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切鲙

娘一五一十把瀚文全家登门拜谢的经过讲给明和听。

这天下午,阿娘还在纺织锦帛,突然听到有人敲门。

阿娘打开门,只见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个胖胖的、和明和年纪差不多大的男孩子,提着许多包袱站在门口。

那位胖胖的中年男子问。

“娘子,多有打扰。请问这里是李明和家府上吗?”

母亲疑惑地看着来人,问道:

“这里正是李明和的家。请问,这位郎君找明和有什么事吗?”

中年男人听说正是自己找的人,忙吩咐那个孩子。

“瀚文,快磕头!”

只见那个胖胖的孩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伏地不起:

“大娘,某是明和的同窗。昨日里下学后去江边玩水不幸溺水昏迷,若不是明和舍命搭救,某差点做了水鬼。今日特地上门拜谢!”

明和母亲张着嘴,不知说什么好。她没有听儿子说起救人的事情,一时间有些发蒙。

“恩人,请受张某全家一拜!”

瀚文父亲说着,带着妻子一同跪倒。

明和母亲慌了,紧忙扶起瀚文的母亲,说:“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快快请起!瀚文娘,这是真的吗?”

不等妻子回答,瀚文父亲抢着说道:

“这还有假?明和娘!瀚文被救出水时已经昏死过去。俊德昨日说,若不是明和用了神奇法子,瀚文是活不过来的!”

母亲总是明白了,这才想起自己半天竟然忘了请客人进屋,她招呼道:“快进屋说话。”

一进客厅,瀚文父亲说:

“明和娘,比起救命之恩,瀚文全家无论做什么也无法报答一二。实在惭愧,这点小小心意,请不要嫌弃才好。”

瀚文父亲一边说。一边招呼妻儿把带来的礼品堆在地上。

随后,从怀里掏出一袋钱,感激地说:“再次感谢明和的救命恩情,我们全家没齿难忘!”

明和母亲看瀚文父亲又是礼品又是钱,急忙阻拦说:“瀚文父亲,您这是做什么!请您一定收回去!”

瀚文看大人们推来推去,急了,又跪了下去,恳求道:“大娘,您就收下吧!大娘不收,瀚文不起!”

瀚文的母亲出来打圆场,她真诚地说:

“明和娘,我们全家专程挑了明和不在的时候来,请您理解我们全家的心情。您若不收,这是在打我们的脸了。于情于理,您也要收下——要让瀚文以后活的心安啊!”

话说到这份上,明和娘无法推脱,收下了礼品。但钱是说什么也不能留的。

推搡了半天,瀚文父亲无奈地拿走了。

临走的时候,瀚文父亲说:

“明和娘,明和昨日叮嘱小儿不可张扬。今日除了贵府,我们没有去其他地方。请您务必转告明和。”

母亲应声说:“哎!好。”

瀚文父亲辞过:“明和娘,多有叨扰,瀚文全家告辞了!”

瀚文施礼告别:“大娘留步!”

母亲笑着说:“小心慢走!”

母亲讲述完毕,对明和说:

“明和,就是这样。阿娘送走了瀚文全家。这些东西都在这里,阿娘一下没动。”

明和斟酌道:“嗯,此事需和父亲商量为好。孩儿也不知如何处置妥当。”

两个妹妹叽叽喳喳,围着明和欢喜跳跃:

“三兄好厉害,救了同窗性命!”

“三兄是大英雄了!”

父亲恰好回来了。听到两个女儿说话,逗着孩子们问:

“阿玥阿璐,谁是大英雄?莫非是在议论大兄不成?”

父亲说着话走进屋里。看到一地的东西,顿时也呆若木鸡。

看父亲不明就里,阿玥阿璐抢着告诉父亲:

“父亲,这是三兄的同窗家里送来的。”

“父亲,三兄救了瀚文性命。”

父亲转向明和:“明和,这是真的吗?”

明和答:“回父亲的话,昨日孩儿确实救了溺水的瀚文。”

李连君听了明和的话,赞许地说:“救人性命,积善行德。明和做得对!”

父亲的夸奖,让明和心下欢喜。他急忙问:

“父亲,这些礼物如何处置?是否应送回原地?”

李连君没有直接回答,他说:

“明和,这些你来处置就好。不过,父亲要提醒你,也要想到瀚文父亲、母亲的心意,让他们全家坦然心安才好。”

明和点点头,听懂了父亲的意思,他转身问母亲:

“父亲说的极是。阿娘,您的意思呢?”

母亲笑着说:“阿娘也是这个意思。”

明和心定下来,说:“阿娘,那您做主吧!孩儿过去读书了。”

因为明贵晚上不回来吃饭,全家不必吃素了。

阿娘看送来的礼品中有一条鲜鱼,准备做给全家吃。

明和一看到鱼,手痒痒了。他对母亲说: “阿娘,孩儿试试吧!家里有葱吗?”

母亲回答说:“有啊,明和你做得了吗?”

阿娘带着怀疑问明和,看样子,怕明和糟蹋了鱼,又不敢说出口。

明和听瀚文提到饭馆吃过的“切鲙”。他觉得“切鲙”其实与“日式刺身”相似。今日正好有鱼,明和想让全家吃个新鲜。

明和先把鱼切成透明的鱼片,再切成细丝。

阿娘在一旁看着明和的刀工,惊的说不出话来。

看母亲如此,明和笑着问道:“阿娘,有橙子吗?”

母亲还没回过神来,听明和要橙子,她顺嘴说:

“没有。哦!有!今日瀚文家的礼品里有,阿娘去拿。”

明和剥下橙子皮,把橙子递给母亲吃。

母亲分成几瓣,先给明和喂了一块,又走出厨房去找两个小丫头了。

明和把橙子皮切成细细的橙丝,葱也一样切成细丝。

端上案子,鱼肉晶莹鲜美,橙丝色泽饱满、香气袭人,葱丝清新诱人且带着辛辣,一点芥末更是点睛之笔。

全家人围着“切鲙”,孩子们嗅着鼻子。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也是一场视觉盛宴。

连一向说话不多的父亲也忍不住赞叹道:“明和,这是真的吗?皇宫里也未必有如此美味啊!”

明和不好意思,对家人说:“父亲,阿娘,别坐着了,阿玥阿璐,快尝尝啊!”

母亲也颇为吃惊,她问明和:“和儿,鱼还能这样做?阿娘开了眼界了!”

明和解释道:“孩儿是听瀚文讲饭馆里的做法,明和只是想试试。——怎么样,可口吗?”

阿璐边吃边说:“好吃!三兄!好吃!”

“来,阿兄给你夹。”

李连君开心地说:“明和,你是不是到皇城偷学了厨艺?”

明和咧嘴直笑,他回应父亲:“父亲见笑了!”

看着父亲、母亲、妹妹们吃得如此开心,明和从心里感到满足。

他也很感谢瀚文全家,自己只是举手之劳,他们全家却送来如此重的谢礼,受之有愧呀!

吃过晚饭,明和正读书,二兄回来了。

他已经从父母那边请安过来了,听他们说了明和救人的事情。

明贵百思不得其解,他纳闷地问:“三弟,莫非你遇上了贵人暗中相助?”

明和故意岔开话题,他提醒二兄道:“二兄,别忘了明日要带明和去寺院的事情。”

明贵果然上当,他顺着明和说:

“二兄没有忘记。既然三弟如此热爱寺院,不如明日剃度出家如何?有了度牒,你就可以安心地待在寺庙里了。”

明和已经和二兄熟悉了,他假装生气说:

“二兄!三弟何时说要剃度了?二兄如果不愿意带明和去直言就是!”

明贵反而笑了,他说:

“哈哈!这才像某的三弟!前两天,你过于客气,兄弟之间反而显出生疏来。”

明和也觉得生疏——但谁又能和第一次见面的人假装熟悉呢!

怀着对寺院的期待,明和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