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币制改革

王莽久在官场,深谙权谋之道。在遍地陷阱的官场上杀了大半辈子,对付一下老糊涂的王政君,搞一些糊弄人的小把戏,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罢了。

王莽在权谋斗争方面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无论把他放在哪个朝代,他都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不可否认,他确实很有才能,但他这个才只限于内斗。他的内斗功夫之深,即便与一代雄主——汉宣帝相比也毫不逊色。但要论治国能力,不过是平平而已。

他的性格有很多缺陷,首先是性急,其次是浮躁,第三是臆想。

没当皇帝以前,由于他的头上还有人,所以他还能尽力地压抑住自己的这一缺陷。如今做了四海之主,无人敢管,他没了约束与顾忌,遂变得想起什么就是什么。渐渐地,王莽的性子变得越来越急,一向以虚心倾听建议著称的他,主见很难听进去不同意见。他的火气越来越大,性情也变得更为浮躁。他对基层的奏报兴趣不大,时常感觉很厌烦。唯一能让他提神的就是读古书。每看一段古书,他就兴奋不已,精神变得越来越亢奋,有时无法使自己安静下来。他常常一个人呆坐着傻笑,似乎憧憬在某种美好的未来之中。

到了后来,王莽越来越迷恋古书上的记载。甚至每处理一件公文,他都要翻翻古书,看看古书上是否有成例。有时,他也不管几百年前的治政方策在现在是否合适,他就按照古法批阅,吩咐如此执行了。

王莽,真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要把大新王朝的锦绣江山变成他个人理想的试验田!

随着事业的成功,王莽的自恋情节越来越严重,他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甚至,他对自己都有了一种崇拜。几十年来,王莽想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成功了,他的人生信条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古往今来,多少人梦想着当帝王,可是成功者竟有几人?陈胜、吴广、项羽、韩信、英布,个个雄心勃勃,结果全都成了历史的笑话。王莽早年不过是一介穷儒,连吃饭都是问题,可是他凭借着超強的毅力和非凡的能力,硬是从社会最底层杀进了金字塔的最高层,实现了无数人生没有实现的梦想。

每次看着自己这身皇帝服式,摸摸未央宫的御榻,王莽有时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感觉自己好像是在梦里一般。他掐一把自己的大腿,觉得有些疼痛,这才暗自发笑:真是太了不起了!古往今来,还有谁的能力比我王某强?一个都没有!

正是出于对自己这种才能的自信甚至是迷信,王莽变得信心满满,雄心勃勃,他要开创一个三代以来最辉煌的时代!但王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做过基层地方官,也没有在民间生活过。他不了解民间的实际生活,不能真正明白人间的疾苦。

王莽即位后,面临着三个极为棘手的难题:

一是社会劳动力问题。奴婢数量恶性膨胀,造成从事生产劳动力短缺。另外,奴婢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做人的尊严,过着非人的生活。因此,他们的反抗也最强烈。就拿后来的绿林赤眉军中来说,逃亡的奴婢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二是社会财富分配问题。王公贵族奢侈无度。官员数量庞大、冗员充斥,加重了民众的供养负担,使得国家经济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政权稳定。

三是土地兼并过度问题。西汉中期以来土地危机日益加重,过度兼趋势日益严重。平民丧失了土地,也就没有了口粮,也就断绝了基本的生活来源。

王莽以复古思想为理论基础,他开出了几张药方。

第一,改革货币、行政区域、官员选拔、爵位授予等多种制度;

第二,禁止买卖奴婢;

第三,推行土地国有政策。

王莽真是太性急了。没怎么仔细想清楚就贸然出手,结果却把天捅了一个大窟窿!

早在居摄二年(西元7年)五月间,王莽就曾心血**,宣布改革货币制度。他决定按照古法新铸货币,规定一枚“错刀”,定值五千个五株钱。一枚“契刀”,定值五百钱。一枚“大钱”,定值五十钱。 以上几种新货币和通行了一百多年的五铢钱同时流通。由于这项政策出台的过于仓促,引发了民间经济的混乱,一些不法之徒开始依样盗铸,发了横财。

与此同时,王莽还颁布了一条新的禁令:禁止列侯以下的所有臣民私藏黄金。他规定了黄金牌价,令人们将私藏的黄金送交政府。可交上黄金的人们,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引发了强烈不满。再加上气候恶化,粮食大量减产,各地各级政局日益动**。那次王莽这次币改计划因为被翟义、刘信起义打断,并未真正执行下去。

说来真是有些可笑:事实上,几年前三辅地区的赵朋、霍鸿起义,就是被这次失败的改革逼出来的!为什么那么多平民不顾灭族大祸跟着赵朋、霍鸿起义,就是因为他们被王莽的改革逼得破了产,几辈子积累下的财富一朝而尽,他们岂能不反?

可王莽泥古不化,他非但没有及时吸取这个教训,还想继续改革货币。这一次,他又犯下了许多更为严重的错误。

始建国元年正月,为了显示大新朝与汉朝的不同,他按照《尚书》等古籍的记载,首先于始建国元年正月启动了官制、行政改革:主要是按照古法改革官名、地名。大致情况是:

一,王莽为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别设置了助理职务: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这三个官职,虽是副职,地位却很高,称为“三公司卿”,都列为“孤卿”级别。

二,在中层职务设置上,王莽下诏将“大司农”改名叫“羲和”,后又觉得不便理解,又将其改为“纳言”。“大理”改名为“士”。“太常”改名为“秩宗”。“大鸿胪”改名为“典乐”。“少府”改名为“共工”。“水衡都尉”改为“予虞”,分别归三公管辖。他设置了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分别主管朝廷各府。同时,又把“光禄勋”六个部门改名,统称“六监”,全部列为“上卿”。

三,在地方官的名称设置方面,王莽下诏将各郡“太守”改名叫“大尹”,“都尉”改名叫“大尉”,县令、县长改名为“宰”。

此外,王莽为了给将来的行政区划改革做准备,开始大量改革地名。 “××宫”一律改为“××室”、“××馆”。比如,“长乐宫”被改名为“常乐室”,“明光宫”被改为“定安馆”。

王莽改的一时性起,索性连地名都改了:堂堂京师——长安,新的名字被改为“常安”。王莽改名似乎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所有的官名、宫殿名、郡县名被他改了个遍!

最终的结果却是哭笑不得,由于有些地名被王莽反复改了好几次,就连象王莽这样的博学大家都想不起这是什么地方,某官的原名是什么,文物百官名半天搞不清楚。王莽本人都是如此,更遑论那些斗大的字不识几升的老百姓了!

其实,改革官制算不了什么大毛病,顶多就是造成暂时的混乱而已。人总是有记性的,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熟悉了。

在改革完了官制之后不久,可紧接着王莽却马不停蹄,打算立即恢复中断两年之久的经济改革!这次突如其来的改制,才是真正的错误。给大新王朝带来了真正的危机!

始建国元年夏,王莽突然发觉:“劉”字由“卯、金、刀”组成的,这还了得?他匆忙下诏宣布:“正月刚卯”佩饰、金刀钱都不准再用。

既然不许用旧钱了,那该用什么?

仓促中,王莽宣布:“废除‘错刀币’、‘契刀币’、五铢钱,改铸小钱。新钱直径六分,重量一铢,上有‘小钱值一’字样,再加上此前督造的‘大钱五十’的新钱,总共分为两类,同时发行!”

此诏一出,立即在民间激起了强烈反对:“上次朝廷说用金子兑现钱,为何我们交了金子朝廷却不给现钱?这不是公然欺诈吗!堂堂大新朝廷,竟然言而无信,这简直是抢劫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王莽智商高,我们的民间商人也不傻,他们很快作出了反应:

一、新钱、旧钱我都要。民间贸易用旧钱,打发官府用新钱。

二、私下开挖铜矿,铸造私钱。

王莽知道后,急火攻心。为了遏制盗铸,他又急急忙忙地颁下诏书:“严紧民间私自挟带铜、炭,违者一律严惩不贷!”

虽然官府加强了打击力度,盗铸“私钱”的现象的确有所减少。但是民间用惯了“五株钱”,不愿使用这种没有政治可信度的新钱。还有就是这种新钱的面额太大,不好“找零”,使用起来极为不便。故而这次的这次改币效果甚微,旧钱在民间依然是主流,新钱只是应付官府时才用。由于新钱一直流通不畅,王莽很不满意,他遂又下了一道诏书:“此前所铸的钱币多是大面额,无法应付小额交易。但是如果钱币都是小面额,则运输装载很费事,成本太高。朕以为,若使钱币轻重大小各有等级,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王莽没有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就急急忙忙地又打造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货币。其中钱币六种,金币一种,银币二种,龟币四种,贝币五种,布币十种。总计,货币共有六大类、六种名称,二十八个等级。其中的“钱货”、“布货”都用铜铸作,其中混杂铅锡,由于比例不对,容易磨损消耗。

最要命的是,钱币的种类实在太多了,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各种钱币的面额和使用功能,百姓生活陷于混乱,货币不能流通。民间舆论大哗,人人痛骂朝廷胡乱折腾。

了解到下面民怨沸腾,王莽知道这事又办砸了。他不得不再次颁向全国下诏书补救:“新的货币中,除了当值一钱的小钱、当值五十的大钱两种新钱并行以外,龟币、贝币、布币暂且停止使用。”

王莽此举无疑是自打嘴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种“折衷”性的办法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新钱没有经过试点就投入使用,在实用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新钱大小不一,形状不等,难以辨认面值,也很难携带;

二、新钱、旧钱混用,经常造成混淆。交易时稍不留意,就会带来损失。

三、新钱的币值不稳定,没有建立良好的信誉,民众普遍对其不信任。

四、由于旧钱奇缺,暴利促使民间盗铸私钱的现象日益泛滥。

虽然问题多多,但王莽锐意复古、推行新钱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为了推行新钱,他又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强制性鼓励新钱流通,逐步淘汰旧钱。他规定,凡是外出的官吏、平民,必须带上足够的新钱作为通行副证。凡是不带新钱者,旅舍不允许住宿,关卡和渡口要盘问留难。公卿大臣入宫见驾,必须带上足够的新钱才能进入殿门。

二、严厉打击盗铸私钱的不法行为。凡是盗铸钱币的(无论是新钱、旧、),一家铸钱,邻居五家连坐。所有的案犯,全部沦没为官婢(奴婢)。

王莽虽然用严厉的刑法来镇压造假币的犯罪行为,但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对新钱的担忧,更是无法禁止盗铸私钱现象的发生。甚至有谣传说朝廷将来肯定要废黜新钱,恢复旧钱。所以人们民间私下贸易时还是愿意用旧钱交易。时间过去了快一年,新钱还是无法正常流通。

王莽对此如芒刺背,为了使新钱早日进入正轨,他再次向全国发出严诏:“凡是出门只带五铢钱而不用新钱,又造谣说大钱要废除者,与‘诽谤井田制’者同罪!一律流放到四处边远地区!”

此诏一出,民怨更深。从此全国上下到处都是罪人:被指控私自买卖田宅者,私自买卖奴婢者、盗铸钱币者,不可胜数。不仅是平民,甚至连各封国国君、朝廷高级官员,也都上了司法部门的“黑名单”,成了通缉捉拿的对象!

王莽登基以来,不从实际出发,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强行推行他的“新货币政策”。当然他的运气也有点差,执政时期正好遇上了一千多年才有一次的气候剧变循环周期,自然灾害频仍。造成了大量的农民、商人失业,举国经济形势全面恶化,逐步接近崩溃边缘。百姓号哭于闹市,昼夜不绝。

古语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在治国方面,王莽虽然很有想象力,也很想为老百姓办些实事。可惜他的政策过于理想化,严重地脱离了现实。本来他拿了满手的好牌,形势极好。只要他稳妥前进,针对时弊慢慢改革的话,他是完全可以获得成功的!

王莽过于性急,一心复古,一心想把国家建设成像上古三代那样的美好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他也日夜梦想着称为尧舜那样的千古明君!但是欲速则不达,他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把一盘好棋走下了不可收拾的烂局!十几年后,他的大新帝国被愤怒的农民组成的队伍彻底推翻,他本人也身败名裂, 家族也跟着他倒霉,集体踏上了黄泉路。

王莽的行为,正如孔子说过的那样:“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距离他灭亡的日子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