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想达成的“目标”

把《努力计划表》贴到家人看得到的地方

要想让孩子集中精力,有一点不可或缺,那就是“如何让自己获得主动做事的情绪”。

要想获得这种情绪,就需要重视“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越能明确“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大脑的运行就越顺畅,就能直奔目标,集中精力去做事。孩子决定“我要完成自己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可以锻炼“独立做事”的“自我本能”,会给报偿性神经系统带来很多褒奖。

在学习、运动和学习技艺方面,孩子如果拥有一个大目标,如“最后我想要这样”“我想将来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他/她就能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要想实现这一大目标,父母也需要跟孩子一起思考“现在该怎么办”的问题。可以引导孩子:“要想做成这件事,我觉得这样很重要,但是你想怎么做?你觉得怎么做比较好?”

最后让孩子自己将决定的结果做成《努力计划表》,如果完成了任务,在“完成了”这一栏就画一个○,“稍有不足”就画一个△,“未完成”就画×。可以把这张表贴在客厅或走廊,让全体家庭成员都可以看到孩子的完成情况。

爸爸妈妈在看到《努力计划表》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表达一些积极评价:“哦,很棒啊!”“很努力啊!”仅仅几句话就是对孩子莫大的鼓励。

对孩子来说,父母在注视着自己,认可并赞扬自己的努力有助于孩子发挥实力,提高做事的能力。

要勤勉,更要“一气呵成”

一个大目标确定之后,有必要将其分解为多个按阶段完成的小目标。之后一气呵成地快速完成各个小目标。

大家一般都认为“目标要一点一点完成,一步一步推进”,但是这个看法潜藏着“讨厌失败”的否定词汇和“为避免失败而寻求稳妥”的情绪。

一点点、一步步地做事会让人产生“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只差一点就结束了”“基本上完成了,这样应该差不多了吧”等专注力无意识松懈的情绪,无法培养完成事情的能力。

这种做法如果持续下去,大脑“不想失败”的“自卫本能”就会过剩,在正式比赛中需要一决胜负的时候,专注力就不能高度集中了。

一口气完成一个小目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这样就可以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建立自信。

进入自己期待的学校,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在体育比赛中取胜……无论什么情况,要想完成既定目标,就要竭尽全力做好必要的事情。

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全力以赴、一气呵成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之后,再着手完成下一个目标”。每天的小目标最好难度不是很大,尽量让孩子比较容易获得成就感。

大脑可以发挥出130%的能力

在正式比赛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全力突破的情绪力,或能够突然爆发出惊人的专注力,这也是发挥才能的一种方式。

超一流的奥运选手,越是临近奥运会,他们越是磨炼自己的专注力,进而在奥运比赛的时候能有更好的发挥,有更加专注的专注力。

超一流选手不仅不会认为“我已经做好了应对奥运会的心理准备”,而且他们每经历一场比赛,专注力就更加集中,变得越来越强。

这种超一流的、高度集中的专注力源于他们的习惯,也就是:全力以赴、一气呵成地用心完成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的习惯。

如果不以“在一流之上”的“超一流”为目标,就无法发挥真正的才能。这需要一种“在我从事的领域里,不允许别人能追上”的心态。内村航平就是以“体操是我的使命”的想法和“舍我其谁”的情绪在从事体操运动,才发挥出了卓越的才能。

这种“既然做,就不允许别人能追上,这是我自己的战斗”的心态,超越了单纯的胜负,让人发挥出超强的实力。

有一项实验证实:大脑可以发挥出平时130%的脑力。这说明大脑具备相应的强大能力。

孩子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像内村航平所说的“使命”一样,拥有关键时刻“必胜”的心态是最能发挥实力、最能集中精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