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盗号”载着“不平凡”的梦想

在美国一直都有一个说法,摩根家族实际上是17世纪的著名海盗亨利·摩根的后裔。这位纵横加勒比海的英国海盗在欧洲可谓是家喻户晓,以至于著名电影《加勒比海盗》以及日本动漫《海贼王》中都有以他为原型的人物。关于这个传言,摩根家族的人虽然没有承认过,但是也没有表示过否认,于是人们便更加肯定摩根家族与那位著名海盗之间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许真的是由于遗传了亨利·摩根的基因,极少涉及海运业务的皮尔庞特对大海有一种奇妙的感情。面对平日里沉重的工作压力,辽阔无边的海洋总是能让皮尔庞特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

到了19世纪80年代,纽约的富豪们开始对购买私人游艇产生兴趣,虽然摩根家族向来都以老牌贵族自居,对那些赶时髦的暴发户行为一直都不屑一顾,但是这次皮尔庞特也赶了一次时髦,成为了较早一批拥有私人游艇的纽约富豪。1882年,皮尔庞特购买了一艘黑色的蒸汽游艇,这艘50多米长的游艇被他命名为“海盗号”,也许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摩根家族对那位说不清道不明的祖先亨利·摩根的一种承认。

“海盗号”对于皮尔庞特来说可不是一件故作炫耀的摆设,它代表的是皮尔庞特对事业的新渴望,在内心深处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一名海盗那样在商海之中自由搏杀、一展雄风,当然,这时候的外部条件也给予了他这种可能性。此时,朱尼厄斯已经日渐衰老,也许他感觉到已经是时候让皮尔庞特独立支撑局面了,所以便放手让皮尔庞特自由自主地开拓自己的事业。

在“海盗号”购买后不久,一场商海角逐的好戏便上演了。1885年,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之中,皮尔庞特再次以幕后推手的身份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已经成为皮尔庞特“第二个家”的“海盗号”游艇也成为这场大剧中极为重要的一座舞台。

19世纪末的美国铁路行业的竞争完全不顾及任何游戏规则,运价大战、讹诈线路、轨距不标准等恶性竞争行为司空见惯。铁路公司想要打垮竞争对手无所不用其极,这次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之间的竞争,就是铁路行业混乱状态的典型代表。

1881年,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出资在纽约哈得孙河西岸修建了一条新的铁路,这一带本来是一片世外桃源,然而巨大的机器轰鸣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对其极为不满。

对这条铁路的修建提出抗议的不仅仅有哈得孙河西岸的居民,同时还有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原因是西岸新修的这条铁路正好与中央铁路平行。当时的美国,在原有铁路附近修建一条平行的铁路,抢夺对方的生意是铁路公司之间竞争时颇为“流行”的做法,这种铁路被称为“讹诈路线”,许多铁路公司为了防止平行铁路抢夺自己的生意,都会出资买下新的铁路路线。不过这一次,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可不打算做冤大头,他们决定报复这群“宾夕法尼亚的暴发户”。

不久之后,一条由费城至匹兹堡的南宾夕法尼亚铁路破土动工,这条与宾夕法尼亚铁路平行的运输线显然是中央铁路公司的报复举动。就这样,两家公司针锋相对,一场大战爆发了。

由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各自拥有两条与对方平行的铁路,所以他们又打起了运价大战,为了挤垮对手,他们都拼命地压价,这便导致两家公司股票和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

这场激烈的竞争正是美国当时铁路行业混乱的集中体现,本来企业间的竞争是银行家们乐于看到的,他们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就越离不开银行家们的支持,这样银行家们就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铁路行业的竞争已经超过了限度,它已经大大影响了各个铁路公司的财务信用,同时使整个铁路行业的股票债券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作为华尔街的领袖级人物,雄心勃勃的皮尔庞特准备出手了,他认为想要改变铁路行业的现状,首要任务便是让各个铁路公司之间达成和解。由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都与摩根家族有业务上的往来,所以皮尔庞特认为这场争斗,正是自己进军铁路行业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1885年7月20日,那是一个天气闷热的早晨,皮尔庞特驾驶着他的“海盗号”游艇在哈得孙河岸边迎来了纽约中央铁路的董事长昌西·迪皮尤。随后“海盗号”又前往新泽西州的渡口,将宾夕法尼亚铁路的董事长乔治·罗伯茨和副总裁弗兰克·汤姆森接上了船。

早在三方会谈之前,皮尔庞特就已经拟好了一份粗略的停战协议,当三方人聚在一起之后,他便拿出了这份协议。习惯于在幕后掌控一切的皮尔庞特明白,想要让两家铁路公司达成和解,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去谈判。于是在会谈开始的时候,皮尔庞特告诉他们,各大投资商们对当前两家不择手段的竞争态势十分不满,如果不能达成和解的话,投资方可能会考虑撤资。

这样一来,两家铁路公司都感觉到了这次会谈“没有退路”,必须达成和解才行。在交代完了这些之后,皮尔庞特知道火候已经到了,两家公司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接下来两家公司究竟如何和谈的问题就不是自己要关心的了,只有让他们自己去争吵,这样最后的结局才能是两家都乐于接受的。

在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之后,皮尔庞特便丢下两家铁路公司的头面人物,让他们自己争论。那一天“海盗号”在哈得孙河来回航行,皮尔庞特坐在后甲板的遮阳篷下,叼着他习惯抽的被称为“大力神棒”的粗大雪茄,悠然自得的神情如同在度假一般,而在另一边,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火车头”们则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那天晚上七点钟的时候,哈得孙河上的夕阳尚未落山,晚霞把河面染成了一片红色,铁路公司的巨头们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下达成了议和。他们决定买下对方公司的股份,停止毁灭性的竞争,转而进行合作。

新闻界对这次两大铁路公司之间的和解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们称这次会谈中达成的协议为“海盗号协议”,作为这次和解的幕后推手,皮尔庞特也受到了美国各大报纸的吹捧,连平日里对他吝于赞扬的父亲朱尼厄斯都对他赞赏有加。

当然,雄心勃勃的金融界“海盗船长”皮尔庞特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让两家公司达成和解而已,他在这次的会谈中看到了整合整个铁路行业、规范铁路市场的可能,掌控全国铁路的命脉成为他更为远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