着刘邦与项羽订立中分天下和约,诱使项王东归,刘邦乘势追击。韩信不派兵与会。张良劝说刘邦实授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土地,刘邦用其计,诸侯皆会,垓下之战,项羽败亡,汉朝得以兴起。

7.穷追项羽,迫使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刘邦用智,项羽用力,双方对峙广武经年,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这一形势,先退者士气低落。刘邦用计与项羽和解,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为楚,鸿沟以西为汉,引诱项羽撤兵先退。这一关键时机,张良献计刘邦背约,穷追项羽,迫使项王自刎乌江,楚灭汉兴。

8.封侯雍齿,平息争功

汉朝建立,刘邦大封功臣,诸将争功,萧何与曹参都产生了裂痕,有众叛亲离之势。张良劝刘邦尽快封其仇雍齿,平息了诸将争功,稳定了政治局势。

9.安邦定国,建都关中

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西汉开国功臣,大多数是楚人,不愿远离家乡,主张定都洛阳。山东人娄敬劝说刘邦,洛阳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不利安邦定国,建言定都关中。刘邦犹豫不决,问计张良,张良娄敬说服刘邦迁都关中,奠定了汉家稳固的基业。刘邦为此破格任用娄敬为大臣,赐姓刘,于是娄敬改名刘敬。成全刘敬之功者,张良也。

10.荐商山四皓,计安太子

刘邦欲废太子,即后来的惠帝刘盈,诸大臣强谏,刘邦不听。张良献计太子结交商山四皓,得以保全太子位,稳固了国本。

司马迁说,张良在高帝身边,有充分的条件时常讨论天下大事,所献奇计非常之多,不能具载,只择要地将关系天下兴亡的大事粗略记载下来。上述十大奇计,条条都是关系汉朝建立和国家安危的大事。

二、陈平奇计

陈平,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人。陈平是汉高帝刘邦的重要谋臣。地位仅次于张良,两人齐名,人称良平。在楚汉相争时,他屡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大功。吕后执政时,他机智地与之周旋,和诸大臣协力消灭了诸吕,重建刘氏的基业。

(一)少立壮志,终遇明主

陈平少年时家境不是太好,有数十亩田地,与哥嫂同居。陈平其人长得漂亮,一表人才,喜好读书不事农业,多次引起嫂子的不满。成人后,到了娶亲的年龄,富者攀不上,穷者又看不上。正好有当地大富张负的孙女,连嫁五夫,连丧五夫,无人敢娶。陈平便显示自己的才能,引得张负将孙女嫁于陈平,并拿出钱财资助陈平四处交游,名声渐起。

陈平在故里曾经主持里社的祭祀活动。每当活动完毕,陈平就操刀分配祭祀用过的牺牲,且分肉十分公平,乡里父老称赞曰:“善,陈孺子之为宰!”陈平回答说:“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丞相世家》)

后来,陈平果然为惠帝、文帝两朝丞相,主宰天下。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在大泽乡举起反秦大旗,天下响应。陈平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投奔魏王魏咎帐下,后因受人谗言,便离去归服项羽。陈平归项羽后一直在其身边,他随项羽破秦入关中,被封爵而不治事,任都尉之职,相当于侍卫长。在一般人的眼中,都尉之职很荣耀,对于陈平却是大材小用。鸿门宴中陈平的具体任务是看住刘邦,不让其逃走。但是陈平通过刘邦在鸿门宴上的上乘表现,认定刘邦是必成大业的人物,于是随着项羽态度的转变,放走了刘邦,未归汉时便立下大功一件。

陈平随项羽,得知其为人。项羽喜听亲信之言,所用非诸项则为妻之昆弟,虽有奇士而不能用。项羽礼敬陈平而不重用,陈平抑郁不平。汉二年三月,汉王东出,陈平归汉。陈平通过刘邦部属魏无知的引荐晋谒刘邦。汉王问:“子居楚何官?”平曰:“为都尉。”汉王即日拜陈平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参乘,即警卫副官。典护军,职掌诸将督察,颇有权力。成皋对峙初期,汉王拜陈平为亚将,与韩王信驻广武。

陈平得到刘邦的宠信,地位迅速上升,引起周勃、灌婴等人的不满,向刘邦进谗言说:“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陈丞相世家》)

刘邦听了周勃、灌婴等人的谗言,有所怀疑,便召来魏无知责问。魏无知深信陈平有真才实学,就辩解说:“我推荐的是才能,大王您问的是德行。假如现有古代尾生、孝己那种德行而对战争胜负无作用的人,大王您愿意用吗?”刘邦听了魏无知的回答,心中疑惑已解开大半,便召问陈平说:“你先事魏后事楚,今又事我,难道这是一个忠诚之士的作为吗?”陈平坦然回答说:“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刘邦听后,认识到陈平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刘邦不愧是刘邦,显示出创业帝王的大度,当他分清是非曲直后立即改正过失,升迁陈平为中护军,留在身边参决谋议,诸将不敢再进谗言。

(二)离间楚君臣

离间,又称反间,就是派出间谍,或收买敌方人员,在对方阵营散布流言,制造混乱,刺探情报,挖人墙脚,做策反工作。离间之计,由来已久。《孙子兵法》中就有专章《用间》详加论述。陈平奇计,以离间楚君臣兴汉灭楚,意义最为重大,当做专题来说。

作为克敌制胜的手段之一,离间可以起到独特效果。楚汉之际,运用反间计最为成功者,就是陈平。

公元前204年,楚王项羽截断汉军粮道,困汉王于荥阳(今属河南)。刘邦在兵弱粮乏的情况下,愿割荥阳以东求和。项王主要谋士范增老谋深算,竭力主张项羽拒绝和约,急攻荥阳。刘邦得知十分着急。陈平曾任楚军都尉,熟悉项王只有范增等少数几个忠臣,而项王用人最爱猜疑,就献计说:“大王如能给我数万金离间其君臣,使其内部不和,那时再兴兵攻之,必能败楚。”刘邦深以为是,马上拨出四万金任陈平支配。

陈平即刻收买人在楚军中散布谣言,说钟离眛、范增等为项王屡立战功,至今未得厚报,他们正拟归汉,希望封王得地。项羽闻此大疑,便不很信任范增、钟离眛等,特派使臣去汉军营探听虚实。刘邦按陈平计,先备下丰盛酒菜,待使臣入内后佯惊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人,原来是项王使者。”立即下令撤换,改以粗食相待。使臣返营后,将一切报告项王,项王大怒,怀疑范增有二心。范增知项王中了反间计,一气之下,自请归家养老,竟病死途中。钟离眛也被项王削弱了兵权。陈平略施小计,就使项羽自毁长城。

陈平的反间计并不高明。《通鉴辑览》说:“陈平此计,乃欺三尺童子未可保其必信者,史乃以为奇,而世传之,可发一笑。”明李卓吾评曰:“此计易识。”(《史纲评要》)尽管此计只可作为笑料的雕虫小技,而陈平用之,项羽信之,何也?这正是陈平深知项羽为人,信用庸劣群小,喜听亲信之言。项羽派出的使者,多是庸劣之才,又为项羽所信,故陈平之计得伸。项羽之失,可悲也!

范增出走,是楚军的一大损失。项羽逼走范增,替刘邦消除了心头大患。项羽失了范增,没了谋士,从此被动挨打,楚军士气低落,一天天削弱。所以刘邦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陈平善应变,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他在去楚归汉途中,要渡黄河,遇上一群强人。摇船的人看到陈平身高帅气,穿着整齐,且是一人独行,怀疑他是楚国逃亡的将领,身中一定带有贵重的珍宝珠玉,老是用眼睛盯着陈平,想要杀人越货。陈平发觉,虽心惊,但立刻镇定下来,机智地脱下衣服,光着膀子与艄公一起摇船,让船上的人看到他身无余物,打消了杀他的念头。陈平的智慧非一般人所能及。

(三)陈平的六出奇计

陈平是紧随汉王刘邦征战的谋臣。《陈丞相世家》说陈平六出奇计,得到六次封赏。陈平所出的奇计不止六次,由于十分隐秘,记载下来的有五次。

1.离间楚君臣

此是楚汉相争最紧要的奇计,使项羽自毁长城,逐走范增,耳目闭塞,削弱大将钟离眛等人兵权,爪牙不利,楚兵战斗力削弱,见前述。

2.解困刘邦

汉三年(前204)五月,项羽猛攻荥阳,危在旦夕。陈平施李代桃僵之计,让纪信扮演刘邦,把荥阳城中两千女子假扮成汉兵,在一天夜里,开了东城门杀出。可怜两千女兵,霎时被楚军消灭。这时由纪信扮演的汉王刘邦乘着插有牦牛尾装饰大旗的“黄屋左纛”,在随从簇拥下驶出东门。左右的人大喊:“食尽,汉王降楚。”楚兵大出意外,高呼“太平万岁”,争先恐后围上来一睹汉王风采。此时,刘邦却从西门逃走。

陈平此计,保了刘邦,两千女子却死于非命,全都成了替死鬼。

3.计安韩信

即前文所说汉四年(前203),韩信自立齐王事件,此计陈平本谋,张良助成,刘邦感悟。陈平劝刘邦优厚地招待韩信使者,麻痹了韩信。

4.献策高祖伪游云梦擒韩信

汉六年(前201)十二月,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谋反,其实是莫须有的人为策划,是刘邦消灭异姓王的组成部分。诸将争相带兵出击,刘邦咨询陈平。陈平向刘邦连提四个问题:

第一,陈平问:“韩信谋反,除告状人外,还有人知道吗?”刘邦说:“没有别人知道。”

第二,陈平再问:“韩信本人知道有人告发吗?”刘邦说:“不知道。”

第三,陈平又问:“陛下之兵与韩信之兵相比,哪一支兵战斗力强?”刘邦说:“韩信之兵战斗力强。”

第四,陈平最后问道:“陛下之将,能力有超过韩信的没有?”刘邦说:“朝廷将官没有人赶得上韩信。”

于是陈平总结说:“陛下之兵不如楚精,陛下之将才能不及韩信,发兵征讨,有什么胜算?这不过是逼迫韩信造反罢了。”陈平委婉地戳穿刘邦的阴谋,就是要逼反韩信诛杀他。战火引燃,人民遭殃。陈平警告说:“这样下棋十分危险。”言下之意,即使韩信不反而被逼上梁山,韩信将士一定会死命反击。刘邦问陈平:“那该怎么办呢?”陈平说:“古代天子巡察四方,召会诸侯。陛下出巡云梦,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召会诸侯,既然韩信不知情,他一定会来朝拜皇上。那时就把韩信抓了,哪里用得着打仗。”刘邦依计,果然就把韩信逮捕了。

5.白登脱险

汉六年(前201),匈奴冒顿单于大举侵边,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包围。冒顿单于兵分四面:东面纯用青马,即面白青色之马;南面纯用骍马,即红黄色马;西面纯用白色马;北面纯用乌骊马,即黑色马。四面分别用纯一色的马,便于识别,阵形整齐不乱,冒顿单于志在一举全歼汉军。汉军被围困七天七夜,内外不通,粮食断绝,危在旦夕。陈平施计,派出汉朝使者,暗中与匈奴阏氏联系,送厚重的礼物,诡称汉家皇帝送一批美女给冒顿和解,挑起阏氏之妒意,教阏氏说辞,称汉皇神异,匈奴得地不能居,不如与汉和解,放汉皇一条生路。适逢天降大雾,冒顿解围一角,留一个通道让汉军逃出。这一计比较下作,走匈奴王后的后门,有失大雅,刘邦回朝封锁消息,只说用了秘计。《史记》记载说是厚赂阏氏。东汉学者谭桓和应劭推度陈平所用诡计,称汉朝皇帝献美女诱使阏氏上当,汉军才得以突围成功。

陈平用计,多是阴招,陈平也自称是阴谋家。不过政治斗争,用兵打仗,都是诡道,目的是夺取胜利。陈平辅助的是汉王刘邦,其后与周勃合谋诛杀诸吕,再造汉室,使新兴王朝得以建立和巩固,陈平奇计,应予肯定。

三、“帝王师”张良的谏说艺术

谋略人物是帝王的助手,好的谋略还要伴随关于表达的艺术,古代称为纵横捭阖。战国时期,连横合纵两大派策士,游说战国七雄国君,对外采取的策略,六国联合抗秦叫合纵,秦国为了打破合纵,游说六国与秦订立双边盟约,各个击破六国,称为连横。苏秦是合纵谋略的代表人物,张仪是连横策略的代表人物。苏秦先是以连横游说秦王,没有被采纳,改为合纵说六国;相反,张仪先以合纵说六国,晚于苏秦找不到市场,改为西入秦说连横。所以纵横捭阖泛指策士们的游说艺术,立场与说辞随形势摇摆,以取胜为目的。

后世谋臣游说帝王,不是列国之君,而是一统天下,改变了纵横捭阖的游说艺术,立志坚定,效忠其主,一个善谋之士,首先要择主而来事,为解救天下苍生贡献智慧。楚汉相争,范增奇士,错选了以项伯为主,他的奇谋善计,大多不被采用,最后被项羽赶走,疽发背而死,以悲剧告终。张良、陈平等智士,选择汉王刘邦为主,奇谋善策,均被采用,成就了汉家事业,也成就了个人功名。所以生于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君明择贤臣,贤臣事明主。陈平原在项羽帐下效力,后来转仕汉王刘邦,是臣择君的一个典型;张良原为韩王效力,后事刘邦,也是一个臣择君的典型。由于国君手握极权,依人性的惯性,喜听美言,憎恶逆耳之言,所以谋臣的进言艺术必须高明,才能既安天下,又安其身。张良以筹谋划策辅佐刘邦定天下,封留侯,成为“帝王师”,他的进言艺术无人可及,试评说如次。

《留侯世家》曰:“(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这段话有两个重心,一是说,张良恪尽职守,关心国家大事,献策多多;二是说,张良进策技巧“从容言”,使领导乐于采纳,此点极为重要。古代的首席谋臣,相当于现今的首席顾问兼大秘书,让领导言听计从,才能发挥作用。什么叫“从容言”?表面是指对话技巧,两人对话十分和谐,宽松,进言人没有负担,尽情把理说透,听言者愉快接受,并付诸实现。“从容言”的实质是指进言者的品德修养,尽职尽忠,没有丝毫个人杂念。凡有私心杂念者,总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卖弄聪明,自己不知不觉堕落成为谄媚小人,进而成为弄柄奸臣,没有好下场。张良进言,从不抢先,不图功名,诚心诚意对事,成为进言者的典范,赢得刘邦敬重,尊张良为师长,从不称张良之名而称字,左一个“子房如何如何”,右一个“子房如何如何”。子房,就是张良的字。刘邦对其他大臣,乃至包括萧何,都是呼来唤去,如使奴仆,唯有对张良师事之,对张良的建言,从不打折扣。张良是怎么做到的呢?细说端详:

其一,张良进言,从不争功,不出风头,不抢先发言,看准时机,向刘邦进言,功归首先建言者,或说理透彻的建言人。例如,张良随刘邦入关,攻下咸阳,曾建言刘邦出秦宫室,封府库,还军霸上。先是樊哙直谏,刘邦左右大臣也多有劝说。张良最后总结分析,指出刘邦若不出秦宫室,项羽入关将有灭顶之灾,刘邦彻底心服。又如第九计,议迁都,众大臣争论得一塌糊涂,众将皆楚人,不愿西迁。等到刘敬从西戎戍守归来,进言刘邦以暴力取天下的人不可效法西周文王、武王以德取天下,要占有地利。刘邦动心,才去问张良,张良借机详细分析利弊,功归刘敬,说:“刘敬说是也。”刘邦当天就决策迁都。

其二,棘手大事,进言者要承担责任,主动唱黑脸,留给决策人唱红脸。张良进言刘邦的第一计,用兵法诡道计破秦峣下军,第七计进言刘邦穷追项羽,这两计均为定盟背约行为。以纯道德论,背约非君子,乃小人,这个锅不能让称帝的刘邦来背负。此时张良主动强谏,承担负约之名,唱黑脸,把胜利果实和唱红脸留给刘邦,那刘邦的激动之情,不必言表。

其三,重大决策,务必稳重,留在决策人问计时再进言,才能收到奇效。张良进言第四计,下邑之谋献灭楚大计,是刘邦在彭城败北,退逃途中问计时,张良奉献的。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在彭城被项羽三万轻骑打败,使刘邦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与震撼。所以在败北途中急于召开军事会议,刘邦说谁能助我灭项羽,分天下之半。张良认为时机已到,他建言刘邦先打一个胜仗,阻击项羽于成皋以东,汉军建立成皋防线,利用地理形势,刘邦亲自坐镇,吸引项羽屯兵于坚城之下;然后派韩信在北方开辟第二战场,灭魏、赵、代、燕,进兵齐国;再派彭越深入楚后方,扰乱楚军后勤;再派一位辩士到南方说降九江王黥布归汉,也就是张两翼包围项羽,当韩信深入齐国之时就是项羽灭亡之日。这一计划,史称下邑之谋,正面战场在成皋,史称成皋之战。整个楚汉相争的进程,就是下邑之谋的执行过程。如此重大战争决策,张良十分沉稳地放在决策人刘邦急于问计时和盘托出,收到整个汉军集团坚决执行之效,创造了历史。

其四,进言人要善于讽谏,启发决策人醒悟,改变其固执己见,是一种艺术。张良献策第八计,进言刘邦封雍齿为侯,抚平功臣争功,稳定了初建的西汉政权。刘邦豁达大度是他性格的优点,善于团结人。但刘邦又心胸狭隘,固执己见,记恨报仇。论功封侯,只讲亲疏,大臣寒心。有的感到身危,已有叛变发生,如项羽降将利几就叛变了。讲大道理刘邦听不进去,张良陪伴刘邦出游,故意危言耸听,说诸将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在谋叛。刘邦心惊,忙问怎么办?张良故意说,陛下最恨的最想杀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张良说:“赶快封雍齿为侯,诸将就安定了。”这其实是张良劝谏高祖不要以意为法,论功不要亲疏有别。又,张良建言吕后保太子的第十计,处人骨肉之间不是口舌能争的,让太子以四皓为友,其计妙绝。东汉末,诸葛亮计保荆州牧长子刘琦就是效法张良的妙计。

综上所述,张良的“从容言”,表面看是进言技巧,实质是品德修养,只有一心为公的人才能把握好进言的尺度。没有私心杂念,才能做到尽职尽责。刘邦师事张良,一半是敬重张良的智慧,一半是敬重张良的品德。萧何、曹参两人是同乡,同僚,又是好友,可是在论功行赏时,两人互不相让,差点水火不容。张良却是功成身退,拒绝受封大县。德行高下,一经比较,不言而喻。高祖品评大臣,特别将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并提,称为人杰。汉初三杰,由此而生。张良居三杰之首,高祖给予了最高评价,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确实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