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峡湾

挪威号雪茄形的气囊(装瓦斯的袋子),已经改装成更耐寒气和冰雪的形式。它的航速为最高每小时150千米。乘员17名,飞艇上携带着必需物品、观测用仪器、汽油以及其他用品,总重量约为10400千克。鉴于此,飞艇自身的重量已经尽可能地减轻。阿蒙森关于北极横贯飞行的计划航线是这样的:从罗马出发,先到英国西海岸,然后到奥斯陆,再到列宁格勒,再到挪威北部的贝勒沃格,从这里飞到伊斯峡湾,再横越北冰洋飞到阿拉斯加北部的巴罗。从伊斯峡湾到巴罗是连接东西半球之间距离最短的航线。

参加这次探险的队员除了阿蒙森、埃尔斯沃、拉尔森、威斯丁、欧姆达,还有意大利的诺比莱,也就是挪威号的设计者和驾驶员,以及他的一名助手,另外还有两名无线电技师、一名机械师、四名普通技师、一名气象学家、一名纽约时报的记者,以及阿蒙森的侄子。

阿蒙森随先遣队搭乘汽船于1926年4月30日到达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的伊斯峡湾。伊斯峡湾是位于北纬79度左右的一个小港。时已入夏,这里仍是遍地冰雪,寒气袭人。阿蒙森看着这荒凉寂寥的雪景,不禁想起了北极那壮观的景色。

吸引阿蒙森注意的还有已经建好的机库和系留塔。那是从去年底到今年春天,挪威和意大利两国政府派遣多人来此建造的。

在伊斯峡湾,进入11月之后,太阳就不再出现了,要到第二年3月才能再见,冬季是整天昏暗的时节。所以被派来建设基地工程的人员得在昏暗和风雪中工作。最冷时零下60多摄氏度,偶尔还会有速度每秒60米的大风雪。为了搬运笨重的建材,施工人员要把铁轨上厚达二三米的积雪挖走。这工作真是非比寻常地艰难,阿蒙森不禁由衷地感激他们的辛劳。但是还有许多零碎的最后整修工作尚未完成。为此,数日前一批工作人员带着器材前来作最后的整修,不巧天气恶劣,大风大浪,水流倒流进港湾,不能下锚,也不能用小艇登岸,使得最后的工作不得不延期进行。三天后风浪才平静。挪威号还在列宁格勒待机而动。

同时停泊在伊斯峡湾还有理查·伯德率领的探险队,伯德他们一共有50名队员,比阿蒙森早一天到达,一进入伊斯峡湾,就飞速着手准备北极往返飞行。

争取荣耀的两支探险队同在伊斯峡湾。世人一定感到决战前的那种沉寂中的紧张,他们都在屏息等待吧。

准备工作大体完成后,阿蒙森再不犹豫,于5月1日发电报给列宁格勒那边,说:“只要天气允许,立即出发!”

在列宁格勒翘首等待的诺比莱和拉尔森接到电报后,马上出发。航向北方,通过挪威北部的贝勒沃格,就此离开欧洲大陆,一路飞向西斯匹次卑尔根岛。

晴空万里,爽快的北国清晨难得无风,流冰漂浮的伊斯峡湾有如镶了土耳其玉般闪亮。天空西南方的一角出现了挪威号银色的雄姿,时为5月7日早晨。因为无风,不必系留塔的协助,挪威号便慢慢地静静地降落到地面。

阿蒙森和诺比莱、拉尔森紧紧握手,祝贺沿途飞行的成功。挪威号立即移入机库内保护起来,并作最后的检修。机械师除掉挪威号的水砂箱,代之以汽油箱,这样就将油箱总数增加到32个,这么多燃料,至少可以飞行六七千千米。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意外,挪威号可以顺利往返伊斯峡湾与巴罗之间。另外,机械师还换了后部引擎的机轴,检修完毕。

接着装载食品,巧克力、水果、蛋糕、饼干、奶粉等,每人每天的份量以半公斤计算,足够支撑两个月。还有一些生活必需品,枕头、滑雪木屐、枪、小艇等。另外还有两三种特别物品,诺比莱小而可爱的爱犬吉吉娜、挪威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意大利送来的圣母画像,最后一个是代表祈求幸福的一种植物标本,它的花朵有四片花瓣,压干密封起来。这些东西使这个队伍不像是去探险,更像是去旅行,船室内也因此充满愉快自在的气氛。

出发前,美国方面不断以无线电报告阿拉斯加方面的北极圈气象,以便阿蒙森等人调整飞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