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

《远离尘嚣》大受欢迎,使得哈代有充足的资金结婚。

1874 年 9 月 17 日,他结婚了。爱玛有两位亲人参加了婚礼, 而哈代家里的人却一个也没有来。爱玛的兄弟华特领她到教 堂神坛前,并且在婚姻注册簿上签了名,婚礼则由她叔叔艾 德温·拉文纳牧师主持。

这对新婚夫妇计划到法国去度蜜月,对于这次蜜月旅行, 哈代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录。行前他告诉他弟弟说要去巴黎搜 集下一本小说的材料。他在往巴黎的途中曾在鲁昂停下来, 去看看他在书中早已研究过的哥特式建筑。由于爱玛认为自 己也是一名作家,因此能够谅解哈代在蜜月旅行中还考虑到 写作的情形,当旅馆里的女侍没有敲门而闯进他们的房间时, 发现他们两个正各据一桌,埋首疾书。

哈代这个时候的写作计划是什么?由于他而后所发表的 谈话语焉不详,使人没有办法弄得清楚。在结婚的前几天, 哈代寄了一篇短篇故事《蓝衣人的命运》给《纽约时报》, 因而赢得了一份把下一部要出版的小说在美国连载的合约。

9 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结束了短暂的蜜月旅行。爱玛在日记中记下她的感想。她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尤其是法国人,连这里的猫都让她觉得不错。对她来说,法国之旅可以说是 童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虽然她在日记中几乎没有提到她的 丈夫,但是这趟旅行明显是她最大的一件乐事。

10 月初回到伦敦后,他们忙着找房子。他们在一个还 不错的地区定居了下来,就在这一天爱玛的父亲来看他们。 拉文纳先生对于他女儿、女婿的新婚生活有什么样的看法, 已经没有人知道,但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人见到 女儿、女婿租屋而居,一定不会觉得快乐的。

在英国,《康希尔杂志》刊出了《远离尘嚣》连载的最 后一期,也是最受赞扬的一期。1874 年 11 月 23 日,《远离 尘嚣》出版,哈代买了一套送给为他们主持婚礼的牧师。

哈代在家里阅读各家报纸、杂志对《远离尘嚣》的书评。 这些书评大都是誉多于毁。《泰晤士报》的评论是:“书中没 有一位淑女或绅士。他们都是劳苦的大众,但是比闲散的贵 族更吸引人。”这个评论第一次指出哈代是一名劳苦阶层的 作家,具有特别才能,擅长于描写他所了解的背景和人物。 所有的书评都认为这本小说很有力量。

1874 年的冬天,爱玛在火车上经常看到很多的女士都 带着哈代的这本书,她的内心喜不自胜。她具有维多利亚时 代罗曼蒂克的观念,认为伟大的作家是大英雄。成名固然是 值得庆贺的,但是账单还是要付的,住在中产阶级郊区住宅和住在家里的情形不一样。在家里,食物便宜而又不需要有任何负担,可以一直专心写作。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时候哈代的家庭对爱玛有什么反应,但是对他们以及哈代的亲戚来说, 爱玛是一个“淑女”,就好像哈代在伦敦交往的那些贵夫人 和绅士一样。

《远离尘嚣》的成功,引起大众对哈代更大的好奇心, 使得哈代承受到更大的压力。这本小说销售之快甚至出乎出 版商的意料。到 1875 年 1 月的第三个星期,第一版的 1000 本几乎被抢购一空。在第二版中,哈代根据斯蒂芬的意见, 又做了许多的修改,而他们两个人的友情和了解也加深了。

在安·萨克雷的建议下,哈代勉强把家搬到最富有的伦 敦西区的附近,只要走过海德公园就可以到斯蒂芬的家。第 二天夜里已经很晚了,斯蒂芬派人来请哈代过去。斯蒂芬先 要求哈代给《康希尔杂志》再写一本连载小说,然后要哈代 见证他正式宣布放弃担任圣职。斯蒂芬这样做等于宣布他是 康德实证哲学的信徒,认为人类已经通过了信仰宗教的阶段。

斯蒂芬这种做法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大事,而他选择了 哈代来做见证,在这种情况之下,哈代无法拒绝斯蒂芬要他 再写一本连载小说的要求。斯蒂芬知道哈代已经有了再写一 本新书的计划,但不知哈代要写什么,而哈代感觉到这本新 书将使斯蒂芬大吃一惊,而且会被人怀疑是叙说哈代自己的 事情。这本书涉及他自己的处境,那就是一名作家受到社会 的称赞,但是这个社会如果发现这名作者出身低微,就可能看不起他。

因此,哈代写出了他所有小说中最充满矛盾的小说《伊莎贝塔的手》。它的主角是一个在上流知识分子中活动的作 家、诗人,这个人出身于仆人的家庭,这个秘密一直不为人 知,但却一直处在被揭露的边缘。书中的女主角伊莎贝塔嫁 给了一名有钱的年轻人,但这个年轻人不久就死了,于是她 成为一名神秘的寡妇。小说中的人名、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 系、人物的性格和出身,都反映出哈代本人和他身边之人的 情形。

1875 年 7 月,哈代写了一首关于他和爱玛的诗,显示 出他们的婚姻已经开始动摇了。从这句诗看起来他们之间的 问题已经开始显露出来。爱玛的任意妄为开始干扰哈代的思 考,她逐渐使他觉得厌烦,而他则使她产生愤怒。

也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哈代决定把他的成功,也就是他 的写作和因写作而赢得的社会地位,暗示于社会,以接受考 验。《伊莎贝塔的手》使书评家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更 使读者迷惑,使编辑和出版商失望,使插图家不知道该绘什 么,但却是作者内心里极为重要的事情。

在这本小说里,哈代最后一次从他真正所属的阶层的角 度写出他的态度。他以身受这些痛苦的人之中一分子的身份 写出这本小说。在这本小说之后,他只以从这些人的世界逃 出来的一分子的角度来写这些人。他们的痛苦并没有减少, 而他也还继续描写这些人。哈代以前小说里面所有对社会的抗议,此后可以说完全没有了。哈代以一名小说家的身份,接受了他必须要进入的世界。他虽然接受了这个世界,但却讽刺这个世界。 哈代对他所成长的阶层的告别和对他所进入的社会的讽刺,使得他这本小说正如书评家所发现的,成为一种“故意 的古怪”。而这种“古怪”正是他以后生活的写照,正如他 所写的女主角一样,生活在一个不是她真正所属的世界。在 这个文学和社交的世界里,他看起来古怪而畏缩,是一个内 心有着秘密的人。

哈代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诗人,在《伊莎贝塔的手》一 书中以伊莎贝塔之手写出的诗,希望能受到大众的欢迎。现 在他已经是成名的小说家了,他想把十年前被人拒绝出版的 诗集予以出版。他可能和斯蒂芬谈过这件事,但是斯蒂芬不 要他的诗,而要另一本乡土小说。

哈代把写了没多久的小说《还乡》的前几章拿给斯蒂芬 看了之后,斯蒂芬感觉到哈代的婚姻似乎日益恶化,因此拒 绝出版这本书。虽然他们仍然保持着朋友关系,但哈代却失 去了斯蒂芬的指导。

这时,《绅士杂志》要求哈代写一篇短篇小说,哈代却 交了一首喜剧式的诗《新娘之夜的火花》。这是哈代第一首 给印行出来的诗,但是并不成功,因此他作诗的热情就此被 埋葬掉了。

对哈代来说,生活充满了遮掩。虽然哈代已经把爱玛介绍给他的妹妹和弟弟了,并在 1876 年的圣诞节把爱玛带到上博克汉普顿和他父母住在一起,但是在这以前,他似乎费尽心机不让爱玛认识他在多塞特的亲戚。

1876 年 3 月,哈代夫妇想在多塞特找房子住,然后到 欧洲大陆度假——这次去的是荷兰、德国和比利时,他访问 了布鲁塞尔,研究了滑铁卢战场。他们最后在多塞特郡的斯 特敏斯特定居,在那儿住了 18 个月,哈代认为这是他们“最 快乐的日子”。他让爱玛了解到他的过去。但是也就是从这 个时候起,哈代开始表现出狂暴的迹象。爱玛开始发现这位 心思复杂的人,有时候会非常迟钝而残酷。他的这种心有所 思,以及她企图表现出想象中的伟大作家的太太应有的行为, 使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