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原生家庭该如何相处?
在第二节中,我们讲到如何与爱人沟通,这一节我们要说一个令许多人头疼的问题: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后,与原生家庭如何相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大部分人也会组成自己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比较典型的有彩礼问题、养育孩子的问题、养老问题等等。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何在“大家庭”中,维护小家庭的边界;当矛盾发生时,要如何沟通……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小心处理的事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很多人在组建家庭时,都发过这样的“宏愿”: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要走自己的路。但等过一段时间以后却会发现,与爱人的沟通模式,不知不觉就走到父母的老路上去了。夫妻间的分工,管理孩子的办法,甚至吵架的原因,都和父母差不多。其实夫妻间很多问题也源于此,许多人不想被原生家庭影响太多,但不可避免地,父母身上的故事或多或少在自己身上重演。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继承父母对家庭的态度。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那些成长于父母关系较好的家庭的孩子,对自己组建的家庭往往也会充满信心,带着很积极的心态与家庭成员沟通。因为他的内心对家庭是信任、依赖的,把家庭放在内心很重要的位置,愿意为家庭付出。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矛盾重重,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怀疑、不安的环境中,那么他长大以后,也会本能地对家庭关系抱有疑虑,并不认为家庭能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生活,也不会轻易投入到亲密关系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对家庭关系缺乏安全感,情感表现上会有些淡漠。即使是爱人和孩子,主动地想和他沟通亲近,他也会不由自主地逃开。因为年幼时的经验告诉他:即使沟通再多,最终还是可能受到伤害。这种磨刻在心上的对家庭关系反映出的悲观是很难磨灭的。
第二种情况,是模仿原生家庭的沟通模式。把自己父母原来的沟通方式,带到新家庭。举个例子,一个女孩成长在一个女强男弱的家庭,母亲善于赚钱,母亲的收入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家里有什么决定,大多是母亲说了算,有时候母亲也会嫌弃父亲。而父亲呢,很多时候只能沉默面对,在家庭中扮演一个“受气”的角色。尽管他会和母亲争吵,但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保障母女俩的生活。那么这个女孩长大后,也很可能不自觉地模仿母亲,在和异性的沟通中变得强势。在组建家庭以后,变成那个“做主”的角色。
我们在这分析的,只是作为夫妻中的一方。家庭沟通模式的形成也与对方的原生家庭有关,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这就很容易有碰撞和摩擦。所以在家庭的沟通中,我们要尽量避免原生家庭中的问题。
二、避免成为原生家庭的代表
对于一个家庭的发展,我们其实可以找到一条重要的心理线索,那就是人的忠诚。在一个人的幼年和青少年阶段,他的忠诚属性大多展现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这时候人往往会听从父母,把他们的意见作为生活的主要指导。但是当人们步入中年,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他忠诚中的大部分会从原生家庭慢慢转移到自己组建的“新家庭”。我们的生活也在这个转移过程中不断地变换重心。
如果这个过程很顺利,人们会形成既有重心又有边界的新家庭关系。反过来看,如果有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原生家庭上,就很容易和新家庭造成矛盾。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结婚时沟通彩礼。比如一对情侣,现在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时女孩对男孩说:“我家里人说,结了婚以后,我就是你们家的人了,他们养育我这么多年不容易,想要20万作为补偿,这不过分吧?”
于是男孩也和家里商量,能不能出这20万彩礼。男方父母给出的意见:“20万太多了,能不能少一点儿,10万元?”谁知女孩父母听了很生气,自己辛苦养育女儿多年,亲家却连20万彩礼都不愿给,显然是没有诚意,一对情侣因此闹得不欢而散。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是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怎样去沟通?对于彩礼本身的意义,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我们不用强求。但这有一个基本问题,彩礼本来是属于“新家庭”的,而不是从一方的原生家庭转移到另一方的原生家庭,所以在沟通时应该以两个新人的婚姻生活为主导,而不是代表各自的原生家庭讨价还价。如果在一段婚姻中,每个人都代表原生家庭发声,那就很难形成有效沟通。正确的沟通方式应该是两个人目标一致,都代表“新家庭”去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沟通,这样才会取得利于双方的结果。
三、改变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我们要减少原生家庭的影响,就需要改变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理解成一个追根溯源的方法。
例如有这样一位妻子,学历较高,家庭收入也不错,但是对于家庭总有一种特别的焦虑,认为丈夫不够上进,孩子也不努力,经常性地给丈夫孩子“打鸡血”,弄得一家人疲惫不堪。为什么她会这样焦虑呢?问题就来自她的原生家庭。她的父亲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由于家里经济困难,没有完成大学梦。于是这种期待被转移到女儿身上,从小父亲对她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实行“打击式”教育。父亲经常会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我的女儿怎么这么笨”,诸如此类的话。对这位妻子来说,理智上她无法认同父亲的沟通方式,但潜意识中她还是会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同,并在父亲带给她的压迫感中焦虑地努力着。等到她成立自己的家庭时,父亲的教育方式和那种紧张感已经在她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使她在面对自己的家庭时也无法放松下来,又不自觉地拿出父亲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督促自己的家人来消除内心的焦虑。
这只是原生家庭对后代家庭关系中的一种影响。总的来说,原生家庭对后代心理层面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基因上的传承,比如父母的脾气很急躁,孩子的性格也比较容易暴躁。另一种则是父母自身素质和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包括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等。如果父母看问题非常细致,对孩子的教育很严苛,那么孩子对自己的后代往往也会变得严苛。
我们也可以想一下,自己有哪些沟通方式是从父母那“继承”来的。一般来说,这些情况就像生活中的“火花”,时不时会迸发出来。然后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年自己是如何与父母沟通,又是如何应对的。这个回忆可能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痛苦的经历,但这是一个必要的省察过程。最后,我们需要假设,如果当时的情境现在发生,自己会怎样去应对父母。
显然,这个结果和当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曾经是原生家庭的一员,对父母属于从属的关系,但现在我们独立了,有自己的家庭和立场,那么沟通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这样的转变过程也是在提醒我们:因为家庭关系的变化,应该去审视那些父母曾经给予我们的影响,然后选择应该留下哪些,放下哪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父母的态度、行动会自然而然发生改变。
四、如何理解子女的“背叛”?
我们之前说到子女都要经历一个“忠诚转移”的过程,这就不可避免会给父母带来“背叛”的感觉。而且这种转移,往往有一个很复杂、艰难的阶段,在亲子之间很容易引发矛盾。
我们举个例子,一对夫妻经营一家公司,不算大富大贵,但日子也算红火。他们有一个女儿在上大学,选的也是经济类专业,一家人都等着她学成归来,继承家里的生意。谁知临近毕业了,女儿突然带了个学设计的男友回家,已经有了不错的感情基础。父母觉得有些意外,但也接受了这个男生,建议他和女儿一起到公司上班。谁知男友坚持要到大城市工作,这样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女孩的父母很不理解,夫妻俩已经做出了让步,对方却还要得寸进尺,于是要求女儿和男友分手,女孩儿陷入了纠结。女孩纠结的是如何“选择”,究竟是选择自己的新家庭、新生活,还是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维护父母的感受。
然而这个问题,本质上在于“沟通”,而不是“选择”。其实追求新生活和照顾父母的感受两者并不矛盾。女孩当然可以凭着独立意志,选择自己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脱离了原生家庭,她选择跟男友去大城市工作,依然可以关心父母,有时间就回去看望、陪伴父母。这里面真正的问题是女孩与父母之间存在观念冲突,而前期双方又缺乏沟通。女儿没有提前告知父母自己的恋爱情况,而是突然将人带回来,使得父母缺少缓冲的时间,只得勉强接受突**况;而父母这一方也没有及时跟进女儿的想法,想当然地为她计划了毕业后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女儿的意愿。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知道在冲突发生后,女孩在和父母进行沟通时,应该持有一种温柔但坚决的态度,尽量维护他们的感受,照顾他们的感情;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走好自己的路。因为父母之所以觉得孩子“背叛”,出发点是怕孩子做错选择。所以当他们看见孩子独立了、懂事了,过得越来越好,很多沟通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这一节的内容也差不多了。我们说到原生家庭会影响子女对家庭的态度和沟通方式,这可能会引发新家庭的矛盾。因此在自己的家庭中,我们要避免成为原生家庭的代言人,改变同父母的关系,并理解子女对父母的“背叛”。
以上是第四课的全部内容,从下一课开始,我们说说在沟通中如何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