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去世一年以后,颐和园工程初步建成了。这一年,他的儿子光绪皇帝年满二十岁。而站在皇帝身后的女人,已经五十七岁了。发生在同治皇帝身上的悲剧,并没有再次发生。

这得益于醇亲王的精明,因为在儿子亲政以前,他曾主动站出来,向太后提议说,皇上还不够成熟,亲政以后,凡碰到大事,都还是需要太后亲自来点头的。

他这个提议,表面上是一种向太后权威做出妥协的表态。而他真正的心思,则是想等到颐和园落成,慈禧太后入住后,再将太后的日常生活与朝政分离。

这是他的如意算盘。面对这个可怕的对手,他必须小心翼翼。他认为,在颐和园的美景中,老去的慈禧太后一定会对干预政务失去兴趣。等到了那个时候,他儿子光绪皇帝乾纲独断的基础,才算是真的具备了。

可惜的是,颐和园落成的时候,醇亲王已经去世了。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他对这项工程所倾注的心血。1886年,当他望着雄壮的北洋水师连连喊出几个“好”字的时候,在他心里,这有关如何软化慈禧太后的构想,就隐隐间有了雏形。

就在他一口一个“好”字的呼喊中,全新的《北洋水师章程》正式颁布了。就这样,又过了两年,他在太后与皇上的授意下,带着一支二百人的团队视察了这支军队。

在旅顺港东侧的黄金山炮台上,他在李鸿章的指引下,极目远眺。只见八艘坚固的军舰驶过海面,朝着靶舰全力开火。于是,海天之际,水柱冲天。醇亲王用更加高亢的嗓音大声呼喊着那个“好”字。前来参观的大臣们,全都沸腾了。

在那一刻,所有人都恍惚间觉得,大清已不再是当年的大清,贫弱已不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赋诗,拍手,高谈阔论。现场一片欢腾,一片赞叹。

就在这欢乐的气氛中,北洋水师正式宣布成军。依照章程,这样的阅兵,他们将每三年举行一次。典礼现场,李鸿章还邀请到了西方国家的公使与代表。

看到大清海军一夜之间的脱胎换骨,有位洋鬼子不无惊讶地评价说,如今这中国的水师,应该算得上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十。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相互的吹捧与赞叹中,李鸿章爽朗地笑了起来。

他似乎更加确信:洋务运动的巅峰,就是他李鸿章;而他李鸿章的巅峰,就是这浩浩****的北洋水师。

欢声笑语平息了。当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醇亲王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来。看到如此强大的北洋水师,他认为,作为皇帝的生父,他所惦记的海防问题,或许已经可以放下了。对于军事,他或许懂,或许并不算太懂,但不论怎样,当他看到北洋水师凶猛的炮火时,他的心里是踏实的。

但他越是对这件事感到踏实,就越是会提心吊胆地想起另一件事。为太后修园子的费用,从开工起,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预算。木材的搬运,工匠的招聘,景点的建造……

整个工程好像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深不可测的泥潭。这个时候的大清国,早已没有了康熙时代的发奋和雍正时代的清廉,修一座园子,购买木材的人贪污,检查木材的人贪污,就连推荐木材商的人也要贪污。

商人从“招标”成功,到把木材运进园子里,这中间必经层层剥削。他见人就得给钱,再见人还得给钱。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他只得在木材的价格上大做文章。一加一大于二,二加二大于四,如此一算,这园子,根本就是天价。醇亲王的心里泛着愁,而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这愁,也渐渐爬上了脸。

“王爷有心事?”李鸿章看出了他的思绪。

“少荃啊,有件事,我不知当不当说。”

就这样,他们沉默地走了一阵。远处,浩浩****的北洋水师,已经熄灭了炮火。白昼缓缓落幕,美丽的晚霞挂在天边,却使人不由得想要吟诵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沉默过后,醇亲王颤抖地对李鸿章说:“少荃,救我!”

李鸿章惊讶地问:“王爷何出此言?”

醇亲王清了清嗓子,压低了声音。接着,李鸿章愣住了。

醇亲王想要的,是海军衙门专项拨给北洋水师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