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堂 司马迁写历史转折的三大战役

第五堂课,评说司马迁写历史转折的三大战役,上接第四堂《司马迁写历史事变》,都讲的是国家特大事件,这一堂讲军队与战争。一个国家的建立,国家的守成,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军队建设和战争的把控。战争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必须经历的特别重大事件,有国有家者不可不重视,不可不研究。只有准备好战争,敢于打仗,才能制止战争,才能不打仗,这就叫以战止战。害怕战争,战争必然找上门,躲避战争躲不掉,只能招来战争。因为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特别是历史转折中的大战役是战争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最激烈的政治斗争。国家是政治斗争的平台。从战争的视角,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黄帝草创国家,靠战争起家。国家的发展、壮大,依靠战争护航。《史记》所写十二本纪,三千年的王朝更替,无论是夏、商、周三代因积德累善而得天下,还是秦汉大一统以力取天下,均以战争为先导。尤其是历史的大变局,大战役必将伴随历史转折而发生,也可以说大战役催生历史转折。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秦汉之际的楚汉相争、西汉盛世的汉匈大决战,是司马迁所写古代三千年历史长河中催生历史转折的三大战役,精彩淋漓。三大战役为何发生?司马迁怎样写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积淀的历史思考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发人深思,值得研讨。

今天,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机遇与战争风险并存,我们更要洞察历史上的历史转折中的大战役,了解其规律,加强战争准备,或许能避免战争。本堂课提出研讨,以供抛砖引玉。

一、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拼尽全力的大战役,秦胜赵败,赵卒被斩杀活埋达四十五万人,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败。自此,东方六国再没有一国有能力单独对抗秦国,秦并六国的形势不可逆转。从而,长平之战成了历史转折的大战役。表面看,这场大战役是秦赵两国大决战,其实质是战国时代合纵与连横两大战略的大决战,卷入战争的共有五国,韩与赵是盟国,楚、魏救赵,也就是秦国为一方,韩、赵、楚、魏为一方,是连横与合纵的对决,历程整八年,跨九年,长平之战只是决战的高峰。此役起于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止于公元前257年秦兵解围邯郸,前后历时八年。秦兵退出战役在公元前256年初,所以说跨九年。

(一)长平之战的背景

长平之战是千年历史大变局历史转折的关键之战。千年大变局,就是秦汉大一统政治将取代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分封、建藩列国并立的旧制度。秦国统一六国,连横代表新生的大一统政治,赵国救韩,以合纵对抗连横,代表列国分治,是延续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建藩旧制。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强势崛起,称雄天下,志在一统六国。苏秦为六国的生存谋长远提出合纵抗秦的策略,公元前334年说燕,拜六国相印;张仪为秦国谋统一提出连横瓦解合纵的策略,公元前328年相秦。[1]合纵与连横的博弈,到长平之战的公元前260年,已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连横逐渐占上风。连横策略是军事、外交两手并用,用当下的语言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合纵策略必须有一个挑头的国家,连横的大棒就打这个出头鸟。公元前278年,秦白起攻破楚都郢都,迫使楚国东迁到陈,夺取了楚国大片地方。公元前274年,秦攻魏都大梁,斩杀魏兵四万;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打败赵魏联军,杀魏卒十三万,俘获赵兵二万,全部沉入黄河。楚魏遭受深重打击,已无单独抵抗秦国的实力。然后,秦国迫使被打击的国家与秦订立双边和约,退还一些侵占的土地,这就是胡萝卜。燕、齐两国,一个在北,一个在东,远离秦国,秦施连横手段,迫使两国中立。东方韩赵两国唇齿相依,又有深厚的世代情谊,韩厥救赵孤,两国王室世代联姻,加强情谊,韩国小弱又紧邻秦国,韩国能长期对抗秦国,靠的就是赵国为后盾。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以后,在战国中后期是六国的中流砥柱,具有单独抗击秦国的实力。公元前270年秦将胡阳攻韩阏与,赵救韩,大败秦军。秦国经过六年的蓄力,在公元前264年派出白起攻韩,目的是腰斩韩国,夺取韩国黄河北的上党地区,打开进攻赵国的通道。秦军攻韩的前一年,公元前265年,趁赵孝成王新立,秦军攻赵,夺取三城,警告赵国不要救韩。公元前264年,秦将白起攻韩,夺取韩国陉邑(在今山西曲沃境)五城,杀韩卒五万,秦军在汾水旁筑汾城,建立大本营,决心长期攻韩。公元前263年,另一支秦军夺取了韩国的南阳(今河南济源)。公元前262年,秦军又取韩十城,攻下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太行道。韩国与秦苦战三年,赵畏秦未出兵救韩。韩力不支,割上党郡十七城与秦臣服。上党郡守冯亭不降秦而投赵,其目的是引赵为援,韩赵共同抗秦。

赵王面对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归附,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赵王室贵戚有两派意见。平阳君赵豹,反对受地,秦攻韩三年,眼看口中食为赵所取,当然不答应,秦赵之间一定要发生大战役。赵豹说:“无故贪利是大祸。”赵国相平原君认为:“出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攻不下一座城,如今一下能得十七座城,这是大利,机不可失。”赵王说:“得十七座城,增强赵国力量,不惜与秦一战。”(《赵世家》)

赵王接受上党之地,是必然的形势,有三个原因:其一,从地理态势增强邯郸西部的防务,上党入秦,邯郸门户洞开。此所谓唇亡齿寒,赵不可不保。其二,秦兵东进,意在并吞各国,东方各国都清楚。坐等秦国各个击破,不如联合一拼,但谁也不想出头,遭秦进攻,只好无奈观望。如今秦兵到了家门口,韩国又入地,又助力,入地增赵形胜,于是不惜一战受韩地。其三,赵有与秦一战的实力,八年前的阏与之战,赵救韩,大败秦军。有以上三个理由,平原君主张接纳冯亭是正确的决策。但司马迁批评平原君“利令智昏”,是警告人们,不要无故受益,天上不会掉馅饼。赵王、平原君既受地于韩,却又没有下定决心与秦一拼到底的思想准备,心存侥幸,这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司马迁的批评也是正确的。

(二)长平之战的历程

公元前262年,赵王受地后,韩秦双方都积极地做大战的准备,都做了全国总动员。赵国动员在第一线的军队达四十五万,又在上党地区北沿修建百里石长城的防线。秦国动员更彻底,年十五岁的男子都动员。原来是二十三岁为戍卒,一下子降低八岁。秦国男子,扫境以赴前线,造成优势歼灭赵军,总兵力应多于赵军,第一线的兵力至少在五十万以上。秦国后勤,关中运粮,把灌农田的水调入渠道运军粮。决战时刻,秦昭王从首都咸阳赶到前线坐镇河内,鼓舞士气。对参战的家庭赐民爵一级。

公元前261年,战场沉寂一年多,双方展开了外交战与间谍战。赵国副相虞卿建言赵王,与秦国断交,专注与楚、魏、齐联合,尤其是争取齐国的援助,把赵王准备献给秦国的六座城邑献给齐国。赵王不听,派重臣入秦和谈,还要献地与秦王,秦王高调宣扬秦赵和谈,以最高的礼节迎接赵使,用以迷惑楚、魏、齐各国,让他们都不敢救援赵国,秦国达到了孤立赵国的目的。赵国外交战失败。秦国又施反间计,在公元前260年的决战高峰时,赵王临阵易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犯兵家大忌,赵王中了秦人的反间计,又失一着。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赵两军主力对峙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秦军前线统帅王龁,赵军统帅廉颇,从四月到六月两军展开阵地战,秦强赵弱,赵军连折数阵,损失了几位尉官,丢了几个阵地。廉颇改变策略,避其锋芒,坚壁不出,秦军挑战,赵军岿然不动,秦军无可奈何。此时秦军反间计得逞,七月赵王任命赵括代廉颇,秦军白起秘密赶赴前线任统帅,对外仍称王龁为统帅,麻痹赵括。赵王换将,意味着改变廉颇坚壁挫敌的战略,而是攻坚退敌,也就是以短击长。秦军善于野战。蔺相如看到这一点,他上书赵王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传,不知合变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不听。这时赵括母亲也出来上奏说,赵括从小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赵括的父亲就说:“我这儿子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打仗,他若为将,兵败国亡的祸事就要发生。”赵王仍然不听。

赵括至军,果然全线出击,中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等到赵军进入秦军的口袋后,秦军事先埋伏的两万五千骑兵从两侧同时冲击,把赵军切断一分为二,团团包围赵军。从七月到九月,赵军断粮四十六日,战马吃光了,就把生病瘦弱的军人杀来吃。赵军山穷水尽,赵括分全军为四队轮番冲击秦军突围,赵括冲锋在前,不幸战死。赵军主将战死,军无斗志,全军投降。

秦将白起活埋了全部赵军,前后斩杀与活埋赵军四十五万。只选了二百四十个青年士兵回国报信,赵国全国震动。秦军五十余万也战死了二十余万,几近一半。双方总计死亡七十余万,在中国战争史上骇人听闻。由此可见,两国生死存亡决战之残酷。

公元前260年九月长平之战主力决战刚结束,白起立即兵分三路扩大战果。白起率主力夺取上党全境,司马梗率军北定太原,王龁攻韩皮牢(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境)。经过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三个月的激战,秦军全部拿下这些地区,相当于当今山西省全境,赵、韩丧失大片国土。白起正要合军进攻邯郸一举灭赵,突然被命令退军回国。原来长平战败,韩国震恐,连忙请出苏代带了重金到秦国游说范雎,避免白起灭赵,功大居范雎之右,以秦军困乏兵需休整为由,说秦昭王召回白起,换将攻赵。公元前259年九月,秦军主帅王陵大举攻赵围邯郸。赵经过九个月的休整,加固邯郸,秦军经过四个月苦战,兵败邯郸城下,丧师五校。秦昭王强令白起出征,白起认为此时赵不可破,称病不出,被罢为士伍。

秦将王陵无功,换将王龁,兵围邯郸三年不拔。公元前257年楚魏来救,三国之军大败秦军,秦将郑安平率部两万降赵。白起被赐死,范雎因所荐郑安平降赵受牵累,也失去了权势,不久被蔡泽所取代。秦国所侵地被赵韩重新夺回,还损失了良将白起和名相范雎。秦国是赢了还是输了呢?下文评说。

(三)如何评价长平之战

从战争进程来看,长平之战并不是秦赵两国事先谋划的一场大战,而是秦国统一战争必然要发生的一场大决战,是形势的发展使然。公元前264年秦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是秦韩两国的一场大战。公元前262年白起断韩太行道。公元前261年又攻野王,上党危急。韩上党太守冯亭对官民说:“上党与韩国都城的联系已经断绝,韩国保不住上党了。秦兵天天进逼,韩国无力反击,我们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如果接纳了上党,秦国必然大怒,一定攻赵。赵国遭到攻击,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为一,那就可以抵挡秦国了。”(《赵世家》)赵国接受了上党,局势果然按照冯亭的预想发展,秦、韩之战演变成了韩赵联合抗秦的大战。秦国不惜倾全国之兵,连续三年攻韩,其战略目标是一定要拿下上党,上党入秦,不仅韩国遭到极大的削弱,而且赵国的门户洞开,邯郸就暴露在秦军的视野之下。赵国接纳上党,也是为邯郸的安全保有一道屏障。赵王与平原君,当然知道冯亭的打算,也明白接纳上党必然受祸。如果不愿坐以待毙,眼看被秦国各个击破,赵国必须冒险一战,这样既得上党,又得到韩国的同盟。赵国不接纳上党,可以免去长平之祸,得到眼前安宁,但秦国缓过劲来,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攻打赵国。形势逼使韩赵联合,长平之战势不可免。秦攻韩之战,与秦围邯郸之战,都可视为长平之战的组成部分,前后八年,相当于中国的八年全面抗日。一场持续八年的大战,绝不是偶然的。在这一背景上评价长平之战,有如下几个意义:

其一,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战争中划时代的一场大战役,它既是秦赵之间的一场主力决战,也是秦国与东方诸侯各国之间的一场主力大决战。东方诸侯韩、赵、魏、楚四国参战,秦国为一方,五国决战,历经八年。战役上,东方诸侯列国最终胜利,赶走了秦兵,韩国也收回了上党;战略上,秦国大胜,韩、赵被彻底削弱,赵国损失巨大,从此韩、赵两国一蹶不振。

其二,长平之战,赵国倾全力而失败,说明东方列国单独一国不能抗秦。邯郸之战的胜利,说明秦国不能战胜东方列国的合纵。这场大战生动地证明:合纵存,则东方列国存;合纵亡,东方列国亡。秦要统一,必须打破合纵,各个击破才可能统一。苏秦合纵,张仪连横在长平之战半个世纪之前,秦国力量还不十分强大,东方列国单个可以对阵秦国,所以合纵不坚,被秦国连横打破。长平之战形势明朗,秦国野心暴露无遗,单个国家又无力对抗秦国,因此长平之战后,东方列国没有形式上的合纵,而互相依存的实际合纵更加坚定。公元前247年和公元前232年,魏、楚、燕、韩、赵五国两次联合打败秦兵就是证明。齐国彻底守中立。秦始皇亲政后,采纳尉缭的建议,用重金,用间谍战破坏合纵,还假东方列国昏庸国君之手自毁长城,屠杀良将。因此秦始皇只用十年工夫就灭了六国,统一天下。长平之战为双方提供了经验,最终秦国取得了胜利。

其三,长平之战从秦伐韩起始,其后赵国卷入,再后楚、魏卷入,愈来愈失控,没完没了拖了八年,因此绝不是“利令智昏”四个字就可以了结的。赵国接收上党也只是一个导火索,秦、赵决战,秦与东方诸侯的大决战迟早要发生。公元前270年的阏与之战,也是赵救韩。秦欲吞上党,打开攻赵的门户,早就虎视眈眈。赵王救韩,保守门户,并上党,无疑是正确的。但“利令智昏”的批评,也有道理,赵国不纳上党,可以暂时免祸。从这一角度,不要贪无妄之财,也有警示意义。

其四,战争最终是国力、军力、财力、政治力的综合较量。当时三晋韩赵魏三国土地近一半已丧失给秦国,三国的地盘加起来也只有秦国的一半,三国力量的总和也只能与秦国打个平手。秦国动员十五岁以上男子出征,可以说扫境以战,才勉强赢得胜利。长平之战,如果齐国加盟,用粮食支援赵兵,秦军就要失败。赵国救韩,秦国使者四出,警告列国不要参战,而赵国是在长平战败后才紧急求救。赵国长平之战,来得突然,准备不足,不但军力失败,也是外交失败,落后了秦国一步,付出了沉重代价。

其五,秦国的野蛮战法,杀降,报复平民,也增加了统一进程的难度。东方之民,不愿为秦民。上党地区民众自救,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又经过了十年,直到公元前247年才彻底平定上党的反抗,再次从韩国手中夺回,就是生动的明证。公元前227年,秦始皇破赵邯郸,赵公子嘉在代地一弹丸之地抗秦,经过了五年,到公元前222年最终才灭亡,也是生动的明证。但秦军彻底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在军事角逐上也有一定意义。

长平之战产生了许多故事,留下许多成语,如:利令智昏、纸上谈兵、窃符救赵、脱颖而出、一言九鼎等,为后世人们留下深深的启迪。

二、秦汉之际的楚汉相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两人争夺天下,司马迁称其为平乱诛暴的统一战争,史称楚汉相争。楚强汉弱,项羽凭的是力,善于征战,刘邦凭的是智,用谋略取胜。

公元前207年十二月,刘邦与项羽在鸿门会盟,史称鸿门宴,表面上是刘项和解,实质是刘项矛盾公开化的一次外交调解,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由于楚强汉弱,刘邦要取胜项羽,必须用智,而刘邦手下恰恰有一大帮谋士,张良、陈平、郦食其、随何都是奇士。韩信不但善用兵,而且善用计,战略决策不在张良、陈平之下。项羽手下也有一个奇士范增,由于项羽“奋其私智”,“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所以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楚汉相争成了智与力的决斗,楚亡汉兴也成了历史上谋取天下的经典战例。双方谋略,是本题评说的主线;战争过程和结局只作略说。

(一)汉王刘邦的灭楚战略

汉王刘邦的灭楚大计,由两场军事会议,两次对话提出,分述于次。

1.对策汉中,刘邦东出

汉元年(前206)五月,汉王在南郑的练兵场上筑坛举行了隆重的拜将礼。这是汉王进入汉中兴办的第一件大事。拜将大礼成了激励士气的一项盛典。汉王部属,日夜思归。汉王举行拜将大礼,表示整军讲武,是东出的前奏,全军有了盼头,人人欢欣鼓舞。萧何做了认真的准备。午时正刻,汉王登上祭坛,由萧何主司仪。先由汉王祭拜天地,再祭拜祖宗,接着举行拜将大礼。全军注视接印大将何许人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来接印大将竟是新来的治粟都尉韩信,全军皆惊。中国历史上一颗杰出的将星,就这样在汉王建筑的拜将坛上冉冉升起。开汉家四百年基业的军事家韩信,此刻正式登上了安邦定国的政治历史舞台。

拜将礼毕,汉王推韩信坐上座。汉王向韩信咨问天下大计,韩信有条不紊,一吐胸中韬略,提出了楚汉相争的纲领。韩信对策考虑周全。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分析历史变局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最重要,因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楚汉相争,论天时,由于项羽背义帝之约,分宰天下不平,诸侯叛之,借众力以斗项羽,项羽虽强,独木难支,趁乱东出,此其时也。论地利,项羽不居关中形胜,又封秦民所怨三秦王,只要汉王东出,“三秦可传檄而定”,岂非天意以三秦资汉王者乎?论人和,汉王更胜项王一筹。“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而汉王“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这是说,百姓亲附汉王,汉王东出,“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汉王部属是山东人,高举义旗,打回老家,全军拥护,所向无敌,战士亲附汉王。项羽虽仁爱,“言语呕呕”,婆婆妈妈,妇人之仁,只能博得那些好面子多礼仪的书呆子们拥护;而汉王慢易,说话粗鲁,但胸怀大度,有功重奖,“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那些攻城夺地的勇士们都归到汉王旗下,这是说将相人才亲附汉王。单打力斗,逞匹夫之勇,汉王不如项王,而纵观天下大势,天时、地利、人和,汉王远胜项王,楚汉相争,必然是刘胜项败,韩信分析得清楚明白。如何东出,有步骤,有方略。这第一步就是不失时机,还定三秦;长远方略,则是收民心,智胜项王。

韩信说完,汉王心悦诚服,非常高兴,“自以为得信晚”。于是汉王全面采纳韩信计谋,部署诸将日夜操练,做好战备,听从韩信调遣。

韩信五月拜将,八月就兵出秦川。“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取得突击效果,一举拿下陈仓,获得大量军实。韩信初战得手,乘胜扩大战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般推进,分兵四出攻击三秦王。仅用一个月时间,韩信就打通了八百里秦川。汉元年八月,雍王章邯被围困于废丘,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望风而降。章邯弟章平与原秦将赵贲等退守陇西、北地,负隅顽抗,为章邯外援,等待项羽驰援。

汉将韩信充分利用秦民拥戴汉王的政治优势,趁项羽伐齐无暇西顾这一战机,大胆地置关中残敌于不顾,与汉王亲率主力,于汉二年十月东出函谷关,十月驻兵于陕县(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此时,张良及赵王张耳前来归汉。

汉二年(前205)十月,项羽举大兵东击齐,欲先安定后方,再率兵西向。韩信东向出关至陕,则是尽力向中原推进,确保关中,扩大领地。这是一着妙棋,在政治和军事上至少有三方面的收获。第一,阻断章邯与项羽的交通,汉军在关中对章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章邯只能坐以待毙。第二,汉王大张声势,与诸侯交通,安抚关外父老。第三,韩信出关,趁新韩王郑昌立足未稳,夺取韩地。

十一月,河南王申阳降,汉立河南郡。韩信击破韩王郑昌,汉更立韩太尉韩信为韩王,为汉南翼屏障。至是,汉王帐下两韩信。一是大将淮阴人韩信,一是韩王韩太尉韩信。

刘邦的这一着棋影响极大,汉军成了正义之师。强大的政治攻势,迎得了诸侯归心,他们纷纷派兵讨伐项羽,到了汉二年春正月,刘邦东出三个月后会合五诸侯之兵达五十六万之众,这时连项羽的心腹大将九江王黥布也不服从项羽的调遣,坐山观虎斗。韩信率领的汉军只有三万人,自汉元年八月出兵,到汉二年四月兵进彭城,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由西向东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从还定三秦到攻略韩地,一路高奏凯歌,直捣楚都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兵众从三万发展到五十六万,几乎扩大了二十倍。如此大军,韩信运筹调度,有条不紊,他自称领兵“多多益善”,初露头角。萧何称赞韩信是“国士无双”。

2.下邑画策,峰回路转

汉二年(前205)四月,汉军攻占彭城,项羽陷入齐地,汉军若乘胜追击,联合齐军在山东围歼项羽,楚汉战争可提前三年结束。由于汉兵一路顺风,没有遮拦地进入了彭城,汉王志骄意得,以为天下已定,收取楚宫室美人宝藏,日置酒高会,丧失了一举灭楚的最佳时机。

项羽闻听都城已破,赶忙从齐地回救。项羽精选三万骑兵,日夜兼程,绕在彭城之西,从萧县发起进攻,在黎明夜幕下由西向东向彭城推进。刘邦占领彭城以后,把大军布防在彭城以东、以南,阻挡项羽回救,防堵黥布北上。令汉军意想不到的是,项羽用轻骑兵从西边的空虚之处杀来。在彭城东面和南面用重兵布防的汉兵未见楚军一兵一卒,而后方阵地已乱了套,在混乱中,汉兵不知楚军虚实,一场混战,汉兵自相残杀,十几万人被推压在睢水中,睢水为之不流。汉兵溃散,刘邦突围时,正值大风沙,迎面不见人,刘邦才得以逃脱。项羽用三万精兵,打败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获得了彭城大捷。这一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范增的杰作。它把项羽的军事生涯推向了顶峰。

由于楚军大获全胜,诸侯倒向楚,齐、赵与楚连和,魏豹反叛汉王,彭越丧失城邑,汉王处于孤立境地,项王恢复了盛强。

楚军彭城大捷,项羽进入彭城收拾残局,他没有亲自乘胜追歼刘邦,让刘邦脱逃,这是项羽的失策。也就是说,彭城大战之前与之后,刘项两人各丧失了一次追击穷寇而获全胜的时机。在天时的利用上,刘项两人打了个平手。

汉军彭城溃败,引起了汉王与策士张良的深思,意识到楚汉相争将是一场持久的较量,如何夺取胜利,需要认真总结失败原因,分析整个战局形势,筹划全盘战略方案,要一步一步周密地规划作战,再不能犯骄傲、被动作战的错误。

刘邦退逃到下邑(秦县名,在今安徽砀山),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这里是汉王反秦时的基地,群众基础好。吕后兄吕泽在汉王东进时起兵于下邑,下邑兵人数不多,却都是可靠的家乡子弟兵。汉王与张良等在西逃中前往下邑,靠拢吕泽,收聚散卒,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汉王刚刚摆脱了险境,来不及休息,就急切地问计于张良,张良于是规划了楚汉持久的战争方略,这就是“下邑画策”。张良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二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留侯世家》)

这就是张良下邑画策的总体方略,其核心是调动韩信、彭越、黥布三方力量与汉王自率的汉兵四方配合作战,打一场持久战来蚕食项羽,并最终消灭项羽。这一战略包括了对敌、我、友三方的历史与现实格局的分析,还运用了间敌与统战的策略,有四大战略要点和三个实施步骤,试分析如下。

先说四大战略要点。

(1)瓦解项氏集团,建立汉兵南翼战线。项羽伐齐,九江王黥布称病不出,彭城大战,决定项王生死命运,黥布坐山观虎斗,张良从中看出了黥布与项王已产生了裂痕。黥布是项王手下第一枭将,如果黥布反楚归汉,不仅削弱了项氏集团,而且在政治上、心理上对项王将是沉重打击。黥布所处地理位置,是楚国的大后方,又是汉兵的南翼。只要黥布按兵不出,项王就要分力,尤其是当前汉兵溃败,只要黥布拖住项王几个月时间,汉王就可重组力量,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着,是成败的关键。汉王称是。他立即考虑派出最能干的使者去完成重任。汉王退逃至虞城(在下邑西,今河南虞城北),对谒者随何说:“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汉书·高帝纪上》)随何往说黥布,黥布果然叛楚。

(2)争取中间力量,乱楚后方。彭越是朝秦暮楚的中间力量,是汉军灭楚建立统一战线的首选人物。第一,彭越可独当一面,是一员勇将;第二,彭越恨项羽最深,项羽不仅没有分封彭越,反而夺取他的梁地;第三,彭越的基础在梁地,这是项羽的心脏地区,彭越反楚如同一把尖刀插在楚军的心脏上,乱其后方,断其粮道,破坏楚军的供应,项羽就不能深入,而且腹背受敌。成皋对峙,项羽疲于奔命,顾了前方顾不了后方。

(3)放手韩信,开辟北翼第二战场。韩信有独当一面之才,放手让其发挥才能建立奇功。韩信如果待在汉王手下做参谋,无法尽其才能,还要重蹈彭城之败,甚而背汉也未可知。韩信在汉中对策中对刘邦说:“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韩信要功名,后来他的悲剧就因于此。汉王正当用人之际,不能不放手使用韩信,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若不放手韩信去开辟北方战场,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只在正面与项羽作战,楚汉两军势必只能硬拼,楚强汉弱,对汉不利。张良反问汉王:“你不是要分封土地与功臣吗?那就分封给韩信、彭越、黥布三人好了,那么楚国是一定可以打破的。”韩信能为汉王打下半壁江山,多亏了张良的力谏与下邑画策方略。

(4)汉王正面拒敌,牵制项王。张良在回答中没有谈到汉王,因为韩信、彭越、黥布三人都能独当一面,正面拒敌者当然是汉王。汉王扼守荥阳、成皋,正面吸引项王,守险不战,消耗楚军,以待侧翼发展,积小胜为大胜,转弱为强。

以上是张良下邑画策的四大战略要点,它是放眼全局的一个总体作战方略,四个方面军全部发动起来,项羽将陷于前后左右四面受敌之中。汉王在正面,黥布在南翼,韩信在北方,彭越在项羽背后。要实现四个方面军的全面联动与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需要时间,所以这个战略是一场人谋规划的持久战。

执行下邑画策的当务之急,是要打一场胜仗,阻止项羽西进,使汉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站稳脚跟,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汉王守险拒敌,全面实施下邑画策,乘势转入相持,吸引项羽于坚城之下。第三步,四个方面军全面联动合围之日,就是楚汉相争结束持久战之时。最后总攻,歼灭项羽。

下邑画策的提出是在汉二年(前205)四月汉军溃逃途中。有了正确的战略决策,汉军士气振作起来,峰回路转。汉王君臣、全军上下,全力投入对项羽的阻击作战,争取第一步的胜利。汉二年六月,汉军在京索阻击成功,楚汉对峙成皋,直到汉四年(前203)九月对峙结束,前后共二十九个月,史称成皋之战。接着垓下会战,一战歼灭项羽,战争进程完全按下邑画策预计的计划进行,显示了这一策略的正确性。

韩信汉中对策与张良下邑画策,共同构建了楚汉战争的人谋规划,早于诸葛亮隆中对策人谋规划三分天下四百余年。张良规划全国大统一,诸葛亮规划局部统一。历史条件不同,成功大小有异,而人谋规划历史转折与前途,是他们的共同之点,非命世之才,不能有此杰作。陈寿评诸葛亮称其为良平之亚,极为中肯。良平者,张良、陈平也。陈平归汉与张良同在汉王军中为画策臣。汉二年三月,汉王东进击降殷王司马卬时,陈平渡河归汉,随同进军彭城。下邑画策,亦当有陈平参与。

(二)项王亚父范增奇计

范增是秦末乱世涌现出的一个大谋士。他是秦居鄛县(今安徽桐城南)人。范增善奇计,投靠项梁为谋士。项梁死后,范增随项羽北上救赵,项羽尊为“亚父”。项羽心胸狭窄,有妇人之仁,用人唯亲,信人不专,当范增之计与项羽亲叔父项伯相左时,项羽不辨是非,总是倒在项伯一边。鸿门宴放走刘邦,是项伯破了范增之计,此时项伯不自觉成了项王的内奸。以后一步步堕落成了自觉的内奸。项羽分封十八王,原本分封汉王的土地只有巴蜀,这是范增之计。张良运动项伯加封汉王汉中地,在军事态势上就有了还定三秦的前沿阵地。项羽分封三个秦朝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为三秦王,其实是构筑了封锁刘邦东出的一道防线。又是张良用计,让刘邦入汉中明烧栈道,麻痹项羽,韩信暗渡陈仓,灭了三秦王,打破了项羽的封锁。张良配合韩信还定三秦,致书项王说,汉王只是欲得关中而已,又一次麻痹项羽,诱使项王东征齐王田荣,丧失了西向救援三秦王的战机。

汉王兵破楚都彭城,把重兵布置在彭城的东面和南面。东面防守项羽回军,南面防守黥布北上。范增用奇计,使项羽率领三万轻骑兵绕出彭城之西,凌晨在萧县从背后发起对汉军的进攻,楚兵三万破汉兵五十六万,取得大胜,汉王败逃,诸侯转向,又回到了楚强汉弱的态势。项羽擅长攻坚,突击,以骑兵为军魂。范增奇计是充分发挥项羽用兵的特点,制定快速决战与奇袭的方略,打破汉王的持久战略。彭城大战后,楚汉对峙成皋,进入相持,范增制汉策略,要点也有四项:

第一,拒绝汉王提出的割荥阳以西归汉的要求和建议,加紧进攻,争取速决。

第二,派人前往淮南说服九江王黥布出兵武关、西击关中。

第三,联合齐、赵,阻击汉韩信军,共同打击汉王。

第四,由项羽亲率大军攻击荥阳,切断汉军运输粮道,再进取成皋,西入函谷关,与黥布会师关中。

双方战略的主战场在河南,刘邦与项羽直接对决。刘邦依托荥阳、成皋的丘陵地带,坚固防守,御敌项羽于洛阳之东。项羽攻坚,突破汉王的荥阳、成皋防线,**关中。双方都需要侧翼的配合。汉王派韩信在河北开辟第二战场,派随何出使淮南说降黥布归汉,迟滞了项羽的进攻,打破了范增的战略。更为严重的是,项羽用人不专,唯亲是从,范增奇计不仅受到项伯干扰,而且项羽中了汉王的反间计,在成皋之战进入难分难解的关键时刻,赶走了范增,范增气愤毒疮发背而死。范增走后,项羽被动挨打,走了下坡路,灭亡的命运不可避免。刘邦说他手下有张良、萧何、韩信三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帐下何止三杰,可以说是智士如云,猛将如雨。陈平、随何、郦食其、刘敬、陆贾等都是智士。刘邦集众智,项羽崇武单打独斗,逞匹夫之勇以对众智,哪有不败的道理?项羽帐下第一勇将黥布,也被刘邦挖了墙脚。忠心耿耿的钟离眛等大将被猜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项羽信用的诸项亲戚子弟,全都是饭桶。一个像样的叔父项伯,项羽言听计从,而项伯在鸿门宴上拉开楚汉相争的序幕之时就被汉王刘邦诱骗,两人拜为把兄弟,又结为儿女亲家,就沦落为内奸。一个缺少阅历的青年项羽,命运着实可悲。

(三)悲剧英雄项羽落幕

楚汉相争的相持阶段,即成皋对峙,通称成皋之战,此是楚汉相争的主战场和正面战场,汉王刘邦与楚王项羽直接对抗。刘邦一方用智,项羽一方用力,是典型的智与力的决战。前文指出,此役起于汉二年(前205)六月,讫于汉四年(前203)九月,历时两年零五个月(加一个闰月)。双方动员参战第一线的兵力达百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长平之战后,又一次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的大战役。作战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汉二年六月至后九月,为成皋序战,是第一阶段,凡五个月,以黥布反淮南为临界标识。汉三年十月至汉三年九月(汉承秦历,十月为岁首,故十月至次年九月为一年,且十月不改称一月或正月),为荥阳、成皋攻防大战,是第二阶段,凡十二个月。此阶段是楚汉双方争夺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楚军范增谋略用力的时期,汉军两度陷入危境,而最终以汉王的谋略居上,用反间计假项王之手逐除范增占有优势,双方强弱开始转换。汉四年十月至汉四年九月,双方对峙广武,为第三阶段,凡十二个月。由于韩信、彭越观战,刘邦、项羽智力俱困,相持不决。最后刘邦采用张良计,与项羽以鸿沟为界媾和,中分天下,诱项羽东归,然后顺势追击,才打破均势,转入战略反攻。汉五年十二月,当公元前202年元月,汉王刘邦会合韩信、彭越、黥布,诱降楚大司马周殷的刘贾等,五路汉军众五十余万,项羽之军只有十万,楚汉强弱易势,汉军处于绝对优势,项羽败走乌江自刎,悲剧英雄落幕。汉五年正月,当公元前202年二月,汉王即皇帝位,楚亡汉兴。

项羽失败,有多种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兵法不精,以力斗智;其二,用人唯亲,贤才遭忌;其三,残暴不仁,失去民心;其四,政治幼稚,封王失计,这一原因是致命的。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论赞中归纳为五个原因:第一,分裂天下,引起争斗;第二,背关怀楚,失去地利;第三,放逐义帝,诸侯叛乱;第四,自矜功伐,不行仁政;第五,专恃武力,失去民心。司马迁的批评,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五条中多了一条失去关中地利,两者精神是一致的。在项羽失败的多种原因中,为什么分封十八王是最致命的?项羽把亲信将领封王善地,以为这样就可控制局面,殊不知诸将得地称王,就不听他的号令了,黥布封淮南王以后不听调遣就是一个典型例证。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将三秦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封为三秦王来拒塞刘邦,实际上等于拱手将关中送与刘邦。一是关中三分而势弱;二是因项羽在新安坑杀了秦降卒二十余万,关中秦民恨透了三秦王。又,项羽封王,主观武断,未能处置好一些拥有实力的中间军事集团。山东田荣、河南彭越、河北陈余皆被排斥在封王之外。所以项羽回彭城,还没来得及坐下来休息,这几个军事巨头就联合起来反抗项羽。刘邦趁机明烧栈道,暗渡陈仓,占了关中,杀出函谷,直捣彭城,端了项羽的老窝,幸亏项羽及时回救,在彭城打了一个大胜仗,才避免了过早的覆亡。

项羽封王,争论最大,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论者或曰,项羽分封代表旧贵族的割据势力,开历史的倒车,必然失败。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天下,巡行浙江,当时项梁、项羽叔侄随众观看,项羽情不自禁地说:“彼可取而代也。”可见他不是不想当皇帝,不是一心想分封。其二,项羽迫于各路诸侯都要称王的形势,那就更不符实际。巨鹿之战,诸侯折服,强捷有力者皆归项羽旗下,成了他的部将。最大的异己刘邦,欲与项羽争衡,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像踩钢丝一样,冒死入虎穴乞和。当时,谁敢和项羽对抗?迫于形势之说根本不成立。

那么,项羽为何分封十八王?追本溯源应是范增劝项梁立楚怀王这一政治失计,给入世未久的项羽套上了绳索。范增在秦末诸侯并起之时,建言立楚王后,以利号召民众。本来秦并六国,政治一统,废除分封,用郡县制取代了侯王林立,消除了兼并战乱,民众“莫不虚心而仰上”(《过秦论》)。可是由于秦施暴政,二世而亡,由于历史的局限,当时多数民众把大一统的集权政治与暴政二者等同起来,对秦政制度产生了惶惑,六国遗民纷纷乘势而起,分封制度的沉渣泛起,只不过是回光返照。项羽分封十八王,不自觉地走了回头路,并不是代表旧贵族势力开历史倒车。范增劝项羽急击刘邦,可见也是要争天下的。但刘项两人封王,形似而内核实质不同。刘邦封王,只是政治策略,刘邦是在被动局面下利用封王的策略树羽之敌,壮大自己争取主动;而项羽封王,恰恰是在主动的鼎盛局面下,为了一个“如约”而封王,给自己树敌,显然是政治失计。刘邦集团的谋臣郦食其也曾献策立六国后,被张良建言制止了。最后为了合击项羽,张良也建议刘邦封韩信、彭越为王,为了策反黥布也封了王。张良看清了历史大势,只把分封作为策略运用,坚持统一路线,最后胜利了。范增识见不远,逊于张良,他建言项梁立楚后在当时还有一些积极意义,而建言项羽封十八王则是误导,逆历史潮流而动,失败是必然的。于是又有一种观点认为,范增非善谋之士,他对项羽的失败应负主要责任,这也是不妥当的。范增只是一个谋臣,听不听还在项羽,何况智者千虑之一失并不足以导致项羽的失败。分封固然是馊主意,但设计鸿门除害、王刘巴蜀,这些主意并不坏。问题是,范增的馊主意,项羽采纳了;范增的好主意,项羽拒绝了,最后把范增赶走了,重瞳子以亲疏画界,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不亡何待!而那个改姓刘的项伯,却是项羽言听计从的一个笨伯和内奸!

项羽的致命弱点是政治幼稚。由于他少年逃难,在叔父项梁保护下成长,所以任人唯亲。设宴鸿门时的项羽,才是一个二十七岁的马背上的将军,他还不懂得用阴谋手段诛除异己,而且以形势论,项羽并不需要搞阴谋手段。本来,项羽用范增的计谋,封刘邦为蜀王,想把他困在巴蜀,又是张良运动项伯说情,改封刘邦为汉中王。项羽这一改动,既负背约之名,而又实授关中之实,为一大失策。他在鸿门宴上即使杀了刘邦,也担当不起靖乱安邦的历史重任。而刘邦多次出入险地,九死一生却安然无恙。鸿门宴上,项伯保了他;彭城战败了,丁公释放了他;荥阳出逃,有纪信替死;成皋逃出,项羽不察,这一切仿佛暗中有神灵保佑似的。怪不得司马迁发出了“岂非天哉,岂非天哉!”(《秦楚之际月表序》)的慨叹。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这“天”就是历史必然之中的偶然取得了胜利,实质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中年人战胜了一个鲁莽天真的青年,刘邦的胜利是必然的,项羽的失败是值得同情的。

汉匈大决战,起于汉武帝元光二年设谋马邑,拉开了汉匈大决战的序幕,到汉宣帝甘露元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臣服汉朝止,即公元前133年到前53年,汉匈大决战画上句号,前后历时八十一年,差不多可以称为世纪之战。汉匈大决战最精彩的段落是汉武帝伐匈奴,从元光二年到汉武帝征和三年下轮台诏休战止,即公元前133年到前90年,历时四十四年,是最为激烈的战争状态,可分为三个段落。三段时间大体各为十五年,前后两段均为汉匈大决战,中间一段是间隙备战。第一段从元光二年设谋马邑到元狩四年漠北大战,即公元前133年到前119年,这十五年是汉匈大决战最激烈的时期,结局汉胜匈败,漠南无王庭。从元狩五年到元封六年,即公元前118年到前105年,其间十四年,双方休息备战,匈奴不臣服,仍时常犯边。从太初元年到征和二年李广利兵败降匈奴,征和三年汉武帝下轮台诏宣布休战止,即公元前104年到前90年,其间十五年是汉匈第二阶段大决战,西汉扩张,断匈奴右臂,置河西四郡,切断羌胡交通,汉通西域。张骞凿空,开辟了丝绸之路。西汉获得完胜,匈奴远遁,衰落分裂,但仍未臣服,汉朝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昭宣中兴,西汉达于鼎盛,匈奴衰败分裂,呼韩邪单于来朝,汉匈大决战画上句号。汉武帝时期的三十年大决战,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彻底打败了匈奴,这是汉匈大决战的闪光点。

将近一个世纪的汉匈大决战为何发生?汉朝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如何评价其性质和意义?前人的论说多是负面的,认为汉武帝穷兵黩武,汉朝付出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书·昭帝纪》)的代价,得不偿失,特别是李广利两次兵征大宛,天下**,汉军损失数十万,只获得三千匹汗血马,很不值当。汉武帝晚年,民不堪重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已出现秦末的衰败征兆,还说司马迁是反战的,对汉武帝是批判的。如何看待昔贤的评说?本题循着司马迁记载的史实,从人类社会发展文明冲突的视角予以评说,抛砖引玉,以待贤者。

(一)汉匈大决战的背景

汉匈战争为何发生?本质是一场人类文明冲突。亚洲北方气候寒冷,是大牧场,自然发展的是游牧文明。汉民族从宜于农耕的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与长江流域的江汉平原发祥成长,发展农耕文明也是自然的。两种文明的冲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从秦穆公的并国十二,辟地千里,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是两种文明冲突的体现。万里长城的修筑,亦是两种文明冲突的标志,一道万里长城,说明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处于守势,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昂贵。

到了汉武帝登场,西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文景时代养马备战,储粮于边,汉朝的人口与财富是匈奴本部人口与财富的十倍,这就是汉武帝敢于亮剑的资本。

(二)汉匈大决战的代价和结局

汉匈大决战是一场世纪大战,汉武帝伐匈奴的决胜阶段,历时三十年,故战役过程不必细说。只需说一说汉匈大决战的规模和双方付出的沉重代价,就足以透视这场大决战为何不可避免、战争性质,以及惨烈景象。汉武帝时的匈奴大决战,匈奴本部人口五百余万,加上兼并的各游牧部众,估计人口在一千万左右;汉朝人口约四千万,四倍于匈奴人口,十倍于匈奴本部人口。古代无战乱的承平时期,大约一百年间人口增长了一倍。汉武帝时期是西汉中期,汉匈大决战前承平七十余年,大决战后到汉末战乱承平八十余年,刚好两者在承平时期相当,人口增约一倍。汉初人口依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统计[2],以战国时人口五人一兵计,秦统一六国,全国人口两千余万,到西汉汉武帝发动汉匈大决战时人口增至约四千万。《汉书·地理志》统计西汉末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万,即约六千万,减半计是三千万。四千万减三千万,这一千万人口之差,就是汉匈大决战汉朝付出的人口代价。“户口减半”之说有些夸张,因战乱导致一些户口隐没未能登记,但减少三分之一则是可信的。即汉匈大决战,西汉人口减三分之一,损失一千二三百万。匈奴本部人口,以五人一兵计,平城之战一次投入骑兵四十万,人口则有二百多万,到汉匈大决战时匈奴本部人口五百余万,损失二百万。汉匈大决战,双方损失人口总计一千四五百万,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人口之半,毫无疑问是古代的一场世界大战。这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两种文明发展到不可并存时必然要发生的大决战,也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古代空前绝后的历史大变局。何为决战?决战就是双方交战必须分出胜负,一方彻底打败另一方,不达目的,双方战斗决不会停止。从这个意义上,汉武帝是非常之人,他带领卫青、霍去病、张骞、李广等时代英雄建立了非常之功,是值得肯定的。汉匈大决战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欧亚大陆板块,农耕民族由守势转入反攻,并战胜了游牧民族,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假如匈奴胜利,汉朝溃败,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此中断,则历史不知道要倒退多少年。东汉又一次打击匈奴,迫使其西迁,而在西晋末尚有五胡入主中原的动乱,这是北方游牧残余导致的变局,由此反推,汉匈大决战西汉的胜利,即使付出了“户口减半”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这一代价的付出保卫了农耕文明。

张骞,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县)人,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和大探险家,这是学术界公认的评价,张骞当之无愧。张骞还是一位大政治家和战略家。张骞约生于公元前159年,卒于公元前114年,享年四十六岁,是一位中青年才俊,可以说其英年早逝。

准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地位,必须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全面掌握人物的活动事迹。公元前139年张骞二十一岁出仕为郎,到公元前114年死于大行令任上,任职二十六年。其中两次出使西域十七年,在宫廷为官九年,历郎官、太中大夫、卫尉、大行令,带兵出征为校尉、将军。郎官为皇帝侍从。太中大夫参决谋议,备顾问。卫尉、大行令位列九卿。卫尉,警卫宫殿。大行令,秦官为典客,掌蛮夷归义,相当于外交部部长。西汉大行兼理诸侯王事务,相当于内政部长。张骞的任职,表明了他是汉武帝的亲信大臣,处于决策中枢,参与军国大政谋议。

张骞出使西域,他的使命是联结大月氏抗击匈奴。由于大月氏在中亚已安居乐业,不想报复匈奴,张骞的使命未能完成,但他从西域的考察中提出了更高的战略。《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回答汉武帝的询问,可称为“西域对”。前文楚汉相争已述及韩信在汉中拜将,回答汉高祖询问,可称为“汉中对”。《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三顾茅庐,咨问天下大计,诸葛亮答以“隆中对”。这“三大对”都是当世历史转折的英雄规划历史变局的谋略。“汉中对”规划了楚汉相争,以弱胜强的谋略。“隆中对”规划了三分天下,为刘备割据一方提出了胜利的人谋。“西域对”提升了汉武帝反击匈奴要放眼世界开拓进取断匈奴右臂的谋略。“三大对”标志张骞站到了韩信、诸葛亮的行列,可以说是一代人杰。

“西域对”影响汉匈大决战主要有三项决策:其一,提出断匈奴右臂,通使联结中亚的乌孙;其二,建言取大宛汗血马,改良中国马种,组建高质量骑兵,如同当今的现代化国防建设;其三,倡言通身毒国而重开经营西南夷。断匈奴右臂的胆识,只有张骞身临西域,了解大世界,才有头脑提出。以上几项,都是根本性的国策。张骞死后,西汉政府继续执行,平西南夷为郡县,兵征大宛,和亲乌孙,置河西四郡,既通西域,又切断羌胡交通,为日后青藏高原的归附奠立了万世之基。这些战略决策,直到宣帝之世,全部实现张骞的战略理想。从决策角度考察,张骞不只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他还是一个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战略决策人物。他对于历史的贡献和对西汉政治的影响,要给予崇高的评价。

张骞通西域,《史记》《汉书》均称为“凿空”。苏林注:“凿,开也。空,通也。骞始开通西域道也。”颜师古注:“空,孔也。犹言始凿其空穴也。故此下言‘当空道’,而《西域传》谓‘孔道’也。”(《汉书·张骞传》颜师古注)对阻路的大山,开凿通道,就叫凿空。张骞备受艰难险阻,首次由汉直通西域,故形象比喻为凿空,匈奴是阻挡汉朝走向世界的大山,打开这座大山,突围向前,“凿空”二字比喻极为形象生动,也是对张骞备尝艰险的描述与赞评。古代没有人工开凿的穿山通道,司马迁创立“凿空”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司马迁慧眼识英雄,把张骞的通使行迹上升为放眼看世界,中国的发展要走向世界,内涵极为丰富。张骞凿空,汉通西域,汉武帝移七十万民众于河西走廊,这是地域政治的凿空,屏断羌胡交通,迫使匈奴远遁并臣服,为日后青藏高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这是张骞始料未及的又一贡献,也是汉匈大决战影响历史深远意义的外延,值得大书一笔。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司马迁所写中国古代历史转折的三大战役,长平之战、楚汉相争、汉匈大决战,给人类文明积淀下厚重的历史思考,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所谓历史思考,就是以往历史留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和借鉴。三大战役留下的历史借鉴,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大战役必将伴随历史转折而发生。长平之战转折了千年历史之变,楚汉相争转折产生了新王朝,汉匈大决策转折了处于守势的先进农耕文明战胜游牧文明。其二,历史转折的大战役,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也就是大战役不可避免。战争来临,要迎难而上,奉陪到底。长平之战,赵王意志不坚,心存侥幸,把一副合纵好牌打烂了,教训是深刻的。其三,历史转折大战役,必须决出输赢,双方都要拼尽全力,所以时间长、规模大,双方的投入都是全民总动员,使出浑身解数。其四,大战役取胜既是力敌,更要智取,往往是新生方以弱胜强,表现为智胜力。用智就要分清敌、我、友,孤立敌人、瓦解敌人;自我团结,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争取中间,广交朋友。楚汉相争,刘邦做得最好,以弱胜强。汉匈大决战,张骞凿空通西域,也是争取中间。任何强势一方,单打独斗,终将失败离场。长平之战,强势秦军不敌韩赵楚魏联军,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试看今日之域,百年大变局,已见历史端倪,就要丢掉幻想,做大做强自己,准备战斗,迎难而上,敢战才能止战,或许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留给历史来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