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渊攻取长安之谜

现在,我们来说说李渊取长安建唐称帝的历史过程,为什么说这是最接近真实而不是零接近真实的历史原相呢?

李渊起兵向长安进取时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什么?当时他面临了哪三个大问题,以至于稍有解决不当,就将有可能直接导致全军覆没?

在李渊的斩首行动中,李渊是如何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化不利为有利的?

关键时刻,李渊使出了什么样的诡计,从而得以残酷地斩杀了隋将宋老生?

李渊为什么要虚授滥封各种官职?这体现了他什么高明之处?

李渊如何进行招抚工作?他的两手都在抓两手都很硬的招抚政策对路吗?

镇守太原的李元吉如何同父亲李渊进行了一场造神运作?收效如何?

李渊是否渴望和平解放长安城?为什么最后仍然是以血腥的屠杀入城的?

隋炀帝年幼的孙子杨侑被李渊立为傀儡皇帝,这样做的政治目的何在?

为了笼络人心,李渊进行了哪些举措?为什么我们说这些举措不仁不义?

一、李渊如何进行斩首行动

最接近真实的历史原相

兵困贾胡堡

李渊的斩首行动

二、李渊的兵进长安之路

虚授滥封——智取民心

一再取胜

渡黄河

长安陷落了

三、李渊为何自嘲为狡猾老狼

假尊圣

李渊的自嘲

不义的笼络

一、李渊如何进行斩首行动

最接近真实的历史原相

我们有很久没说到李渊父子了。

大家都知道,在反隋的割据势力中,李渊父子集团最后扫灭群雄,统一中国。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他所镇守的又是隋王朝的军事重镇太原。隋王朝土崩瓦解之际,李渊眼看隋政权即将崩溃,在大业十三年即公元617年五月,杀掉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从太原起兵。在短短的120多天内,李渊便占领了关中,攻下了长安。入长安后,李渊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史称隋恭帝),遥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则自为大丞相、唐王。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三月,炀帝在江都被杀,同年五月,李渊废黜了杨侑,自己做了皇帝,国号唐,是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定都长安。唐王朝诞生。

以上这些说来简单,事实上,内中大有文章,绝非是幸运两字可以解释的。

现在,我们还是来说说李渊取长安建唐称帝的历史过程吧。

注意这可不是演义小说,而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原相。

为什么要说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原相呢?

前面我说过,零接近真实的历史永远不存在。

兵困贾胡堡

我们来看看李渊称帝的真实过程。这里既有其不凡的才能展现,更有他的残忍、冷酷与虚伪,所以我说,我从没有任何好恶倾向,我只为史实代言。在这里,你能感觉到我的客观性。

下面,让我们回到李渊起兵向长安进取之时。

公元617年阴历七月14日,大军到了贾胡堡,就在李渊踌躇满志地打着长安主意时,不料前进的路上早有两头拦路的“猛虎”,在龇牙咧嘴地等着他。

原来长安的代王杨侑,已探知李渊的目标就是长安,不过它现在是隋都,名叫大兴城。长安自古就是陕西南部关中地区的战略要地。此时,这个小王子并不知道,李渊将让这一年即公元617年,成为他的隋恭帝义宁元年。

这不李渊行军到中途,就有前队探卒来报:

代王杨侑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人在霍邑驻防;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驻军河东以抵御李渊。

您瞧啊,李渊要尊立代王,代王反遣将抗拒,真是二茬不对案,满拧。

李渊只得下令说:“那就先进兵霍邑,再说吧!”

霍邑位于通向潼关要塞的汾河流域途。

而贾胡堡,距霍邑约五十余里,却不想忽然大雨滂沱,道路泥泞不堪,行军太难,只得在贾胡堡驻扎。

偏偏这一场大雨一下就是好多天不晴,道路越发泥泞不堪,行军更难了,几万人被困在贾胡堡。

恰这时,有消息传来,说刘武周与突厥人勾结,正积极准备进攻晋阳,欲抄李渊的后路。

而此时,最大最可怕的问题却是:军中开始缺粮了。

这三个大问题,稍有解决不当,就将有可能直接导致全军覆没。

李渊在不利局面中,做出第一个对策:派遣府佐沈叔安等人率领老弱病兵返回太原,运来一个月的粮食。

同时,李渊写书信招附李密。当然下面的故事,我们已经知道了。

李渊的斩首行动

这时,全国各地的新闻也在日益增多,什么武威鹰扬府司马李轨起兵,占有河西五郡;陇右薛举也称王了,大动作不断;李密连连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击溃隋将薛世雄的三万精兵,而正在雄举待发。

这些爆炸性新闻让此时隋军的士气,极为低落,宋老生和屈突通两只拦路虎,已然成为孤立无援的光杆司令了。

于是李渊做好了攻取霍邑的准备,他先派柴绍带了支侦察连,去霍邑城下搞搞调查。

据得到的情报,可以断定那个宋老生不过是一无谋之匹夫,本不堪一击。

为了激励士气,李渊还手指着霍太山说:

“这就是天神在梦中告诉我的地方,现在果然看到了,所以咱们此次进军关中,如有神助般的顺利,那么今天,我就封此山为海内名山,以诸侯之礼祭祀。”

然后,李渊命军中的本地人,设立祠堂,他要亲自祭祀。他说这样一来,全军将士就都将受到神灵的护佑。

李渊这样煞有介事的搞“迷信活动”,让他成功地借助神的力量,给将士们打足了气,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对神灵极为推崇。

就这样,李渊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化不利为有利,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

祭祀之后,阴历八月初一,大雨就停了。初二,李渊命令部队晾晒铠甲、器械、行装,并检查各自的作战装备,不要因为安装不牢,刚一过招,枪头掉了白送了命;也不要因为弓弦不紧,箭还没射,就**了……凡此等等,如果是因为这些成了烈士,那就死的太冤了!

阴历8月初三早晨,李渊率数百轻骑兵,从山脚下的小路向东南,直抵霍邑。李渊这样袭击隋军,是为了出奇制胜。

李渊和几百名骑兵先到霍邑城东面几里的地方等待步兵的到来,又派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几十骑到城下,举鞭挥旗,作出就要包围城池的样子,并且狠狠辱骂宋老生。

骂得城楼上的宋老生大怒,同时他也困惑不已,因为他看李渊莫非脑子里进水了,就这几百个骑兵,也想来打仗?再看远处,李渊的后续部队,正源源而至。

宋老生在一瞬间忽然感觉自己太聪明了,他想,应该赶在他们还没部署好之前,来个突然袭击,擒贼先擒王,先把李渊给逮住了,那么消灭这支叛军岂不是易如反掌了吗?

宋老生对自己的聪明非常满意。

于是宋老生率三万人从东门、南门分道,倾巢而出,潮水般的扑向李渊。

早在意料中的李渊不慌不忙,将骑兵分出左右两军,李渊就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准备冲击东门,李世民则在城南列阵,率右军准备直插上去,占领南门,切断宋老生的退路,同时,李渊命其余部队后退,装作避其锋芒的胆怯样子。

宋老生见了,不禁得意得哈哈大笑,一路往前冲,直冲到城外一里多的地方,方才布下阵来。

李渊派殷开山立刻去召集后军。

后援军队来到,李渊想让军士门先吃饭再战斗,李世民阻止说:“时机不可失!”

李渊原本打算与宋老生不立即交锋,而是诱敌深入,目的就是不想让宋老生背自己城池而战,哪料到宋老生这么给面子,轻而易举地就钻进了李渊的圈套。

当宋老生刚一停下来布阵时,殷开山已经领着步兵,全部赶到了,而李建成和李世民,则率轻骑兵,冲向东南两个城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

在宋老生两面受夹击的情况下,战斗开始了!

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铁骑突出,刀光寒烁,喊杀声震耳。宋老生拼死反抗,李渊、李建成有些顶不住了。紧急关头,李世民与军头段志玄,从一高地飞驰而下,率轻骑飞奔而来,直冲宋老生的背后。

李世民分外英勇,史书记载:“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刃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 李世民亲手杀死几十人,两把刀子都砍缺了口,飞溅的鲜血顺着衣袖往下直滴,李世民使劲将袖子上的血甩一甩,继续再战。可谓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由此可见,李世民作战确实勇猛,但却充满血腥之气!

两军正打得难分胜负,李渊又传令,命人在军中大叫:

“已经抓到宋老生啦,已经抓到宋老生啦!”

天啊,这是真的吗?读到这儿,您一定会这样惊问。

悄悄告诉你:当然是假的!嘻嘻。

可是隋军将士不明真相啊,听说主帅都被人家逮去了,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散,争相奔向城门,想躲进城里逃出一条命。李渊率兵迅速直抵城门,把城门关闭了。

剩下宋老生孤军奋战,他也想跑回城内,无奈东南两门,都被堵死了。

宋老生长叹一声,眼睁睁地看着城门紧闭,护城河上的吊桥,则悬在半空中,凄凄惨惨地看着宋老生。

城上的守军虽不敢开城门,但他们一见宋老生已退到了城根下,便迅速放下一根绳索。

宋老生赶紧攀绳而上,可刚刚爬了一丈来高,脚上忽然一阵剧痛,“啪”的一声,他又掉了下去。

又出什么事了?

原来李世民部下刘弘基率部众追到城墙下,一见此情景,刘弘基也飞速地攀绳上去,两刀就把宋老生的双脚,砍得鲜血淋漓。

宋老生一掉到了地上,刘弘基挥刀又是一阵乱砍。

而城楼上的隋军将士只能是干瞪眼看着,老宋生被砍成几大块,而后割下首级,传送李渊请功。

李渊的斩首行动,获得巨大成功。

对霍邑的猛烈进攻,直至黄昏时分。

李渊下令登城,由于没来得及准备云梯,他的兵士们只能冒着雷石、滚木、箭雨和守城士兵的刀枪,一个踩着一个的肩膀,以人为梯,肉搏而上。

终于攻占了霍邑,这是李渊起兵后最重要的一次胜利。

战斗结束,李渊亲自巡视战场,但见霍邑城外,数里之内,都是血流满地,堆尸成山,这里一只残手,那里一只断脚。

对着如此惨烈的场面,李渊不禁沧然落泪,对随从说:

“我自起兵以来,所到之处,百姓无不衷心拥护,所以很少有流血事件发生;今为宋老生所逼,以至生灵涂炭,乱兵之下,无数人枉死于此,人谁无父母妻儿?怎么会不惨怀痛心?静心想来,我深感痛惜,有鉴于此,以后攻城,当以文德取之,能和平解决,就一定要和平解决。”

从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渊对大量无辜者的死亡,还是很痛心的,他提出“以文德取代武功”,更是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后来在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大功就中,一条最重要的成功经验,便是“偃武修文”,看来,他必定是受了其父李渊的影响。

虚授滥封——智取民心

李渊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能够最终胜出还有一大法宝。那就是以虚授滥封各种官职,来获取准确地说是智取民心。

胜利了,自然要敲锣打鼓地发奖状、戴军功章,可是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原来李渊奖赏攻取霍邑的有功将士,其中就包括那些奴隶出身的士兵。

主管的官吏们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那些以奴隶身份应募的人,不能和良人同样授勋。

李渊认为这种观念太迂腐,他的理由是:“在箭与石之间战斗,何分什么贵贱?论功行赏时,怎能有什么等级差别?理应同样按功颁赏授官。”

史书记载:“矢石之间,不辩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皆并从本勋授!”

隋炀帝经常有功不赏,以至于军队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其在雁门关解围后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正是经过接二连三的失信,杨广才确实成了独夫。

对照前车之鉴,李渊还特别起草了一份通知,告知全军将士:只要有功,不论出身,人人平等地按规定奖赏和授勋。

这一点太了不起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李渊竟然就有了现代人还难以完全做到的平等思想!由此可见,日后强盛的大唐帝国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

阴历八月初四,李渊接见的霍邑城内的文武官员及其家属,态度诚恳地告诉他们,除杀宋老生外,其他人一概不追究,纵使你们无心归附,也会受到善待的。

让众人感动不已,其收效自然也是好极了。

同时,李渊对霍邑的吏民,慰劳赏赐,如同当初在西河郡一样。

并且,他还挑选霍邑城里强壮的男丁从军。

而对于不想再当兵的关中军士,李渊不仅允许他们返乡回家,且都授予五品散官。

此举深得民心,要知道,宋老生的部下都是关中人,这么多的兵哥哥衣锦还乡了,人人都成了李渊的活广告,李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等这些无形资产,立即大大提升,这对于李唐定鼎关中以及日后建国,可是太有帮助了。

李渊还做出了一个与常人很不一样的举动,他竟然用省长一级官员的待遇,厚葬了宋老生。

凡此等等这些“仁政”的实施,既团结了大多数,也扩大了政治影响,一时间,前来归附李渊的人,都挤破头了,就连山林中的逸民、隐士、高人,都纷纷出山,争着抢着来为李渊效命,李渊又为此特意下了一道明旨:

“凡前来归顺的,不论先后,都据才录用,一如对待晋阳起兵时来投靠的人。”

对此,又有人抗议,理由是授官太多太滥。

当然出来抗议的,都是太原首义的那拨人。

李渊深知这些太原首义人士,是有私心的,他们毕竟是最初创业的,风里来,雨里去的不容易,怎么可以容忍这些新来的,凳子都没坐热就当官呢?

可是李渊所想之高之远,却非眼前小利益。

李渊以刘邦为例,说服了老部下。

最后他说,人们之所以加入义军,很大部分人还不是想升官发财?

授予这样人一个官职,反正是不要钱的买卖,都只不过是在任命状上签个字,盖个章,就成了!而且如今也是用人之际,人才多多益善;何况这么做还可以笼络人心?!

李渊又说:“隋氏吝惜勋位赏赐,因而失去人心。我怎么能效仿他们呢?况且用官职来笼络和动员众人,不比用兵要好吗?”

众人无可辩驳。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谁不知道?

关键是怎么去做得好,就全看你的道行了。

其实早在一起兵的时候,李渊就表现不凡,公元617年阴历七月初五,大军开出晋阳。阴历七月初八,到达西河,当地的军民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李渊进入城内,又做了许多很得人心的工作。

首先,李渊非常关心士兵的生活,他亲自带着李建成、李世民到军营巡视工作,问寒问暖拉家常,与下层士兵打成一片。

如果发现武器不好使,饭菜不好吃,战马没草料,李渊也都是现场办公,马上解决问题,工作效率之高,简直没的说。

据记载,当时每天都有上千人,出入李渊的大将军营帐,或来请功,或来告状,或来送递文书,或来投诚归附。

人气爆满,来者如云,李渊应付得过来吗?请看史载:

帝处断若流,尝无疑滞,人人得所,咸尽欢心,皆叹神明,谓为天下主也。”李渊不但能够从容面对,而且应付自如,办起事来,干净利落,雷厉风行。

有很多时候,办事效率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最重要标准。

另外,李渊还做了几件“善事”,凡城里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部授予“通议”、“朝请”、“朝散大夫”类的荣誉官衔,让他们既有面子,又有福享,李渊发布明旨优待他们,以此来以此争取民心。

史载:

丙辰,渊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乏;民年七十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口询功能,手注官秩,一日除千余人。

同时凡是前来投奔的,不管什么出身,一概按其才能授官。

而无论官职大小,李渊都亲自书写“告身”,也就是任命状,以示重视。

请看,李渊一边询问来者情况,进行“面试”,一边笔下“刷刷刷”地写个不停,而具体掌握此项工作的官员,只是从李渊手中领取“告身”,向来者宣布任命并颁布“告身”而已。

史载:

帝特善书,工而且疾,真草自如,不拘常体,而草迹韶媚可爱,尝一日注授千许人官,更案遇得好纸,走笔若飞,食顷而讫,得官人等不敢取告符,乞宝神笔之迹,遂各分所授官名而去。

这种亲历亲为,让别人感觉到,李渊与大家伙无时无刻不站在一起的啊!

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仿西河郡办事的例子由来。

当时,有人也提出封官太滥,李渊付之一笑说:“这些官职不过是些空头支票,多开点出去,有什么损失?只要能多拉些人给咱们卖命就行。这可是一桩非常划算的买卖啊!”

二、李渊的兵进长安之路

一再取胜

攻陷了霍邑,就等于进了临汾的大门,李渊大军以破竹之势,乘胜继续南下,一路狂胜。

阴历八月初八,李渊进入临汾郡,对临汾吏民的慰劳安抚如同霍邑。

阴历八月11日,到达绛郡。

镇守绛郡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绛郡通守陈叔达,一个是正平县令李安远。

陈叔达是当年陈朝陈高宗陈顼的第十六个儿子,颇有才学,在南陈时,被封为义阳王,据说此人十多岁时,有一次边吃饭,边即兴作诗,居然挥笔而就了十首,被人们赞为奇才,争相传颂。

隋灭陈后,陈叔达郁郁不得志,直至大业年间,被杨广提拔,做了中书舍人,后来又让他做绛郡通守,直到今日。

李安远原是隋帝国的云州刺使李彻之子,少年时是个大赌徒,后来突然悔悟,赶跑了赌友,烧了赌具,改邪归了正,并且正得一塌胡涂,挑灯夜读潜心做学问,再加上他生得相貌堂堂,于是得以继承老爸的爵位,受封为城阳公,并且他与李渊早就是好朋友。

陈叔达是个读腐了书的,受儒家君君臣臣的思想毒害太深,只想着报效当今皇上杨广。

现在李渊兵临城下,李安远本想投降,无奈陈叔达不同意,人家是掌大权拿事的人啊。

于是李安远只好装病在家里不出来。

李渊亲自给陈叔达写了封信,劝他开城投降吧,免得玉石俱焚。

可陈叔达不听,仍然以螳臂去挡车。李渊在12日清晨,下了最后通牒。

陈叔达仍是一根筋,就是不肯降。

又等了一天,到次日一早,李渊正式下达攻城的命令。

结果不费吹灰之力,绛郡就被拿下。

李渊进城后,先去看望了老朋友李安远,封他为正平县公。

陈叔达被五花大绑地押来,吓得浑身颤抖。但李渊却亲自为陈叔达解去绳子,且还赔礼道歉,连说得罪。

陈叔达那叫一个感动啊。

李渊授予他大将军府主薄之职,又给他封爵汉东郡公,令他与秘书温大雅同掌机密。

陈叔达本来就是个才子,自此以后,全军上下的军书、教令和文告,以及李渊开会讲稿,多出自陈叔达之手,陈叔达也成了李渊的大笔杆子。

渡黄河

攻占绛郡后,李渊率义军折后西进,在阴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那天,李渊到达龙门,前面就是黄河了。

龙门就是今天山西县的禹门口,与今天陕西的韩城市,隔河相望,黄河从这里直入华北平原。

龙门以北,水流平缓;龙门以南,水势湍急,人们传说这里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一斧子给劈开的。

恰在此时,刘文静又带着突厥的柱国大将军康鞘利,及其突厥兵五百人,战马二千匹,回来复命了。李渊大喜过望,盛赞刘文静办事利索。

史书记载,到公元 617 年阴历八月中旬,唐兵在突厥战马和士兵的援助下,迅速打破了隋军的抵抗,继续向南推进。

李渊准备渡黄河了。

可是如何渡河是个大问题,因为还有河东屈突通这头猛虎,正张着血盆大嘴,虎视眈眈呢。

阴历八月21日,李渊大军到达黄河壶口,这里就是著名的壶口瀑布,黄河之水自天而泻一般,从这里冲出壶口,涛声如雷,奔腾千里向大海。

黄河两岸的百姓都把李渊当成亲人解放军,又是敲锣,又是打鼓,不但来参军,还纷纷送来渡船,一天之内,就有数百条。

李渊乘机建立水军,日夜操练。

这时有个叫孙华的少年英雄,亲率十余人,从郃阳出发,渡过黄河,亲自到壶口来投效。关中豪杰为数不少,但声望少有能及得上孙华的,所以今天他率先来投奔,李渊意识到此举若处理得当,关中群雄当争相而至了。于是李渊拉着孙华的手,和他并肩坐在一起,热情地说话。同时以最快速度,在孙华的档案上记下了他的新身份: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冯翊郡守。不用说,这全是李渊授予的,而孙华部下也个个有官做,人人有东西分。

果然自此以后,关中的农民起义军,只要听到李渊来了,就争相前来投奔。

对于招抚工作,李渊一向是两手都在抓,两手都很硬,他一手抓投降的地方官府,一手抓归附的农民起义军。

好消息接踵而至,镇守太原的李元吉派人送来了一个更好的消息,说是在晋阳发现了一件圣物。李渊求之不得,命人赶快送来,与部将一起观看。

原来这件圣物是一块青石,青石上方下圆,很像一只乌龟,石上好象还印着字。

李渊作出好奇极了的样子,命人提来一桶水,就着水使劲地磨啊磨,这下子不得了,石头上的字越磨越清晰,“李治万世”四个字很快就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这事儿肯定是轰动效应,一经传开,大家都纷纷传言,说李渊就是那个李治万世、身受天命的大圣人。

这种事情的内幕是不必明说的,总之李渊与李元吉成功地引导了舆论,在革命的关键时刻,鼓足了士气。

但要真的登上皇帝宝座,可没这么容易,最大的一关恐怕还是渡河。

在唐军抵达黄河后不久,阴历九月,他们留了一部分人马围住扼守从山西和汾水通往陕南平原这一要道的隋兵据点蒲州,其余兵马则准备着跨河而进。

一切正如李渊所料,在屈突通被围困在河东城同时,他又派刘弘基、孙华等人,率军直趋潼关,打开进入长安的大门,并且切断了屈突通的退路,让屈突通由猛虎成了关在笼中的乖乖虎了。

河西诸郡的各路豪杰,听说李渊准备进取关中,都争着抢着来归附。

此时,李渊已经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拥兵记录突破十万人,于是李渊给自己加了“太尉”官称,太尉即是全国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对此时还未称帝的李渊而言,这个头衔最适合了。并且他还增设官属,以适应形式的需要,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渡河入关的时机已经成熟。

阴历九月12日,李渊以少牢之礼祭祀黄河。

古人祭祀,有太牢和少牢之分。太牢就是要三牲齐备,案头上,要摆上猪啊、牛啊、羊啊,缺一不可。而少牢则不必过于讲究,这对于此时的唐军来说也是最适合的了。

李渊在祭祀仪式上,对着关中父老,好一番济世救民的豪言壮语。

老百姓听得是心悦诚服。

祭祀完毕,李渊率大军从河东郡与朝邑之间的地方,抢渡黄河。

为防止屈突通突袭,渡河基本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整整一夜,十余万义军才全部渡完。

长安陷落了

阴历九月十六,唐军进入朝邑,驻扎在长春宫,社会各界人士没日没夜的前来拜访李渊。

史载:“三秦士庶,衣冠子弟,郡县长吏豪强,弟兄老幼相携,来者如市,帝皆引见,亲劳问,仍节级授官。”

李渊仍然是打开门来做“生意”,“生意”好得出奇,反正愿意归附的,都有官做,这谁能不干?除非是傻瓜。

请看:李渊每天在长春宫,笑容可掬,亲自接见从全国各地为了革命的理想,风尘仆仆、不远千里赶来的高级人才。

其中最不得了的有三个人,他们是颜师古、长孙无忌、于志宁。

颜师古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与温大雅、温大临和温大有三兄弟一样,他也是三兄弟,被誉为“颜氏三雄”。温家三公子以文学著称,被誉为“温氏三雄”。他的兄弟颜之推写了一部《颜氏家训》,流传千古;而颜师古后来考定的《五经》和为《汉书》作注,都是非凡业绩,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是他的曾孙。

长孙无忌更是非凡,长孙兄妹本是隋朝谋臣长孙晟的一双儿女,长孙晟去世后,他们就跟着母亲投靠在舅舅高士廉家。高士廉是渤海的名士,与长孙氏家族不同,高家以文著称,两兄妹在舅父高士廉的熏陶和教导下,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才学非凡。

于志宁也是当时闻名全国的大文学家,李渊授予他记室一职,也就是机要秘书,他也成了李渊的超级笔杆子之一。

此时,攻打长安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渊向长安方向开进,与李世民会师。阴历十月,联合起来的唐军号称拥众二十余万,在隋都大兴(即长安)城外扎下了营寨。

这里就是灞上。阴历十月的灞上,天气透出阵阵凉意。

灞上,又名灞头,自古以来,就是咸阳与长安附近的军事要塞。

灞河是发源于秦岭蓝谷的一条河,横贯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象冬日雪花飞扬。

灞上有一座很著名的石桥,叫做灞桥,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相关联。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唐时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为文人骚客所乐道。黯然伤神,依依惜别,故而此桥又名“销魂桥”, 不知演绎了多少令人感伤的故事,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

李渊与李世民会师后,以二十万大军,把长安围了个水泄不通,从东、北两面,对长安形成钳形攻势。但李渊并不急于攻城,他想兵不血刃地夺下长安城。

可是,李渊这次却想错了!

此时的长安城,防守严密。

代王杨侑坐镇,本来是由卫文昇主持日常工作的,可这老爷子一听说李渊大军逼近长安,就病倒在在床了,不能再理事,后来义军还未进城,卫文昇就咽了气。

刑部尚书领京兆内史卫文升年老,闻渊兵向长安,忧惧成疾,不复预事,独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奉代王侑乘城拒守。己巳,渊如蒲津;庚午,自临晋济渭,至永丰劳军,开仓赈饥民。辛未,还长春宫;壬申,进屯冯翊。

——《资治通鉴·隋纪》

没办法,防守长安的重担就落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肩上,他们一个是骨仪,一个是阴世师。

阴世师是个官场老手,他虽然在战场上肯定打不过李渊,但他会耍阴谋。阳光的玩不成,就来阴的,不愧为其阴姓。

这不,他给李渊来了几件极阴损的事:

一件是杀了李渊的儿子李智云。

一件是大肆搜捕李渊的亲属,作为人质,要挟李渊。

还有一件就是挖了李渊家祖坟,并焚骨扬灰,还毁掉李渊世代祭拜的祖庙。

还记得吗,我们前面说过,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惩罚方式。

还记得是谁造反,家里的祖坟也是如此遭遇?对了,杨玄感!

这些事儿,尤其是挖祖坟、毁祖庙这些事,在德以孝为先的当时,那可是不共戴天之仇。日后李渊每每说起这两件事,总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至死也未能释怀。

与老阴一起干事的骨仪,您还记得吗?当年在清理杨玄感案时,他手上也没少沾鲜血。但按理说,这与骨仪品德无关,他一直做司法方面的工作,他只是忠于职守。因为对军事的一窍不通,当李渊兵临城下时,他能够作为的,只是与阴世师一起凭借长安坚固的城墙,坚守着直到最后的殉国。他从没有怨言,总是以尽忠尽职来要求自己。

而这时的李渊,在围困了隋都以后,他精心部署了攻击。当最后攻击在三十多天后发动的时候,长安城里的百姓已经开始有挨饿之虞了。

本来李渊在开始的时候,忍住心中巨大的悲痛,派使者进城,一再说明自己是来中兴隋王朝的,以及他将帮助代王做皇帝。也就是说李渊想要和平解放长安。

杨侑对此拿不定主意,但阴世师和骨仪作为隋廷忠臣,早看透了李渊这些哄小孩的鬼话?他们一边痛骂李渊,一边誓与长安共存亡。

至此,李渊已经把“尊隋”之意,表白得淋漓尽致了,这样战争的责任,就完全要由阴世师和骨仪来负责了。

数日后的一个黎明,李渊正式下达了攻打长安的命令,但他同时传令:“不得侵犯隋廷的七庙和代王、皇室宗戚,违令者诛灭三族!”(李渊命诸军攻城,约“毋得犯七庙及代王、宗室,违者夷三族!”)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史书记载说,“于是诸军各于所部营分角,修攻战之具,云梯竞耸,楼幢争高,百道齐来,千里并进,绕京竹木,歼于斯矣。”

公元 617 年阴历十一月初九,李建成的部下雷永吉的部队率先攻破城墙。

长安陷落了!

唐军冲进皇宫,在东宫找到代王杨侑。他身边的侍卫和保镖,没有职业道德,这时全吓得开溜了,但却有一书生,始终寸步不离地保护着代王杨侑。

这个书生是谁?

他便是姚察的儿子、代王的侍读、著有《梁史》和《陈史》的大史学家——姚思廉。

当时,李渊的军士将登殿入堂,杨侑一见刀枪闪烁的兵士冲进来,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哆嗦。

姚思廉因为大义凛然,因此而镇定自若,他义正言辞地喝问道:

“唐公不是兴义兵吗?既然唐公是来匡扶社稷的,尔等就不得对殿下无礼!”

一下子,他就镇住了众将士,军士们都愕然不已,然后忙乖乖地退出东宫,列队站在殿外台阶两侧,等待李渊来处理。

李渊得信后,策马急驰而来,到殿前慌忙下马,以臣子之礼,跪倒拜见了代王杨侑,并恭恭敬敬地请代王移居大兴殿后厅。

杨侑虽受命总管长安,但毕竟只有十三岁,哪经得起这么大的事,吓得全身抖个不停,只知道哭,姚思廉含着泪,上前搀扶代王拜泣而去,依然不卑不亢。

在场的将士,都大发感慨:“真乃忠烈之士啊!‘仁者有勇’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像姚思廉这样的人吧?”

经常有人说书生贪生怕死,可知道,中国读书人,自古以来,从来就不乏刚烈勇气、浩然正气,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和“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正是中华文人数千年宝贵的精神财富。

阳世师、骨仪两人等十多个在李渊那里罪大恶极的隋廷官员,全部被押到朱雀大街,斩首示众。

据《隋书》记载,阳世师年少时就崇敬有气节的人,而且他平时为人也忠厚;而骨仪呢,更是刚正不阿,即使在乌烟瘴气的开世隋廷,也是出淤泥而不染。

报了家仇之后,李渊又变得理性起来,再没有追究其他人,李渊下令各安其业各乐其居,史载:“余无所问,京邑士女,欢娱道路,华夷观听,相顾欣欣”。

为了尽快恢复长安城内正常秩序,李渊也学习刘邦,封官库、收图籍,禁止军队抢劫,李渊住长乐宫,忙得不亦乐乎。

他还效仿刘邦的约法三章,与百姓约法十二条,将隋朝的苛政酷令全部废除(渊还,舍于长乐宫,与民约法十二条,悉除隋苛禁)。

三、李渊为何自嘲为狡猾老狼

假尊圣

接下来,按照原来计划,炀帝的年幼的孙子杨侑被立为傀儡皇帝(史称隋恭帝),虽然这时唐兵的将军们都要拥立李渊为帝。

但李渊表现得很讲信用,兑现了起兵时的“尊隋”承诺,选定一个黄道吉日,也就是在公元617年阴历十一月15日,李渊率文武百官,将代王杨侑接到天兴殿,把他捧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隋恭帝,改元义宁,而早已逃往南都(即长江岸上的江都)的隋炀帝则被遥尊为太上皇,杨广得了个太上皇的虚衔,差一点气死。

李渊还以隋恭帝的名义下诏,免当年税收。

李渊当然也不会亏待自己,就那个月的17日、19日、22日,隋恭帝杨侑接连下诏,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总管军国大事,并加封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阴历十二月初三,这个木偶皇帝又进一步下诏追封李渊的爷爷李虎为景王、老爸李眪为元王、母亲窦氏为穆妃。

甲子,高祖入京师,至朝堂,望阙而拜。隋帝授高祖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下教曰令,视事于虔化门。十二月癸未,隋帝赠唐襄公为景王;仁公为元王;夫人窦氏为唐国妃,谥曰穆。以建成为唐国世子;世民为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元吉为齐国公。丞相府置长史、司录以下官。

李渊的自嘲

据说,李渊在领旨受封时,千推万辞,他的部下于是都说:“如果唐公不做丞相,那国家不就没有依靠了吗?唐公切不可因小义而失了大节啊!”

你猜李渊怎么回答?

史载:“帝叹曰:王家失鹿,遂使孤同老狼,乃奉诏受册。”

嘻嘻,也太搞笑了吧,李渊居然直言已将隋杨王室当成了一只失掉对江山社稷控制能力的鹿,并且自嘲为一只意欲掌控它的狡猾老狼。

因为假尊圣,李渊自嘲为狡猾的老狼,而正是因为这个自嘲,我们看到了一个幽默的有自省能力的李渊。

李渊现在肯定不会甩掉“尊隋”这块遮羞布,他保持着隋臣的名义,只是为了给自己换取更多经营关中的时间。

李渊现在的身份,有一大连串的词:尚书令、大丞相,晋封为唐王,并且还被委以大都督内外诸军事,有持黄钺、持节的特权。

以上这些都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一切权臣篡位前的老套路,李渊这也不过是在遵守一下传统。

杨侑还下诏:凡军政事务无论大小,以及文武官员的任职无论贵贱,典章制度的执行惩处,全部归丞相府处理。

只有在郊外祭祀天地以及四季祭祀祖先,要上奏杨侑。

史载:“诏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百官,位无贵贱,宪章赏罚,咸归相府,唯郊祀天地,四时奏闻。”

由此足以证明,李渊其实就是一个有实无名的皇帝了。

同时请注意,李渊在等待称帝的时机。

不义的笼络

为笼络人心,李渊将隋朝国库里的金银财宝和布帛,全部拿出来赏赐给将士。

那二十多万人,都一一按级别和功勋大小,加官进爵分财宝,这就出了一个大问题:国库里的财宝布帛,根本不够用。

当初那个喜欢告密的刘世龙,现官职为右光禄大夫,他献策:

“现在义师有几万人都在京师,天气越来越冷了,柴草贵而布帛贱,请允许义兵砍伐长安城中六坊和苑中的树木为柴,用来从百姓手中,换取布帛用,这样可得几十万匹布帛。”

这么个馊主意,李渊竟然也采纳了,结果,长安城内的绿化工程,几天时间,就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且就连城外山上的树木,也在劫难逃。这么个不仁不义的搞法,颁给李渊一个“破坏环境奖”也不冤枉。如此不仁不义的笼络人心,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唐军攻克长安之后,李渊便致函通告各郡县,招降纳叛,凡是想归顺的,只要你旗子换了,牌子换了,名片换了,就可以给你最大的自治权。

这是李渊的权宜之计。

于是各地的郡县长官、盗贼首领、氐羌酋长,争相派遣子弟见唐王请求归顺,有关衙门每天要回复数以百计的信函。

玩政治,是一定要懂得以退为进的。

就这样,李渊兵不血刃,以最小的代价,和平解放了这些地方,应该说,对于以后唐帝国的建立和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可这也为唐朝日后的潘镇之乱,埋下伏笔。

但此时,全国版图内,东至商洛、西至扶风、南至巴蜀、北至榆林一线,都在李渊的掌握之中了。

新旧两唐书都记载说:

二年正月丁未,隋帝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吹。戊午,周洮降。戊辰,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国公世民为右元帅,徇地东都。

公元618年,正月初一,隋恭帝下诏允许唐王李渊佩带宝剑穿鞋上殿朝见,行礼时不必通报姓名。

注意这个细节哦,这让我们想到当年曹操先生的威风。

正月二十三,隋恭帝下诏将十个郡增加给唐国,仍然以唐王为相国,总理百官,唐国可以设置丞相以下官吏,又加唐王九锡。

唐王装腔作势地对手下的官员说:“这是阿谀奉承的人干的事,孤自己把握大政又给自己加优宠和九锡,能行吗?若说一定要照着魏、晋的规矩,那些都是些虚礼,欺骗人的;他们实际的作为赶不上春秋时的五霸,而追求的名声却想超过禹、汤、文王三王,这样的事是孤经常嘲笑的,也认为这样做很可耻。”

也有人说:“历朝都这样做,怎么可以废除?”

唐王说:“尧、禹、汤、武王分别以自己的时机,以不同方式登上王位,但都是以其至诚上应天意、下顺民情,没听说夏朝、商代末年一定得效法唐、虞的禅位。这事如果少帝知道,一定不肯做,如果少帝不知道,孤自己尊崇自己又假意推让,是平生从心里不愿做的事。”

唐王只是把丞相府改为相国府,九锡之类的特殊礼仪,则退还给负责官署。

戊辰,隋恭帝诏以十郡益唐国,仍以唐王为相国,总百揆,唐国置丞相以下官,又叫九锡。王谓僚属曰:“此谄谀者所为耳。孤秉大政而自加宠锡,可乎!必若循魏、晋之迹,彼皆繁文伪饰,欺天罔人;考其实不及五霸,而求名欲过三王,此孤常所非笑,窃亦耻之。”或曰:“历代所行,亦何可废!”王曰:“尧、舜、汤、武,各因其时,取与异道,皆推其至诚以应天顺人,未闻夏、商之末必效唐、虞之禅也。若使少帝有知,必不肯为;若其无知,孤自尊而饰让,平生素心所不为也。”但改丞相为相国府,其九锡殊礼,皆归之有司。

——《资治通鉴·唐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