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登门拜谢
“三兄,阿娘喊你吃饭!三兄,醒醒!三兄——”
明和这一觉,睡得香甜。直到被阿璐喊醒。他哄着阿璐说:
“好阿妹,再让阿兄睡会儿,阿兄给你做水煎包吃。”
阿璐不买账,小脸严肃地三兄说:
“不行!阿娘说,二兄在家,不能吃肉的!”
明和这才想起二兄回来了,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抱着阿璐走进客厅。
家里多了一口人,突然显得很热闹。
阿娘做了糙米饭,他们称之为红米。明和几个月以来,第一次吃米饭,虽说是糙米,也很少见。
平时,阿娘做的不是杂粮稀粥,就是蒸饼,最好的就是汤饼。偶尔能吃上一顿粟米饭也很难得。
几个月来,明和还从来没有吃上一顿米饭呢。看来,二兄回来就是不一样啊!
两个小妹也很高兴,一手扶着米饭碗,一手夹着阿娘炒的新鲜蔬菜,吃得津津有味。
明和看阿玥阿璐吃得格外香,把自己碗里的米饭拨拉给了两个妹妹。
母亲看明和这样,心疼地喊了一声:
“和儿——”
阿玥和阿璐看阿娘不悦,齐声说:
“三兄,阿妹不要——”
看妹妹们如此可怜见地,明和故意说:
“阿玥阿璐,三兄今日想多吃点菜,吃不下米饭。你们不愿意帮三兄吗?”
两个妹妹看看母亲,看看明和,不说话。
明和故意说:“不愿意?不愿意三兄自己吃好了!”
明和假装要拨拉回来。
阿玥阿璐急了,齐声喊:“愿意——”
阿娘无奈地笑了,看着懂事乖巧的三儿子,没有再说什么。
吃过晚饭,明和进了厨房,对收拾锅台的母亲说:
“阿娘,明日早上您不要早起。孩儿要为父亲做鸡蛋煎饼。顺便多做一些,全家一起吃。您可以多睡一会儿。”
阿娘这才想起早上的事情,她问明和:
“对了,阿娘听你父亲提起,今日早上你做了什么?招惹的你父亲的同僚全要吃。”
明和笑着说:“阿娘,只是煎饼而已。”
母亲惊喜地说:
“和儿,阿娘发现你变了——你怎么会做这些娘听也没听过的饭食?”
听母亲说自己变了,明和故意问:
“阿娘,你喜欢现在的和儿还是以前的和儿?”
母亲笑着说:
“都喜欢。以前的和儿是个孩子,现在的和儿好像长大了——懂事的让娘心疼!”
阿娘看着明和,问:
“米饭给了妹妹们,肚子没吃饱吧?这里还有蒸饼,吃点吧!”
明和确实没吃饱,他抓起蒸饼,边吃边说:
“嗯,明和最爱吃阿娘做的蒸饼。”
明和吃着蒸饼,又和娘唠了两句,去温习功课了。
虽说现在已经不做进国子监的梦了,但好歹也要努力做个优秀学生,不能给阿娘丢脸。
回到屋里,明和刚看了几页书,二兄进来了。
明和这才想起,这间屋子是三兄弟共用的。
明和想二兄累了一天了,忙问道:“二兄,可要就寝?”
明贵摆摆手说:“三郎,不急。二兄在此就寝耽误你读书吧?”
明和笑着说:“二兄哪里话!三弟有很多问题要讨教二兄呢!”
明贵看着明和,调侃着说:
“你真是变了!不像某的三弟了!——以前和阿玥抢桃子吃的三弟哪里去了?”
明和不好意思的说:
“二兄勿打趣。三弟自从杏树上摔下来,已不记得从前之事,遭邻里、同学嘲笑。于心不安,二兄理当安慰才是。”
明贵打趣道:“呵呵,不会也忘了二兄吧!”
明和脸红了,低头承小声说:“惭愧!”
听明和这样讲,李明贵突然收住打趣的笑容,看着低头不语的三弟,愣住了。他细声说:
“明和,三兄明日去做佛事,后日带你去寺庙玩耍,让你见识受具足戒的高僧仪式,可好?”
明和大喜过望,高兴地问:
“真的?明和谢过二兄,二兄不许食言!”
听二兄要带自己去寺庙玩耍,明和非常激动。
明贵看弟弟笑了,也开心起来。
兄弟两个并排躺在地铺上,聊了半宿。
第二天,明和又是早早起床。
他怕吵醒二兄,轻手轻脚地抱着衣服,在厨房穿衣。
母亲进来,看到明和问:“和儿,怎么在这里穿衣?”
看母亲进来,明和吃了一惊,他边穿衣服边问:
“啊?阿娘,不是让您多睡一会儿吗?”
明和看着日夜辛劳的阿娘,心疼地责怪起来。
母亲笑着解释道:
“阿娘跟着和儿学做煎饼,这样,明日你就不用早起辛苦了!”
听到母亲的话,明和心生感动。看着阿娘依然没有耳环的耳朵,他发誓,以后一定要让阿娘戴上最好的耳环。
母子二人做好煎饼,招呼全家吃饭。
父亲吃过早饭,带着明和包好的煎饼,心情愉悦地上班去了。
不用说,美味的早餐带给全家人的是美好的心情!
明和出了坊门,看到俊德等在坊门口。要知道,平时,俊德可离得八丈远呢!
俊德一见到明和,急切地说:“明和,某昨晚一夜未眠。”
明和马上想起昨天救张瀚文的事情。脑子里飞快旋转,想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看明和一言不发,俊德再次追问:“明和,你知道俊德的意思吧?”
明和实话实说道:“俊德,某说了,你也不会相信的。”
听了明和的话,俊德严肃地说:
“明和,你不是原来的明和了!这点,某确信!虽然如此,俊德还是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因为你至少还是一个诚实的人,正直的人。”
明和听了朋友的话,真诚地说道:
“俊德,某确实不是原来的明和了。但某确实生活在这里,一切似曾相识。也许,有一天,某会给你一个交代。”
俊德说明和至少还是一个诚实的人,这让明和想好的借口一句也说不出,他很想把一切原原本本告诉俊德,但总有一种念头阻止着他。
话到嘴边,明和还是生生咽了下去。
俊德理解地说:
“明和,你可能有为难之处。俊德不再逼你。你只要记得,俊德永远是你可以信任的朋友即可。”
两个少年用力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天,瀚文没有来上学,只是托岳东向先生请假,说是病了。
听岳东这样说,明和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很担心别人再来追问昨天的事情。
明和听赵先生讲古文,慢慢听得入了神,开始喜欢去学堂听课了。
他觉得自己很像反刍的老牛,每当回到家里,回想起先生讲解的一篇篇古文,这才渐渐“悟”透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回想起现代人李川、王川、张川…真的把古人留给我们的精髓糟蹋了,丢光了。
回到家中,明和放下书包,去井边挑水。
水井在兰陵坊正中的位置,坊内的每条路都可以通到井边。
明和对方向比较敏感,他发现坊内的道路呈现“井”字形。
百姓把坊内的道路称作“巷”,有宽有窄,窄的地方只能一个人通过。坊内的道路没有规格,不像整个长安城,不是横就是竖,只要你记得皇城方向,永远也不会在长安迷路。
明和挑了两趟水,帮母亲储存好一天的生活用水。
刚放下扁担,阿玥和阿璐就跑了出来,对明和说:
“三兄,你可回来了!”
“三兄,你快进来看看!”
明和不明就里,问两个丫头:
“你们两个小调皮,这么高兴!看什么?”
明和一抬头,看到母亲正笑盈盈地望着自己,她柔声问道:“和儿,你做了善事,为何不告诉阿娘?”
明和不知道母亲所指何事,愣愣地看着母亲。
阿娘看明和还是愣住原地,干脆说:“和儿,你的同学和他父母亲今日来过了。
明和立刻明白了,解释道:“哦!孩儿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怕阿娘担心,所以…”
母亲嗔怪明和:“你这孩子,弄得为娘不知如何是好,快进屋看看吧!”
明和踏进屋里,看着摆了一地的各色礼品,一时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