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永乐帝不永亦不乐

贤德的徐皇后死后,太宗钟情于她的小妹徐妙锦,可是徐妙锦却宁可落发出家也不肯做他的皇后,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朝鲜国入贡的美女权英非常可太宗的心,因为她爱吃玉,于是太宗就命宦官专率一艘大船去高丽国采玉,高丽百姓因为不胜滋扰而举旗作乱,于是太宗大举兴兵……

驸马梅殷被太宗指使人暗害,宁国公主领着几个儿女奔到宫里来和太宗拼命……

太宗朱棣好大喜功,不惜穷兵黩武。在惊闻爱妃亡逝的噩耗后,太宗急痛攻心,一病不起,死于出征的路上……

皇太子朱高炽受命登基,他就是仁宗皇帝。为表示自己的无尚孝心,仁宗决定来个特别的表示:投缳殉主。三十名美貌如花也青春如花的宫女被迫用自己的如花生命来为这个一生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嗜血成性的永乐皇帝殉葬……

1、红颜遁空门

永乐十八年,太宗因蒙酋阿噜台恃勇抗拒,掳掠边地不休,太宗就来了个御驾亲征。是年秋,太宗出师塞外,足足闹了三个多月才安静下来。

永乐十九年,在扩建北京城和修皇宫等工程结束后,太宗以蒙人狡诈、须就近镇慑为由,传旨迁都北京。当时的北京名北平,太宗又改北平名为北京,他认为一做法会更有效地让他远离南都金陵那由他一手制造的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让那些不散的冤魂都在迁都后一齐远离自己吧。太宗当然深知自己在南京是不得人心的,而在北京不完全不同了,至少他自己认为是这样的。但事实证明,迁都后的他仍然没有办法让心爱的妙锦姑娘忘记南都的血腥气和不散的冤魂,当然这个他在迁都的时候并不知道。

已落成的北京宫殿,正殿仍名奉天,右顺、左顺门外又增建太庙、太社稷及社稷坛、先农坛等等,壮丽宏敞富丽堂皇,金碧辉煌豪华壮观,奇巧瑰丽、庄肃考究得远胜南京。又添建清宁宫为太后奉居处,皇城东南建皇太孙宫。乾清宫、坤宁宫后面又建了交泰殿。又建设景福、景和、仁和、万春、永春、永寿、长春等宫,备六宫嫔妃的居住。

徐皇后不仅出身名门,为中山王徐达的长女,而且貌艳丽性贤淑。当日太宗在藩邸时,几次获罪太祖,都是多亏了徐皇后从中设法调停,使太宗得以不受罪谴。太宗一直对徐皇后非常敬爱。知书达理的徐皇后在朝政方面,对太宗的辅助也很大,一如当年的马皇后。却偏偏天不假年,忽然一病而逝,于是太宗也是如同当年的太祖高皇帝一样悲伤,也是一样地亲送灵舆,葬在长陵,并谥号仁孝皇后。

徐达还有一个幼女,芳名妙锦,这时已是二十一岁,且不曾适人。太宗听说徐妙锦的才貌更胜徐皇后,就命内臣下币致聘,要立妙锦为皇后。徐妙锦的哥哥徐祖辉见是上谕,哪敢违拗,谁知那妙锦却就是不肯答应,根本不希罕那个皇后。

任凭劝破了嘴皮,徐祖辉也没法子改变妹妹的固执,于是太宗只好又派女官,来中山王府向徐妙锦劝驾。任她们说得天花乱坠地,徐妙锦却就是认准了一个不答应。太宗也没法了,只得亲临王府。徐祖辉忙出来接驾。太宗一坐定,就召妙锦来见。

不一会,徐妙锦莲步轻移,盈盈地来见驾,礼毕侍立一旁。太宗细瞧妙锦,虽是淡妆素服,却丽光照人,淡极花更艳。太宗一向铁硬冷酷的心立时就这照人的丽光和淡极反更艳的如花美人面前,软得不能再软,口气也当然和蔼得不能再和蔼地问:“朕欲立卿为皇后,不知卿为什么这样地坚决拒绝?想徐皇后在世之日,和朕相亲相爱,卿是徐皇后的妹妹,难道不知道吗?”

徐妙锦低着头说道:“臣妾不是有意违抗陛下,只不过自思臣妾质同蒲柳,不配母仪天下,所以不敢应选,乞陛下洪恩宽恕臣妾。”太宗刚要再说什么,妙锦马上又说,“臣妾福薄,既蒙陛下知遇,那就诚望陛下恩赐寸地,使臣妾得以终身礼佛念经,臣妾就感激不尽了。”

太宗看徐妙锦如此固执,不由地叹息一声,然后起驾回宫,徐祖辉和徐妙锦在后跪送。回宫后的太宗虽然心里懊恼,但仍还希望妙锦回心转意,于是就不时地令女官内侍们颁赐珠玉珍宝给妙锦,妙锦只得勉强接受,然后用竹箧把所赐的东西一一封锁起来。半年后,太宗又派女官来提立后的事,妙锦对着女官叹息道:“皇上不能忘情于我,总算是我的知己。那么我就用这一生的幸福来报知己吧!”妙锦说着,猛地打开云髻,提起金铰就剪,飕飕几下,万缕青丝就剪落在手了,然后妙锦用黄袱裹好,递给那个女官:“烦你上达皇帝,就说我已削发,从此遁入空门,不能再侍奉皇上了。”

那女官一见,立时吓得呆了半晌。太宗听到回奏后也无可奈何,只得令马妃暂掌六宫,发誓不另立皇后,空着这个位置,算是回报徐妙锦。后来徐妙锦死了,太宗照皇后礼仪,也安葬徐妙锦在长陵。

这个固执的美貌智慧的徐妙锦也并非不为太宗所做的这一切感动,她就在死在泉下也是感激的,但是她不肯嫁,那是因为不能嫁,在南都金陵应天府长大的她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了那一年的残酷血腥和忠烈殉难。那太过强烈的血腥气让她甜甜粉红色的少女梦,也变成可怕的屠宰场一样的血淋淋。她向哥哥徐祖辉例举了诛十族、瓜蔓抄,还有忠臣孝子的肉有何不甘,再加上她父亲徐达吃了他为之出生入死汗马功劳的朱家皇帝所恩赐的鹅肉后,让她品尝到了痛彻心肺的生离死别。从此她对朱家皇帝寒心又惊心,甚至是仇恨。当然徐妙锦并非不知天高地厚,宫中女官明是好言劝她,说什么那不尽的荣华富贵和无尚的荣光门楣,在劝得不耐烦的时候,这个女官也阴冷冷地说了,姑娘好好想想,若是不允陛下之皇后请,那么谁人敢来娶姑娘,姑娘岂不要老字闺中吗?于是妙锦在自己辗转反侧痛哭了无数个漫漫长夜后,毅然决定落发出家。

也许并不是人人都最了解自己,但徐妙锦却是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她知道,宁可孤守一盏青灯,也不要那血腥气从梦里真实到她的身体上,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个如此充满了血腥气的人与自己肌肤相亲,那简直比杀了她,还要让她受不了。

2、兴兵为美人

死了徐皇后,妙锦又削发为尼,太宗不觉满心不乐,正这时,朝鲜国入贡美女数人,其中有一个叫权英的美女最为娇艳,她面貌艳冶,举止妩媚,且肌肤莹洁,姿态娉婷,而她不仅人漂亮,且还有一种特别技艺,那就是善吹玉箫,太宗一看就非常喜欢,立时召入后宫,让她当面试吹。一曲吹起,果然抑扬顿挫,不疾不徐,到后来兴会神入,她那宛转娇喉也度入箫中,莺声簧音无此谐声,燕语玉言无此叶律。

美女吹箫不由得太宗不沉迷声色而击节称赏,当夜就召幸了她。权英不但美丽不但会**,且又工于媚术,华夷一榻,雨露宏施,说不尽的倒凤颠鸾,描不完的盟山誓海,点染风流到极处。于是第二天这个在**立了大功的美女权英就被列为嫔御,不出一个月又册为贤妃,并且授权妃之父权永均为光禄卿,备极宠眷。权英的肌肤腻滑莹洁,她一伸出手来,真和羊脂一样白又嫩。因为她的这一身玉肤已足够魂销,所以太宗就称她为玉妃,以后宫里人也都这样称呼她。

那天太宗笑问她为什么皮肤这样娇嫩,玉妃的回答让太宗非常吃惊,因为她居然说是自幼儿把玉当食品,所以肌肤格外细腻。太宗惊讶地问道:“那玉是石质的,怎么可以吃呢?”玉妃笑道:“高丽地方原是产玉的所在,不过那种玉和做珍玩的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玉的颜色有黄的也有白的,黄的为上品,白的略次一点;式样也有大小和厚薄之分。这一类玉大都产在河中,所以有很多高丽人专在河中掏玉来卖。吃玉的时候,先把玉洗干净,然后放在罐里煮着,过了半晌,再将白习草和着玉一块煮,待玉煮软了,再把白习草取出来,这时的玉已煮得和膏儿一般,再加上香料糖汁一拌,吃起来,味道儿又鲜又甜又香又滋润,无论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的。”

太宗更诧异地问道:“那煮玉的白习草又是哪里来的呢?”玉妃答道:“这也是高丽的特产,而且都出在产这种玉的河边上,只要有了这草,河中必然有玉。卖玉的人掏了玉来卖时,总得顺便拔了白习草,在卖玉时附赠给买玉人。这白习草和玉是相生相克的,不管怎么样厚怎么样硬的玉,一经和着白习草煮一煮,就柔软如绵了。”太宗听得新鲜有趣,就笑着问:“你一小就是这样煮玉吃吗?”玉妃娇笑着直点头,说:“臣妾的老父爱女儿如掌上明珠,所以特雇了一个老妪,专门替臣妾煮玉,臣妾从三四岁上直吃到十八九岁。这种玉的价钱是很贵的,后来家道渐渐中落,也就没有闲钱再去买玉吃了。今年高丽国王挑选美人进贡,就是因为臣妾肌肤的莹洁,所以也就选上了,所以臣妾现在才得以侍候陛下。”

玉妃权美人说到这儿,很好地留给太宗一个示爱的空子,他当即就点头说:“你既喜欢吃玉,朕马上就命人去采办。”于是传谕,令宦官永禄专往高丽采玉。

永禄领了旨意,率领一艘大船,上插一面红旗,大书“奉旨采玉”四个大字。一路上绣帜飘扬,锦帆满张,直达高丽。那里的地方官自然是赶忙迎送,永禄乘机勒之索之,欲壑难以填满。于是高丽百姓不胜滋扰,于是暗中纠集了无赖恶党,举旗作乱,又戕害了明朝守将,杀死了永禄。闻报大怒的太宗马上就派英国公张辅出师高丽,直直征战了半年才得胜班师。

然后太宗仍命内监赴高丽采玉,并且是每个月来往采玉一次。这样代价远远高过唐代荔枝的香玉到了权美人玉妃手里后,她亲自烹煮,煮好后,她先呈与太宗。太宗一经尝了玉的滋味,果然和别的东西不同,从此也就和玉妃有了同样的癖好。据内务府报告,仅就采玉这一项,耗费报销月支五十五万余两。这在开国不久、定国之初就这样的奢靡,也就怪不得日后盛世中的明廷会穷奢极欲了。

3、公主雪沉冤

太宗杀戮旧臣一向是不遗余力的,但对李景隆却没有,因为他迎降有功而加封为太子太师,所有军国重事,概令李景隆主议;又召前北平按察使陈瑛为副都御史、署都察院事。陈瑛在建文初年时悄悄受燕府贿赂,没少给朱棣行方便,于是这个生性残忍刻薄的小人现在很为太宗宠召。大受太宗宠待的得志便定会猖狂的陈瑛平时在审讯犯人的时候,遇到送贿赂少的,就动用比太宗还要异想天开的酷刑,折磨得这个犯人本人和他家无辜受牵连也入了狱的亲属们生不如死,而面对着无辜的累累狱囚,彻夜惨厉厉的哀号呻吟,所有在监狱中的公务人员都掩面塞耳不忍也不能闻,而唯独陈瑛谈笑自若。

不多久,陈瑛又屈弹诬劾已再三向太宗屈膝服从的盛庸心怀异谋,在得旨将盛庸削爵后,看盛庸不识时务没有把他的大得没底儿的钱囊填满,于是就稍稍加以暗示,而一向对陈瑛残酷美名如雷贯耳的盛庸吓得当天深夜就服毒自杀了。

耿炳文的儿子耿浚是懿文太子长女的东床快婿,建文帝授他为驸马都尉,到了太宗入京时,因为耿浚称疾不出,于是也被坐罪论死;不过太宗却没有怎么样老将军耿炳文。耿炳文自真定败归后,一直郁郁家居,但陈瑛也不肯放过他,因为两人曾有点小小的嫌隙,于是捕风捉影,说耿炳文的衣服器皿,有龙凤之饰,玉带用红筊,看来是僭妄不臣之道。这一句奏上去,正中太宗那疑心病的痛处,于是立时派锦衣卫到耿炳文家,籍没全部家产。耿炳文年将七十,自思汗马功劳徒成流水,况复精力衰迈,何堪再去对簿公堂,索性也同盛庸一样服毒自杀。

李景隆做了一年余的太师后,也由陈瑛罗织罪名,弹劾他谋逆,致使被罢官后软禁起来,他所有的产业也悉数归官,落了个他应有的下场。

自此陈瑛势焰愈盛,迎合太宗的技艺也愈加炉火纯青,于是他就想到了驸马梅殷,本来陈瑛本人与梅驸马倒没有什么,可谁让梅驸马的忠直招太宗不高兴来着;而为了让太宗高兴也就只得牺牲他一下了,于是陈瑛就又上了一道表章,说什么梅殷暗畜招养亡命之徒,不轨之意图已昭然若揭。

本来当日太宗举白帜靖难时,梅殷引兵抗拒就让太宗怀恨在心,所以他入京后就逼迫令宁国公主咬破手指,写了封血书,招尚驻兵淮上的驸马梅殷进都城,驸马梅殷得了血书顿时大恸痛哭,尤其是当来使告诉他建文帝已然自焚,驸马梅殷泪流成赤地说:“君存与存,君亡与亡,我且忍死少待。”太宗一听说殷驸马与来使进京来了,也是同样地忙下了宝座,在迎接的当时也是同样安慰说:“驸马劳苦了。”

梅殷冷冷地答了句:“劳而无功,徒自汗颜。”说得太宗无话可对,默然中暗暗下着狠心。而梅驸马最最该死的还在于,当日方孝孺不肯草诏,在把太宗大骂一顿时,骂什么满朝文武除驸马梅殷之外,尽是贼臣。从此太宗就认定梅殷是方孝孺的同党,杀梅殷的心也越切了,几次要把据守兖州的梅殷拿入京来治罪,都被当时尚在人世的徐皇后挡住。如今经陈瑛这一奏,于是太宗就让他把这件事悄悄办妥。

潭深、赵曦是梅殷部下的正副指挥。那天赵曦和潭深请梅殷校阅操兵。梅殷在与潭、赵两人并马出城,到了护城河边时,两人一声暗号,把梅殷推下河去,梅殷部下的卫兵慌忙要下桥去救,潭深拔剑大喝道:“谁敢救援梅殷,俺就砍下他的脑袋!”卫兵们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梅驸马在水中淹死了。然后谭、赵二人只草草地上报说梅驸马自己不小心落水死了,太宗自然是哼哼哈哈含含糊糊地就算了事了。

那天,太宗携了玉妃往游西苑。太宗迁都北京时,特意命建一个大花园在河东,赐名叫作西苑。西苑距御花园约有半里许,西苑里面有无逸亭,有温玉泉,有秋辉夕照,有漪涟池,有清芬尽在,有风月无边楼、雪玉亭、明镜湖、玉树翡翠榭、放鹤亭、松竹梅三清轩。种种名胜,都是清幽煌丽,无美不俱的。恰逢正又是三月阳春的好天气,碧柳丝丝,红花如锦,千花万卉,共斗芳菲;又加上苑中的画栋雕梁,太宗边游看边愈觉得景致优美无比地赞不绝口。正在有兴有致的当儿,忽听得园外一阵哭嚷声,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接着一个蓬头散发的女子领着三个男孩一个女孩就闯进园中来。太宗在吃惊中,一瞧原来是宁国公主,自己的妹子、太祖的长女,当然同时也驸马梅殷的妻子。

太宗马上装出一副糊涂的样子,在那儿怔愕着。宁国公主一见了太宗,就拖住他的衣袖大哭起来,还不住地把头向太宗身上撞。太宗忙说:“有什么话尽可以好好地讲,为什么要弄成这个样儿?”

宁国公主大哭道:“还有什么话好讲的,你只把梅驸马还我就是了,否则我今天就撞死在你面前!”原来宁国公主得到心腹的密信,知道了梅驸马遇害的真相,于是她放声大哭,领着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奔到宫里来,就和太宗拼命。太宗做了亏心事,不觉也有些愧对公主,只好好言劝慰,公主却只是不肯接受,一味儿乱哭乱撞,一定要偿梅驸马的命,这一着颇是厉害,再加上又有那几个孩子也来缠绕着太宗,啼哭着向他要爹爹。太宗这时又不好变脸,正当十分为难无可奈何的时候,恰巧杨士奇和杨荣因蒙裔阿噜台卫率领部众又寇边疆,守臣都指挥哈蜜飞章入奏,急求援兵。主持内阁的杨士椅、杨荣接到了奏疏不敢怠慢,一进西苑,正好撞见宁国公主在和太宗拼命。

心如明镜般的杨士奇便上前来,劝说宁国公主木已成舟,还是另想他法吧;杨荣也来安慰。两人直说得舌软唇焦,宁国公主这才答应,把杀驸马的潭深、赵曦立时正法,三个儿子统赐爵禄,女儿照郡主例遣嫁,算做偿命的办法。太宗因为过于亏心不好不从,当即就封她长子顺昌为中府都督同知,次子景福为旗手卫指挥使,并命把谭深、赵曦限日正法,又加赠梅驸马为靖远公。

宁国公主这才领着三子一女,含泪着出了宫,然后立时就拿了太宗亲书的谕旨,命刑部逮捕赵曦、潭深。赴京后,宁国公主又亲眼看着他们把赵、潭二人押赴断了头台。

梅殷一死,不光是宁国公主和他的三子一女痛哭不止,梅殷麾下的部将瓦剌灰,在随事梅驸马多年的忠诚情感中,也是同样地终日悲恸。到了谭、赵这两个十足晦气的倒霉鬼替罪羊捕到时,他不顾自己位卑职微,也上殿伏阙呼吁,请断谭、赵二人手足,并剖肠挖心,祭奠阴灵。太宗因为心虚,不好不从所请。

瓦剌灰叩头谢了恩,马上就直奔法场,把谭、赵二人截断四肢,又开胸破膛,挖出鲜血淋淋的一副心肠,跑到梅殷墓前,放在祭案上,且叩头无数且大哭了一场,然后解下衣带,套颈自缢,一道忠魂,直往西方。

倒霉鬼替罪羊不仅姓谭姓赵,同时倒霉鬼替罪羊还姓陈,陈瑛一向伺隙弹劾别人,万不料想太宗忽然以查得陈瑛平生险诈、诬陷多人为名,竟将他也下狱论死,立时天下称快。

4、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

太宗朱棣本来是个好大喜功不惜穷兵黩武的人,他见郑和出使西洋让海外归心,越发觉得雄心勃勃了。其时恰巧交趾国内乱,太宗派去的使臣因为责怪他们朝贡迟了而被杀死,太宗以此为借口,立谕平西侯沐晟出兵往讨,不想却只得了一个大大的败仗而不是他们想要的朝贡和臣服。太宗越发忿怒,点起了大军三十万御驾亲征,平了交趾后,又回军平了沙漠,还在斡难河边勒碑纪功,大军这才班师回朝。

当年汉武开边比之今日明代成祖之好大喜功也很逊色,就是元廷黩武时,也不及其讨安南、征漠北的穷兵之举。当然太宗朱棣也是自有苦衷的,因为他得国名不正言不顺理不直气不壮,不错在当时当世他可以杀人如麻血雨腥风,但对于来世却是鞭长莫及,于是为了不贻给来世以口实,不得不耀武扬威,以期掩盖前愆于万一,全不管当时的国家已然是师不胜劳,财不胜费。

最最可恨又可怕的是,成祖太宗志在张威,不在务本,成国公张辅颇有远图,三擒番酋叠著奇功后,就在此地建设郡县,主张以殖民统治,然而却不为只有寸光之目的明成祖朱棣采纳,只管把张辅匆匆召还,致使前功付之流水。

而漠北一役,未曾平定蒙族,却马上就急着铭功勒石,自夸功绩,说什么从此以后,使四方来归,天下清平,太宗稳做安乐天子。如果说他非好大喜功,看来是不当的。成祖之成,看来也真是不能无愧。

5、斜阳西下朱棣末日

永乐十八年,山东闹起了白莲教,在被镇压之后,太宗和杨士奇等议定出兵大征阿噜台卫,太宗又下谕即日亲征。杨士奇等再三阻谏,太宗就是不听,命皇太子高炽监国,自己到御校场来,点起三十万大军,出塞北征去了。这一次的亲征直到了永乐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24年,总算把阿噜台征服,这种征服的标志是到处搜寻鞑靼军的踪影而不见.于是太宗下谕得胜班师。

大军到了白邙山,正是赤日炎炎的七月,忽然京中的警报到来,原来玉妃仙逝了,于是太宗哀悼异常悲痛欲绝,想她一朝风凄月落,玉殒香消,可怜昔日鸳俦,如今竟化作昙花幻影。于是太宗临城一恸为的是红颜逝,不重功臣重爱妃。而太宗本人也因为衰毁太甚,圣躬开始不豫。

到了榆木川 (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时,太宗的病越发沉重了,便召杨荣、夏原吉、金幼孜三大学士及英国公张辅等到榻前,太宗嘱咐了后事,令太子高炽即位,杨荣等顿首涕泣受命。

这天的晚上,太宗忽然睁开眼问内侍海寿,到北京还有多少日的路程?海寿跪禀说须得七月中旬才可能到达。太宗于是长叹一声:“看来等不得了!”说罢就紧闭了双目。海寿见太宗形色不妙,忙去报知侍驾的大臣。杨荣、张辅、金幼孜等慌忙进御帐来问安时,太宗早已驾崩了。

6、投缳殉主

杨荣等痛哭了一场,却不给太宗发丧,只令内侍海寿赶快星夜回京,而杨土奇等将太宗的遗体安置前锡裨里面,上护着翠盖,一路扶丧回京。于是内侍海寿飞骑到了北京,当殿宣读遗诏,皇太子朱高炽拜而受命。由大学士杨溥等,当即扶太子登了大宝,他就是仁宗皇帝;百宫上殿叩贺。

仁宗皇帝改是年永乐二十二年即公元1424年为洪熙元年,尊谥太宗为文皇帝,庙号太宗;到了嘉靖年间,又改庙号为成祖。追谥太宗玉妃为昭献贵妃。

仁宗又册立妻张氏为皇后,长子瞻基立为皇太子;又晋杨士奇、杨荣、杨溥为内阁学士;夏原吉为尚书,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黄维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张辅世袭英国公,加封太子太保。同时仁宗一面替太宗发丧,一面草诏布告天下。

太宗丧车将到北京时,仁宗忙遣太子瞻基先去迎接,杨士奇等朝中文武护着太宗遗骸,直进东华门,到了仁智殿才停住。仁宗亲自祭奠后,照皇帝礼盛殓了太宗,择吉日安葬于长陵。

本来太宗在死前召见英国公张辅嘱咐后事时曾说他的丧礼依照祖制。可是在下葬前,仁宗朱高炽为表示自己的无尚孝心,就决定来个特别的表示。

三十名美貌如花也青春如花的宫女当然没有被告知她们将用自己的如花生命来为这个一生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嗜血成性的永乐皇帝殉葬。这些宫女当时只是先被款待以丰盛的宴席,接着被带进一间密室,彼时她们已预感到形势不妙,可是除了束手待毙,也就只有用自己的眼泪来为自己的如花生命悲泣了,于是一时间哭声震殿阁。

果然接下来她们被迫站在小木**,然后任凭绳圈套住了她们的脖子,在宦官撤去小木床的一瞬间,她们就这样拼舍着如花似玉之身和锦绣年华和大好青春,被活活地吊死,然后她们就被美其名曰为“投缳殉主”。

三十名美貌如花也青春如花、一时间哭声震殿阁的拼舍着如花似玉之身和锦绣年华和大好青春而“投缳殉主”的宫女所殉的明成祖朱棣,他从公元14O2年到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历史上又惯称为永乐皇帝。

在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和永乐皇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还知道,永乐皇帝五征漠北,八十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永乐皇帝能干好其中一件事就足可以跻身到著名帝王之列,他却干成了那么多,而事实上还不止这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同时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更残暴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是的,永乐皇帝就是这样的矛盾,他派郑和下西洋,也扣除了禁海闭关的痼疾,使前来通好贸易的有三十余个国家。他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第河,库页岛等地。五次亲征漠北,解除了元朝复辟势力的威胁。他的营建北京城和迁都北京,重修万里长城,组织编纂《永乐大典》等典籍,都对中国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在这同时,他设置了死亡大本营东厂等机构,加强特务统治,迫害忠义之士;重用宦官使宦官开始干预明朝政事以及对农民剥削、压迫的沉重,又激起唐赛儿农民起义。

所有的帝王将相都逃脱不了历史的评判,而这种评判也只能是现仁现智,永远没有一个定论。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诚如斯言。想要管身后是非的人是不明智的,同样,当试图明白一个答案,当认为这个答案可以断定一段历史的真相及谁人是谁人非,这样的时候也是不明智的。因为答案是对历史记忆的一个阉割,一个阴谋的肢解。当你认定了一个答案之后,历史的记忆从此就给否弃了,尽管记忆本身也是游移不定的,也是不那么可靠的——可这样一来,连不可靠的记忆的权力也给剥夺了。“我不可能到场。”这是每一个历史学家都会说的话,可是到场了的就掌握历史的真相了吗?而记忆也不可能再现全部的真相,何况记忆也是守靠不住的!谁守护得住记忆?谁守护得住历史?谁守护得住现在?而“现在”它就会和正在成为历史!用怎么样的记忆才可能重构历史?因为记忆的游移不定,所以人们需要动用关于当时最有可能的想象来补足充实当时的历史,因为想象总是因需要而出现,从而也就成了答案,而这种答案只会破坏而不会有助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