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颂古贤书赞东方朔
平冽、阎宽、李史渔和宋謇四位判官本属朝廷命官,原想借助于国家重臣气焰赫赫、炙手可热的权势,步步高升,扶摇直上,相继投到安禄山麾下,及至发现自己上了贼船,一天到晚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徘徊踟蹰,不知所措。贼船好上不好下,走,绝对走不脱,如果上书揭发,皇上受着蒙蔽,立马就会给你扣上“诬蔑朝廷重臣”的帽子,不是就地正法,就是交给安禄山亲自处置。死心塌地跟着安禄山吧,自从三皇五帝开国建朝,有几个叛臣得到好下场的?人生如梦,造化弄人,万般无奈,只好听天由命,任人穿鼻,今日有酒今日醉,莫管明日死与生。四个判官阶衔都不高,平时坐在采访处置府里不被安禄山当回事,下到郡县就是上差。他们在平原郡巡察了几天,既没有发现颜真卿有何地方违反官守,也没有查出颜真卿有什么不利于安禄山的言行,每天有酒有肉还有妓女陪着,日子过得如神仙一般,就打算多玩几天,然后返回幽州向安禄山复命。
朝廷规定,各道采访黜陟使除了纠察地方官的不轨之外,还有一个发现人才、荐贤举能的任务。颜真卿想到乡贤张镐不仅是一位体恤百姓的慈善家,还是一位胸怀远志、匡时济世的高才大德,在这风雨欲来天下将乱之际,他想将张镐荐入朝廷,让他有机会一展骥足。颜真卿担心杨国忠不买他的账,就想借助这四位采访判官之力,向朝廷推荐张镐。
这天,颜真卿带着四位判官参观了张镐在安陵县兴办的几所义学,视察了张镐出资修建的马路、桥梁、义仓、医坊诸项慈善工程,听到不少乡民对张镐的颂扬之词,然后将四人带到卧虎寨,暗示张镐热情招待。四位判官在张家高高兴兴地玩了一天,傍晚回到郡府公馆,四个人交口称赞张镐为高贤大德,有道君子。当时就由李史渔起草,向尚书省吏部写了一封推荐信。四位判官签字盖印,颜真卿另外又向吏部侍郎韦见素单独写了一封举贤信。张镐持了颜真卿和四位河北采访使判官的推荐信来到长安,直接将信交到韦见素手中,不久即接到告身文书,张镐被任为门下省从八品上阶左拾遗,人称张遗公,这是后话。
颜真卿办完了一件正事,心中高兴,就取出族弟颜浑从金陵来时送给他的一包江南贡茶,让茶博士煮了,与四位判官一同分享。大家正津津有味地品茶时,李平从驿站回来,还带回了一札各地寄来的信函,其中有两封朋友的来信,一封是高适的,一封是岑参的。
平原郡蓨县人高适入仕之后,在封丘县尉任上干了一届,回到长安。在京期间与岑参、杜甫、薛据、储光羲经常来往切磋诗艺,一首《燕歌行》轰动天下,名满九州。天宝十一载十二月,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奉诏入京,聘请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参军充节度府掌书记,简称掌记,八品。负责向朝廷起草奏章,拟订行军号令,兼理将校的功过和升黜。高适虽然受到哥舒翰的器重,但毕竟身在遥远的边陲,每日面对茫茫大漠和崇山峻岭,心中不免有点惆怅和迷惘。他在边关得知好友颜真卿出任其家乡平原郡太守,卓有政绩并受到朝廷百官称颂,挥笔写了一首五言歌行《奉寄平原郡颜太守·并序》。序及诗曰:
初,颜公任兰台郎,与余有周旋之分,而于词赋特为深知。洎[1]擢在宪司,而仆寓于梁宋[2]。今南海太守张公之牧梁[3]也,亦谬以仆为才,遂奏所制诗集于明主,而颜公又作四言诗数百字并序。张公吹嘘之美,兼述小人狂简之盛,遍呈当代群英。余终不才,无以为用,龙钟蹭蹬[4],适负知己。夫意所感,乃形于言,凡廿韵。
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
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5]逃不力农。
始余梁宋间,甘与麋鹿同。散发对浮云,浩歌对钓翁。
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6]。耿介出宪司[7],慨然见群公。
赋诗感知己,独立争遇蒙[8]。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
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上将[9]拓边西,薄才忝从戎。
岂论济代[10]心,愿效匹夫[11]雄。骅骝满长皂[12],弱翮[13]依凋笼[14]。
行军动若飞,旋旆信严终。履陪投醪[15]醉,窃贺铭山功[16]。
虽无汗马劳,且喜沙塞[17]空。去去勿复道,所思积深衷。
一为天涯客,三见南飞鸿。应念萧关[18]外,飘摇随转蓬[19]。
高适此诗首先歌颂了颜真卿治理平原的功绩,接而回忆颜真卿在他微贱之时大义凛然为他的诗集写诗作序,并向长安名流大力推介。后边写他从军到了河西,靖边卫国,东征西战,转眼已经三年,虽无大功也有汗马之劳,希望朋友之间不要忘怀。
颜真卿将高适的诗作递给四位判官互相传阅,李平已经打开了岑参的信函,递到颜真卿手上。
今年三月,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青入朝晋见皇上,加官权知北庭都护,表请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岑参为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佐理节度府事务。四月,岑参告别了好友杜甫,起程远行。夏天到达北庭,秋初又到轮台。九月随封常青出师西征,讨伐勾连吐蕃东侵的播山蛮夷部落。岑参二次出塞,精神振奋,豪情满怀,挥笔写了一首七言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鼓舞士气,以壮行色。诗曰: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诗成之后,西征健儿将之视为一首靖边平乱、保卫疆土的爱国乐章,一首雄壮豪迈的行军曲,一边进军,一边高唱,英勇无畏,连战连捷。班师回营之后,《走马川行》成为西征军歌,传遍了西域大地的各镇军营。岑参心情激动,一连抄了数纸分寄给杜甫、高适和颜真卿诸友。颜真卿深为岑参那一腔炽热奔放的爱国豪情感到高兴,自己看罢,又交给判官传阅,四位判官看罢,也都受到感染。李史渔指着岑参的诗激动地说道:“看人家岑夫子,也是一位判官。他豪情满怀,大笔如椽写出这等大气磅礴、千古不朽的爱国诗章,相比之下羞煞我也。”
阎宽曾在颜真卿调任长安尉后,与阎防一起当过一任醴泉县尉,与颜真卿交厚。一到平原,就将他们此行的目的偷偷告诉了颜真卿,让颜真卿多加提防。阎宽本就不爱讲话,因对前途无望,心中十分郁闷,恨恨地说道:“我们算什么东西?充人爪牙,做人走狗,瞒上欺下,疑神疑鬼,整天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别说写这种充满爱国精神的豪迈诗篇了,我看什么诗也写不出来。”
李史渔调侃道:“写不出爱国诗没关系,悲愤诗写好了也能传世,只莫写叛国诗就行。”
颜真卿旁敲侧击,对四位判官告诫道:“从岑夫子和高适二人的诗中可以看出,大唐健儿的英勇无畏和国朝将士的爱国热忱,都表现出一个心愿,国家一统,天下太平。当前虽然朝纲不振,国是日非,但国家仍然是金城千里,铁山四面。若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民心,谋逆叛乱,必然会被时代的车轮碾为齑粉。”
颜真卿与四位判官正在说话,一个门吏带着一个小道士来见太守。小道士对着颜真卿竖掌行了一礼,双手递上一封请柬,转身站到了一边。
小道士是本郡神头镇东方朔庙庙主东方锄非派来送信的差使。次日是东方朔庙的庙会,东方锄非拟于庙会期间为先人东方朔诞辰九百零八周年举行祭祀大典,特请太守大驾光临,主持开典仪式,同时邀请编撰《韵海镜源》的名公儒士一同参加。
提起东方朔,在座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东方先生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神头镇人,汉武帝时任朝廷太中大夫、给事中。东方朔知识渊博,性格诙谐、滑稽,经常侍从武帝刘彻,应对敏捷,谐变迭出,滑稽无穷。常于谐笑之中,针对国家大事、朝廷弊端直言切谏,揭发奸臣恶行,言百官所不敢言。东方朔于公余创作诗文辞赋,如《神异志》《海内十洲记》流传于世。《汉书·艺文志》载有华章二十篇。汉书本传载《答客难》一篇,受到后人推重。东方朔的许多名言,如“不偏不党,王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成为格言警句为后人传颂。汉武帝太始四年,东方朔去世之后,老百姓将他视为神圣,建庙供奉。神头镇东方朔庙为先生陵寝,至天宝十三载,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神头镇改属安德县,三千镇民皆为东方朔后裔。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百货云集,五行八作,十分热闹。东方朔是平原郡人的骄傲,凡是路过平原郡的文人墨客,无不乐意到东方朔庙一瞻先贤神容,烧两扎纸,供三炷香,叩头礼拜,题诗留念。
现任庙主东方锄非不但是本地人望,还是一位国朝名宿。天宝初,皇帝李隆基百无聊赖,满天下求取长生不老之术。听说东方锄非根据先人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到过神仙们居住的三壶山,就将东方锄非召进长安,住在大明宫望仙台。东方锄非饱读先人遗著和天下圣贤之书,参透了世界和人生,是位人称“真人”的明哲,从来不作子虚、乌有、亡是公,也不说无根虚语,不做无妄之事。他没有东方朔的诙谐和机敏,也不想胡说八道,就给皇上写了“粗茶淡饭、清心寡欲”八字秘诀,扬长而去,因此名声大震。颜真卿不能驳了东方锄非的面子,于是让李平赏了小道士二十文脚钱,答应次日应邀赴会。
李史渔听到“神头镇”三字,抱拳对颜真卿一揖,喜道:“范阳节度府孔目官严庄是本地人氏,我听他说,神头镇出产一种叫‘红露’的醇酒,色如琥珀,味道醇正,香气扑鼻,健身长寿,被百姓称作‘仙人醉’。若蒙府君不弃,卑职愿随府君同往,品品神头镇‘仙人醉’的滋味。”
平冽、宋謇、阎宽三人都曾闻“仙人醉”的大名,起身对颜真卿抱拳一揖,一齐求道:“我等也愿随府君前往。”
神头镇在平原郡府城东北二十里处。次日上午,颜真卿让沈盈、卢逖两个郡尉先行赶到神头镇通报东方锄非,然后带着四位河北采访处置府判官和编撰《韵海镜源》的颜曜卿、萧晋用等,一行数十人,兴致勃勃地纵马加鞭,逐电追风,不几刻工夫就到了神头镇东方朔庙的山门之外。庙主东方锄非以及神头镇的镇长、里正、乡绅和乡学先生一齐上前欢迎太守、判官和诸位儒士名流。
东方朔庙原为官庙,后来移交东方家族管理。前院为祀殿,后院为陵寝。五间正殿为绿瓦朱甍,飞檐斗拱,内敬东方朔塑像一尊,高大的山墙上彩绘东方朔事迹巨画两壁。整个庙内松柏苍郁,古木森森。神道旁边的两列石碑龟趺龙首,庄严肃穆,雕刻也十分精美。虽然时至寒冬,庙会依然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来攘往,异常热闹。颜真卿一行被主人引入客厅小憩之后,即开始祭祀大典。司仪请太守为典仪点上了第一炷香,宣读了神主东方朔的功德事迹,然后由庙主率领族人向神主行三跪九叩大礼。祭祀结束之后,庙主东方锄非在庙内客堂宴请贵客。
李史渔提到的“红露”,是东方朔庙道士们酿制的一种药酒。平原郡多水,一年四季湿气严重,百姓多风湿痹症。东方锄非常驾船入海,攀上海岛的悬崖峭壁采集药材,炮制成酒,为病人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兼能祛除风邪,延年益寿。“红露”药味不重,且醇香可口,就有人把它当作春酒入宴待客,名传四方。因为工艺复杂、产量不高,东方锄非主要用于为百姓治病祛疾,不愿让客人畅饮。今天,他看了太守的面子,才让每人饮了两杯品品滋味。
宴罢,庙主东方锄非又带领颜真卿和判官们在庙内参观浏览,前院后院到处走走。东方锄非这年已过古稀,白髯虬曲,双目炯炯,面色清朗,声亮如钟,而且走起路来轻快如风。颜真卿一边听他介绍东方朔的事迹和传说,一边打量着他。心想:这人不知修的什么功夫,可算修炼到家了,言谈举止透着几分仙风道骨,思想境界也不同于常人。面对着荣华富贵和金银财宝面不改色、心不动摇,在至高无上的皇帝面前不忮不求,不卑不亢,粗衣粝食,安道守常。这不就是古贤们称颂的通晓古今、博学多闻的民间高人吗?颜真卿还注意到,东方锄非身后经常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头上结着两个圆螺髻,两只明亮的眸子忽闪忽闪十分机灵。一问才知道:小姑娘叫东方子玉,是东方锄非的孙女,子玉身后总是跟着两头蹦蹦跳跳的小麋鹿,与子玉形影不离,给这爷孙二人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颜真卿正暗暗观察东方锄非爷孙二人,东方锄非已将他引到一通破旧的石碑前,对着颜真卿竖掌行了一礼,说道:“太守,请您看看这块碑。”颜真卿这才转过来神,细细打量石碑,碑高不过一丈,宽三尺,碑文本来就字画纤细,加之碑石断裂,泐毁,碑面长满苔藓,看不清碑上文字,唯碑额“东方先生画赞”六个大字看得清楚。这是一块名碑,颜真卿不由吃了一惊,急忙蹲下来,一边摩挲,一边感叹道:“可惜!可惜!”
东方锄非抖动着颌下白须,对大家介绍说:“东方先生画像,是晋代光禄大夫荀勖绘制。荀勖为河南道许昌人,青年时师从卫协学画,有《大烈女图》和《小烈女图》传世。荀勖的画擅长线条白描,笔画细如蛛网,线条劲挺有力,形神生动逼真。散骑常侍夏侯湛到厌次来拜谒东方先生祠庙,看到东方朔画像,有感于先生的高风亮节,挥笔写成《东方先生画赞》一文,豫州刺史王戎书丹,由夏侯湛的父亲——时任乐陵太守的夏侯庄出资刻碑,竖在庙内,历经四百余年风吹日晒,碑文已经风化腐蚀,模糊难辨。开元八年,前京兆尹韩朝宗的父亲韩思复任德州刺史时,请匠人为《东方先生画赞》重新刻石,就是这块石碑。”东方锄非拍拍身旁残石,痛心地说道:“这块石碑旋踵之间已历三十余年,虽然时间不长,由于石质粗劣,泐裂断毁,碑文已不能卒读。我听说太守善书,一通《千福寺多宝塔碑》震动朝野。今日太守若能屈尊重书《东方先生画赞》,东方族人幸甚!平原郡百姓幸甚!先人的在天之灵也要感激太守大恩大德。”说罢,双腿跪地对颜真卿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颜真卿急忙搀起东方锄非,说道:“承蒙东方庙主看得起我,我能为东方先生这位前朝的乡贤大德书碑感到无上荣幸。再说,弘扬本郡前贤事迹,颂德扬善,宣教于民,也是本守的职责嘛!”说罢,大手一挥,喊道:“李平,笔墨侍候。”
其实,东方锄非早就在一间厢房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并令弟子将夏侯湛的《东方先生画赞》原文用正楷工工整整地抄在纸上张挂于壁,专候太守前来挥笔。颜真卿看时,笔是宣州精制狼毫长锋毛锥子,墨是李白诗中写的上党碧松烟,纸是泾县上等白皮宣,砚为三腿箕形易水绿。他抬头看了东方锄非一眼,说道:“看来庙主是早有准备啊!”
东方锄非对颜真卿抱拳拱了一揖,戏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时,东方锄非的孙女东方子玉在院中突然叫了一声:“下雪了!”颜真卿抬头看时,天上真的飘飘洒洒落起了雪花。颜真卿道了一声:“好,写字之前我得活动一下手脚。”说罢来到庙院,迎着雪花深深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然后脱下长袍,不紧不慢地打了一套拳,感到手脚筋骨还没舒展开来,他就到一棵树前,向上一蹿,双手抓住一根枝杈,做起了引体向上活动。他一边屈臂向上引体,一边口中数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气做了二百多个引体动作。四位判官和围观者都大吃一惊,想不到太守的臂力竟如此之大,几十个人随着他的动作,也一齐喊了起来:“二百零一、二百零二、二百零三……”一直喊到三百,颜真卿猛地松手落地,面不改色,口不喘气,轻轻甩了甩双臂,搓了搓十指,只觉得浑身上下血脉通畅,筋骨舒展,神清气爽,精神勃发,便回到厢房写了起来。颜真卿弓身悬腕,挥笔写出碑额“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十二个劲健的篆书大字,在墨池蘸了下墨汁,轻轻一滗,接着挥笔畅书。字写得顺手,心中得意,边写边念出了声:
……先生瑰玮博达,思周变通,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顽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弛张而不为邪,进退而不离群。若乃远心旷度,赡智宏材,倜傥博物,触类多能,舍变以明筭,幽赞以知来。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
颜真卿写到此,搁笔饮了口茶水,活动了下双腕,闭目凝思,心想:“我性耿介,只知正谏明节,因此不能久安。但是,让我秽迹、浊文,诙谐取容,无论如何我也做不到。先生之道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学的啊!”想到此,不由喟然长叹一声,接着又提笔写道:
……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可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谈者又以先生嘘吸冲和,吐故纳新,蝉脱龙变,弃世登仙,神交造化,灵为星辰……
颜真卿立在案前,手握长锋毛锥,提肘悬腕中锋行笔,一气写完《东方先生画像赞》六百多字,搁笔笑道:“请诸位批评指正。”遂退到一旁,找了把圈椅坐了下去。
庙主东方锄非对颜真卿躬身竖掌行了一礼,感激地说道:“多谢太守惠赐墨宝。”就对孙女喊道:“子玉,快给太守上茶。”
东方子玉脆脆地应了一声,从炉子上提起茶壶沏了一碗茶水放在颜真卿面前,然后又将一盆烧得红通通的炭火端到颜真卿身旁。小丫头年龄不大,却显得十分沉稳,动作麻利,眼中闪出道道灵光。颜真卿觉得这小女子很有几分非凡之处。
跟随颜真卿一道来的四位判官和文友们一下都围到了桌子四周,这个夸:“颜公这笔字好啊,笔墨酣畅,字画遒劲,气韵生动,神采焕发。”那个赞:“不错,这一笔一画,字字端庄稳健,浑厚沉雄,法度谨严,气势恢宏,真可谓当代第一楷书大家。”
李史渔比他的同僚内行,说道:“颜公的字比之前几年越发老辣成熟了。字体平整峻峭,笔画肥瘦适中,起转方笔开张,撇捺笔圆而劲挺。不使巧,不求媚,善守其拙,独为其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刚劲之中又彰显着灵动,好似是赳赳壮士挺胸昂首,犹如那巍巍泰山耸立于齐鲁大地。一笔一画,丝毫没有媚姿俗态,行行列列充满了庙堂的威严和凛然正气。这种书风,既不同于晋代的二王,也有别于国初的几位书法前贤,颜府公当代大家也,独创了千古不朽的一代书风。”
大家哈哈大笑不止,平冽道:“李判官,你一个人把话都说尽了,还让我们说什么?”
李史渔跷起大拇指,冲着自己的鼻子一指,说道:“我是什么人?我乃颜府公的同年啊!知颜公者,同年李史渔也!”
说到“不朽”,文人都想不朽,虽说是虚名,也能够光宗耀祖。平冽将李史渔拉到旁边,低声说道:“李判官,你既为府公同年,求求府公,能否作个小序,将我等的名字挂在赞尾?”
李史渔讥讽道:“你这不是狗尾续貂吗?”
平冽笑道:“叨光,叨光。”
李史渔怕颜真卿不给他面子,看了一眼前淄川司马颜曜卿。颜曜卿在颜真卿同辈的从兄弟中排行老三,排行十三的颜真卿叫他三哥,对颜真卿来说,在座诸公,唯他面子最大。李史渔就将平冽的意思悄悄告诉了颜曜卿。颜曜卿在从弟面前肆无忌惮,哈哈一笑,说道:“写序记盛是件好事嘛,诸公的大名都可以写进序言,勒之于石,传之千古。十三郎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只是……”颜曜卿看了眼东方锄非,又道:“我听说庙主早已备好了碑石,现在赞文已经六百多字,再加序文,不知能否上石?”
东方锄非笑道:“无妨,我再买一块碑石好了。”
平原长史萧晋用说道:“树一块碑,连碑带座二千多斤,从泰山运到平原三百余里,其间还要横渡黄河,很不容易啊!”
颜真卿明白了大家的意思,到院内看了下备好的碑石,说道:“为前贤树碑立传、歌功颂德是件好事,诸公今日兴致勃勃地一同到神头镇来拜谒东方先生,也是本郡的一次盛举。大家既然有此缘分,我不能拂了诸公的心意。序文要写,碑也不必再置了,就将序文刻在碑阴好了。序文本为正文的说明文字,附于赞后,主从一体,名正言顺。”说罢,挥翰作序。他先写了“有汉东方先生画赞碑阴之记”十二字隶书题目,接着写道:“唐平原太守琅邪颜真卿撰并书及题额东方先生画赞者,晋散骑常侍夏侯湛之所作也……”颜真卿在序文中介绍了他写赞碑的缘由之后,即将平冽、阎宽、李史渔、宋謇四位河北采访使判官和颜曜卿、萧晋用等九位编撰《韵海镜源》诸公的名字一一书于序言之中。判官和儒士们都为自己的名字能够镌刻于石而得意扬扬,兴高采烈。正在这时,忽听东方子玉在院里喊道:“爷爷,快来看哪,梅花开了!”东方锄非就邀颜太守到院里赏梅。大家跟着太守来到庙院,只见大花坛上十几株冰肌玉骨一般的蜡梅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吐蕊绽放,东方朔庙满院飘溢着浓郁的芳香。
次日上午,天上仍然飘飘洒洒地下着大雪,雪花覆盖了大地,田野白茫茫一片,房檐上垂着条条冰凌。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四位河北道采访判官完成了东平王安禄山交给他们的任务,急于回家过年。这天上午备好了坐骑,集合了二十名骑从,正在府衙二堂与颜太守话别,录事参军李择交向太守报告说:“昨天在城内抓到两伙踩点的海盗探子,他们四处打听平原郡情况,被抓进了大牢。他们大喊大叫,说是要见河北道采访府的平判官。”平冽闻言,顿时吓得面色苍白,惊恐不安,不知道自己交的人中谁下海做了海盗,结结巴巴说道:“我,我,我不认识海盗啊!”
颜真卿大喝一声:“带上来!”
很快,八个五花大绑的人被一队持刀捕快和乡兵押着推到了府衙二堂。被押的人看到四位判官老远就叫:“平判官,李判官,快救我们啊!”
平冽、阎宽、李史渔和宋謇四位判官瞪大眼睛一看,不由大吃一惊,这些人哪里是海盗,原来是范阳节度府谋士严庄的心腹爪牙段子光将军和安禄山的宝贝女儿安宁馨儿,其他六人是这二人的武从。平冽指着段子光和安宁馨儿笑道:“看看你们这几个人的熊样子,打扮得不伦不类,若不认识,谁都会把你们当成江洋大盗。”
原来,狡猾诡诈的安禄山为了弄清平原太守颜真卿是否在做对他谋逆不利的事,一边派出四位河北采访府判官公开调查平原郡情况,一边又令他的高参严庄派心腹段子光潜入平原,偷偷打探平原郡情况。天冷,段子光一伙五人身穿皮袍,头戴皮帽,脚蹬筒子靴,腰上还围了豹子皮,带着弓弩和朴刀,一个个包得严严实实,就像海盗一样。刚要出发,就被安禄山的私生女儿安宁馨儿拦住了。
安禄山年轻时曾与手下马弁孙孝哲的母亲私通。孙母为回纥人,姿色迷人,二人私生一女,小名丫丫。天宝六载,丫丫十二岁时,安禄山带她入宫,杨贵妃看到丫丫身材苗条,皮肤白皙,明眸皓齿,天生丽质,脱口叫了一声:“好一个宁馨儿。”头脑机敏的安禄山遂命丫丫跪地叩头,感谢贵妃娘娘赐名之恩。从此,安禄山的这个混血私生女大名安宁馨儿,汉人简称安宁或馨儿,安宁馨儿喜着胡服男装,常出入于安禄山的军帐。胡将见她则昵称宁哥儿,长大后又因为她太狐媚**,许多人背后就叫她宁狐儿。
安宁馨儿本来住在京城亲仁坊皇帝赏赐给安禄山的豪宅之中,负责打探后宫动静及朝廷百官情况。十三载冬,宰相杨国忠数言安禄山心存异志,密令京兆府派人监视亲仁坊安宅,布置捕快跟踪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及其驻京中郎将刘骆谷和细作李超。机警的安宁馨儿怕遭不测,带了两个女从悄悄溜出长安逃回范阳。这天,安宁听说段子光带人到平原郡打探情报,就带着两个女从拦了段子光要求同去。安宁和她的女从本来就长得妖冶媚人,又都一身的胡袍、胡帽、胡靴、胡披风,腰中还挂着胡刀,安宁的长袍外边还罩了一件银鼠紫貂小裘袄。平原郡的黎民百姓哪里见过这等豪奢打扮,看到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贼头贼脑地东问西问,还出钱打听太守和郡吏们的动静,其行踪早就有人报告了官府,被李择交派人跟踪着他们,趁其不备,将其抓获。
平冽估计段子光和安宁都是奉命来平原打探情况的,但又不敢明说,就将二人拉到颜真卿面前介绍说:“府公,误会了。这位是段子光,东平王的高参严庄手下的管事。这位是安宁,东平王殿下的掌上明珠啊!二人一定是外出打猎,迷了路跑到平原来了。”回头对段子光和安宁说道:“还不快快跪下见过颜府公。”
段子光左腿落地打了个胡跪,说道:“正是,打猎迷了路,来到平原,被乡丁当作海盗抓了,请颜府公高抬贵手,开释弟兄们。”
安宁不跪,抬腿朝段子光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对着颜真卿傲慢地说道:“颜府君,本千金在皇上面前也不曾跪过,难道让我跪你不成?何况,我身上还绑着绳子呢!”
颜真卿看了安宁一眼,心中就纳闷:那妖里妖气的狐媚眼,腮上边那两坨红红的高颧骨和夹在两个颧骨之间的翘翘鼻,实在看不出有多漂亮。当年,杨贵妃初见安宁时,如果不是看着皇上的脸色故意讨好安禄山,这么个长相平平的小胡女,哪一点配得上“宁馨儿”这个词啊!颜真卿心中冷冷一笑,心想:小不忍则乱大谋,今日且放了她。于是哈哈一笑,说道:“安千金,委屈你了。”遂令李择交给安宁、段子光和二人的随从松了绑。
这时,颜真卿突然看到段子光身后有两个肩披黑披篷,腰缠豹子皮,头戴胡帽,腰佩胡刀,靴筒里还别着一把匕首的汉子,那矮矮壮壮的身材,那满脸的横肉,一脸络腮胡须中间闪动着两粒贼亮的豆豆眼。颜真卿吃了一惊,用下颌一指,说道:“喂,那两个大胡子不是黑彪、黑豹兄弟吗?好久未见面了,这身打扮,是不是下海当海盗了?”
黑彪、黑豹二人拧着脖子“哼”了一声,黑彪对颜真卿抱拳一揖,说道:“颜真卿,我二人现在是范阳节度府东平王殿下牙将,不得侮辱我们。”
颜真卿笑道:“啊,二位现在出息了,失敬,失敬!”
李史渔问道:“颜府公与黑氏兄弟认识?”
颜真卿道:“认识,天宝初,我在醴泉县尉任上,与他二人同事。他两位因为贪赃枉法,敲诈乡民曾被流放范阳,没想到被范阳节度府招降纳叛了。”
段子光两眼一竖,指着颜真卿说道:“喂!你说话注意点,东平王广纳人才,不能说是招降纳叛。”
黑彪指着颜真卿恶狠狠地问道:“颜真卿,你说,城西门外校场每天有一千多人骑马射箭,耍刀弄枪。你私招丁壮,操练兵马,我要到东平王那里告你心存异志,图谋不轨。将你传首西市,满门抄斩!”
颜真卿仰起头颅哈哈大笑,说道:“黑彪,你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你小小一个牙将哪里知道,皇上诏令天下三百六十五郡太守,明年开春之后,朝廷要举行武选,召天下武人赴京大比,选拔武进士。本郡根据诏令,集中郡内习武之人加强训练,然后择优选拔贡生入京大比,难道不对吗?三镇节度使东平王每天聚兵操练,不也是为了明年武举天下大比挑选人才吗?你敢说东平王心存异志图谋不轨吗?”颜真卿指着黑彪,眼一瞪,怒道:“你找死!”
黑彪吓了一跳,急忙躲到段子光身后。段子光对颜真卿抱拳一揖,笑道:“府公息怒,他小小牙将,哪里见过皇诏,不知者不为过嘛!”
安宁馨儿两手叉腰站在那儿说道:“府公,你城西校场聚众习武是为了朝廷明年武举大比,黄河滩有两千乡丁每天舞刀弄棒,杀声震天,难道也是为朝廷明年武举选拔人才吗?”
颜真卿看了眼安宁馨儿,笑道:“这事我曾向河北采访府四位判官说过,本郡距黄河入海口不远,每年都要遭到几十次海盗袭挠,民不安生,商贾断行,富室内迁,人心惶惶。诸位住在蓟县城内,在节度府十万大军的翼护之下,哪里知道本郡百姓的疾苦啊!我身为平原郡的父母官,第一要务就是保一方平安。若不组织乡丁习武自卫,难道让我眼看着平原郡几十万百姓每天遭受江洋大盗的烧杀和抢掠不成?”
平冽对段子光和安宁馨儿拱了一揖,清清嗓子趋前说道:“此事我已查明,平原郡的确海盗猖獗,强人横行。颜府公发动百姓修城浚河、组织乡丁习兵练武,完全是为了剿匪自卫,保证平原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一位亲民官为民解忧的重要举措,也是颜府公的一大政绩。我们四位采访府判官肩负着朝廷使命,回府之后,将如实向东平王禀报,对于颜府公这种尽职尽责的行为加以表彰。”
颜真卿对平冽拱了一揖,笑道:“我颜真卿一介儒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在位,努力为百姓做点实事;去职之后,平原父老能说我是一个遵理守法的循吏,卑职就非常满足了。另外,公余读读书,吟吟诗,练练字,人道我是一介儒士,不亦乐乎?东平王乃皇上宠臣,又是贵妃娘娘的义子,雄才大略,盖世无双,诸位在东平王麾下行走,还请多多美言,颜某不胜感激。安千金和段将军光临本郡,未能远迎,请多多谅解。下次二位如有机会再来,请务必事先告知一声,颜某一定红毡铺地,发万众夹道欢迎。”
平冽对安宁和段子光说道:“雪越下越大了,再下,道路就被封死了。我们几个想在年前赶回蓟城和家人共度除夕,你们二位是不是和我们一起回去?”
安宁馨儿哭丧着脸说:“回去,我才不愿意在这鬼地方待呢!”
段子光沮丧地说道:“我们几个被乡民围追堵截,有的马受惊,狂奔乱跳,把人摔到地上,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有的马跌进陷坑,落到了乡民手里。请他们还我们的坐骑。”
李择交说:“你们的马都是中央马监的上等军马,跑起来像长了翅膀似的,跑得飞快,一转眼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不在我们手中。”
安宁馨儿怒道:“从平原到范阳节度府四五百里,没有坐骑,难道让我们走回去不成?”
颜真卿知道他们骑的都是上筋脚马,也不愿发还他们,于是说道:“一时半会儿,怕是找不回来。诸位先回去,一旦找到了诸位的宝马,我立即派人给诸位送到范阳节度府。今日就委屈诸位乘坐驿站的骡子好了。”颜真卿抬头看看门外飞舞的雪花,对李平吩咐道:“不要误了诸位上司的行程,送客上路。”
颜真卿终于打发走了几位瘟神,心中非常高兴,提笔打算作首诗,这时,颜颇突然从府廨后门来到三鉴堂,一进门就大声叫唤:“父亲,父亲,生了,生了。”
颜真卿眨眨眼询问道:“什么生了?”
颜颇回道:“母亲生了个小弟弟。”
颜真卿心中一阵惊喜,说道:“好啊,我们家又添丁了。”他两眼盯着颜颇想了下,自言自语道:“老大叫颜颇,老二叫颜,老三就叫颜硕吧。”说罢,他霍地起身,拍拍颜颇的肩膀兴奋地说:“走,回去看看你的小弟弟。”父子二人一路小跑回家去了。
[1].洎:jì 到,及。
[2].梁宋:今之商丘。
[3].牧梁:梁郡太守。
[4].蹭蹬:挫折,不得意。
[5].逋bū:逃,窜。
[6].穷通:困苦与显达。
[7].宪司:御史台、宪台。
[8].遇蒙:遇到机会或投契的人。
[9].上将:指哥舒翰。
[10].济代:救世济时。
[11].匹夫:无智而英勇的人。
[12].长皂:长槽。
[13].弱翮:弱翅膀。
[14].凋笼:雕笼。
[15].醪:浊酒。
[16].铭山功:功高盖世铭镌于山。
[17].沙塞:沙州,即瓜州。
[18].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关中通向塞北的要冲。
[19].转蓬:飘泊无定的飞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