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边塞烽火:不安分的突厥
杨坚灭陈之后,把陈叔宝用过的一副屏风赐给了突厥的大义公主。此举的用意不言自明,就是想告诫公主:不管是北周还是陈朝,都阻挡不了隋朝统一天下的脚步,所以你最好安心当我杨坚的“义女”,别再七想八想。
遗憾的是,杨坚此举适得其反。他送过去的那副屏风不但没起到教育作用,反而勾起了大义公主的伤心往事。她一想起已然灰飞烟灭的北周王朝和宇文宗室,每每痛彻骨髓、悲不自胜,而又无由排遣,只好赋诗寄哀:“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实事写丹青。……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庭。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杨坚看过大义公主的《题屏风诗》后,大为厌恶,从此对其恩礼渐薄。
当时,突厥的形势较之开皇初年已有了一些变化:沙钵略于开皇七年病卒,将可汗之位传给了弟弟处罗侯,是为叶护可汗;此后,叶护兴兵击破阿波,又大举西征达头,不料中流矢而卒;沙钵略之子雍虞闾继立,是为都蓝可汗。都蓝上位后,表面上延续了沙钵略的亲隋政策,“每岁遣使朝贡”,但心里却一直想摆脱对隋朝的依附,重振突厥昔日雄风。
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开皇十三年,机会终于来了。隋朝有个被流放的犯人,名叫杨钦,这一年逃亡到突厥,为了改变生存处境,就费尽心机地设计了一个弥天大谎,然后向都蓝密报,声称隋朝彭国公刘昶(娶北周宗室女),与残余的宇文族人正在密谋,准备推翻杨坚,并派他来与大义公主联络,希望突厥发兵袭扰隋朝边境,与刘昶里应外合,颠覆隋朝。
都蓝闻言,虽然有些怀疑,但最终还是相信了杨钦的话。随后,都蓝对隋朝的态度大为转变,不但不再朝贡,而且经常发兵劫掠隋朝边境。杨坚随即命长孙晟出使突厥,看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长孙晟抵达都蓝王庭后,跟大义公主见了面,发现她言辞不逊,感到事情不妙。然后,长孙晟经过暗中调查,得知大义公主与情夫安遂迦天天跟杨钦计议,极力煽动都蓝与隋朝为敌。长孙晟意识到事情紧急,立刻赶回长安,向杨坚作了禀报。
杨坚命长孙晟再往突厥,务必逮捕杨钦,押回长安问罪。长孙晟遂返回突厥,找都蓝要人。都蓝两手一摊,说:“我对境内所有的外国人都作了清查,没有你说的人。”长孙晟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当天晚上,长孙晟就带上重金拜访了一个突厥高官,探听到了杨钦的藏身之所,然后连夜突击搜查,将其抓获,径直带到了都蓝面前。
事已至此,杨钦不敢抵赖,只好交待了所有事实,并揭发了大义公主与安遂迦的奸情。一时间,突厥国内舆论大哗,人人深感羞耻。都蓝又愧又怒,马上逮捕了安遂迦,跟杨钦一块交给了长孙晟。
长孙晟功成回国。杨坚大喜,当即加授其开府仪同三司,并准备命他三往突厥,逼迫都蓝废黜大义公主。
这个可怜的公主,此刻已经成了隋朝和突厥两方都一致鄙弃的人,她的存在无论对谁而言,都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在此情况下,杨坚仅仅想把她废黜,可以说已经是手下留情了。但是,大义公主最终的结局,却比废黜惨得多。因为,杨坚刚刚宣布让长孙晟第三次出使突厥,时任内史侍郎的裴矩就站了出来,自告奋勇要替长孙晟走这一趟。
裴矩为了建功,当然要把此行的难度系数提高一些,于是便向杨坚建言——鉴于大义公主背信弃义,应予以诛杀!
杨坚采纳了裴矩的建议。
当时,都蓝的堂兄弟染干(处罗侯之子)已被封为小可汗,号突利,位居北方。因突利早年便与长孙晟交好,一心亲附隋朝,所以不久前刚刚遣使入朝,请求迎娶隋朝公主。现在,杨坚既然想杀大义公主,便以此为交换条件,让裴矩去通知突利:“要娶隋朝公主不难,但前提是要说服都蓝诛杀大义公主。”裴矩抵达突厥后,向突利表明了隋朝的意思。突利遂极力游说都蓝,历数大义公主的种种过失。都蓝越想越怒,遂斩大义公主,然后遣使上表,要求再迎娶一位隋朝公主。
两个可汗都提出了相同要求,而都蓝是大可汗,突利只是小可汗,杨坚和多数朝臣当然都倾向于都蓝,只有长孙晟持有异议。他说:“据臣观察,都蓝此人反复无常,没有信义,他现在之所以仍依附我朝,只因与西面的达头可汗结怨太深,需要借助我们的力量。所以,就算我们现在把公主许配给他,他总有一天也会反叛。而且他一旦势大,达头和突利也不是他的对手,这样对我朝将极为不利。依臣看来,处罗侯之子突利对我朝一向顺服,两代人皆是如此,不如将公主许配给他,命他南迁,以此牵制都蓝。”杨坚深表赞许,遂让长孙晟出使突利王庭,同意了他的请婚要求。
开皇十七年,突利亲自入朝迎娶隋宗室女安义公主,杨坚为了进一步离间他与都蓝的关系,给了他非常高的接待规格,礼遇甚隆,赏赐极丰。成婚后,突利乖乖听从隋朝的建议,带着整个部族向南迁移,定居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
隋朝这么做,显然根本不把都蓝放在眼里。都蓝怒不可遏:“我一个堂堂大可汗,反而不如小小的染干吗?!”从此,都蓝便与隋朝正式决裂,屡屡纵兵入寇。
而突利则成了隋朝安插在突厥的一颗钉子。都蓝每次出兵,他必先把情报送出,故隋朝边防极为严密,总是令都蓝无机可乘。
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春,突利又通过长孙晟向隋朝递送了一条加急情报,称都蓝正大肆制造攻城器械,准备进攻大同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杨坚立刻下令出兵,分三路北伐:高颎率部出朔州(今山西朔州市),杨素率部出灵州(今宁夏宁武市),燕荣率部出幽州(今北京市),同时对都蓝发起进攻。
都蓝一看自己还没有动手,隋朝便已大举出兵,料定又是突利提供的情报,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消灭突利。
但是,突利有隋朝撑腰,单凭都蓝的力量,还不足以一战击溃突利。随后,都蓝立刻派人与达头可汗联络,用大量牛马换取了达头的支持,随即二人联手,大举进攻突利。突利猝不及防,在长城脚下被打得大败,部众全部溃散。
都蓝将突利的兄弟子侄杀了大半,并乘胜南下,兵锋直指蔚州(今山西灵丘县)。
突利与都蓝交战时,长孙晟恰好在突利帐内。突利溃败后,带着五个亲兵跟长孙晟连夜南逃,一夜之间狂奔百余里,到了凌晨时分,才陆陆续续收集了几百名残部。惊魂甫定之际,突利与部下商议,说:“如今兵败入朝,我只是一个没用的投降者,大隋天子凭什么还要对我以礼相待?这一仗虽然达头也参与了,但我和他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相信如果投奔他,他还是会收留的。”遂与部众商定,准备天一亮便转而向西,投奔达头。
突利的话,一字不漏地落入了长孙晟的耳中。
跟突利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他自然早就在突利身边布下了眼线。得知突利的计划后,长孙晟颇感忧虑。因为突利是他花了好多年才扶植起来的一支突厥势力,如今虽说兵败,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要是突利与他分手,即便半道上不被都蓝的人截获,到了达头那儿,也不见得能安全。万一达头把突利出卖,此后再无人牵制都蓝,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对突战略,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思虑及此,长孙晟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突利带回长安。
但是,突利心意已决,怎样才能让他回心转意呢?
长孙晟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马上暗中派了一个人,命他火速前往离此最近的一座隋军要塞,让守将即刻点燃烽火。
片刻后,远处即有四柱烽火熊熊燃起。
突利愕然,惊问长孙晟是怎么回事。长孙晟眯起眼睛,看了半天,才慢条斯理地对突利说:“该要塞位于高处,我们处于凹地,所以他们能看到的四周形势,我们都看不到。据我估计,一定是守将远眺,发现了大量敌军。按照我朝的规定,若敌军人数不多,便点燃二烽;敌军人数稍多,点燃三烽;若有大队人马逼近,就要点燃四烽。照现在的情形看,烽火足有四柱,必定是有大量敌军杀到,而且距离很近。”突利闻言,吓得腿都软了,慌忙对部众说:“赶紧往南走,找最近的城池躲避。”长孙晟在心里一笑,随即带着突利一行向南疾驰,找到一座隋朝城池后,把突利部众安顿在内,然后带着突利坐上驿车,直奔长安。
突利入朝后,得到了杨坚的厚待。长孙晟也因保护突利之功,被擢升为左勋卫骠骑将军(正四品上)。
与此同时,隋朝的北伐大军也与都蓝可汗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高颎的北伐中路军一路北上,其前锋大将赵仲卿率三千部众进抵蠡山(今山西大同市北),与突厥前锋遭遇,双方会战七日,隋军大胜。突厥败退,逃至乞伏泊(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隋军追至,双方再战,突厥又败,被俘千余人,同时被俘获的各种牲畜数以万计。
此时,突厥的大部队赶到,赵仲卿命部众结成反阵,四面拒敌,虽然敌众我寡,但隋军却顽强地抵抗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高颎率主力赶到,遂与突厥军展开决战。
一番大战后,突厥军再度溃败,向北逃窜。高颎率部穷追不舍,一直追过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然后翻过秦山(今阴山山脉东段大青山),又追了七百余里,才勒住缰绳,班师回朝。
北伐的西路军由杨素率领,他的对手是达头可汗。
过去,隋军与突厥人交战,一向畏惧纵横奔突的突厥骑兵,所以长期采用消极防御的战术,让步骑兵与战车一起结成方阵,四面用鹿砦围成防御工事,把最精锐的骑兵包在了最里层。以此阵型战斗,自保固然有余,但战斗力一点都发挥不出来。
因此,杨素此次便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战术。他把骑兵置于部队的最前方,命他们结成骑阵。突厥人历来自恃骑兵天下无敌,听说杨素改变打法,不禁窃喜。尤其是达头,更是欣喜若狂,大笑道:“天赐我也!”然后下马仰天而拜,旋即亲率十几万骑兵直扑隋军。
由于达头根本不把隋军放在眼里,所以呼啸而出的十几万骑兵就像是在草场上打猎一样,根本没有一个像样的阵型。
此时,陈朝降将周罗睺也随部出征。他为了建功,便向杨素请战:“敌军阵形混乱,末将愿予以迎头痛击!”杨素同意。周罗睺遂率领一支精锐骑兵冲向突厥军,杨素率主力随后投入战斗。
直到两军绞杀在一起,达头才第一次领教了隋朝骑兵的战斗力,包括他的部众,也一时都反应不过来。他们不禁为自己的大意轻敌而懊悔不迭。然而,此时双方已陷入混战,达头要想改变战术、重整阵形也已经来不及了。
两强相遇勇者胜。一边的隋军斗志昂扬、越战越勇;另一边的突厥人却军心散乱、越打越没有底气。很快,突厥大军就被隋军打得七零八落,完全丧失了建制,继而全线溃败。
混战中,达头可汗身负重伤,在贴身侍卫的保护下左冲右突,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仓惶北遁。而他的十几万军队则大部被歼,残余部众一边哀号痛哭,一边追着达头的烟尘纷纷逃窜。
隋朝两路北伐军相继大捷。幽州的东路军并未遭遇突厥人,故很快收兵。
经此大战,都蓝和达头的实力大为削弱,而隋军则一举打破了对突厥骑兵的畏惧,全军上下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气。
开皇十九年十月,隋朝册封突利可汗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简称启民可汗),汉语意思是“智慧勇猛的元首”。本来已经被打成光杆司令的启民,招集了散落各地的突厥军民一万余人,总算恢复了一点元气。杨坚命长孙晟率五万人,在朔州的辖境内,专门为启民修筑了一座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作为他的根据地。
突利娶了隋朝的安义公主后,公主未及两年便病逝了,于是启民再向隋朝请婚,杨坚遂再度把宗室女义成公主嫁给了他。
虽然启民及其部众已经有了一个安身之所,但是在长孙晟看来,此地还并不是很理想。他上疏杨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启民的原有部众,现在回归的已越来越多,但总体实力仍远远不及都蓝;此外,大利城虽位于长城之内,但仍然无法避免都蓝的劫掠攻击。臣建议,将他们迁移到五原(今陕西定边县)一带,这样除了长城之外,还可以多出黄河这一道屏障。同时,在南起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至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起黄河中游、西至黄河中下游之间,开凿一条方形的深沟,作为第三道屏障,然后把他们收容在里面,才能令他们安心畜牧,避免遭到都蓝的攻击。”长孙晟给启民划定的这块保护区,就是河套地区,亦即黄河“几”字形的突出部。这里水草丰美,再加上有长城、黄河、深沟这三道屏障,足以让启民及其部众在此繁衍生息、壮大实力。
杨坚不仅立刻批准了长孙晟的计划,而且还给启民又加了两个保险措施:一,命上柱国赵仲卿率两万人进驻河套地区的西面,防御达头进攻;二,命代州总管韩洪率步骑一万,进驻恒安(今山西大同市),负责防御都蓝。
开皇十九年十二月,为了彻底消灭都蓝,杨坚又集结了四路大军,分别由杨素、韩僧寿、史万岁、姚辩率领,准备大举北上。就在这时候,从突厥传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都蓝被部下刺杀,达头自称大可汗,突厥国内一片混乱。
长孙晟赶紧向杨坚建议,趁突厥内乱之机,命启民派人分道招抚突厥各部,这样要远比出兵收获更大。杨坚同意。随后,突厥各部果然纷纷南下,归降隋朝。
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四月,达头稳定了突厥的内部形势后,再度南下,兵分两路入侵隋朝。杨坚命晋王杨广、杨素、长孙晟从灵武出兵,命五子汉王杨谅、史万岁从马邑(即朔州)出兵,分别迎击达头。
可笑的是,达头这一次南侵,根本没和隋军交上手,两路大军就都被吓跑了。
先来看杨广这一路。
此路隋军以长孙晟为前锋。由于长孙晟非常熟悉突厥人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出门从不带水,一路上都是以河水解渴,所以当他向西进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市)时,便命人在多条河流的上游投毒。很快,突厥的军民和牲畜便大量死亡。突厥人大为恐慌,以为这是上天降下毒水,要灭亡他们,慌忙撤退。长孙晟立刻率部追击,追斩了一千余人。
再来看杨谅这一路。
此路以史万岁为前锋,当他向北挺进到大斤山(今阴山东段大青山)时,与达头的主力部队正面遭遇。达头很早就听说过史万岁的威名(史万岁在高越原一个回合就将突厥第一勇士砍落马下,此事早在突厥人中传得神乎其神),这次风闻隋军前锋是他,不免心中惴惴。为了证实这一点,达头特意派人到隋军营门前喊话,问:“隋将为谁?”隋军士兵答:“史万岁。”那人又问:“莫非就是当年的那个敦煌戍卒?”答:“正是。”来人不敢再问了,赶紧拍马回去向达头禀报。达头一听,立刻下令拔营北撤。
得到突厥撤兵的消息,史万岁马上率部追击,一直追出了一百余里,斩杀数千人。这一来,突厥人更是吓得尿裤子,于是没命地向北逃窜。史万岁又一口气追进了沙漠,直到追出几百里后,连突厥人的影子都见不着了,才意犹未尽地班师回国。
数月后,不甘心失败的达头又派侄子俟利伐对启民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结果又被隋军打了回来,从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隋朝不遗余力的支持和保护下,启民及其部众就像是生存在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网和防护罩中。启民为此感激涕零,上疏向杨坚拜谢,发自肺腑地说:“大隋圣人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染干如枯木更叶、枯骨更肉,千世万世,常为大隋典牛马也。”(《资治通鉴》卷一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