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山庄论技
卢克不知左半仙儿又要作什么法,却见他关了门,从包里掏出一件《富春山居图》印刷品,小心在地上展开。
“我这次去意大利的主要目的,是去找美院院长陈计白。没办法,我着急,可他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只好跑一趟。省博金馆长说他是艺术哲学方面的专家,问他没错。”
“问他《富春山居图》?你怎么又回到这张画去了?”出了这么多事,忙了这么多天,卢克感觉自己都快把最早的《富春山居图》给忘了。
“这就是你的疏忽了。《富春山居图》在‘大画师’的布局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怎么能得过且过?连我这个学富五车的专家都这样如饥似渴地上下求索,你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居然还好意思发表这种言论。”
很快,左汉将陈计白给他说的内容,外加自己的一些感悟,洋洋洒洒给卢克和李妤非讲了一通。二人果然震惊非常,尤其当发现“大画师”的血画中刻意将四个渔夫都放在聚宝盆中时,更相信这绝非胡乱为之。虽然暂且不知其意,但三人达成共识,这里必定藏着什么隐秘。
经此,卢克更加认同绘画哲学对侦破此案的重要性,对李妤非放下手中杂活协助左汉从书画材料突破的提议,也举双手双脚赞成。
“好,明天就开始吧!”卢克一扬手,率先走出火锅店。
“喂!你们还没给钱呢!”身后传来收银员嘹亮的吆喝。
卢克发现整条街都在注视他。
次日一早,左汉开车载着李妤非前往北郊一处休闲山庄。那是和他母亲相熟的一位人物画家所建,一方面拿来挣钱,一方面用于会友。
之所以选择这个远离尘嚣的所在,是因为左汉不想让人看他老去公安局走动。尤其在两次遇袭之后,他更加注意和警方保持距离,让那个躲在暗处的对手认为自己怕了。
公路沿着一条不知名的山间小河铺建。河中乱石堆砌,山泉到处,碎玉迸珠,清越酣畅。车子平稳地开在一片哗哗的天籁之间。昨夜刚下过一场细雨,山中世界更是绿得新异。公路两边层峦翻滚,苍翠欲滴,一如被巨轮冲开的两排碧浪。
李妤非兴奋地摇下车窗:“好凉快啊!我可得好好呼吸一下这没有污染的空气,给自己续命几秒!”
左汉呵呵一笑。
李妤非又道:“怪了,你家这么有钱,没想过把这旧车换换?不像你们这些公子哥的做派啊。”
左汉的心仿佛被扎了一下,手里的方向盘也有一瞬的失控。但他很快聚起精神,笑道:“我应该怎样的做派?谁的钱也不是地上白捡的,干吗要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东西上面,是不是?”
李妤非也意识到自己是兴奋过头,问得太多,立刻闭嘴。
左汉看着方向盘上老旧的大众标志,原有的好心情突然消失大半。这是左明义生前一直开的车。左汉自己虽不常用,却也时常背着母亲悄悄来到地下车库,独自坐在车里,抱着方向盘陷入回忆。
左汉感觉,父亲的气息依然萦绕在这车里,仿佛他刚刚走下车去给自己买礼物。那天,坐在副驾上的是另一个姑娘。如果不出意外,她现在应该会是自己的女友,甚至家人。
润朗的绿意依旧穿过挡风玻璃冲进他的瞳仁,不绝如缕。但他已丝毫感受不到身边人所感受到的清新舒畅。那天,在同一个地方的另一块挡风玻璃上,歹徒用死去的父亲的鲜血写下了“逆我者亡”四个大字,这也成为多年来他所有噩梦的血红背景。他看着挡风玻璃上影影绰绰、鬼鬼祟祟的水渍,感受着身下座椅散发出的似有若无的温暖,眼前一片氤氲。
“风太大了。”他摇起自己一侧的车窗,狠狠擦了擦眼睛。
进入山庄,两人跳下车,李妤非立即收起适才的欢欣鼓舞。她很明白此行带着任务,甚至为此依然穿了警服,俨然公事公办的模样。
左汉撂下电话没多久,一个留着披肩长发、及胸大胡子的中年男人,便从前方一个爬满牵牛花的石拱门笑盈盈地迎了出来。他穿着宽松的浅棕色亚麻布衣裤,脚踩一双沾了些泥的黑布鞋,脖子上戴着油光锃亮的一串大佛珠,两手手腕也缠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菩提子串成的手串,乍一看,犹如爬满蔬果乱藤的瓜架。
“哎呀,左汉贤侄,你可算来啦,可让我这陋院蓬荜生辉呐!”“瓜架”浑身生机盎然,脸上春意闹,宽松的袖口和裤腿伴着渐行渐快的小碎步迎风招展,一胳膊的菩提子早早悬在半空,等待与左汉的亲切握手。
左汉握住“瓜架”:“不敢不敢,杨老师,又来给您添乱啦。”
李妤非正要对这俩人假模假样的客套话失去耐心,左汉明察秋毫,自然过渡道:“介绍一下,这位是心元山庄庄主、我国著名人物画家杨守和老师。”左汉把山庄放在前边介绍,言下之意乃是这家伙做生意比画画强。而加上一个“我国著名”,则让这位出了前覃省没人知道的大师颇为受用。他转而对我国著名画家道:“这位就是市局李警官。”
著名画家早就按捺不住蹦到嗓子眼儿的交际欲,想到自己能结识穿警服的,那两粒黑幽幽的小眼睛霎时光彩熠熠:“哎呀,李警官,您可真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让我这陋院蓬荜生辉啦!”
李妤非疑心这位大师是否套用同一句式招待了八方宾朋,如果来一个就让他的地盘生辉,这里早该起火。可恨她并没有左汉的演技和词汇量,努力笑了半天只憋出一声:“您好。”
然而这声“您好”在大师眼里可谓意蕴无穷,既表达了对继续沟通的默许,又体现了人民警察的庄严肃穆、不可侵犯。大师不敢造次,忙将二位小祖宗让进庄园深处。
即便对园林设计毫无研究之人,也会感受到庄园每个角落凝聚的匠心。左汉与杨守和本像献宝似的一一介绍经过的地方,哪知李妤非居然一心想着破案,只求尽快开始工作。左汉暗暗钦佩,也让杨守和免开尊口,只管带路。绕了大概七八分钟,三人进入一个“游客免进”的所在,入门只见亭台水榭错落有致,斑竹垂柳交映成趣,怪石堆叠,幽泉汩汩,花山翠海,蜂蝶不歇。
见李妤非终于被震撼,左汉骄傲地道:“怎么样,我选的地方不错吧?”
“为什么你做每件事的风格都如此浮夸!”李妤非愕然。
左汉转向杨守和,给他一个礼貌的微笑。杨守和很有眼力见儿,说句“二位请便”,扭头就走,仿佛左汉和李妤非要在他的场子做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
左汉解释道:“目前我被赵抗美盯上了,必须低调和示弱。这种筛查工作并非一两天可以完成,我不能再三天两头往警局跑。这个杨守和是我妈多年的好友,靠得住。对我们具体在做什么,他也不会多问。”说罢,他引着李妤非穿花过柳,拾阶而上,来到一座凌波而起的亭台。
李妤非二话不说就放下背包,取出笔记本电脑和已经打印好的各类资料。这时她才注意到,亭心的方桌上居然已经摆好了茶具和茶叶。只见左汉轻车熟路地摸出一个插头,俯身将它插入桌下的电源,桌上的水壶便咕噜咕噜烧起水来。这里居然还隐藏着电源!
“我来泡茶,你先整理一下资料,分门别类摆好。”左汉有条不紊地把铁观音倒进茶壶,“昨天金馆长又催了催,雅昌、十竹斋的资料刚刚发来,荣宝斋仅有零星一些,二玄社是日本公司,我只有公开信息。”
“好的。”李妤非没想到左汉这么快就进入状态,自己也不甘示弱,打开电脑,按不同公司将资料分成数叠。
“我们的重点,是筛查荣宝斋和十竹斋的人。雅昌和二玄社的稍微看看就行。”左汉瞥了李妤非面前的文件一眼,将后二者的资料全部放在自己一边,打算快速筛完便罢。
“为什么?”
“他们的工艺不同。荣宝斋和十竹斋,还有我们尚未收到资料的艺流,都主要采用木版水印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人工,也就是说,只要真正掌握了手艺,私人作坊也有可能做成。而雅昌和二玄社则是机器印刷,设备昂贵。如果官方有印刷记录,那么我们就可以查出复制品流向。可是一旦官方没有印刷记录,那私人则绝不可能印成。”
“所以让这两家提供的,也是和设备相关的技术人员的名单,以及印刷品名录?”
“对的。另外,虽然二玄社前些年被雅昌收购了,但作为日本公司,其参与本案的可能性极低。从公开信息看,二玄社从未印刷过《渔庄秋霁图》。”
“还有个问题请教你一下,”李妤非身体前倾,认真道,“我昨晚查过,现在还有一种叫微喷的技术,据说市面上高品质的复制品几乎都是用的微喷。为什么你没把这种技术作为排查对象?”
“你这工作态度和能力,比刘依守他们强多了。”左汉眼眶微张,瞳孔中掠过一丝惊讶和赞赏,“你说得没错。但艺术品复制不是印刷这么简单,即便有了高清底片,调色环节依然极重要。日本的调图师不仅专业,而且负责,作品还原度高。而国内的调图师几乎都是搞设计出身,并不真正懂国画。他们大多一味追求清晰,喜欢增加对比度,这不是还原。传世国画、书法、善本,最珍贵的是灰色,是那种模棱两可、中间地带、无限的变化和可能性,而不是非黑即白的确定性。这些年国内微喷工艺做的复制品我都有在跟,我就没见过一家达到省博《渔庄秋霁图》赝品那种成色的。再加上同类厂商太多,查起来如大海捞针,不如不查。”
“那木版水印和微喷技术都需要原作的高清照片吗?”
“差不多。微喷是直接将照片打印出来,而木版水印则是直接在原作或其高清照片上垫一层不透水的透明胶纸,然后照着原作描摹。”
“那就好办了,我们直接联系上海博物馆,问都有谁找他们拍过照片不就得了?”
这个提议让左汉心头一动,但旋即又失望。现在引进欧洲高清扫描设备的国内私企如雨后春笋,这些设备甚至超越二玄社相机的分辨率,也使国内各大博物馆愿意利用馆藏书画资源与他们合作。但这也导致了市场的混乱,电子格式的资源很快在市场泛滥,谁也不知道《渔庄秋霁图》的高清扫描照片被存入了多少人的硬盘。
正抓耳挠腮,二人听见远处的院门被叩了三下,然后“嘎吱”一声被推开了。左汉看看时间,大致猜到所来何人。果然,省博的金馆长带着个小伙子匆匆走进园中。左汉几乎在同一时间眉开眼笑。
“左汉,我把画带来了。”金馆长喘着粗气,像抱着一个冬瓜似的把自个儿一层层台阶地挪到左汉跟前,示意助理将画展开,“我先看过了,排除二玄社。”
“哦……我想也不会是他们。”虽如此说,左汉还是接过了金馆长带来的放大镜,对着刚刚展开的假《渔庄秋霁图》看了起来。
“你这是在……”李妤非忍不住问。
“确实不是二玄社。”左汉直起腰,将放大镜递还给金馆长,对李妤非道,“这就是齐东民给省博观众准备的赝品。虽然二玄社还原度很高,但他们的相机毕竟是上世纪的老古董了,印刷特征还是很明显。如果你拿个放大镜对着它看,会发现上面有许多色点。而微喷技术的优势就是无网点印刷,用普通放大镜看不到色点。所以只要拿个放大镜,就能排除二玄社。”
排查范围进一步缩小。
李妤非连连点头,金馆长也憨憨地笑。
“那么雅昌也可以排除了吗?”李妤非又问。
“暂时还不行。”金馆长对雅昌比较了解,代为解释道,“雅昌的朋友说,以他们目前最先进的全尺寸数字扫描技术,像素可高达3.8亿。有这样的扫描能力,加上高品质的印刷技术,做到乱真并非不可能。”
“所以接下来的工作思路是:重点筛查荣宝斋和十竹斋木版水印师傅、学徒的个人信息。”李妤非试图快刀斩乱麻。
“同时调查都有哪些公司向上博借过《渔庄秋霁图》,挑出技术水平极高的几个,再看他们的图片资料都有哪些人接触过。”左汉微笑道。
“太好了!左汉,希望你们能把造假者尽快揪出来。你金叔叔的下半辈子就指望你了。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你只管吩咐。”金馆长摸了摸油光锃亮的额头,仿佛上边有一顶摇摇欲坠的乌纱帽。
左汉哪里肯担此重任,搪塞道:“金叔叔,我只是帮警方解决一些书画专业问题,具体侦破都是他们负责,我插不上话的。哦,对了,您饿了吗,要不咱出去吃点儿?”
金馆长自然明白左汉是在下逐客令,兴致索然道:“咳,你俩忙吧,我不打扰了。我去找杨守和喝茶去,再听他叫几声‘金馆长’。”
“不会只有几声的,‘金馆长’永垂不朽!”左汉对着他的背影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