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往巴黎

前往巴黎的途中,米勒顺道去了拉布尔。在那里,他早和朋友们商量好准备开个人沙龙。他在一家小小的画廊里展出在格鲁什村一年中所画的作品,并且到达拉布尔后,把受人之托画的几幅肖像也展出。展出的画,大都以神话为主题如《面包节》《巴卡士的信徒》等。和在巴黎时不同的是,这些画受到当地人的欢迎,沙龙极为成功,画也卖了不少,在巴黎的基本生活已不成问题了。年底,他们到达巴黎。米勒立即发觉,巴黎市区的气氛和以往有所不同。在乡下,人们对时代的转变不会有立即的反应。但是,巴黎是法国政治军事中心,很敏感地出现了种种趋势。

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复位的路易是个无能的人,无法安定混乱的民心,年轻人都高喊着:“这个国王不行,要把他赶走,把法国变成共和国!”由于国内时常发生动乱,投机倒把的商人就趁机抬高物价,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苦,处处都谣传法国会再度发生可怕的战争。

任何国家到了这地步,人们都不再认真生活,得过且过地享乐着,这种心理立即反映在艺术方面。不论是戏剧、音乐、美术,都开始流行享乐主义。米勒的画风仍旧没改变。见到每一家画商的橱窗里陈列的都是艳丽的**画,米勒感到失望。虽然过去巴黎的画风也是如此,但是,米勒在乡下住的这一年半里,巴黎的这种气氛越发浓重了。

拉布尔的个展成功,使米勒信心倍增,但是拿了两三幅画到巴黎画商那里时,竟然没受到重视。沙龙中得过两三次奖的画家在巴黎并不稀奇,不流行的画根本卖不掉。才过来两三个月,卖画得来的钱都用完了,画又卖不出去。米勒想,再这样下去,恐怕又要回到和波丽娜在一起时的贫困生活了。一向不屈服的米勒也感到消沉,他遇到以前的好友马罗鲁时,常说:“我的手脚仿佛钉在岩石上,寸步难行。”

马罗鲁向来很欣赏米勒的画,当然也了解米勒的痛苦,他对米勒说:“在这样的时代里,要想实现你的理想,就如同和巨浪搏击一般,偶尔随波逐流也是不得已的,只要最后能到达对岸就行了。虽然你不愿意,但是也要暂时画巴黎人爱好的流行画。只要你肯画,总有一天,你的画会受到世人的赞赏,只是先要忍耐一段时间而已。”米勒无奈地笑了一笑,他不知道这种不得已何时才可以不再出现,对那些粗作的画痛恨极了,但是这样的日子像被判无期的苦役一般,永无止境。虽然有些气馁,但米勒的心并没有向时代的歪曲潮流屈服,反而产生更强烈的反抗意识。

巴黎的沙龙又要开始了,米勒决定画一幅主题是宗教的朴实淳厚的画参加沙龙。这幅画的名字是《圣徒耶罗姆》。在这幅画将要完成时,米勒的朋友们开始议论起来。因为当时参展的画的题材都是巴黎流行的艳丽的题材。他们为米勒以宗教人物为主题的画感到惊讶、佩服,有人甚至说:“米勒将会在腐败的画坛中敲响警钟。”

1846年的沙龙中,米勒苦心完成的《圣徒耶罗姆》落选。米勒对命运的捉弄感到无可奈何。不知什么原因,这一次沙龙,许多当时有名的画家都遭到相同的厄运。这次沙龙得奖的作品,全是表面华丽、内容空洞的画。这样的结果使当时认真作画的画家感到失望。朋友们聚在米勒家里时,一致表示:“沙龙的评审员受到现实的拘束,已经腐败到极点,他们不看艺术真正的价值,只知讨好大众,我们必须从改革世人的风气着手。”

米勒的生活越来越艰苦,他甚至连买画布的钱都没有了。为了得到面包,米勒只能一边叹息,一边照旧画些**画或风俗画来赚取每天的生活费用。最后,他只好在一块用过的画布背面又画了《从树上被放下来的俄狄浦斯》。这幅画他特别注重细节,尤其是对人物身体的全面研究,以致表达个人的思想感受都尽可能忽略了。这幅画表明了米勒已经意识到并积极改正作画技巧上的缺陷,即单纯追求色彩而忽视素描的准确性。

米勒想用这种显而易见的努力来扭转评审员们的敌视态度。事实上,这逃不过那些目光敏锐的大评论家的眼睛,他们仍然批评米勒的画是乡下人的作品。米勒深受这些言辞的伤害,他再次感受到自己与大都市巴黎的格格不入,并为自己处身其中感到耻辱。

但是少许的几个人却注意到了米勒的画。如大评论家戈蒂埃及画家迪亚兹、库退尔等人。

迪亚兹是西班牙人,他和他的父亲都参加过革命,后来被西班牙驱逐。迪亚兹自幼就在法国各地流浪,17岁时变成孤儿,由一个好心的牧师抚养长大。他非常热爱大自然。有一次,他在森林中散步,被毒蛇咬伤,为了保命不得已截掉一条腿成了跛子。他为了生活,在一家陶瓷工厂担任画图员,逐渐对绘画感兴趣,后来成为画家。1847年的沙龙中,他以一幅巴黎郊外枫丹白露森林的风景画获奖,受到人们注意。

迪亚兹一看到米勒所画有关田园及农村生活的作品,就被深深感动了,后来与米勒成为知交。见到米勒生活艰苦,他就如同自己身受其苦一般,常带着米勒的画走遍巴黎各处帮他推销。

迪亚兹常说:“米勒,你不能因这次落选而气馁,记得有一位名叫西奥多·卢梭的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他已经在沙龙中落选13次了。可是,他毫不在意,其实他画的风景画是非常杰出的。卢梭就住在巴比松附近枫丹白露森林中樵夫的小屋里专心画画,他从来不阿谀大众。凡是想画出真正艺术作品来的画家,他们的路都是很艰苦的。”

还有一个叫科罗的人也和米勒交往频繁。他生于1796年,是真正的巴黎人,比米勒大18岁,但是性格和米勒不同,非常开朗。他后来成为沙龙的评审员,是个出名的风景画家。他们互相尊敬,成为终生好友。科罗也画了许多流传后世的名画。

科罗的乐观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一天,科罗对他的母亲说:“妈妈,在这世界上有四位圣人,你知道吗?”母亲就反问他这四个人是谁。

科罗自豪地大声回答:“是苏格拉底、耶稣、穆罕默德,还有一个就是我。”科罗是个自负、风趣的人。他除了乐天开朗的一面外,还具有惊人的耐力。他常说:“人生,要靠忍耐和努力,要以耶稣做榜样。”他的这种性格使得米勒受到了感染。

米勒还结识了阿尔弗雷德·桑西埃。桑西埃是研究法律的,但是对美术感兴趣,是一位很有名的画评家。除了研究法律之外,他也在卢浮宫工作。后来,桑西埃写的出色的传记为我们勾勒出了米勒忠实而虔诚的形象。

这时,米勒有了第一个孩子。他仍是一贫如洗,出于自尊,他和妻子对此都闭口不谈。然而,在巴黎生活的担子是越来越重了,这使他对巴黎厌恶之极。他仍然是那么孤傲、冷漠,就像是个外国人,只有好友的到来能使他感到一丝温暖。三月的巴黎很冷,当米勒穿着褪色的大衣在房里工作时,桑西埃来访,两人就在满屋画架、画笔、孩子的玩具,几无立足之地的窄小房间里见面了。桑西埃早已注意到米勒与众不同的画风,由于想见见米勒本人而来拜访。他对米勒奇异的外表感到惊奇,因为米勒的穿着简直像一名工人。米勒向来不善于与人言谈,两个初次见面的人的谈话在断断续续之中进行。

桑西埃很理解艺术家之中的这一类的人物,所以并不在意,只是仔细看米勒所拿出来的每一张素描,然后从里面挑出以田园为主题的画,很有兴趣地看着。他的举动引起了米勒的注意,他问道:“桑西埃先生,容我冒昧地问一句,您是在乡下长大的吗?”

“是的,我不是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住在乡下,如今对乡村一直很向往。”听了桑西埃这么说,米勒变得温和,不再拘谨了。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谈论对于巴黎现在流行的画风的看法。桑西埃带着苦笑,从这种表情可以看出他对这个问题的无奈。两人又接着讨论了其他的美术问题,虽然是初次见面,彼此就已经深有共鸣了。

画评家里竟也有和自己同样思想的人,米勒感到非常高兴。米勒和桑西埃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即使金钱上不能向别的朋友开口,却能和桑西埃坦白商量。桑西埃对米勒的为人和天分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帮助这位天才画家是他的应尽义务。米勒一有困难,桑西埃总是不辞辛劳地为他奔走。米勒向来不善于交际应酬,他的心地非常纯净,人格非常高尚,任何人一旦和他成为朋友,就永远都不会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